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作家寫作也經常會面臨像小朋友所面臨的「命題作文」的情況。這篇《魔字傳奇》就是一則被要求須能夠融入環保概念的童話。
該怎麼樣和孩子們談環保呢?該怎麼樣才能談得不是那麼生硬,而能夠擁有故事性,甚至於能夠擁有趣味性呢?「寓教於樂」確實是兒童文學值得追求的理想。
我想了很久,決定盡量只提煉一個跟環保有關的重要概念,盡可能自然的融入到故事裡,成為故事的精神,而不要板著臉孔來跟小朋友大上環保課,企圖假借動物或植物或玩具之口,大段大段的抄一些環保知識塞到裡頭。
我們常說「言教不如身教」,真正高明的教育並不是只靠滿嘴大道理,這樣是很難產生效果的。教育需要感染力,道理不需要多,但一定要簡單明瞭。
《魔字傳奇》的靈感來自於「廢物利用」這個詞的說法或者做法。
「廢物利用」絕不是小氣,更不是摳門,而是一個很基本、也很關鍵的環保概念。
既然一切的資源都是有限資源,那麼如何將看起來好像已經完全無用的東西(也就是所謂的「廢物」),重新發揮它的價值,這其實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首先,我得先決定要用什麼「廢物」來作為故事的主體。
到底有什麼可以稱得上是「廢物」的東西,而且還要帶著點童話的味道?
有一天,我在餐廳用餐的時候,聽到電視上正在播報一則新聞,幾個傢伙正在臉不紅氣不喘的、一個接一個的睜眼說瞎話,當時我還真巴不得自己能夠暫時性的失聰,不用再聽這些廢話。想到這裡,我忽然在想,我們從小到大聽到的廢話真不知道有多少,如果說某某人講話「一點營養也沒有」,意思就是此人說的是廢話,那麼,「廢話」有沒有可能再利用呢?
我接著又想,所謂的「話」,不就是一個字、一個字,或是一個詞、一個詞,然後配合標點符號組成一個句子、一個句子的嗎?所以,要怎麼樣來表現「廢話」,我很快就想到要讓這些「話」化整為零,變成具體的「字」。
有一個人,因為經常挨訓,耳朵很受苦,經常被塞進一大堆的廢話,有一天,他的耳朵終於被塞爆了,那些廢話開始變成毫無組織的「字」,一個又一個的從他的耳朵裡掉出來..這便是《魔字傳奇》最初的構想。
要如何將這些「字」廢物利用呢?
廢物利用其實是一個資源再生的過程,既然要再生,自然很容易就聯想到水,畢竟水是生命之源啊。
看看世界四大古文明─中華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都是誕生在有水的地方。中華文明誕生於黃河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古埃及文明發源於尼羅河下游流域;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也就是古巴比倫文明,發源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下游,通常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的意思就是「兩河之間的土地」;古印度文明則是發源於恆河流域。可以說人類文明離不開水,也可以說有水的地方,就會有奇蹟。
有了水,促成了這些「字」的再生,那麼,這些字到底有什麼用呢?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聯想了。有實用性的用途,也有教育性以及工藝美術上的用途。
西方有一種說法:「有意願,就會有方法」,想要廢物利用首先應該是一個意願問題,只要有了這個心、這個意願,就能想出相應的辦法。更何況中文實在很美,尤其是正體字。
我一直到近兩、三年來,才開始用電腦寫作,一方面固然是出於對科技的畏懼,另一方面真的也是因為我一直很喜歡在稿紙上書寫的感覺。真不知道「筆耕」一詞是誰創造出來的,想想看,把有格子的稿紙比喻成農田,而把在格子裡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書寫,比喻成辛勤耕耘,這種說法實在是太傳神、也太有意境了。別說寫作,我一直覺得光是寫字本身,就已經很有樂趣了。
中國有一種古老的說法,叫作「一體兩面」,確實如此。一般來說,凡事都有好有壞,絕對的好事或絕對的壞事都是很少的。在這篇《魔字傳奇》中,除了「廢物利用」,另外一個重要的精神就是「一體兩面」;「一體兩面」也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主軸。
阿默先生得了一種怪病,從耳朵裡會掉出一個又一個的字,在這個時候,這種怪病當然是不好的,為阿默先生帶來了很多困擾,可是後來當他開始把這些字廢物利用的時候,怪病之於他就不是一件壞事了。然而,也就在他開始刻意想要往耳朵裡塞進一些廢話的時候,他的怪病就好了。
總之,再大的議題,譬如環保,也可以用很簡單的概念來表現。同樣的,再大的議題,也能夠在我們的生活裡找到落實的地方。廢物利用,其實就是愛惜資源,就是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