當「班級經營」融入「六大議題」
臺灣的教育改革在世紀交替之際是活躍多元的,其中,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不僅影響層面廣大,其變革的幅度亦是國民教育史上所罕見。無論是一般大眾對此波教育改革視為新世紀的「希望工程」,或是批評將學生變成「白老鼠」,最值得矚目的是,臺灣教育的發展已走出傳統的框架,喧騰多年的教育改革也因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而看到具體實踐的步伐。
一般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的基本內涵,不外乎教育部公布的三大目標、七大領域、十大基本能力,再加上六大議題。三大目標包括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透過此三個面向發展出七大!學習領域的教育活動,使學生能獲得基本知識,並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七大領域包括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等。十大基本能力則是:- 一、 了解自我與潛能發展;
- 二、 欣賞、表現和創新;
- 三、 生涯規畫和終身學習;
- 四、 表達、溝通和分享;
- 五、 尊重、關懷和團隊合作;
- 六、 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 七、 規畫、組織與實踐;
- 八、 應用科技與資訊;
- 九、 主動探索與研究;
- 十、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九年一貫課程的核心思想,希望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課程,以培養學生具有十項基本能力,並且是可以帶得走、終身受用的能力,所以,教育活動的設計以培養能因應21世紀挑戰的未來國民為主軸。但是,如我們現在所見的,21世紀是個社會快速變遷、資訊科技影響知識成長的時代,如何培養學生勇於面對未來、面對世界,課程的設計就必須讓學生有機會了解世界發展趨勢、有能力掌握未來的社會脈動,因而六大議題融入課程的意義就顯得更迫切了。
人權、兩性、資訊、生涯、家政、環境,這六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之所以沒有單獨成為一個學習領域或學習科目,是因為在現代人類的生活中,它是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關係密切,生命中不管是那一個成長階段,我們不可能一日避開這六個議題,因此,九年一貫課程中,六大議題融入課程的訴求,成為此波教育改革的另一特色。
班級經營旨在以班級為範圍,教師適當的安排與班級有關的人、時、事、地、物,以利教學活動的流暢、學習效果的提升。而九年一貫實施下的班級經營,筆者認為有兩個努力的方向:一為班級團體的運作,一為教學情境的管理。「班級」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班級活動也是學校在實現教育目標歷程中的主體行為,九年一貫課程實施,雖然為了課程統整、協同教學的方便操作,可以採「班群」活動,但「班級」仍然是教師教學、學生活動的基本單位。也因此,班級活動應是有組織的教學行為。
所以,不只是六大意提要融入領域教學,六大議題更要融入班級經營,課程的理想才能實現。這也是本書撰寫的主要緣由。
導師也罷、領域任課教師也罷,班級經營要融入六大議題,以目前的國中小教學情境而言,可以參考的原則如下:
◎ 人權教育- 人權教育的中心思想是不斷的探索尊重人類尊嚴和人性的行為法則,「尊重」是人權的基本概念,教師要著重在認知、情意與行為三方面,讓學生對人權有一恆久、正向且一致的態度取向,將人權內化為普通常識與生活習慣。班級幹部的選舉、班規的訂定等,都是可以實施人權教育的良機。
◎ 兩性教育- 兩性教育的核心能力應包含「兩性的自我了解」、「兩性的人我關係」、「兩性的自我突破」。學校教育方面,除了要建構兩性平等的學校文化與環境,加強培養教師正確的兩性觀念外,班級經營也應運用團體動力原則,製造兩性平等的班級氣氛,以及可將正確兩性觀念轉化為行動能力的機會。目前的國中小學校,大多是男女同校、男女合班,班級與學校是可以天天實施兩性教育的最佳情境。
◎ 資訊教育- 資訊教育的目標不僅是教會學生使用電腦,而是培養學生資訊擷取、應用與分析、創造思考、問題解決、溝通合作的能力與終身學習的態度。在課程規畫上,宜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方面,而班級經營更可配合學校本位課程、主題教學,製造資訊教育的學習契機。
◎ 生涯教育- 將生涯發展的概念融入教導與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的視野從學術世界延伸到工作世界,學生可藉此一併學習學術與職業有關的基本能力。班級是學校組織運作中的一個基本單位,將班級視為一個小型社會,透過活動設計,培養學生自我覺察、生涯覺察及生涯規畫的能力。
◎ 家政教育- 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為重心,「家政教育」關心的是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是一整合而實用的課程,教師的活動設計,要兼顧「理性」與「感性」,讓學生在體驗實際生活中,學習基本生活知能,並建立正確的消費、環境、休閒價值觀。
◎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著重的是概念認知與價值澄清的過程,除了培養學生有環境的覺知、環境的敏感度外,最重要的是,學生要具備環境行動的能力,所以,透過班級經營,教師宜加強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讓學生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以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更有歸屬感、參與感,教室內的小角落中,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不就是很好的教材嗎?
和上本書《當班級經營碰上綜合活動》一樣,我們這一群對教學、班級經營不僅懷抱熱忱且已不是菜鳥的老師,在搜索案例後,以腦力激盪再加七嘴八舌,藉由美美、亞雲、強哥、點子主任、妙校長等五位既是虛擬卻又與實際校園中常見的人物,以案例帶出問題,再提供一些策略與可行的建議。班級經營本就是藝術,因人因時因地而有不同的創造,我們期望這一本書對九年一貫課程現場的老師能提供一些靈感,或許,您可以創發出更多的「錦囊妙計」,那就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