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5歲,還渾身是勁!
「我一輩子沒漂亮過,直到老了,我的笑容和我的心情總算合而為一。」
她,究竟有什麼魅力?讓眾天后巨星在喜宴上為她祝賀?
她,為何從報社總編輯退休後,人生反而有了新的亮度?
不僅成了報紙與電視的銀髮專題主角,
還在電影《誰先愛上他的》飾演男主角的母親,
從生理與心理上的調適以及友誼、親情、愛情的經營,
究竟有什麼獨門之道?讓日子越過越有活力?
不僅自己好,也響應共好。
★演藝圈友人看她:
王淑娟:她的文章,總是行雲流水,詼諧有趣。
阮虔芷:她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看過,寫真寫善寫美不寫人痛,這就是她歷經幾十年的文風。
林青霞:現在她是無欲無求、隨心所欲,達到「此刻最美好」的境界。相信她從此刻開始,一直到往後的日子都是賺的。
張艾嘉:高愛倫,妳這一生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軟硬兼施讓185娶了妳。
彭雪芬:看得出來,她是多麼想透過自己經歷的坦白,幫助摔跤的人拍拍身上的灰塵重新站起。
★媒體圈友人看她:
妙 熙:高愛倫對人生的領悟,像一陣風,吹進巷巷弄弄,把平凡的人物百態,刻畫如此鮮活。
李艷秋:職場上看盡千帆,人生裡經過幽谷,愛倫的眼視野更廣,心感受更多,筆智慧更深。
秋 華:愛倫的文章真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書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讀者精神良藥,確實對人有療效。
★企業友人看她:
王美娜:從前在愛倫家,她不斷捧出美食。現在她用文字捧出一碗碗心靈雞湯。我一一看過,這都是她用生活真材實料熬出來的,又鮮又補。
【內容簡介】
即使難以被生活取悅,也要努力創造美好生活!
曾經是報社裡意氣風發、呼風喚雨的總編輯,因婚姻問題跌入人生中絕望的低谷,甚至患了憂鬱症......卻能在六十歲之齡喜迎人生第二春,喜宴上一字排開宛如金馬獎頒獎典禮:林青霞、張艾嘉、彭雪芬、徐楓、楊惠姍、姚煒、甄珍、邱瓈寬......眾星雲集齊聲祝賀。
本書是退休媒體人高愛倫以40篇深刻的文字述說著人生歷程的轉變,並以正面心態迎接銀髮生活,同時分享自己的觀察,提供給熟齡世代關於生理、心理、生活、社交、情感上的啟發與鼓舞。
作者簡介:
高愛倫
她,文字履歷精采的退休媒體工作者,65 歲。
從有思想運作以來,她腦子裡就不斷地撐竿跳,每一個念想就是一個目標,文字,無疑是她最信賴與依賴的夥伴。
學生時代,她一月一故事的寫在火車廂裡閱讀流量極大的「小說報」,賺得的學費,足以讓自己念完編輯採訪科學業;就學期間,她不僅主持電台節目,也同時擔任綜合周刊記者,陸續為當紅乍紫的甄妮、鳳飛飛、劉文正、張小燕、陳莎莉、崔苔菁寫個人傳奇故事。
畢業後,沒有參加筆試,她就憑單行本作品,被《聯合報》系剛成立的《民生報》網羅成新聞界「新人」,寫作風格與做人風格相輔相成的兩年後,她成為「二秦二林」最信任的影劇記者。
她初試填寫歌詞,就以《最愛的朋友》入圍第一屆金曲獎最佳作詞獎項。
她帶著昔日年輕同事,初寫劇本,又以十集《牡羊座的女人》在民視黃金時段播出。
她是影子寫手,許多無名之作,能寫出別人的精采,也能寫出自己的快樂。
她對自己的認知不高不低,始終認為搖筆桿是她的「個人興趣」而非「個人才華」。
2018 年意外的參與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演出,客串飾演邱澤的母親,加起來不足三分鐘的四場戲,卻成了口碑中最奪人淚水的高潮焦點。
歷任《公論報》副總編輯、《大成報》總編輯、《民生報》總監、星報《總編輯》,退休後,她的活力,日益生猛!
