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名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亭,後改字為豫才。浙江紹興人。他是中國現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毛澤東主席曾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評論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魯迅從小就聰明好學,12歲時到三味書屋私塾讀書。1899年,他到江南陸師學堂附設路礦學堂讀書,喜歡在課餘讀譯本新書,尤其喜好小說。1902年2月,他赴日本留學,進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
1904年8月,魯迅往仙臺醫科專門學校學醫,希望用醫術救治當時麻木的中國人。後棄醫從文,他希望用文學喚起中國人覺醒。1911年9月,他出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
1918年5月15日,魯迅先生在《新青年》雜誌上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它奠定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基礎。小說集《?喊》、《徬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
1920秋季,魯迅兼任北京大學及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中篇小說《阿Q正傳》,並於1921年12月發表。這篇小說成為他不朽的著作,從反面批判了人性殘缺,具有偉大現實意義。
1923年秋,魯迅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及世界語專門學校講師。1925年秋,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中國大學講師。1926年8月,離開北京去廈門,任廈門大學文科教授。12月因對學校不滿,辭職。
在此期間,魯迅先生創作了多篇回憶性散文,並集輯為《朝花夕拾》,他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充分顯示了他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魯迅還創作了小說集《故事新編》,其中的《補天》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記」。特別是他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新型的歷史小說寫法。
1927年1月,魯迅到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2月前往香港作題為「無聲的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講。後因參與營救被捕學生無效而辭職。他一邊從事寫作,一邊到全國各地演講。
魯迅散文詩集《野草》表現了他此時期?心矛盾的交戰和痛苦叫聲,因此,《野草》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一朵奇葩。
1930年3月2日,魯迅參加「左翼作家聯盟」成立會,後到全國各地演講,揭露腐敗反動的當局,同情與支持革命的行動。
1936年10月,魯迅因積勞成疾,在上海逝世,上萬民眾自發舉行公祭、送葬。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並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主席親筆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魯迅先生之墓」。
魯迅作品包括小說、散文、詩歌、雜文、論文、翻譯等,在不同類型作品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創造,極大推動了中國現代文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