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黃岩,大約是1980年代後期。記得當時我剛從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入省文化廳從事祕書工作,受廳裡派遣到溫州、台州專題調研舞廳工作情況,帶隊的是省文化廳群文處鄭永富副處長,我和省電台的小劉等四人同行。鄭副處長非常熟悉全省文化館的工作,他說:先看黃岩館,這個館是文化部、財政部聯合表彰的全國「以文補文」先進單位,陣地活動和輔導工作都不錯,值得看一看,有值得總結、推廣的地方。
那個時候,從杭州到黃岩的公共汽車要六個多小時,來到黃岩已經下午了。我們放下行襄便來到剛剛建成開放不久的文化館。新館面積2030平方公尺,是一幢造型新穎、多功能、綜合性的文化活動大樓,這在當時的縣級館中已經很不錯了。讓我感到新奇的是文化館除了排練廳、輔導室外,還有電子遊戲室、錄像放映廳、桌球房、音樂茶座、彩印服務部、小賣部等。該館在開闢眾多無償服務項目的同時,開闢了十幾項經常性的有償服務活動項目和經營項目。用如今免費開放的要求來看,這無疑會引來「不務正業」、「辦館方向偏了」等微詞,但當時是政府倡導和鼓勵的新事物。王館長帶著黃岩腔的普通話告訴我們:不久前,縣人大、政協視察組視察結論是「方向正確、收費合理、取之於文、用之於文,應予支持。」這顆定心丸堅定了王館長的信心,於是建立文化音像發行站,裝修文化館舞廳等等,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從1987年2月至1990年6月黃岩館「以文補文」活動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元,實現利潤54萬元。並使文化館的固定資產在5年中增值56萬元。該館文化音像發行站被評為省文化音像發行先進單位,天鵝湖舞廳被省文化廳、公安廳、衛生廳授予「浙江省文明舞廳」的稱號。這在當時是很讓同行們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