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
第一章 佛陀出生處──藍毘尼園
六、中國高僧關於藍毘尼園的記載
法顯法師到印度,是在公元三九九年,歷經十五年返國。他在《高僧法顯傳》中寫佛陀出生處說:「(迦毘羅衛)城東五十里有王園,園名論民(即藍毘尼園),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手攀樹枝東向生太子。太子墮地行七步,二龍王浴太子,身浴處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眾僧常取飲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八六一頁)
玄奘大師西行往返歷十七年(六二九─六四五)。《大唐西域記》卷六說:「箭泉東北行八九十里至臘伐尼林(即藍毘尼園),有釋種浴池,澄清皎鏡,雜華彌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華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次東窣堵波,無憂王所建,二龍浴太子處也。」「浴太子窣堵波東有二清泉,傍建二窣堵波,是二龍從地踴出之處。」「有大石柱,上作馬像無憂王之所建也,後為惡龍霹靂,其柱中折仆地。傍有小河東南流……其流尚膩。從此東行曠野荒林……。」(以上同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九○二頁)
當摩耶夫人臨盆前,依照習俗要回到娘家天臂城待產,卻在途中藍毘尼園毫無預警地分娩了!佛陀出生後,車隊便計畫要立即回到故鄉迦毘羅衛城。由於摩耶夫人結婚多年後生子(有記載說夫人是四十五歲),產後沒有得到良好的休息,立刻又風塵僕僕地趕回故鄉,路程疲勞,在第七日就不幸辭世了,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惋惜的事!
從法顯和玄奘記載看來,迦毘羅衛國雖然在佛陀的晚年,釋種遭到滅亡,但是佛教在印度日後繼續發揚光大,佛陀出生的藍毘尼園聖地,當然不會為佛教徒所淡忘。有人追思懷念,有人前往朝拜,再加上引證中國高僧的記載,可信在公元八世紀末,藍毘尼園確是存在的,甚至還可信再延後三、四百年(但缺少歷史證明),不過因受時代環境變遷,常有興衰而已。到公元十二世紀末,伊斯蘭教徒侵入印度佛教中心地比哈爾省等時,徹底摧毀佛教寺院,佛教僧眾逃亡,藍毘尼園就進入長期荒廢了。
七、新建摩耶夫人堂(寺、廟)
關於摩耶夫人寺(Mayadevi Temple),在近代史上分有舊摩耶夫人寺和新摩耶夫人寺。以前舊摩耶夫人寺,是在園中央一塊磚砌約二公尺高台上,分前後梯階上下,上面即是十多公尺平台,建有一間很小的殿宇,只有三、四公尺見方,英文說明是摩耶夫人寺,發現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多王朝時期的遺物,所以可以推測建於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後四世紀之間。過平台北側有一棵獨立的高大菩提樹。從高台兩層地基變化痕跡來看,可知小型摩耶夫人寺是後來加建的,牆壁外面是用水泥砂漿粉刷後,再塗上白色石灰。寺內非常狹小,光線暗淡,堂中供奉的是一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太子像,稱「誕生佛」,是日本長崎縣山口秀三郎鑄造的作品。牆壁上有一幅佛陀誕生浮雕石像圖,雖說是公元四世紀笈多王朝的雕刻,表示佛母立在娑羅樹下以右手攀挽樹枝,太子就誕生了,旁邊還有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訶波闍波提,後來就成為太子的養母;其左側是抱持絹布禮拜的梵天與帝釋。
