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以耳根圓通法門開悟入道,證得如來妙智,
而能現三十二種應化身、獲十四種施無畏力,
以及四種不可思議無作妙德。
要學習觀音成就無上佛道,
必須將聽聞外在聲音的耳根向內收攝,
「反聞聞自性」,直至聽見空性的聲音。
本書所探討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出自《楞嚴經》第六卷,是經中所介紹的二十五種證道法門之一。
觀音法門的特性是「聞」──以耳根聽聞聲音,但並非聽聞外在的聲音,而是收攝心意,向內反聞聲音乃至一切萬法的自性,也就是「空性」。若能聞見空性、實證空性,即能與諸佛的智慧圓滿相應。由於耳根是六根之中最敏銳的感官,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的眾生也最有緣,所以此法門堪稱為最殊勝、最適合大眾修習的法門。
聖嚴法師在本書中逐句解說經文,講解內容包括觀世音菩薩的證道因緣、功德感應、耳根圓通法門的修行方法、與其他修行方法的比較,以及在末世修行應注意的現象等,是欲深入了解觀音、修持觀音法門者的必備法寶。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台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近年來更致力於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於世界的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序
在一場佛陀說法的盛會中,觀世音菩薩曾向大眾介紹自己用以修行成道的禪修方法,這個方法是將耳根的聽聞對象由一般的外在聲音轉向內在的自性,體證萬法的自性本空,達到圓滿通達的大智慧境界,這個方法稱為「耳根圓通法門」,它也是所謂的「觀音法門」。這一段內容,記載於《楞嚴經》第六卷。
《楞嚴經》共計十卷,涵蓋了多元的佛教思想,不僅解釋佛性,闡述宇宙、人生的形成與現象,亦介紹了各大菩薩的二十五種證道法門,其中以耳根圓通法門所占的篇幅最長、內容最豐富、流通也最廣。
聖嚴法師從一九八四年十二月於美國紐約的東初禪寺開始講解《楞嚴經》,其中的耳根圓通部分,從一九九五年十一月開始,至二○○五年六月為止,前後歷時將近十年之久。本書是從講經期間的四十八場講座、五十八卷錄音帶中整理、編輯而成。法師親自修訂,於不足之處錄音補充,並於二○○七年五月二日,在晚年養病的台北中正精舍完成修訂。全書保留了法師生前審定的「問答」部分,法鼓文化經過一年多的編輯,延宕多時,至今日出版。
書中依據經文次第逐句探討,從觀音菩薩自述入道因緣、成就的境界、功德以及加持力談起,再描述觀音藉由「耳根圓通法門」,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成就無上佛道。接著,透過佛陀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問答,分別評析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的修行原理,並總結道:雖然每一種法門有所不同,所達成的境界卻是相同的。而在末法時代,祈求出離娑婆世界的人,以修習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最為方便、最容易成就。最後,為避免行者在修行過程中墮入魔境,佛陀提出了「斷淫、斷殺、斷偷、斷妄語」四種「清淨明誨」,做為行者所應堅持的淨戒準則。
除了義理的探究之外,法師將深奧的經義內涵,帶入現實生活中,讓現代人能實際體會佛法的利益。書中所舉出的生活化譬喻和故事,將經文中的理論,轉化為每日生活中可隨時隨地實踐的材料。例如:我們能以聽聞聲音來攝心開始,把聲音當成單純的聲音,不添加自己的分別妄念。如果去計較、分別,產生好惡之心,就會產生各種煩惱。因此,若能「反聞聞自性」,聽聞來自本性的美妙樂音,進而聽見一切現象的本質─空性,就能息滅煩惱的烈火了。
本書不但是聖嚴法師的第一本《楞嚴》解經專書,也是有心深入觀音法門者,一份彌足珍貴的參考資料。過去,凡是作者的經典系列新書,一向由法師親自寫序,然法師已於二○○九年二月三日捨報圓寂,已無法再收到法師親書的自序了。僅以此編者序向讀者們說明,並祈願聖嚴法
此書的成就,感恩姚果莊居士的用心聽打整理、溫天河老師的校讀。雖然法師色身不在,但法身常存,細讀此書,宛如聖嚴法師再次陞座說法。
法鼓文化編輯部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者序
在一場佛陀說法的盛會中,觀世音菩薩曾向大眾介紹自己用以修行成道的禪修方法,這個方法是將耳根的聽聞對象由一般的外在聲音轉向內在的自性,體證萬法的自性本空,達到圓滿通達的大智慧境界,這個方法稱為「耳根圓通法門」,它也是所謂的「觀音法門」。這一段內容,記載於《楞嚴經》第六卷。
《楞嚴經》共計十卷,涵蓋了多元的佛教思想,不僅解釋佛性,闡述宇宙、人生的形成與現象,亦介紹了各大菩薩的二十五種證道法門,其中以耳根圓通法門所占的篇幅最長、內容最豐富、流通也最廣。
聖嚴法師從一九八四...
