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真正的詩都從土地長出來∕顏崑陽
真正的詩,都從土地長出來;台灣的新詩,當然也就從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
詩,它可能從你家門前的小河邊發芽、可能從屋後的山坡上發芽、可能從你路過的田野間,跟著稻子、花生、蘿蔔一起發芽;當然也有可能在你旅遊到墾丁、溪頭、阿里山、淡水、太魯閣、蘭嶼、澎湖、金門……,甚至士林夜市、龍騰斷橋、億載金城……,或者就在你家那條嘈雜的小巷子裡;詩,乍然從你的感覺、想像中,便發芽而迅速地長出來,並且開了花、結了果。
總之,詩從來不曾離開過你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離開土地、離開生活,就沒有詩了;即使湊出一行行漂亮的句子,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詩」。反過來說,對這塊土地上的種種人、種種物、種種事、種種生活,不管古老的、現代的,都很關心、很有體驗,「真正的詩」就可能從這當中長出來。並且,關心越貼切,體驗越深刻,詩便越真正而越感人。
這麼說,似乎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詩人」。是的,每個人都有這個可能。當然,最終能不能成為真正的詩人,除了對這塊土地的關心及體驗之外,還要多讓想像力釋放出來,彷彿千里馬在奔跑、大冠鷲在高飛;然後,再懂得怎麼用隱喻呀、象徵呀、擬人呀、對比呀、層遞呀……等等的修辭技巧,去把你的關心、體驗、想像表現出來,詩就真的從你踩踏的土地、從你的生活、從你的心田、從你的筆端長出來了。這些,當然可以學習;向紀弦、余光中、楊牧、洛夫、羅門、鄭愁予、葉維廉、蓉子、席慕蓉、鍾玲、向陽、渡也、詹澈等詩人去學習。他們都寫了不少從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真正的詩」。
詩,怎麼長出來,就怎麼去讀。讀他們一篇篇從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的詩,首先你得拿出自己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過的經驗,也就是你對台灣的海呀、山呀、河呀、森林呀、田野呀、寺廟呀、古城呀、街巷呀,當然還有人呀,以及發生過的大事呀,曾經有過的觀察、感受、認識、思考,再發揮你的想像力,跟著紀弦、余光中、楊牧等人,一起在他們的詩中去遨遊台灣。有些地方,你也去過,就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和詩人對話起來;詩人當然比一般人的感覺更敏銳、更精細,想像得更特別、更奇妙。例如鍾玲〈蘭嶼風景〉,她怎麼去想像那些海岸邊高高突起的山岩呢?就讓鍾玲告訴你:
海岬的山勢
是一頭悶損的獸
踡伏成一團打不開的結
由皮膚直黑到心底。
假如你也去過蘭嶼,會怎麼想像那些海岬?夠特別、夠奇妙!你可以和鍾玲交換交換心得呀!又例如詹澈〈黃昏坐在都蘭灣〉,假如你和詩人一起坐在台東這個海灣邊,天色昏暗,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而又怎麼去想像?就先讓詹澈告訴你:
安靜的夜海
只聽見浪花擊碎星粒
星粒滾滾磨蹭浪齒
很可能,你也有和詩人不一樣的感覺與想像,就說出來吧!
假如不少地方,你還沒到過,那就先隨著詩人去「神遊」。嚮往之餘,或許有一天,你真會親臨其境,體驗以後,也可以和詩人印證一下呀!
接著,你就要留意詩人用了什麼巧妙的修辭,去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想像。或許,你可以把它學起來;或許,你也可以想一想,自己會用什麼巧妙的修辭,去表達這樣的感覺與想像?
這麼說,閱讀一篇篇從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的詩,一方面隨詩去旅遊,另一方面也學到了如何表達你對這塊土地的感覺與想像。「讀新詩遊台灣」,真好!
這套書分為二冊,第一冊取名《風櫃上的演奏會》,選了二十四首新詩,絕大部分是描寫詩人對台灣自然景觀的感覺與想像。第二冊取名《走入歷史的身影》,也選了二十三首新詩,絕大部分是描寫詩人對台灣歷史遺蹟、風俗民情的感覺與想像。這四十八首詩所描寫的景點,廣布在台灣本島北中南東各部以及外島的澎湖、金門、馬祖。讀完它,你也全台灣走透透了。並且,省了好多好多旅費!
帶領大家「讀新詩遊台灣」的人,是余欣娟、林菁菁、陳沛淇三個大女孩。她們都是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的博士生,很優秀的年輕學者,懂得新詩,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生活也相當有體驗。我欣賞她們,因此樂意協助她們完成這二本書。她們幾次很認真地與我討論,怎樣才能好好的帶領大家「讀新詩遊台灣」?我知道她們寫得非常用心;寫好以後,先讓我到詩裡去遊了一趟台灣。每首詩以及她們所寫的每個字,我都趣味盎然地讀過了。感想是:
讀新詩遊台灣,真好!你也一起隨詩去旅遊吧!