這幅佛陀出生浮雕石刻圖像,據考是四世紀笈多王朝的雕造,但後來由於伊斯蘭教徒的入侵印度,浮雕表面已被削去,只成為一塊形狀痕跡不清的聖像石。因此,在公元一九五六年為了紀念佛滅二千五百年,由當時尼泊爾的佛教徒用白色大理石雕刻,列在一旁供奉著,讓人對照看了很容易理解其內容涵義。亦有說右邊較清楚的一幅出生圖,是近代緬甸政府雕刻贈送的。
在舊摩耶夫人寺北邊正下方的方形供養塔,曾經過挖掘調查,發現了黃金製的舍利容器,裡面裝有已經炭化的人骨舍利。
為了建築新摩耶夫人寺,舊摩耶夫人寺已被拆除,新寺是在公元一九九九年興工重建,為兩層樓高的方形建築,建在一處已發掘的遺址上,基層約六十尺見方,高約二十尺。上層為天台,中央部分四邊縮小約為二十多尺的方形高塔,基壁的四周繪有四隻大眼睛,象徵著洞察一切的「佛眼」,整個造型別具一格。在天台上亦可遠眺全園景色,眼前是一片開闊的平靜園區,綠草如茵。走進摩耶夫人寺入口處,沿內部四面走廊,可參觀中央已經發掘出來的遺跡。然後上台階走向殿堂中央,參拜一塊供奉於聖地下面的黑岩浮雕石板,這塊石板就是誕生石,公元一九九六年二月四日,尼泊爾首相正式宣布石板所標誌的位置,就是佛陀出生的精確地點,現在外隔一層玻璃框保護著,讓朝聖者以禮敬和懷慕聖者的心念來朝拜,玻璃框上並用印地語(Hindi)和英語說明是「佛陀精確出生地標誌石」(Marker Stone The Fact Birth Place of Buddha)。此寺外牆全部為白色,表示聖潔,摩耶夫人寺外側有樓梯可走上層屋頂。
第二篇 印尼古代佛教史考
第一章 佛教的傳入(公元二世紀初至七五○年)
一、中印文化對印尼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簡稱印尼,位於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北緯六度南緯十一度,東經九五度至一四一度,占東南亞海島國家的大部分,由大小三千多個島嶼所組成,總面積為一九○點四三平方公里,人口現已達兩億四千多萬。
今日印尼是一個伊斯蘭教勢力國家,這是自十三世紀後葉才開始。在這以前,佛教曾在印尼興盛達七、八百年之久,婆羅門教也很流行,可惜印尼早期歷史記載很少,或者煙沒了。現在可以根據三方面資料來補充印尼古代佛教史的重建:一是中國古籍中的一些記錄,二是印度古典文學詩歌中的傳說,三是印尼及東南亞古代遺跡及碑銘的發現,經過現代學者對印尼古代史的研究考證。依據這三方面資料來編寫這篇《印尼古代佛教考》,當然也不太可能求得其史實完整性和時間連貫性。
公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為了統一全印,將勢力伸向南印度,攻打羯陵伽國(Kalinga),在公元前二六一年攻克羯陵伽時,屠殺了十五萬士兵,俘虜為奴亦約十五萬人。這使得羯陵伽人大批逃亡到外國去,據稱有逃到下緬甸得楞族的,與當地孟族人混血起來;也有逃亡到馬來西亞和蘇門答臘北部的,與當地的部落居民混血起來。印度人以蘇門答臘為金洲,以印度支那半島為金地。這一戰爭打開印度人向東南亞移民運動,開闢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跟著佛教和婆羅門教也傳到東南亞。
印尼古代史無可考。但因東南亞介於中、印兩大國之間,為古代中、印海上交通所必經之地,印尼為重要中心地點之一。到公元一世紀前後,中國人和印度人已抵達印尼,建立了外交和商業的關係,公元一世紀初,印度教和佛教已傳入印尼。中國通過使節不斷地往返,而印度移民卻直接帶進他們的文化和宗教,因此在早期的印尼史上,曾先後建立許多個印度化國家,影響最為深遠。