曾經活不下去,曾經不想活下去,這樣的一個人,居然靠寫信給自己,翻過生命裡最斑駁的一頁;她在人生裡走來走去、她在歲月裡時起時落,一再穿越迷路和坦途後,終於,終於,她終於繪出《此刻最美好》之地圖,完成她樂在分享的坦白。
著作:《快樂不怕命來磨》
專欄:《NOWnews名家論壇》《人間福報-朗讀生活》
章節試閱
默劇人生的濃情
初識的第一年,先生吳定南做了十盒翻毛月餅送我,我這才知道吳家在左營自治新村的翻毛月餅很有名,每年中秋節訂單一萬多個,爸媽、四個子女、親友……,必須全家動員十幾個人才應付得來。
我接到月餅時,並不覺得家庭手工點心有什麼了不起,但還是有點炫耀之心的把棗泥、豆沙、芝麻三種口味翻毛月餅分送給朋友們,沒想到個個都很認真的打電話來說好吃,我想這是禮貌社交語言,仍然沒放在心上,直到我吃了留給自己的最後一盒,才突然神氣的發現,原來我真的攀上了一個廚子。
185為我做的月餅算是他送我的「定情禮物」,吃過的朋友之後再也要不到翻毛月餅,就奚落我:人家進了房上了床,妳怎麼就連十盒月餅都不值了?
生的黑芝麻買回來,要先洗滌清砂,接著曝曬,然後磨碎,再照比例拌獨家配方翻炒……。我想:這麼費工夫幹嘛?去買現成的芝麻不好嗎?
他讓我懂得──現成的芝麻多半已經壓過油,所以不香,自己炒芝麻才能保存天然油脂,才會有天然香氣,才可以烘焙出零缺點的口味口感。
在我看過炒棗泥、炒豆沙、炒芝麻流程後,我「規勸」185不要再做這種費工夫的細緻點心,但他每年還是堅持做少量分享親友與自己留食。
豆沙也是相同的費工,我又想:這麼費工夫幹嘛?去買現成的豆沙不好嗎?
城上城社區有一位開麵包坊的鄰居跟我說:「愛倫姐,因為知道妳們是自己炒豆沙,才特別想吃妳們的豆沙粽。」我這才明白,私廚小規模的製作物跟大規模的量產會讓食客產生不同的選擇情懷。
棗泥的炒作也是驚人的「煩」,一顆煮透的棗子去皮剔核還能剩下多少棗肉?我連剝葡萄皮都嫌麻煩,看他們製作棗泥,只能以佩服形容。
但是,慢慢的,久了,我懂了!
一顆粽子、一個翻毛月餅、一碗八寶飯,不管做什麼,185和他的大姊小妹總是親力親為每一個過程,因為這些過程有他們共同的回憶,有他們可以說說媽媽提提爸爸的情感連結,還有他們當下完全重疊的緊密關係。
不喜說話的185,說到爸媽帶他們做翻毛月餅的時候,話就很多了。
「我媽負責糖油比例的調配。」
「我們小孩一人負責一樣制式工作,壓麵糰、包餡、套模、扣出,好像生產線上的工人。」
「我爸負責烤月餅,大概太熱了,每次在烤箱前都火氣好大,我媽從不頂嘴,我很捨不得她這麼溫順。」
「媽媽走後,我們外出念書的念書,工作的工作,二十幾年的家庭手工因人手不足,就逐漸自然隱退。」
就是透過這些斷斷續續地闡述,我漸漸理解,到九十歲還看來英挺的吳爸爸在當家的年代是很威嚴的,心裡向著媽媽的185說溜過嘴一次:「我爸以為他養家最大,其實我媽比他辛苦得多。」
我明白,我的先生不是在批評他的爸爸,而是特別心疼他的媽媽。
吳家姊妹都說定南的個性像媽媽,內向安靜,跟人慢熱慢熟,在我看來,他是跟誰都不熱不熟,連對我也差不多吧!