【自序】這套書的誕生讓我們心中洋溢著詩意∕林菁菁
這套書可以說是在東華大學孕育出來的。由於顏崑陽教授的鼓勵,我們開始在詩裡找尋風景,在風景裡找詩。這套書的構想,就在如詩似畫的校園中逐漸成形。
全書的主題,就是「詩」和「旅遊」。我們都知道,旅遊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在旅行的路途中,隨時充滿了令人驚奇的事物。希望讀者在這趟詩的旅行裡,帶的不是地圖和指南,而是詩。因為,在文字的世界裡,詩是兩點間最短的距離;人人都可以發揮想像,遊走在詩的世界裡。「讀萬卷『詩』,行千里路」,能讓我們將文學與生活密切的結合在一起。
在這段寫作期間,東華的校園生活,提供了我們不少靈感。在校園裡,你可以隨時仰頭看山、看雲、看天空,生活很詩意。而花蓮的大塊美景,更是得天獨厚;只要一有空閒,我們隨時都能往山與海的方向前進。走走逛逛,花東縱谷的新奇事物,彷彿永遠都發掘不完。而這套書的出版,也為這段生活在花蓮的歲月,留下美好的印記。
【導讀】詩中有歷史 歷史中有詩∕陳沛淇
唐朝大詩人杜甫,正當壯年時,遇上了安史之亂。他一顆善感的詩心,對當時的社會亂象悲憤交集,便寫下了著名的「三吏」與「三別」,描述戰爭和貪官污吏的罪惡。因為杜甫敢於批判時事,悲憫百姓的苦難;後人就給了他「詩史」的尊號,敬重他以詩寫史的事蹟。
台灣的新詩,其實也不乏「詩史」的作品。早在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也是一位勇於批判時政,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專制的作家。
所有的戰士已都死去,
只殘存些婦女小兒,
這天大的奇變,
誰敢說是起於一時?
人們最珍重莫如生命,
未嘗有人敢自看輕,
這一舉會使種族滅亡,
在他們當然早就看明,
但終於覺悟地走向滅亡,
這原因就不容妄測。
……
這首〈南國哀歌〉記錄的就是一九三○年的霧社事件。那是一個新文學正在起步的年代;作家們一邊被迫學習日文,一邊不屈不撓地使用白話中文來寫詩。略帶生澀的文字,寫下那場「官逼民反」的原住民戰役;無論是作家的擇善固執,還是霧社事件的壯烈悲戚,都足以令讀者動容。
我們或許都知道,什麼是詩;但是對於什麼是歷史,這問題就得好好想一想才能回答囉!如果有人說,過去的事情就叫做歷史;這樣只答對了一半。所謂歷史,可以簡單的說,就是過去事件的總和;但是,這些「事件」必須是對多數人的生活有影響的事件。舉個例子來說:清代福建省巡撫沈葆楨,在牡丹社事件後,來到台灣建設恆春縣;這是一件歷史上的大事。假使說,沈葆楨到恆春時,曾經感冒發燒;這雖然也是過去的事;但過於雞毛蒜皮,可不能算成歷史事件喔!
歷史的範圍可以很大,也可以縮小;例如說,一個人的生平,就可以看成是一部「個人史」。同樣的,我們會把他的出生,或者是考上什麼大學,受到什麼人事物的影響,當成他個人史中的「事件」。若是他哪天走路跌了一跤,這就不適合列入他的個人史中了;除非他那一跤跌出了個大名堂,就像希臘思想家阿幾米德一樣,只是洗個澡,忽然就想出了「浮力定律」!
在這本書中收錄的詩,有的寫家國的大歷史,有的寫個人身家的小歷史。詩裡頭有滿滿的懷鄉之情,也有對歷史人物的頌揚與批判;或是寫下對景物變遷的感慨,或是記錄台灣各地民俗的節慶。
〈關於1930?霧社〉、〈龍騰斷橋〉、〈春回鳳凰山--寫給九二一災後四個月的故鄉〉、〈嘉義速記--紅毛井〉、〈後山碑誌〉等,就是從歷史事件著手,抒發詩人對於這些史事的獨特看法。〈巷上盛夏〉、〈士林夜市〉、〈廈門街的巷子〉、〈觀燈記〉、〈大度山寫意〉、〈億載金城〉、〈馬祖印象〉等,寫的則是詩人對於特定地標的記憶;這些記憶曾帶給他們各種複雜的情感,有失落、有歡笑,也有人生的體悟。
〈在鹿港寫給女兒〉、〈回鄉〉、〈檳榔花開的季節?路過美濃〉、〈七星潭〉、〈卑南溪〉、〈風獅爺〉、〈高樑稈〉等,則是詩人對於故鄉風土民情的思念、體悟與再出發。「血濃於水」的情感,使得這些詩篇讀來十分真誠動人;讓我們不禁也想要認真起來,仔細看看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地方。〈蜂炮〉、〈豐年祭的午後〉、〈燒香行〉、〈四月廿六日南鯤鯓廟〉等,寫的是台灣人都熟悉的民俗活動或慶典;透過詩人的參與和觀察,你是否找到了以前不曾注意的新鮮事呢?
詩中有歷史,歷史中有詩。先人的足跡,藏在台灣的山水裡;詩人是最有想像力的導遊,把古老的故事,重新呈現在我們眼前。現在總是流行說「深耕台灣,放眼世界」;不過長輩們也曾告誡過:「要了解別人,先要了解自己」。所以呢,「深耕台灣」就得從讀懂台灣和台灣人的身世開始。
當然啦,歷史故事不比童話故事,結局並非永遠皆大歡喜。台灣的故事,有太多太多令人氣憤握拳、扼腕嘆息的情節;但是歷史與仇恨,畢竟不能畫上等號。讀歷史要有點兒知性的頭腦,有點兒感性的熱誠;更要有氣度,要有超然的胸襟。從新詩來讀歷史、讀鄉土的記憶,正好可以藉由詩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學習到一些課本來不及教我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