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受戒?
有的人一聽到「戒」字,就感到緊張,以為會被很多教條拘束,認為不受戒還沒事,一旦受戒,可能在生活中,發現做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行,行動無法自由自在。因此,希望只學佛,不受戒。
學佛的保護網
其實這是誤解了戒的意義,以及不了解受戒的功能與內容。佛教的戒律,並非要人什麼都不要說、什麼都不要做,而是提醒不要做傷害自己與別人的事,目的在於保護我們自己與他人。例如,五戒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四個戒,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至於不飲酒戒,則是為了保護我們不因飲酒而亂性。因此,五戒、菩薩戒都是學佛的保護網,讓我們能安心學佛,知慚愧、常懺悔,隨時調整,不斷提昇生命的品質。
受戒,即表示願意接受佛的教導,願意學習佛法的智慧,願意讓明師成為自己修行的明燈,歡喜成為真正的佛教徒。
在皈依典禮受三皈依時,通常會同時受五戒,五戒不但是佛教徒的五個基本生活原則,也是所有佛教戒律的根本。我們學佛要從何學起?就是從學佛陀的身、口、意開始,修行就是在生活中改過遷善,就是在修正我們的行為。透過持戒,能讓我們的個性和言行舉止,更加沉穩、安定,不但能提昇個人人品,也能帶給人親和力與安定力。
身心平安少煩惱
持戒的功能,不但能從外在保護生活平安,也能調伏、轉化我們內在的煩惱。由於煩惱往往來自於一時的貪心、生氣或迷戀等情緒,內心如雲蔽日,此時,戒律則能提醒我們轉回正軌,就如撥雲見日,引導我們不迷失方向。例如以前可能未留意「出口傷人」,受戒後會想到「不惡口」,不一時口快而損人、傷人,甚至要學習慈悲語、柔軟語,如此既增長了智慧力,也培養了慈悲心。
佛教的戒律,不只是「諸惡莫做」,更有積極的「眾善奉行」,以達到身心清淨的「自淨其意」,並實踐自利利他的菩薩道。受戒、學戒、持戒,不但能讓我們「做好事、說好話、轉好運」,更能讓我們學佛成佛!
受戒有何好處?
佛教中所謂的三無漏學:戒、定、慧,即強調要以戒為基礎,受戒、持戒首先感受到的好處,即是安心。因為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而是做著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行為時,心中自然無慚、無愧,坦蕩心安,當心安了,人也自然安定,對內心、環境的觀照力更強,智慧自然生起。能夠如此在生活當中運用,必然會是個快樂而有智慧的人。
佛法說,世間是娑婆世界,是一個讓人尚能夠忍受苦惱的堪忍世界,而且世間的本質就是苦;雖然人間是苦的,但在五道中,卻只有人能行善修福,能受戒得戒。因為唯有人有記憶力、思考力,能修清淨梵行,並有意志可自我節制,而不斷精進向上。
持戒的功德
持戒清淨者,不只眾人景仰,諸佛菩薩與護法龍天也會護念。如同《戒香經》所說:「世有眾香,惟隨風能聞,不能普聞。若持佛凈戒,行諸善法,如是戒香,遍聞千方,咸皆稱讚,諸魔遠離。」
對一般人來說,持戒具有《長阿含經》所說的五種功德:
1.所求如願。
2.財產增益無損。
3.所住之處,人愛敬。
4.好名善譽,周聞天下。
5.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持戒的利益
而對有志修行者來說,持戒則具有十種利益:
1.滿足智願:能持禁戒,則身心清淨,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願,無不滿足。
2.如佛所學:佛初修道時,以戒為本,而得證果,能堅持淨戒,是亦如佛之 所學。
3.智者不毀:戒行清淨,身口無過,凡有智之人,喜樂讚歎,而不毀訾。
4.不退誓願:堅持淨戒,求證菩提,誓願弘深,勇猛精進,而不退轉。
5.安住正行:堅持戒律,則身、口、意業皆清淨,正行安住而不捨。
6.棄捨生死:受持淨戒,則無殺、盜、淫、妄等業,而能出離生死,永脫輪 迴之苦。
7.慕樂涅槃:堅持戒律,絕諸妄想,故能厭惡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樂。
8.得無纏心:戒德圓明,心體光潔,一切煩惱業緣,悉皆解脫,而無纏縛之患。
9.得勝三昧:持戒清淨,心不散亂,則得三昧成就,定性現前,而超諸有漏。
10.不乏信財:持守戒律,於諸佛法具正信心,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財,而不匱乏。
受戒、持戒具有不可思議的種種功德力,能讓業力透過持戒的願力來改變,轉惡為善,轉凡成聖。
佛世時所制的戒,現代人還受用嗎?
佛陀即將涅槃時,告誡弟子應當「以戒為師」。可是佛陀入滅後,後世弟子卻因各地語言及風俗的不同,對戒律的看法有了分歧。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其實可以這樣來思考:佛世所制的戒,現代人可以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得到受用?