吳媽媽生病時,定南每天定時送三餐到醫院,大姊的先生生病時,他也是全程送餐,他的所有表達能力,似乎就是為他愛的人默默做頓飯。
我問他:「你去醫院有沒握著媽媽的手?」他不作聲。
我問他:「你去醫院有沒逗媽媽笑?」他還是不作聲。
我說:「萬一我生病了,你不要只是三餐準時餵我吃飯,你要握我的手,逗我笑或安慰我。」
唉!他還是不作聲。
他知道我愛吃,看到我在麵包店瀏覽蛋黃酥,就突然烤了兩盤出來,經營便利店鄰居說好吃,要義務為我們做團購,我笑答:「家庭用烤箱,一天做不了幾個。」
過年時,我們家八寶飯因為是自炒豆沙好而格外好吃,我說試試有價分享,結果秒殺結單,但是因為家裡沒有適當盛具,無法加團,一些耳聞食評的鄰居就拿自家大大小小的碗來客製,我們也覺得有趣,盡量滿足團圓飯有八寶甜食可吃。
端午節,因為不懂限量,粽子一開就九團,每天工作八小時,兩個工作天只可以出一團八十顆,可是他每天都顯得興致勃勃;隔一個月他又說:「我想包粽子。」他的一個「想」字,就再度創下七百多顆粽子訂單。
住到新社區,因為就近方便,年年送朋友的甜點,在口碑下突然成了可有薄利的小生意,這似乎為他沉靜的世界搭起一座有聚光燈的舞台,從此成癮難斷。
天太熱,我制止他再做任何食點,他卻堅持要做「翻毛月餅」。
我說:「別做!我幫不上忙,你會累出問題的,歇歇吧!」
「我要做!我們家的芝麻棗泥妳知道有多好吃。」、「過節送來的就是沒我媽做的好吃。」他又說:「就讓我做這一次?」聽得我好不忍心......。
一個男人,六十八歲,身高一百八十五公分,一個月說不到一百句話,所有熱情只會集中在一個餅一個粽的圓滿上,我相信那是他至親情感的記掛;所以就算姊姊妹妹乃至外甥女的西式糕點是教師級的,他並沒有特別學習興致,他唯一熱中的就是媽媽教會他的手作點心。
他不擅社交,甚至難於與人對話,他的默劇人生幾乎沒有任何需要,我的存在好像也是可有可無;對他欠缺企圖心的樸實個性,我也曾有過失望,但是當他巨大手掌如此悉心專注的捏塑他的食物作品時,我看得忘情,也因著他的快樂而願意盡量試著去懂得他。
今年做翻毛月餅,兩個小時就滿單,185提醒我留點量給社區,我懂,讓鄰居知道他會做翻毛月餅才是重點,他渴望的,無非是散步時,遇到鄰居,能聽到對他食點的讚美而已。
我為什麼一再受芝麻紅豆的挾持為185繼續忙累?因為我知道:「作東西給你吃」是他唯一懂得的愛之語。
黃豆芽都不黃了
坐在餐桌前為黃豆芽摘鬚,摘得心虛,摘出心思。怎麼黃豆芽都不黃了?一根根像細牙籤,不是那麼精神,不是那麼誘人;是水耕使然?是生機培植?健康和美感真的是無法兩全?到底能不能多吃?
黃豆芽不黃了,已是常態,連帶的覺得蕃茄也變得很彆扭,用這兩樣來燉排骨湯,鮮少會像過去在湯面上泛出一層漂漂亮亮的金紅色澤。
這讓我想起李宗盛為柯達膠卷寫過的一首廣告歌;歌詞全意我不記得了,但是當時對他簡單唱出「紅就是紅」、「藍就是藍」、「黃就是黃」的印象深刻,他摒棄所有的花俏形容,點畫「正色就是最鮮明的顏色」,既直接又精準的留下有關色彩的記憶點。
原味與原色,似乎已經成了新世紀的老土,食衣住行都在推翻原生的傳統。
所以,食物裡悉心包裝著黑心;內衣外穿是最大的時髦;住家偏愛拆除解壓牆的隔間;沒錢也要租跑車拉風闖禍。
別項的流行與跟風,都可透過個人選擇,解除麻煩或憂慮,唯有對於吃喝進肚子裡的餐飲,我們一方面無可避免的陷入最大的危機,一方面又被激勵開發返璞歸真的餐飲習慣。
我周圍的朋友,有三成以上具備家庭私廚的烹飪或烘焙實力,有二成以上則以小買賣方式分享成品,這就是民間對抗黑心食物的暖心互助,也是對社會相當具貢獻的一種「民粹」。
日常中,鄰居朋友你來我往的食材、食物分享,就是上世紀以物易物精神的延續,我特別喜歡這樣的互動關係,覺得食物裡多了善意與誠意的美味。