中國與印度的交通,起源極早。尤以佛教的傳入,自漢朝以迄唐代,其所經通道,不外乎西域和南海兩道。今就南海而言,當時我國高僧往印度求法,或由南方來華譯經的外國沙門,其行程多經海道。中國史籍中所稱的南海或南洋,大致即指現在的東南亞一帶。
印度人對東南亞的認識,在公元前二世紀完成的《羅摩衍那》(Ramayana)史詩中,就記有大麥島(Yava-dvipa)和金銀島(Suvrna-rupyaka-dvipa)二地名。據學者考證,前者指今日印尼的爪哇(Java)或蘇門答臘(Sumatra),後者指今日緬甸至馬來亞一帶。到公元一、二世紀,印度移民更開始大量湧入東南亞,從事商業活動和文化宣揚。
史詩中所稱的大麥島,是由梵文Yavadvipa組成;Yava譯為穀粒、大麥,dvipa譯為島、嶼、洲,合譯為大麥之島。這可能是印度人初到印尼時,見到島上有長著許多麥粒而起的名稱。又梵文Yavadvipa,古爪哇語轉讀為Javadvipa,所以後來Java中譯為爪哇。
據萊佛士所著《爪哇史》(History of Java)記載印尼古代建國傳說:「訶陵(Kling,即Kalinga)昔曾遣戶口二萬往爪哇島,彼等既至,人口增加,日趨繁榮,其時人民尚未開化。」訶陵建國約在公元初,建國者是來自南印度的羯陵伽(《大唐西域記》作羯餕伽)族人,因印度人移殖到外國時,常以本國地名為新到之地所起名稱。所以現在印尼人仍有沿稱印度人為羯陵伽人。
另據《爪哇史》傳說:公元七十八年有一印度人阿提沙迦(Adisaka)至爪哇,統一全島,為第一位開國君主。
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二世紀,佛教在印度興起,而婆羅門教仍舊盛行,在南印度的羯陵伽及注輦(Cola,亦譯朱羅)等地,則為婆羅門教勢力的根據地,佛教徒常受到壓迫。當南印度人移居印尼(等地)時,自然就帶進了他們的婆羅門教,據此推測這是婆羅門教比佛教傳入印尼更早的原因。
但現代學者研究認為,是佛教先傳入,之後則為婆羅門教,因為婆羅門教注重師承及種族階級,這可從印尼古代遺物考察出來。由於阿育王統一印度後,以佛教為國教,乃傳播佛教於海外。據斯里蘭卡《大史》記載,阿育王曾派遣九組僧團赴外地傳教。其中有摩哂陀至斯里蘭卡,須那(Sona)與鬱多羅(Uttara)二人到金地。金地有學者指出大約是現在的緬甸、泰國至馬來亞一帶。在印尼從遺物中考察首先傳入的也是佛教,之後才為婆羅門教,再後是佛教與婆羅門教混合並存。
中國與東南亞海上的交通,為時很早;有關和印尼的來往,首先記載的是《後漢書.南蠻傳》卷一一六:「順帝永建六年(一三一)日南徼外葉調王便遣使貢獻,(帝)賜調金印紫綬。」這裡的葉調,即爪哇島,是梵文Yavadvipa的對音。其後如《高僧法顯傳》稱耶婆提,《宋書》作闍婆婆達,《高僧傳》作闍婆,都可與梵文對音。直至元代《島夷志略》一書,才新譯為爪哇。這些不同的譯名,在歷史上都泛指現在印尼的爪哇或蘇門答臘,這因為政治勢力和國土範圍,時常有發生變動。古時亦有稱爪哇島為大爪哇,蘇門答臘為小爪哇。這在以下文中,還要提到這些不同的譯名。
公元二世紀後葉,希臘地理學家陀利彌(Ptolemee)著《地理志》(Gesgraphike Syntaxis)一書,卷五至卷七志亞洲地理,卷七中說:「耶婆調(Iabadiou)此言大麥島,地土饒沃,多產金。」此耶婆調一名,與梵文Yavadvipa對音亦相合。
公元三九二年,迦留陀伽在東晉譯出的《十二遊經》中說:「海中有二千五百國……五國王,一王主五百城……第一王名斯黎國,土地盡事佛,不事眾邪。第二王名迦羅……第四王名闍耶(即爪哇),土地出蓽茇胡椒。」這是佛經中最早提到南海中的爪哇。據學者考證,這些在海中的國家,斯黎國或即斯里蘭卡,全國信佛。迦羅(Kala)即馬來半島的吉打。闍婆則為爪哇無疑,因蓽茇,即為長胡椒,是爪哇的出產。
