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其實遠比文學精彩,但是生活太現實、也太具體,缺少了幻想、也缺少了想像,當我們感覺生活缺了些滋味的時候,我們會想起文學。當然文學可能還有更重要的使命和責任。但喜歡文學,卻並不一定要擔當太多的使命和責任。
當曾散將他的即將付梓的作品集《在河之洲》給我時,我便將他引為同好了。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似乎離文學越來越遠,文學也似乎只是微光了,而年輕人更難得奢談文學和理想了。曾散在做了多年湖南省校園文聯的工作之餘,一直堅持文學的夢想與追求,我相信他是一直在追逐著一束理想之光。
曾經有人告誡我,過多的鼓勵年輕人搞文學創作,無異於引人入歧途。的確,在成名成家的道路上,時間和天賦是會淘汰很多的選手,但我以為,文學創作同樣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無論是歌頌、嘆喟、感懷、抒情,還是鞭撻、控訴、憤怒、譴責,作者都可以無盡渲染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看法。曾散的這些文章,就非常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愫,我在讀這些作品的時候,就深深地感受到,作者不造作,不矯揉,總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樣子去寫,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樣的寫作文學性不是特別強,但他有可貴的東西,他從生活出發,抒發生活中的情感,又回到生活中去,原來生活本來就是這樣。這樣的作品,相信也會引起許多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