自栽自種的菜,雖因不用化學農藥而有蟲噬痕跡,但這樣的不漂亮外貌卻標榜出無毒的內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個人早午晚餐加總起來至少一千餐,我因為生活圈互動習性已養成,以每週二次外食的保守統計,我年度外食餐至少一百次,高油高糖高熱量不是我最不適應的部分,我怕的是雞精味精鮮味精,這些添加物不僅造成食後極渴,而且狂飲開水也不足以解渴;不喝甜水的我,為了解渴,通常外食完都必須喝至少一罐的碳酸飲料,這對新陳代謝造成更大的阻礙,以致肥胖相隨。
偶或在家進餐,我堅持吃水煮無油餐,先生面有難色,我提醒他,我們曾發生在兩年內共重十二公斤的慘劇,我非常清楚的讓他明白與接受恐嚇:過了一個界線後,不管多小心,這肥頭大耳都不可能再回到從前的清秀細緻了。
朋友喜歡來家裡吃飯,說我家私房菜好吃,其實這是溢美,我家菜的好吃,不是好在全然的廚藝,不是好在烹調的創意,而是呈現最原始原味的安全。
我家廚房的調味料只有油鹽醬醋甜麵醬、胡椒米酒辣豆瓣。先生不喜歡食物以外的香氣,所以除了桂花,我們對各種香料都沒有研究與嗜用習慣。
食物來源安全,食物就一定好吃,我家所有葷食都是採購後立刻急凍保鮮,安全安全再安全,我自己扮演最精密的檢查崗哨。
如果在我家餐桌上出現食物風暴,我想就是油、醋、醬的原始釀造出了問題,或者,米、麥、麵粉、橄欖油等原料涉嫌黑心,一旦原料本身就是問題,食安的危機就真的淪落到防不慎防,我們再小心也無能無力了。
因為朋友熱情,家裡甜食充沛,自製的千層派、老奶奶糖霜蛋糕、芋頭奶油卷、綠豆黃都不曾斷糧過,伴手禮的蛋糕、帝王酥、起司條、鳳梨酥、蛋捲更是讓我急於分送以求自救;此外,基於閒不住,我們常炒豆沙,做豆沙鍋餅、豆沙包、芝麻包、自製酒釀......,為了健康,最近終於進入「戒甜」階段。
有朋友怕水果入菜,我則怕水果入甜點,吃甜點一如吃菜餚,我都習慣吃原味,朋友送奶油卷時會送兩條,說:「有草莓(奇異果、芒果)的請你家客人吃,沒有草莓的留給你自己吃。」
吃水果就吃水果,吃蛋糕就吃蛋糕,即使在最知名的糕品店,看到佈滿水果的蛋糕還刷上亮晶晶果膠,都會暗嘆美女抹上胭脂俗粉,一口食慾都沒有,但這只是我很個人的食用習慣,並不含藏其他的鑑定。
在黃豆芽都不黃的世代,食物無不妝點過度,像,鮭魚的金紅會脫色,豌豆的鮮綠有點刺眼,枸杞金針到底該是哪種程度的紅?吻仔魚得了白化症,咖啡口味的饅頭比咖啡還香,杏仁茶濃稠一如羹湯,講究彈牙的丸物無不脆到蹦蹦跳……,所有的原型食物都變成異形食物,但是我們一方深信「好吃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吃」,一方面又親自獻上人體實驗,挑戰改變改造卻並非改良的食物。
黃豆芽都不黃的疑慮,還衍生很多類似的感覺,比如:每天傳播的謠言妖言比傳遞知識學識要多;每天滿嘴跑火車的時間比交換新知的時間多;很多的初心本意都被氾濫的雜訊淹沒了,所有的直覺取代感覺,所有的團體意志取代個人意向;人們在鋪天蓋地的重播事件裡咀嚼讓生活粗鄙的話題。
手機的便捷,阻絕眼眼相望、句句真切的交談方式,我怕自己陷入不可自拔的低頭行列,每天開手機的第一件事不是看訊息,而是刪訊息,因為需要知道的事再也不會比需要隔絕的事重要。
生活裡,若目視、耳聞、口述、交談,都能保持最接近原意的焦點,那麼心就能保存不離題的感應,好像一盅原汁原味的湯,或濃或淡都好喝,但是滋味太複雜,味蕾也會迷路。
電視上常見店家喧嚷湯頭燉了八小時、十二小時、二十四小時……,這樣的湯頭在我的心情上簡直就是一鍋餿水,我連吃小火鍋都請店家把高湯換成清水,怎可能對重金屬煮物產生認同?
