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序
孟祥森
當我們想要了解愛的時候,必須有一個認知,就是愛是不可被了解的。
愛和生命一樣,只能投入,而被了解。
愛和生命,是在「了解」的範圍之外的;它人禁止被了解,拒絕被了解。我們只能用「愛」、用「生活」去對待。
我們不能「了解」愛的核心是什麼,愛的原因是什麼。充其量,我們只能了解愛的運作和心理過程。
對愛的談論和探討,大概只能在這個範圍內,越此便「有說便錯」。
但在可說的範圍之內,仍有人說得好,有人說得不好。狄奧多.芮克便是說得好的一位,而且說得甚好。
狄奧多.芮克(Theodor Reik)是佛洛伊德的入室弟子,是一位深通人性的心理學家,也是心理學家中最有人文素養,最接近詩人氣質的一人。同時,他也是很具批評性、很不妥協的人。
他的著作深深探討人性種種幽深之處,絕不妥協,絕不苟且。但因深曉人性,所以雖嚴謹卻不嚴厲,雖犀利卻不傷人;融科學的探討與詩人的感性為一爐,讓人深思與玩味。
台灣對他的翻譯卻甚少見,據譯者所知,只有兩本。最早是水牛出版社的《內心底探索》(侯平文譯),其次便是譯者所譯的《內在之聲》(牧童出版社);兩本都是好書,但兩者都已出版二十餘年,現在在坊間大概已難買到。(本書譯成之後得知陳蒼多先生曾譯芮克二書《性關係心理學》和《發現與驚奇》〔新雨〕,另陳先生提及《歌德情史》亦有中譯。)
《一個心理學家眼中的愛》既深入又驚人,讓譯者自己對愛與慾有更真切的了解,是一個很好的鏡子來覺察自己。我相信對每位讀者都會有鏡子的功能。
唯一讓譯者不能消化的觀點是作者對愛情起源的看法,他認為愛情是越於對自己的不滿與對對方的羨慕、嫉妒與敵意。為了彌補自己的不滿,為了克服對對方的嫉妒與敵意,內心產生強烈的反彈作用(reaction formation註),而將嫉妒與敵意轉化為愛,並與此對象認同合一。
當然,芮克說這嫉妒與敵意及其轉化過程都是在無意中進行的,因此我們察覺不到。
愛情發生之前,當事者自身的不安與不滿確實是我們自己可以察覺的,這正是《少年維特的煩惱》所描述在戀愛之前的心境;對方的美好之嚮往也是事實,對對方的美質之羨慕與嫉好也有或多或少的蹤跡,但說愛情是敵意之轉化,我卻認為並不符合我自己的感覺。
我的感覺是,對方讓你動心,你渴望跟對方的生命融合,那是一種生命對生命的渴望。我認為性與愛都有一種生命層次的根源,而不僅是生理和心理的現象。
除了這一點我跟芮克的觀點不太相同之外,這本書仍是讓我深深受益、深深享受的。所以,我還是譯了,希望你也讀到這本好書。
註:日譯「反動形成」,中文心理學辭典譯「反向行為」。譯者為求順口易懂,而在本書譯為「反譯」或「反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