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只要你願意放下煩惱,便能為自己創造幸福!
你想要控制情緒,卻被情緒反撲而陷入困境嗎?
情緒從哪裡來?該如何面對浪潮洶湧的情緒波濤?
聖嚴法師在本書中,不但說明情緒的根源
是來自於煩惱「五毒」──貪、瞋、癡、慢、疑;
並以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幫助我們在面對各種情緒干擾時,
能夠將貪欲轉成願心,以慈心化解瞋心,以謙虛去除慢心……,
讓我們的心可以放下得自在,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聖嚴法師的《大法鼓》電視弘法節目,播出已逾十餘年,實用且生活化的內容,深獲觀眾的好評。本書結集自該節目內容,藉由探討「貪、瞋、癡、慢、疑」五種煩惱根源,為大家解開生活中的情緒困擾。
作者序
編者序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我們總是喜歡說「追求」或「爭取」幸福,彷彿幸福是一面高掛在牆上的獎牌,必須經過一番競爭與奮鬥才能獲得。這種普遍的意象使許多人認為,幸福是來自於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樣東西。然而,您是否有過這種經驗:當自己得意地看著手中辛苦掙來的戰利品時,卻隱約察覺到有一種失落感,因為我們所期待的「幸福」,並未隨之而來。
為什麼一個人可能得到一切卻仍舊不幸福?因為幸福其實是來自自我的「放下」、煩惱的「消融」,而不是任何東西的「獲得」。聖嚴法師在這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賴任何外在的人、事、物,也不是來自變幻無常的情緒與感覺,而是心的一種清楚、愉快與平靜的狀態。因此,透視煩惱,進而運用方法化解、對治煩惱,到最後完全放下煩惱,即是追求幸福的下手處。
聖嚴法師在第一篇首先探討的正是煩惱的來源──情緒。他指出三種「情」──情操、情感與情緒的不同,並強調:任何情緒都是情感無法滿足所造成的衝擊與困擾,都是煩惱。書中的第二篇至第六篇,則分別深入探討對我們造成最大傷害的五種煩惱──貪、瞋、癡、慢、疑,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五毒」,並提供不同層次的管理與解決之道。
法師擅長以短短的幾句話,為一般人不易釐清的觀念做出精彩的說明,例如,對於何謂「貪」,他說:「得到了需要的東西不叫貪,不需要而想要的才叫貪。」在解釋如何對治「瞋」時,則說:「忍並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衝動,不要馬上做出反應。」
煩惱雖有千百種,但是它們和所有的事物一樣,只是暫時性的存在。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只要善用書中的方法一一化解,最後終能「放下」執著,讓心回歸單純、天真的本性,這時,幸福便不求自來了。
法鼓文化編輯部
如何安心?
禪宗有一個故事,是初祖菩提達摩和他的弟子慧可禪師之間的對話。慧可禪師老是覺得心裡問題很多,希望菩提達摩能夠幫他安心。於是菩提達摩問他:「你的心在哪裡?把你不安的心拿出來讓我看一看!」結果他找不到自己的心,這時菩提達摩就告訴他:「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人之所以內心不安的原因,歸結起來不外是嫉妒心、擔心、瞋恨心、憤怒心、貪心,以及種種矛盾衝突。這衝突包括自己與自己,或自己與他人之間,以及現實和想像或期待之間的落差。
譬如嫉妒心,有時我們看到別人的表現好,心裡就會不舒服,其實別人有好的表現應該要讚歎歡喜,感同身受。而且對別人的成就,我們也可沾一份喜悅,甚至起而效法。與其嫉妒別人,不如去了解他人能夠成功的原因,並且看看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像他一樣優秀。但是,有時別人能得到的,也許自己付出了同樣的努力還是得不到,這時就要想到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因緣福報不夠,只要再努力,然後加上因緣福報的促成,自然就會成熟了。
所以別人的成功,一定也是辛苦努力來的,即使不是這一生的辛苦,也是過去生累積而來的。有的人會對別人生來有錢、有地位,感到不服氣,覺得自己辛苦一輩子,既沒有錢,也沒有福氣。這時我們就要想到,這是別人過去世努力修來的結果,不用羨慕,也不需要嫉妒。
另外,貪心也是常使人心不安的原因,能夠得到的不叫貪,得不到的卻想要,這才是貪。貪得無厭是很痛苦的事,其實能夠得到的自然會來,所謂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挖空心思去想、去和別人爭,只要努力去經營,自然會開花結果。如果成果沒出現,表示因緣尚未成熟,也不必為此難過。能夠這樣想,就可以消除因貪而產生的痛苦了。
事實上,內心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當覺照到心不安的時候,可以先了解心為什麼不安?找到原因之後,就會發現很多煩惱都是沒有必要的。例如參加聯考,有的人考完試,每天等著放榜,心裡等得很不安,一直在擔心會不會上榜?究竟考上哪裡?這時如果能轉念一想:「反正都已經考完了,擔心這麼多也無濟於事。至於放榜以後究竟會怎麼樣,到時候再來打算,現在擔心也沒有用,何必自尋煩惱?」這樣一想,馬上就會心安,覺得自己的胡思亂想真是無聊!