黃豆芽正確發芽該是什麼樣子,就讓它是什麼樣子吧!生活裡的事也依然,因為原貌往往是好樣貌,如果要改變,所有的改變都是為了更好,不是為了更壞、或是為了更便於欺騙。
這輩子只做對一樁事
四十歲之前,不知人間有貧病疾苦,不知世間有惡人惡事。
四十歲之後,火山爆發,萬箭疾襲。
活之艱難,茫然無言。
但是我也逐年明白,因為欠缺耐性與耐心,有些事讓我活該倒楣既是當然,也是應該。
跌倒,爬起,爬起,跌倒,練就的功夫就是現在這樣的氣定神閒。雖然疤脫痕仍在,回頭閱讀每一段故事,都是笑看一段人生,這似乎就是「不問過程,只論結果」的好命實證。
我不是不會賺錢,也不是很會花錢,但是,我不擅理財,錢來錢走,都不大跟我打招呼。
我以為我很富裕,結果積蓄數字不是這麼說。
我以為我很拮据,可是日子過得又很自在無憂。
退休之前聽了一場理財講座,真是「不聽還好,聽了潦倒」,說什麼「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錢放銀行,越放越薄」、「通膨遇險,投資避險」,我的腦袋因此打鐵短路,盲從跟入,再加上每個朋友都在暢談自己基金債券高獲利的神話,我就稀哩呼嚕的加碼投入金融商品,忽略別人的獲利是長年定期定額投資的累積,我怎麼會在高峯期的高價位採取躉繳?這無疑是給自己挖一個財務坑洞。
興高采烈以為自己搭上發財列車的時候,卻在高速中遇上雷曼兄弟追撞翻車風暴,面對雙倍的損失,我當然因為自己的愚蠢一再失態,幸好有兩個陳老師開導我。
理財節目主持人陳凝觀告訴我:「理財是金錢遊戲,像高姐這種沒有投資智慧的人,把錢放在銀行就是最安全的,雖然不會變多,也不會變少,就算進入無利率時代,通膨吃掉的錢永遠不會高過你虧損的錢。」凝觀教會我──我們很難透過不懂的投資獲利。
有一位林媽媽經常抱怨先生少年風流老來病,花了她很多很多錢,我的小同事陳念慈安慰她:「妳先生不錯啦!他讓妳生了兩個兒子,又跟你同床共枕二十多年,妳夠本了,妳想想,我跟雷曼兄弟連面都沒見過,就在他們身上花了跟妳一樣多的錢。」陳念慈的睿智表現在絕頂的幽默中,她教會我──不要讓情緒被不能改變的循環鏈條捆綁。
我這一生,對錢不夠尊敬,所以錢也拒絕跟我親近。
我開始做股票投資時,同事問我:「妳有消息來源?」「沒有呀!」
同事又問:「那妳怎麼決定買哪支股票?」「看《聯合晚報》呀!」
一堆人因我的答案笑翻了。憑看報紙買股票,我的學習精神實在太差了;然而死性不改,賠再多錢照樣不用功,朋友問我買的股票是幹麼的?我說不清楚,因為我真的不清楚。
我想,我看股票就跟玩丟骰子一樣,完全憑運氣。
有一段時間因辛苦血汗錢的積蓄水位大降,嚇得哭起來了,後來告訴自己:「錢沒有了,不能再賠上健康。」於是就想開了。
年輕時最大的樂趣是看房子。每個假日,和姊姊看遍臺北各區建物,邊看邊發夢要如何運用隔間與空間,那時的能力真的「很」買得起任何區域的新宅,可是每次取決的條件都是「會不會住」?這就是徹底欠缺置產概念的衡量觀點。
等到警覺房地產是最穩當的致富途徑時,已經失去購置的機會與能力。
我活生生從可以輕易置產的優勢滑落到連換房子都捉襟見肘的地步,怎能不暗笑自己?
幾年前,上海工作跟我簽約,要求我自己提報薪水數字,我想報薪水也要找個依據才對,好不容易翻出姊夫幫我用筆書寫的好幾年所得稅申報紀錄。我的天啊!瀏覽這些紀錄,可真把自己嚇了一跳,原來我是高年薪一族呢!
