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必須從心去實踐
近年來法鼓山正在推動「心六倫」運動,「心六倫」這個名詞是新的,而它的關懷面則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內容包含:家庭倫理、生活倫理、校園倫理、自然倫理、職場倫理和族群倫理。
「倫理」的意涵是什麼?為什麼稱為「心六倫」?凡是講到倫理,都必須打從我們的內心真正去實踐,而不是一種敷衍的口號,因此,誠心誠意地用心實踐倫理的觀念和倫理的道德,就叫作「心六倫」。
至於「倫理」和「道德」是不是相同?這兩者是相關的,卻不盡然相同。倫理,主要是指人與人的關係,譬如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倫理,長官與部屬之間的關係也是倫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一定具有道德。有句成語叫作「狐群狗黨」,這也是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卻非倫理,也不是道德。夫婦之間的關係,如果僅僅是講求平等,算不算倫理?如果夫婦之間彼此要求平等:你燒一餐飯,我也要燒一餐飯;你生一個孩子,我也要生一個孩子,這可能嗎?這其實是「論理」,而不是「倫理」。現在全世界都在講平等、講民主,但是平等不一定是倫理。請問,人與人之間,是不是能夠做到樣樣平等、絕對地平等、凡事都平等?如果講求「人人平等」,那麼父子之間是不是也應該平等?但是父親有父親的職責,子女有子女的職責;父親有父親的立場,子女有子女的立場,如果父子完全平等,這就不是倫理了。
一般所謂的「理」是世間的道理,卻不一定是倫理。「心六倫」所提倡的倫理,是指人與人之間,每一個人都應該盡責、負責,自己是什麼身分、什麼立場,就要負起應有的責任,擔當應盡的義務,如果「身在其位而不謀其政」,即是有失其責,也就不是倫理。倫理一定是盡責、負責,在什麼立場就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這即是出家人所說的「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但是,在某些特殊狀況下,即使你不在相關職位上,能不能提出意見?有人說:「事不關己,何必多管閒事!」在軍中,也許某些事不是你的職責所在,可是看到有人貪汙、有人做了非法的事,請問要不要管?如果從職務來看:「這不是我的職責所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請問這樣符合倫理嗎?這不是倫理,而是一種敷衍的心態,也是不道德的。
凡是對於他人、對於團體、對於整體環境有害的行為,都應該要規勸他人不要做;對於團體有幫助、對於環境有益的事,我們除了自己要盡力去做,還要鼓勵其他人一起做,這才是「心」的倫理。
(摘自《我願無窮.心六倫中的生命價值》)
如何消除虛榮心?
在現今社會上,有一些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奢華,出入坐的都是名車,甚至是加長的豪華轎車;家裡用的是各種黃金製品,甚至連馬桶都是金的。他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和別人有多麼不一樣,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也有人認為賺了錢就應該花光,因為財富如果不用,萬一哪天死了來不及享用,不就等於白賺了嗎?所以,有多少就要用掉多少,這是刺激他繼續賺錢的一種原動力。還有人則是認為,人生在世只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如果賺的錢自己沒有用到而被他人花掉,多麼可惜、划不來啊!所以,寧可自己把錢花掉,也不願留給別人。這雖然不算是虛榮心,卻是一種浪費。
像這兩種人,無論是站在佛法的立場或是環保的觀點來講,都不應該鼓勵,而應勸勉他們不要這樣浪費。因為他們所用的都是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而自然資源是屬於大家共有的,並不是他個人的。
所以,賺到的錢能節省就該節省,不該拚命花錢享受。譬如車子其實沒有加長的必要,難道要把車當床睡覺?或是在車裡跳舞、喝酒?而馬桶能用就好了,有必要用到黃金打造的嗎?有的人就是為了與眾不同,反而表現出一種暴發戶的心態。如果樣樣都是金的,或用其他特殊的物質來製造成功的形象,不僅可能讓人覺得他心理有問題,對自己的身體也不一定有益。
要破除這種虛榮觀念,可以請他思考這樣做的快樂在哪裡?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滿足,卻招來別人的嫉妒,或被指責是浪費資源的人,這樣顯示闊氣有什麼價值呢?
但是,如果賺的錢是為社會謀求福利、改善人的觀念,以及幫助人的品質更好,生活得更安全、安定,那麼花錢就花得應該,花得有意義。
我曾經見過幾個很有錢也很會用錢的人,我到他們家拜訪的時候,發現家裡的陳設非常樸素,吃的、用的、穿的都很樸實。他們把賺來的錢都用在公司的經營和員工的福利,以及對社會的奉獻上,而不花在自己的個人享受上。因為他們認為唯有自然才是最好的,最簡樸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
所以,一個有教養和道德水準比較高的人,是不會有虛榮心的,因為他們明瞭不要因為財富而迷失了智慧的道理。
(選自《放下的幸福》)
放鬆身心的妙方
現代人的生活通常很緊張,如何使用真正有效的方法來讓自己放鬆一下,是非常重要的事。
放鬆身心和縱情娛樂並不相同。
有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飆車、開車兜風、釣魚、登山、划船、打球等,做為放鬆自己的消遣娛樂。這些活動的確可以調整生活的節奏、轉換生活的環境,能使身心得到緩衝的機會,也可以達到在短時間內放鬆一下自己的目的。
不過,在娛樂的活動之後,往往也會感到很疲累。本來是工作上的疲累,為了解除工作疲累,跑去跳舞狂歡,喝酒買醉,到第二天則會得到空虛感的疲累。原本是由於工作上的疲累才跑去玩,盡情地玩累了再去工作。就這麼忙著工作又忙著玩,累來累去,循環不已的人,不知道活著是為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一個人,這就叫作醉生夢死。
隨時都能把身心放鬆的方法是:先放鬆頭腦,然後放鬆肌肉及神經,最後才能使血管鬆弛,如此一來,通體舒暢、身心平衡。
通常我教一般人用「五分鐘靜坐法」來放鬆他們自己:
「先把身體各部位調整到感覺舒服的狀態,容許躺下的地方,平躺一會兒也不錯,舒服地倚坐在沙發上也很好,若不能躺,又無處坐,輕鬆地站一站也不錯。」
「接著要把眼球放鬆、頭腦放鬆、臉部肌肉放鬆,做輕鬆的微笑狀。然後提肩做三次深呼吸,再保持平常呼吸,並把小腹放鬆。在這個時候,全身就應該放鬆了。」
這個方法做五到十分鐘,其放鬆的效果,可以使你感到是一種很大的享受,不只頭腦寧靜,而且身體也得到充分的休息。再度工作的時候,頭腦會很清楚,全身也充滿了活力。
其次,當人們遇到突如其來的衝激之時,例如,被劇烈的動作及尖銳的聲音嚇到,或被他人用粗話、髒話、刻薄話、冤枉話等激怒的時候,可能會產生歇斯底里的反應,就算再鎮靜的人,血壓也會上升、心跳也會加速。因為受到刺激時,「心」不能平衡,全身都在警戒狀態,脈搏跟著心臟快速跳動,肌肉也跟著緊張收縮,這時候是最耗心神,也是最傷體能的。如在平時練習了放鬆自己,就能做到以平常心來面對一切的緊張事件了。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只要懂得如何放鬆自己,就能做到百邪不侵、刀槍不入、延年益壽。
(選自《法鼓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