所以,人不安心的時候,可以反思,問問自己不安的原因是什麼?如此一反問,很容易就會發現往往只是自己想太多,事實上,沒有什麼值得煩惱和難過的。經過這樣的省思,心就會安定下來。此外,內心不安的時候,也可以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將心、念頭安住在佛號上,不再去想那些煩惱的問題,心自然會慢慢安下來。
轉貪心為願心
佛法說貪為苦本,想解決苦的問題,就要先從「知貪」開始。人的需求有兩種,一個是需要,一個是想要,凡是想要的超過自己的需要時,就叫作「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難將需要和想要兩者的差別,分得很清楚,總是感覺還不夠、還沒有滿足。
其實,要分辨需要與想要有何不同,並沒有那麼困難,譬如口渴了要喝水,這就是「需要」;可是解渴只要喝一杯就夠了,如果為了以備不時之需,而想要儲存兩、三杯,那就和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的心理一樣,這就是「想要」的貪了。當前的問題必須先解決,這就是需要,至於以後需要什麼?是不是還需要這麼多?因為都無法事先預知,所以根本不用顧慮。
人缺乏飲食,生命就不能夠維持下去;沒有男女關係,種族就不能夠維繫傳承,生命也沒有辦法延續。告子說:「食色,性也。」可見飲食男女本是人之常情,會被認為是壞事的原因,在於人很容易過分地追求,沉湎其中而無法自拔,譬如耽溺複雜的感情世界,或是玩物喪志,這些都會因貪為自己帶來煩惱,也就是所謂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然,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自己的能力也能夠達成這樣的目標,那還沒有什麼關係,但如果是超過了自己的能力負荷的,麻煩就會接踵而來。
除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外,人通常看到美麗的風景、聽到好的音樂,總會想多看幾眼、多聽一下,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享受美色與音樂,是本能的反應,並不需要特別厭離。對於公園讓人賞心悅目的花朵,就讓它自然而然地呈現在面前,只需單純欣賞它的美麗;對於音樂,如果正巧聽見動聽的音樂,那就自然地去聆聽,聽得歡喜,也是一種享受。
但是如果覺得花朵很美,而興起想把它摘回家的念頭,這就是貪了。音樂也是一樣,如果聽得渾然忘我,忘了手邊該做的事,而沉迷其中;或是為了聽好的音樂,而耽溺於玩音響,並且愈玩愈高級,要求也愈來愈多,像這樣不斷地追求或是占有的欲望,就變成貪了。因此,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質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變成執著,那就會帶來各種煩惱。
欲和愛本來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它們常常容易引起人們貪的欲望,而欲和愛一旦和貪連在一起,就變成煩惱的名詞。但是貪也有好壞程度的分別,譬如愛可以是一種付出奉獻,而欲也可以是一種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夠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進步,這就是把貪愛和貪欲轉成願心,轉成一種期待。因此,貪愛和貪欲也可以轉往良善的方向發展,對社會做出積極的奉獻。
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
現代人往往火氣很大,因此整個社會總是瀰漫著一股暴戾之氣,而這種瞋心,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無明火」。
人之所以起瞋心,是由於個人的欲望、貪愛不能得到滿足;或是雖然得到了,但又失去了。因為非常在乎自我,所以只要能夠順自己的意就不會起瞋心,偏偏世間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於是心中常常有火氣,火氣就是瞋。像是怨恨、憤怒和仇視,這些都是瞋。
瞋心實在很傷人,只要一生氣,身體的細胞就不知道要死掉多少,很容易引起精神上的不穩定,以及身體上的疾病。所以,瞋心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
而且,生氣也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因為用鬥爭、強權、憤怒等方式處理事情,除了會讓人一時之間有點怕你之外,根本無濟於事。只有用慈悲心或是智慧來處理,才能真的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心量大的人,做事成功的機率通常比較高;而時時動瞋火的人,因為大家都怕他,當然不可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所以,我們要多下工夫修養自己的脾氣,才能利人又利己。
