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段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在指導相聲上的心得,也是這幾年在教學現場的實務經驗,及個人實際琢磨體會出來的感想,希望能幫助有興趣的同好少走一些冤枉路,大家趕快加入這塊園地,一同領略它的樂趣。
一、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並在班上推動除非相聲的內容無法理解,或是內容不好笑,或者是某些演員腔調太重,讓人聽不清楚。否則,小學生是很喜歡聽相聲的。因此,我會建議老師在第一次讓學生欣賞相聲的時候,挑選一段針對小朋友而說的精采相聲,給學生一個好印象。接下來的做法,依個人的教學目標而異,如果教學目標是以欣賞為主,那麼老師挑選幾段兒童相聲供學生欣賞即可,如果能藉機會介紹幾點基本理論、基本技巧則更佳。如果教學目標是希望全班同學都能上臺說上一段,那麼,還要看老師的企圖心有多大,如果只是為了配合教科書單元,那麼讓學生分組,確定劇本(約2~3分鐘、400~600字即可),提醒幾點注意事項如上下臺、捧逗的位置。
最後,老師可以先示範語調、語速和節奏,之後再分組練習,然後在學生上臺之後,一一提供意見。如果時間允許,甚至可以將第一次上臺視為彩排,讓學生在聽完教師意見之後,有改進的機會並且再上臺表演第二次,這時候,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出席觀賞,或者錄影下來作為班級的活動紀錄,日後供家長欣賞。如果老師希望全班同學個個都是說相聲高手,那麼,時間就必須拉長,加強一些基本功。
以下是可以在班級裡進行的一些活動:
(一)練習口齒清晰:念課文、讀報紙、說笑話、說故事、繞口令、數來寶……
(二)練習上臺膽量:多讓學生上臺說話、表演。
(三)練習模仿能力:利用表演藝術課程加強肢體動作、訓練臉部表情如喜怒哀樂、播放影片供學生模仿劇中人物。
(四)提供觀摩機會:撥出時間,讓學生大量欣賞精采的相聲表演,「薰」在其中。相聲通常是一、兩個人的表演,到了最後的階段,就無法團體練習與指導,這時,必須是個別的練習與指導,因此,這就面臨了班級推動相聲教學的困境,老師常常必須利用上課以外的時間,做一對一的指導,過程雖然辛苦,但是成效最大。
二、什麼人適合說相聲任何人都可以說相聲,只要你想說,你愛說,就可以勇敢的上臺說相聲。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上臺表演,或者老師必須面臨精簡學生人數的抉擇難題,以下提供幾個挑選學生的原則:
(一)聲音要宏亮厚實,很多現場是沒有麥克風的,所以不能讓觀眾聽得吃力。
(二)表情豐富有喜感,敢哭敢笑敢模仿,敢擠眉弄眼、肢體動作豐富。
(三)敢上臺表演,這點在過去比較困難,現在的孩子則是較活潑,也不畏懼上臺。首要條件還是聲音的部分,宏亮厚實之外,咬字也要清楚,這是基本要求。其他條件,屬於增加舞臺效果的元素,當然也有其必要性,因為劇本中免不了會出現其他角色,總是必須模仿,總是要有喜怒哀樂,因此能表情豐富是更好。
三、要怎麼把段子念好初拿到一篇段子,先決定誰捧誰逗,如果無法決定,可以讓兩人都念念看,看看誰較適合,再分配角色。角色確定之後,有的老師會帶著學生一句一句的念,這樣的做法雖然簡單省事,但是學生缺乏自主性,容易淪為老師的傳聲筒,個人進步也會很慢。我會建議先讓學生自己念,他若念得節奏不對或聲音表情不對,再和他討論,協助他融入角色,體會當時情境與角色心理,再多試幾次,討論出最恰當的表演方式。這樣的教學,比較花時間,相對的學生收穫較多,成長較快,會很快從新手蛻變成老手,老師也會很有成就感。要特別提醒的,是「啊」、「嗄」、「喔」、「哦」、「咦」、「嗯」、「嘻」、「嗨」、「咳」這些語助詞的念法,「啊!」要念輕聲,「啊?」要念1聲,「嗄」要念「ㄚˊ」,「喔」念輕聲,「哦」念2聲,「咦」念成「ㄟˊ」比較自然,「嗯」不念「ㄣ」,應念成閉唇的鼻音「m」,而「嘻」則應念成「ㄏㄧ」的音、「嗨」要念成較高「ㄏㄞˋ」的音、「咳」的音也是「ㄏㄞˋ」,但是比較低,像是低聲嘆氣。其實,讀者不用擔心,只要演員用心融入角色,這些語助詞就會自動從演員嘴裡脫口而出,而且非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