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國八年胡適出版『嘗試集』以來,中國新詩已跨過七十載的風風雨雨。這期間經歷了無數次前仆後繼的論戰,不斷的實驗,創造與修正,從五四初期的『小腳放大腳』(舊詩體的改良),『新月派』的崇尚浪漫情調,『創造社』注入西方詩的技巧,以及前期『現代派』(戴望舒、李金髮等)在語言、形式、結構方面的創新與融注。
台灣現代詩的發展成長,以同仁詩刊為經,報紙副刊和文藝期刊為緯,四十年來真可以說是成績斐然。儘管曾經有人宣佈現代詩的死亡,大罵現代詩的荒誕,然而從事詩的創作者,並未顯著的灰心。筆者以為為了延續它的生命,老中青三代詩人應捐棄成見,各展所長,各寫所需,相互共存共榮,互相補足。加之兩岸開放以後,大陸新生代詩人孜孜不懈,銳不可當,吾人豈能等閒視之?深盼台灣所有的詩作者,大家在現代詩的長江大河中,全力展開另一接力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