在印尼曾發現各種不同的佛陀像,在爪哇的任抹發現一尊銅像,高四十二公分。還有一尊更大佛像,在蘇拉威西的西海岸錫肯登地方發現,從頭部至大腿有七十五公分。在巴鄰旁(Palembang)附近的西貢唐山上發現一尊佛陀石像。這些佛像藝術風格是屬於公元二、三世紀印度阿摩羅缽底派(Amaravati)的作品。如果說這些銅佛像是在三世紀以後從外地帶來,而巨大的石佛像,依當時情形則不可能從印度用船運來。
印尼最古老的國家,除前述爪哇的訶陵以外,還有從碑銘可證知的兩個古國,其一是在加里曼丹的古戴王國,其二是在西爪哇的多羅磨王國。在古戴王國一帶發現有公元四世紀的四塊石碑,這些石碑用梵文記載了一個由印度人或印度化的王族統治的國家。國王以印度式名字結尾為跋摩(Varman),記述了兩次由祭司們提供的婆羅門教的獻祭,還記述了國王慕拉跋摩賜給僧侶土地二百零一畝與黃牛一千頭,這裡的僧侶是指婆羅門。銘刻用的為南印度文字,與統治東南印度的跋羅婆王朝(Pallava,公元三○○至八○○年)所用的格蘭塔字母(Grantha Alphabet)基本一樣,而中心在印度馬德拉斯一帶,盛行婆羅門教,以濕婆教為主,碑銘中未提到佛教。
第六篇 東南亞古代孟族人對南傳佛教先驅的貢獻
第三章 古代泰國境內孟族人的佛教
前說在公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派遣傳教師須那與鬱多羅至金地傳教,至公元二世紀,一直歷史不明。到公元三世紀後,緬甸的直通與泰國的佛統等地,都是古代孟族人居住的地區,從古代建築遺址發掘出來的文物,足可證明有佛教的存在。
一、古代孟人在泰境居住的地區
有學者認為,在泰族來到泰境之前,一個與下緬甸孟族近似的民族居住在泰國中部或湄南河盆地,孟人是進入東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據近人發現,在孟人來到之前,有土著泰族人,其形態與今日泰人相似,當時自朔北山區川流南下,但文化甚為落後。泰國領土上最早出現的國家在南部猜耶(Chaiya),為孟族人所建。公元三世紀,孟人在下緬甸和在泰境中部湄南河盆地建立了兩個小國,中國史籍稱之為金鄰和林陽。公元二四五年,吳時使節朱應和康泰出使扶南(中心地在柬埔寨)等國,在他們的著述中曾提到這兩個國家。林陽國在緬甸直通和勃朗,亦有人認為是在泰國的邦德,金鄰亦稱金陳。
朱應《扶南異物記》載:「金鄰一名金陳,去扶南可二千餘里。地出銀,人民多好獵大象,生得乘騎,死則取其牙齒。」(朱應原著《扶南異物記》佚,散見於《太平禦覽》引文中。)金鄰首府在今泰國佛統,泰國灣,古稱金鄰大灣,由金鄰國得名。
在泰國湄南河中、下游和夜功河下游,從已發現的佛塔碑銘來看,六世紀建國的墮羅缽底時期,當地流行佛教。有唐代愛州(越南東京一帶)人大乘燈禪師,「幼隨父母汎舶往杜和羅缽底(即墮羅缽底),方始出家」。出家後學習經論,通達大乘。後隨唐使入京,於玄奘三藏處受具足戒,留住數載,又舶行至師子國(斯里蘭卡),更歷西印度各地,凡十二年,多與義淨、無行等共行。後示寂於俱尸城(拘尸那城)般涅槃寺,世壽六十餘。墮羅缽底為泰境內最早流傳佛教的地區。
公元六至十一世紀,孟人統治泰國南部和中部,建立了墮羅缽底(Dvaravati)王國;公元六六二年在泰國北部以今南奔城(Lamphun)為中心建立了哈利奔猜王國(Haripunchai)。直到公元十三世紀後葉被泰人(Tai)征服。泰人征服孟人之後,採用了孟人的佛教傳統、孟人字母、孟人的藝術和文化。而且被征服的孟人,長期以來已被泰族同化了。也有些孟人,過去早幾個世紀在緬甸因受到緬族人的壓迫而逃到泰國來的。一直到公元十九世紀,還有一些孟人遷徙到泰國,形成今天泰國境內少數仍說孟語的孟人群體。
二、孟族人建立的墮羅缽底國
