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筆者自1998年接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職以來,即參與建構臺灣生命教育的工作,2004年卸任後雖有中斷,然而,自2008年接社會科學院院長之職後,又重新參與生命教育工作。十幾年來比較重要的活動有:
一、2000 ~ 2002年參加輔仁大學法學院戴台馨院長主持的「生活品質研究計畫」,負責「宗教學的生命教育--生活品質」子計畫。
二、2002 ~ 2003年參加臺灣大學孫效智教授負責的教育部「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負責「宗教與生命教育」子計畫。
三、2008 ~ 2009年參加97年度教育部大學教學卓越計畫(3.1.5B),子計畫名稱「天主教輔仁大學就生命教育其輪廓之論述」,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林梅琴主任擔任子計畫召集人,個人擔任工作要項負責人。
任何生命教育著作都有作者的特色,個人有宗教與哲學的學術背景,教學以比較宗教學、神祕主義、舊約聖經為主,加上對音樂、太極拳、書畫的愛好,得到不少良師益友的提攜。撰寫本書的目的,於個人言,了解對生命的饑渴,對生命的感恩;於社會言,提供對生命教育理念的心得,有拋磚引玉之意。
本書的出版,感謝幼獅文化公司劉總編輯淑華的促成,並特別感謝朱燕翔小姐的細心編輯。最後,也對曾給筆者提供建議與協助的同道、修習生命教育相關課程的學生,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本書的寫作,得到太太君憶與兒子維中的支持,犧牲不少家庭時間。在此一起分享出版的喜悅。
引言
有感近年來臺灣普遍的生命危機,自殘與傷人事件涉案者年齡降低,感受生命空虛者眾,臺灣教育機構自1997年起在各級學校推行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中、小學生命教育的實施偏重倫理教育,並加上體驗的活動。
目前生命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尚未確立,個人於臺灣從事生命教育有十餘年經驗,整合過去研究成果,凸顯輔仁大學觀點特色,提出大學(含以上程度)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的理念系統,不限於臺灣教育部於2008年1月24日頒布的「高中生命教育科課程綱要」的架構,不著意於一般偏重實例的介紹,以及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待議與不足之處,有待方家指正,或將來撰文補充。
本書涉及的研究範圍相當廣泛,只能述其大綱重點,期盼對現階段生命教育的實施有啟發性作用。
本書題目「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表示生命教育有階段性,筆者認為輔仁大學的「全人教育」就是大學階段的生命教育。
本書寫作與內容特色,說明如下。
架構方面,本書的前部分介紹輔大傳統的生命哲學(第二章),後部分介紹個人觀點(第三章以後)。雖然前後部分有重疊的可能,還是把輔大傳統生命哲學的學者分別介紹,一方面表示尊重前輩的思想脈絡與意見,另一方面表示前輩的意見無法簡單約化,是擷取不盡的寶藏。
內容方面,本書有兩點特色,首先,生命教育從個體生命(生命的過程)、整全生命(生命的廣度)、感通生命(生命的深度)三個角度探討;其次,生命教育有其宗教的幅度,本書從宗教觀點切入發揮,再介紹聖經與天主教會的生命觀點作補充。
最後,筆者認為生命就是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處處感通,日日創新,生命教育是一種生活與知識平衡感通的藝術,「大德新新運,危心局局平」,消弭生命危機的教育理想。生命教育著作與一般論著求專求精不同,目標在強調感通生活與知識不分家的智慧,從而獲得實際效果。
面對生命教育議題,大家只能作瞎子摸象,請方家學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