章節試閱
緒言 一、《楞嚴經》的背景與名稱
《楞嚴經》是中國佛教非常重要的經典,歷來註解、講述的人非常多。自宋朝以來,本經是禪宗主要的經典之一,也是天台宗、華嚴宗特別重視的經典。甚至到了清末民初時,已經創出專崇《楞嚴經》的一宗一派,只是後來未能成為一派學說。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楞嚴經》是一部內容非常豐富、文字簡潔優美的文學作品;以佛法的修持而言,經中包含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密宗的持咒法門,以及禪宗的禪修法門;以佛學的理論來講,它講空宗的般若,也講唯識的法相,同時又與華嚴宗和天台宗的思想有密切關係;而從佛教的信仰來看,中國人所崇信的觀音法門,除了《法華經》的〈普門品〉之外,在《楞嚴經》裡也介紹得非常清楚,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經,自宋朝以來,漸漸為中國佛教各宗各派所共同推崇、依靠。因此,能夠聽聞這部經的人,都是有福報的人。
本經的全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一共二十個字,這麼長的經名在佛經裡十分少見,所以常被簡稱為《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楞嚴經》,而一般通稱的是第三種;另外,它還有一個別名是《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意指此經是中印度那爛陀大學裡最重要的一部經典。
唐朝玄奘大師到印度取經時,當時佛教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大學裡,中觀、唯識兩大學派正當盛行,也均有講授,而玄奘學的是唯識。自玄奘回國以後,到了唐朝的晚期,相當於印度佛教發展至晚期,密宗漸成主流,那爛陀大學成為密宗非常重要的道場,而《楞嚴經》傳說就是那爛陀大學裡密宗最重要的經典。密宗是綜合了瑜伽唯識和般若中觀兩系思想而獨立成一派,內含此二系的學術基礎。後來流傳到西藏,才出現了「中觀應成派」和「中觀自續派」這樣的名稱,而今日的西藏佛教,便盛行密宗。
緒言 四、《楞嚴經》的內容
《楞嚴經》以「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為主旨,這兩句話是說明六根、六塵本來同源;煩惱、解脫也是不二,這與《六祖壇經》所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思相同,所以,禪宗很喜歡這部經。而在修行方法上,它提倡「三摩地」,用三摩地按菩薩的修行次第一個一個修,直到開悟,實證佛的境界為止。我們必須要「解行並重」,從理論上去理解,就是正知正見,然後從實際修行上去努力,這就是「正行」。
全經共分為十卷,第一卷敘說阿難尊者在托缽乞食的時候,被摩登伽女用外道幻術及咒語所迷惑,當時的阿難因為尚未證阿羅漢果,所以幾乎破了淫戒。後來文殊菩薩奉了佛陀的指示,將阿難救出,連同摩登伽女一起帶到佛前,兩人同時懺悔,並且修學佛法。
第二卷闡述理論,說明眾生都有真性,也就是佛性,本來是清淨的,但是由於眾生自己造了種種的業,所以產生了顛倒、分別,因而變成眾生。
第三卷和第四卷分別說明宇宙及人生的形成、性質與現象,也就是宇宙觀和人生觀。
第五卷和第六卷,是佛的大弟子阿羅漢和菩薩們,在佛前述說自己最初是如何修行?如何得道?用的是什麼方法?證得什麼果位而得到圓滿通達?一共有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第六卷則是介紹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說明觀世音菩薩是如何用耳根聽聞佛法、廣度眾生,因而成就了三十二種化身。這二十五位成就了的聖者,都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典範。
第七卷則說出了〈楞嚴咒〉,共有四百三十九句,並且說明誦〈楞嚴咒〉的功德和功用。
第八卷分成上、下兩個方向來解釋,首先說明眾生要向上修行,應該要修三摩地,破種種顛倒妄見,經過五十七個菩薩階位,然後進入本元真如,終至成佛。五十七個階位,從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暖、頂、忍、世第一,再加上十地、等覺,乃至妙覺等,一共五十七個;其次說明眾生向下,也就是墮落到地獄,有十種因、六種果,都是自己造業、自己感受差別的果報。