公元六世紀,聚居於湄公河流域的孟族人,已發展至沿湄南河流域,建立了墮羅缽底國。墮羅缽底分散在泰國中部平原,重要中心地點在佛統和素攀武里。至公元六世紀末,已成為重要國家,地位鞏固。墮羅缽底一名見於《舊唐書.真臘傳》,同書卷一九七〈列傳〉又作墮和羅;《大唐西域記》卷十中「三摩呾吒」條作墮羅缽底;《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作社和缽底,卷三又作杜和羅(卷一「社」為「杜」之訛);《通典》卷一八八作投和國。《舊唐書.墮和羅傳》說:「南與盤盤,北與迦羅舍佛,東與真臘接,西臨大海,去廣州五月日行。」《通典.投和羅》條:「投和國,隋時聞焉,在南海大洲中,真臘之南,自廣州西南行百日至其國……有佛道,有學校,文字與中夏不同。」到了公元六世紀末,因為柬埔寨扶南帝國已經解體,墮羅缽底乃得逐漸發展強大起來。又有說墮羅缽底曾分裂為三國,即羅斛(Lopburi)、烏通(Uthong)、南邦(Lampang),這些重要的城市,卻由其中權力最高的國王統屬。
關於墮羅缽底的歷史、地理範圍,甚至首都的位置,由於缺少史籍記載,對它了解不多。但因為墮羅缽底孟族人傳統上主體信仰上座部佛教,對後來東南亞中部地域,產生兩大明顯的影響,即從公元六至九世紀,在東南亞中部一種佛教文化的根基得以奠定,並且向四方擴展。其次從公元六至十世紀,是墮羅缽底佛教藝術達到最頂峰輝煌的成就,分布於泰國中部及東北部的學派。
墮羅缽底於公元十一世紀時滅亡,西部孟族為緬甸所征服,但在文化和宗教上,則為勝利者所吸收,蒲甘王朝熱心傳布上座部教義,孟族人也以和平友好的態度教導緬族人。東部孟族人也為柬埔寨吉蔑人所吞併,少數人仍保持原有上座部信仰,多數人被迫信仰印度教或大乘佛教。
三、墮羅缽底國的佛教文化與美術
墮羅缽底孟人早期自印度接受了文化、宗教、藝術等。公元六至九世紀期間,一個獨特以上座部佛教文化在泰國中部和東北部發展起來,這種文化一般被認為公元六世紀後利用馬塔班灣(Gulf of Martaban)和泰國灣(Gilf of Thailand),通過三塔徑之間內陸貿易而興起的。它留下許多碑銘是用孟族語雕刻的,分散在泰國中部的平原,並且沿著陸路貿易路線向外擴張,向西到緬甸,向東到柬埔寨,向北沿湄南河到清邁以及沿著帕薩呵到寮國北部,向東北到呵叻高原,這表明墮羅缽底商業和文化對外的聯繫。在佛統和素攀武里附近的地點,出土了一枚上面有題「墮羅缽底國大王」的硬幣,這可證實說明這個國家的存在。在佛統,出土有貝幣、螺幣(當地俗稱海貝、海寶)、銀幣以及公元二世紀的銅質小佛像,這表示更早期的金鄰國即與外通商,此國後來被扶南所征服。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法國學者戈岱司(M. Coedes)在佛統上端邦德附近勘察,除見到一些金銀佛像外,有二古物引起他的注意,其一為一尊小銅佛像,是阿摩羅缽底派作品,自其兩股之自由移轉式與袈裟褶紋之清晰,並含有希臘色彩,其年代可上溯至二世紀。其二為公元一、二世紀之希臘羅馬(Greco-Roman)式銅燈一盞,此種銅燈用時常置於矮三角架上,其接榫處仍可於燈底見之。這是一種普通油燈,中有芯管,上有加油嘴,其柄若梅花椿兩具間夾一棕葉,此可證明為地中海製造品,是經由商賈攜帶而來。
在那空沙旺(Nakhno Sawan)出土一把象牙梳子,據信來自印度阿摩羅缽底。由於年代較早,因此梳齒全都斷裂了,只剩短短的梳根和長方形梳柄的部分,經由曼谷國立博物館等辨識,刻劃著佛教的吉祥物,例如傘蓋、法螺、寶瓶等,表示墮羅缽底與印度之間已有來往,而且梳柄的圖像及其所代表的意義,說明墮羅缽底可能已經接觸到佛教了。
在佛統周圍及鄰近各地,曾發掘很多佛像等古物,其年代可遠溯至墮羅缽底時代,該等古物現保存於佛統寺內附設的佛統塔博物館(Phra Pathom Chedi National Museum),重要者珍藏於曼谷國立博物館。其中有完好之青石佛像數尊,其面貌與袈裟之褶紋式樣,非常接近印度笈多王朝時代或笈多以後時期的藝術(約公元三、四世紀)。石刻的法輪與伏鹿圖佛座、古塔、佛足印等,在佛統一帶也有不少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