不變的是佛法
佛教流傳至今日,已經是世界性的宗教。在悠久的歷史中,佛教依時代順應各地不同的語言、風俗、文化,發展出多樣的風貌。各地佛教徒所遵行的律制,當然也有差異。佛制的戒律,本就是因事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不會死守不變。如果我們能夠理解制戒的背景,以及每個戒的核心精神,無論佛教的風貌如何改變,不管各地文化差異、時空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佛陀所發現的真理,以及佛陀的慈悲本懷。這樣一來,以現下的時空環境來思考如何持戒,便能心領神會,自然能依教奉行。
心與戒相應
佛陀制定戒律,是為了保護佛弟子們的身心,獲得安全與清淨,所以我們除了知道持戒的重要,更應當理解戒律所代表的意義,這樣才能順應當下的時空環境來真正地持戒,而非流於表面形式。戒律並不是束縛,真正的持戒,應當做到心與戒相應,佛法就會自然展現在言語及行為當中。
有了戒律,就有自由 釋果慨
很多人以為「戒」就等於「限制」、「不自由」,擔心受了戒會做不到、做不好,或是擔心犯戒會受報應,而遲遲不敢受戒。然而,不受戒,生活就不受限制嗎?人生就真的自由嗎?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為自由的人。」蘇格拉底也認為:「真正自由的人,是明白自己自由權利和自由目的的人。從事善,就是自由;反之,就是沒有自由。」
戒,如同人生的交通號誌,幫助我們避危難、行正道
其實,「戒」很簡單,是我們把它想得太複雜。聖嚴師父曾對「戒」的定義做了清楚說明:「戒的定義既是應做的必須做,不應做的不得做。」
出門在外時,我們以紅綠燈做為通行與否的辨識。如果路上沒有紅綠燈,可想而知,交通將會如何混亂,可能隨時發生交通事故。人生中如果沒有「戒」可依循,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就像活在沒有交通號誌的城市中,毫無章法地恣意而行,看起來好像十分自由,實際上卻是盲目行事,讓自己陷入險境而不自知。
戒,能讓我們自由自在地生活
「戒」不是限制生活,「戒」是將生活導向規律,讓我們身心清淨、自由自在地生活,並且清楚引導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持守。「戒」可說是一種人人應有的生活美德,能幫助人防非止惡、眾善奉行,這也就是佛陀制戒的用意。
《華嚴經》有言:「戒是無上菩提本。」身而為人,我們帶著累世以來的習氣;學佛之後,應該信因果、明因緣,遵循佛陀的教誨,了解身為佛弟子受戒、學戒、持戒的重要。如果自認為是佛教徒,卻不願相信佛陀所說之法,不願持守戒律,並不能稱為真佛子。
因此,聖嚴師父曾開示:「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於戒律的尊嚴,即在於佛教弟子們對於戒律的尊重與遵守;所以,凡為佛子,不論在家,或者出家,一進佛門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受戒。否則,即使自稱信佛學佛,也是不為佛教之所承認的。換句話說,那是一個門外漢。」
受戒、學戒、持戒,才能成為真正的佛弟子
「戒」能讓我們的身心清淨,擔心犯戒而不受戒,是因為不了解「戒」的意義與目的。然而,如何維持身心清淨?第一件事就是必須發現與面對讓自己不清淨的煩惱。有了戒律,能讓我們時時提起覺照、化解煩惱;即使不小心犯了戒,只要真心求懺悔,生命就能一次又一次地去蕪存菁,身心也就自然而然地愈來愈清淨、愈來愈自由。
如同聖嚴師父所說:「如果受而不學,那是懈怠愚癡;如果學而不持,那是說食數寶。」無論是想要釐清什麼是受戒、學戒、持戒,或是想要建立對於戒律的正確認識,《受戒50問》一書,都能提供精確而實用的協助。第一單元「受戒做佛子」正確認識受戒的意義與目的;第二單元「學戒有方法」幫助我們掌握學戒的內容;第三單元「持戒意堅定」介紹持戒的方法,體驗聖嚴師父所言「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劑」;第四單元「守護清淨心」可化解對於戒法的相關疑問。
我們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受到許多規矩限制。父母的家教、學校的校規、公司的制度、社會的規範……,不同角色、不同場域都有不同的限制。《華嚴經》說「一切唯心造」,如果我們覺得受戒是一種限制,那麼永遠都會受到限制;如果,我們將限制視為一種光明的人生方向,能為我們指引出一條正確的道路,自由自在而行;那麼,這個限制將成為前進的動力,限制也就不再是限制了。
最後,僅以聖嚴師父的開示與大家共勉:「戒的功能在清淨與精進;律的作用在和樂與無諍。這不正是我們今日世界每一個家庭及社會所需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