第九卷講的是「三界二十五有」的種種形象。「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五有」是在三界之中,有二十五種類別的眾生,各有種種形象。
第十卷非常重要,是介紹十種外道的惡見或邪見,多是當時的哲學家,而這十種見解皆使我們無法出離三界,是永遠沉淪於生死苦海的原因。此外,這一卷也說明了修行禪定時,容易出現的十種魔境。
修學佛法應該「解行並重」,可是,如果所解的不是正知正見,而是受外道十種學說思想的影響,那麼無論你怎麼修行,都是在三界之中。此外,修行戒、定、慧三學,如果沒有佛法的正確知見做為指導,就會有種種魔境、魔事出現。不修行沒事,一修行就會走火入魔,那是非常可憐的事。所以解行並重,並不表示就能很安全地得智慧、得解脫,因為「行」可能著魔,「解」也可能墮入外道邪見,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是,這個世間魚目混珠的人太多了。我們講正信的佛法、正知正見的佛法、正修正行的佛法,可是外道的書也宣稱是在講正信、正知正見、正修正行的佛法,結果許多人不知道到底誰才是正的。因此,我們要有辦法來確定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邪的?如果沒有辦法區別,可以參考我寫的《正信的佛教》。
緒言 一、《楞嚴經》的背景與名稱
《楞嚴經》是中國佛教非常重要的經典,歷來註解、講述的人非常多。自宋朝以來,本經是禪宗主要的經典之一,也是天台宗、華嚴宗特別重視的經典。甚至到了清末民初時,已經創出專崇《楞嚴經》的一宗一派,只是後來未能成為一派學說。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楞嚴經》是一部內容非常豐富、文字簡潔優美的文學作品;以佛法的修持而言,經中包含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密宗的持咒法門,以及禪宗的禪修法門;以佛學的理論來講,它講空宗的般若,也講唯識的法相,同時又與華嚴宗和天台宗的思想有密切關係;而從佛...
推薦序
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三寶弟子 楊惠南
聖嚴法師的《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是一部令人讚歎的巨作!這部巨作之所以令人讚歎,不僅僅是因為它註釋了被一般教友視為難讀的《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還因為它闡述了一個難信、難入的法門:耳朵可以「看」東西,眼睛可以「聽」聲音!─所謂「六根互用」。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一八八○─一九六八)是上個世紀的美國知名作家,在她的傳記中曾提到:在她還是個少女時,她的家庭教師曾播放黑膠唱片,讓她「聆聽」貝多芬的交響曲。這個耳朵全聾的小女生,用她的手,觸摸放著唱機的木桌,然後興奮地說:「貝多芬的音樂,讓我好感動呀!」
許多人都知道,貝多芬在創作第九交響曲〈合唱〉時,耳朵也是全聾。然而,神祕的音符卻像泉湧一般湧自心頭,偉大的交響曲終於完成了!
事實上,許多教友也都有相似的經驗:明明閉緊嘴巴,嘴唇和喉頭一動也不動,卻能了了分明「聽」到自己念佛、念咒的聲音。
為何一個全聾的人,用手可以「聽」音樂,用「心」可以作出美妙的曲子?為何嘴巴不出聲,卻也能夠「聽」到佛號、咒語?「耳根圓通法門」可以讓我們得到滿意的答案。
「耳根圓通法門」說的是:住在南海普陀山的觀音菩薩,如何用他的耳朵,聽聞海潮音,然後悟入「自性」,最後不但達到耳根圓滿通達,連其他五根─眼、鼻、舌、身、意,也全都圓滿通達,也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
什麼是「六根互用」呢?那就是:用手(身根)可以「聽」音樂,乃至用心(意根)可以「聽」佛號、咒語。
唐代的洞山良价禪師,專參「無情說法」公案。草木無情怎能講經說法?即使它們真能講經說法,我們人又怎能「聽」到?在洞山禪師不休不眠的參悟之下,最後終於悟入「無情說法」的真義,悟後還寫了一首詩: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原來,要體悟無情說法的道理,不能只是「耳聽」,還要用眼睛「聽」,所謂「眼處聞聲」呀!