那要如何化解瞋心呢?最好的方法是釜底抽薪,也就是確實體認到起瞋心是無用的,只有不瞋,對自己才有好處。因為當不如意的事發生了,再怎麼生氣都沒有用,生氣只會變成互相謾罵或是肢體衝突,是損人又不利己。因此,我們應該聽聽他人的意見,並且體諒對方的苦衷和用心,這樣瞋心就會減少了。
有的人動不動就愛生氣,明明知道生氣不好,他也不想發火,可是習氣實在很難改。遇到這種連觀念都用不上的時候,我最常教人的方法,就是當我們生氣的時候,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鼻子呼吸上,心裡想著:「我還能夠呼吸,實在是太幸運了!」那麼,情緒就會慢慢地穩定下來。
面對別人發火生氣的時候,忍辱能防止很多不好的事發生。因此,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忍辱的功德比持戒、苦行還大。忍辱不僅是對逆境現前要忍,對順境也要忍,因為順境出現時,我們往往會得意忘形,如果稍微遇到一點挫折,瞋恨心馬上就會生起。所以,能時時刻刻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要得意忘形,這是忍的智慧。
很多人誤以為忍就是逆來順受,因此遇到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說:「好吧!我就好好忍著吧!」其實,忍並不是忍氣吞聲地受委屈,而是克制自己的衝動,不要馬上做出反應。因為只有先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後,才能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恰到好處的反應,這樣才能圓滿地解決問題,這才是忍辱。
瞋心重的人,自我中心也重,總是太在乎自己的意見、得失和面子。其實很多事都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了一點面子問題,就和別人一爭長短,甚至拚得你死我活,實在很不值得,也很可惜。
因此,千萬不要認為壓制別人,是一件值得洋洋得意的事。而要想到:我起瞋心時,對方是不是也同樣會起瞋心?如果兩人都生氣的話,就一定會產生問題。如果是自己起瞋心而對方不起瞋心的話,那受害的只有自己,因為發脾氣的人是自己,對方並沒有發脾氣。即使對方也受害,但相較起來還是占了便宜,所以是自己損失大,而對方的損失小。想通了這一點,下次瞋心又起時,就會先留一個退路給自己,同時也給別人一條路走,這樣彼此就能夠暢通無阻了。
編者序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我們總是喜歡說「追求」或「爭取」幸福,彷彿幸福是一面高掛在牆上的獎牌,必須經過一番競爭與奮鬥才能獲得。這種普遍的意象使許多人認為,幸福是來自於自己身心之外的某樣東西。然而,您是否有過這種經驗:當自己得意地看著手中辛苦掙來的戰利品時,卻隱約察覺到有一種失落感,因為我們所期待的「幸福」,並未隨之而來。
為什麼一個人可能得到一切卻仍舊不幸福?因為幸福其實是來自自我的「放下」、煩惱的「消融」,而不是任何東西的「獲得」。聖嚴法師在這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賴...
目錄
編者序
第一篇:管理情緒有妙法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情緒從哪裡來?
業力與潛意識
如何安心?
煩惱與習氣
調和感性與理性
第二篇:貪
什麼是貪心?
為什麼貪心?
轉貪心為願心
以布施對治貪念
名利只是暫時擁有
遠離名位、權力的誘惑
廣結善緣帶來好人緣
凡事恰到好處最好
清貧與慳吝大不同
第三篇:瞋
為什麼要生氣?
瞋是心中火
瞋心與慈心
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
生氣是慢性自殺
忍耐不是忍氣吞聲
第四篇:癡
別顛倒看世界
煩惱與愚癡
跳出自己設的陷阱
危機就是轉機
善用生命不懈怠
不為自己找藉口
讓生活重新上軌道
第五篇:慢
是自信,還是自負?
心存謙恭,樂當配角
知慚愧才能更上進
不懂就說不懂
發現不足,包容別人
謙虛才有成長空間
慚愧不是自卑
以鼓勵代替責備
脫掉虛有其表的外衣
如何消除虛榮心?
第六篇:疑
該不該懷疑?
疑心與信心
用信來除疑
疑出柳暗花明
不要擔心未來
怕也沒有用
如何去除恐懼?
無有恐怖
自信度過每一天
編者序
第一篇:管理情緒有妙法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情緒從哪裡來?
業力與潛意識
如何安心?
煩惱與習氣
調和感性與理性
第二篇:貪
什麼是貪心?
為什麼貪心?
轉貪心為願心
以布施對治貪念
名利只是暫時擁有
遠離名位、權力的誘惑
廣結善緣帶來好人緣
凡事恰到好處最好
清貧與慳吝大不同
第三篇:瞋
為什麼要生氣?
瞋是心中火
瞋心與慈心
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
生氣是慢性自殺
忍耐不是忍氣吞聲
第四篇:癡
別顛倒看世界
煩惱與愚癡
跳出自己設的陷阱
危機就是轉機
善用生命不懈怠
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