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與信心:
自從廣播電視代表新聞的權威後,廣播電視的麥克標幟,放在新聞人物的面前,好不熱鬧,也好不威風。
電視新聞的「標幟」,原有三座,自從海外電視臺以及廣播加入後,就更為熱鬧,也就更成為廣播電視的交匯了。
「臺北電臺」,幾經蛻變後,在眾人生活中,成為一個嶄新的標幟。這一個個「標幟」,後面就代表著多少人,為它而工作,又代表著多少人為它而嚮往。
俗云:為誰辛苦,為誰忙。
廣播電視人,卻為千千萬萬聽眾觀眾而忙,尤其廣播的聲音,不管在緊張繁忙的計程車中,或者夜闌人靜的桌前。
她是良友,她是良伴。
只要有新聞的場合,就有宋英小姐的出現。
在新聞場合,在臺北電臺的播音室,無論新聞人物或是廣播聽眾,都很熟悉的聲音:「我是臺北電臺宋英。」
宋英小姐把她對聽眾所講的話,一篇一篇印成書,以另一種方式,與讀者見面。
更容易吸收,也更容易保存。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常常有機會見到宋英小姐,也常常向她請教,對她的敬業精神,非常的佩服。
如今,她的新著出版了。
有幸先睹為快。
希望與信心,是我讀後的心得,也是本書的吸引所在。
楔子:
我喜歡追尋聲音之美,那無形的聲音,竟有千變萬化的感動。喜悅的、哀傷的、憤怒的、煩躁的、恐怖的、安祥的......。聲音可以創造出無限的感覺,懂得運用聲音魅力的人,他可以是仙、是佛、是天使、是魔鬼。
貝多芬、史特勞斯、蕭邦,他們是仙。美女的嬌嗔是魔,憤怒的咆哮是鬼,噪音是劊子手。嬰兒的笑聲是天使。
清淨溫柔的聲音,導引人們進入美善的世界。亦如四季的花香,莊嚴我們心靈的國土。
願這世界四處有天樂,清芬恆常。
假如此時有一些仙樂吹進窗口,也擋不住我們夢幻的羽翼,讓我們溫柔的對自己親愛的人展現一臉笑容,告訴他-你真可愛。
人類文化是生活經驗的累積。
生命的可貴,在於求真、求善、求美;生命的喜悅,在於將奮鬥過程中的體驗與獲得,回饋給人類社會。
「藝文夜話」,是一杯文學藝術的美酒。
我衷心的祈願,每夜為您斟上這杯文藝之酒;能豐實您心靈的胃,沉醉在藝文華美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