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齊克果日記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電子書 |
$ 160 |
![]() |
哲學 |
二手書 |
$ 230 |
![]() |
二手中文書 |
$ 281 |
![]() |
中文書 |
$ 282 |
![]() |
歷史人物 |
$ 288 |
![]() |
學者/科學家 |
$ 288 |
![]() |
社會人文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齊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生於丹麥哥本哈根。求學期間曾在哥本哈根攻讀神學、哲學和文學,大學畢業後從事新聞工作,因專欄和新聞評論而享有名氣。1852年齊克果提出「存在先於本質」,探討存在的本質以及個體存在性和自由意志,主張個人先有了存在之後,才能自由地創造自己,不受社會性與客觀性的影響,每個人的本質是由人生過程中的抉擇結果所決定;此外,齊克果認為人活在現實與變化中會因未來的不確定而產生憂懼,故人們必須替自己作抉擇,並且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其將人生過程分為試探各種可能性而不作抉擇的感性階段、經過抉擇與投入並集中自我的倫理階段、與接受上帝的意志的宗教階段,並且對社會和基督教的改革提出建言,反對柏拉圖(Plato, 約427~437BC)、黑格爾(Hegel, 1770~1831)等人的純思辯思想體系和理性主義,為丹麥宗教哲學家和理性主義的批判者,又因看到教會中背離新約原則的現象,因而寫了一系列短文予以揭露和批評,集結成爲《抨擊基督教世界》(Attack Upon Christendom, 1968)。
齊克果被稱爲丹麥的先知、丹麥的蘇格拉底,認為個人必須獨自面對世界和上帝,信仰是絕對個人的事,故時常感到孤獨而時常到教堂想和上帝溝通,並且將其宗教生活體驗寫於日記,認為人生的首要目的在尋求內心安寧,齊克果的思想當時在丹麥受到限制,半個世紀後才在德國被發揚光大,成為存在主義的思想基礎,《齊克果日記》亦成爲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齊克果的作品包含哲學、神學、文學批評、心理學和宗教文學,在《最後的非科學預言》(Afsluttende Uvidenskabelig Efterskrift,1846)中,攻擊現有的一切哲學體系,而提出「主觀性即真理」的命題,其他作品包括《反諷的概念》、《恐懼與顫慄》、《非此即彼》(Enten-Eller, 1843)、《生命道路的各個階段》、《哲學片段》、《論懷疑者》,因其對20世紀的存在主義影響深遠,一般稱之為存在主義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