「眼處聞聲」可以悟入無情說法的道理,用鼻、舌、身、意也可以悟入嗎?當然可以!這就是「六根圓通」、「六根互用」。而「耳根圓通法門」說的,正是這個我們與生俱來,本來就有的能力。
這個能力既然與生俱來,為何現在卻沒有?原因是我們沒有悟入聲音的「自性」。聖嚴法師在《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這本巨作當中,曾這樣說:
《楞嚴經》中提到「觀音法門」的特性,即是「聞」—用耳根聞聲。聞什麼聲?這個聲音不是外在的聲音,也不是音響的聲音,而是收攝心意,「反聞」聲音的自性,以及一切萬法的自性。(見〈緒言〉末)
而「耳根圓通法門」也明白說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這樣看來,如果能夠聽到聲音的「自性」,以及一切萬法的「自性」,就能用眼睛「聽」草木無情說法;反過來,也能用耳朵「看」遠山遠水了。問題是,聲音的「自性」是什麼?萬法的「自性」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牽涉到《楞嚴經》最前面的幾個章節了。
《楞嚴經》卷三曾說:「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菩提妙明元心」,也就是其他經論所說的「真如本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及它們所對應的山河大地,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全都由這顆人人本具的真心所幻生。六根、六塵就像六條(十二條)河流,它們都來自同一個水源─真如本心。一個修道人,只要逆流(所謂「反聞」)找到這個活水源頭,就能隨意自在地順流(所謂「倒駕慈航」)回到凡世的六根、六塵世界,這時,他是以真如本心回到現實世界,發現眼見也可以是耳聽,耳聽也可以是眼見,乃至身觸也可以是意想,意想也可以身觸。六根對他來說,沒有任何阻礙;六塵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隔閡。這就是所謂的「六根圓通」,也正是聖嚴法師在本書〈緒言〉所說的:「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法師這部巨作,除了對《楞嚴經》的結集、版本、翻譯、真偽,乃至古來的重要註釋,有簡略的介紹之外,對觀音菩薩的法門也有詳細的說明。但最重要的,還是歸結到「耳根圓通法門」的闡述,讀者如能從第一章開始細讀到最後一頁,必能像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一樣,回到自己的生命活水源頭!
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三寶弟子 楊惠南
聖嚴法師的《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是一部令人讚歎的巨作!這部巨作之所以令人讚歎,不僅僅是因為它註釋了被一般教友視為難讀的《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還因為它闡述了一個難信、難入的法門:耳朵可以「看」東西,眼睛可以「聽」聲音!─所謂「六根互用」。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一八八○─一九六八)是上個世紀的美國知名作家,在她的傳記中曾提到:在她還是個少女時,她的家庭教師曾播放黑膠唱片,讓她「聆聽」貝多芬的交響曲。這個耳朵...
目錄
目次
編者序 002
【導讀】 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楊惠南 005
緒言 漢傳各宗所共同推崇的《楞嚴經》 011
一、《楞嚴經》的背景與名稱 011
二、《楞嚴經》的翻譯 012
三、《楞嚴經》的真偽 014
四、《楞嚴經》的內容 017
五、耳根圓通最為殊勝 019
第一章 觀音法門的修行方法 023
第二章 觀音菩薩以三十二種應化身度眾 049
第三章 觀音菩薩的十四種無畏加持力 089
第四章 修觀音法門獲四種無作妙德 131
第五章 文殊菩薩評析二十五圓通法門 151
第六章 獨特殊勝的觀音法門 205
第七章 末世修行的四種清淨明誨 261
一、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戒淫 264
二、第二決定清淨明誨—戒殺 270
三、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戒偷盜 286
四、第四決定清淨明誨—戒大妄語 294
目次
編者序 002
【導讀】 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楊惠南 005
緒言 漢傳各宗所共同推崇的《楞嚴經》 011
一、《楞嚴經》的背景與名稱 011
二、《楞嚴經》的翻譯 012
三、《楞嚴經》的真偽 014
四、《楞嚴經》的內容 017
五、耳根圓通最為殊勝 019
第一章 觀音法門的修行方法 023
第二章 觀音菩薩以三十二種應化身度眾 049
第三章 觀音菩薩的十四種無畏加持力 089
第四章 修觀音法門獲四種無作妙德 131
第五章 文殊菩薩評析二十五圓通法門 151
第六章 獨特殊勝的觀音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