大姊說:「兒子問我,怎樣才會覺得自己有錢。我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不需要看吊牌價錢,不需要考慮生活預算,如果能這樣,我就覺得我是有錢人了。」
二姊聽了就接話:「喔,照妳的標準,那我現在就是有錢人。」
我和大姊窮在「步步為營,多慮明天」,二姊富在「大方大器,善待今天」。
我不會理財置產,過去沒有時間學習,未來就算發心苦學,料想也不會有效益,《民生報》石副社長說我紫微斗數的財帛宮天梁星落坐,姑且相信他的解釋:「天梁為清高之星,重視名譽甚於金錢。」而這顆善星有如定海神針,因持「性喜關愛,永無貧困」命格,讓我相信也迷信此生當無重大可虞之事。
無財卻不缺財,這就是我的命,要認、要服,更要喜,因為「無財卻不缺財」對我而言,是安全指數高達百分百的上上籤。
錢缺了,是煩惱;錢多了,不也是煩惱?
凡事都比基本標準高一點、好一點的人生,就是最自由的人生。
有專家言論,平凡人只要沒有錢財與感情的問題,也就不會有不得了的煩惱;我挺贊同。因為世間熙攘,的確十之八九來自財色。
我沒把錢財理好,好像也沒把感情理好,但為什麼黃昏之齡反而能過得這麼風和日麗?
我想,我這幾十年或許沒有做對幾樁事,也經歷過不少滿腦糨糊的選擇,但這輩子只做對一樁事卻夠挺住風霜,那就是我擁有堅定對待生命的信念,任何可能會摧毀生命的傷心,到後來都會被不熄的熱情治癒。
熱情,是父母為我生命注入最大量能的恩賜;熱情,推動我用適切的溫度主動擁抱人事物;熱情,能讓置我為化石的挫敗飄散解咒。
熱情不是我的核心價值,真實的誠實才是我的核心價值,但因為這樣的雙實價值,熱情才會生根在我心中。我和熱情之間,曾經冷落過彼此,但從未拋棄彼此,未來更不會兩相遺棄。
默劇人生的濃情
初識的第一年,先生吳定南做了十盒翻毛月餅送我,我這才知道吳家在左營自治新村的翻毛月餅很有名,每年中秋節訂單一萬多個,爸媽、四個子女、親友……,必須全家動員十幾個人才應付得來。
我接到月餅時,並不覺得家庭手工點心有什麼了不起,但還是有點炫耀之心的把棗泥、豆沙、芝麻三種口味翻毛月餅分送給朋友們,沒想到個個都很認真的打電話來說好吃,我想這是禮貌社交語言,仍然沒放在心上,直到我吃了留給自己的最後一盒,才突然神氣的發現,原來我真的攀上了一個廚子。
185為我做的月餅算是他送我的「定情禮物」,吃...
推薦序
1.妳不再是妳,妳也依然是妳
文/王美娜(聯合大地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我們結識在三十年前,那時,我們都還年輕。
當時的愛倫已經是影視圈裡的明星記者,身邊總是星光熠熠。
我的朋友帶我進了他們這個死黨圈,那真是一個時代的夢工廠啊!穿梭其中的男男女女,都是大眾的夢中情人,我一加入就上癮了,心裡暗許要成為「黨」員。他們的聚會,我從不缺席。從飯局、唱歌、看電影、宵夜、喝酒、聊天,只要有愛倫在,無人不自在;尤其到愛倫家吃火鍋……,真是熱鬧。
當時我剛從英國回來,對國內情況有些脫節,難免特別認生多心,老覺得愛倫難得用眼角餘光掃我一下,連個笑容都來不及給,我有些失落。誰都想得到愛倫更多的關注,這就是她的魅力。
時間稍久,我看懂了愛倫的能耐,她善於讓大牌得意,也更體貼地討小牌歡欣,因為她誠懇地看重每一個人,以致她形成一種秩序,只要有她,誰大誰小都平起平坐。
這樣的聚會持續了四年,然後,嘎然而止。
一來,愛倫經歷了痛苦的婚變。她選擇了沉潛,以我和她當時的交情,連勸慰的資格都沒有。
二來,我也一頭埋進隧道工程新事業,成為地下工作者,無暇再參加聚會。
我和愛倫再也沒有見面,但,我們或許都一再聽聞彼此……。
二○一五年尾,我出席一個晚宴,賓客全是影劇圈名人,但我認識的不到一成。主人把我安排在熟識的甄珍姐旁邊,用餐半小時之後,我悄悄地用眼尾掃掃同桌客人,跳過甄姐,赫然看到名牌卡……,我側臉驚呼:「愛倫?」她笑得好燦爛:「我一直在等,看妳什麼時候看到我。」
一剎那,我的血液似乎凝固了、時間似乎凝住了……,然後,畫面唰唰唰的倒回二十五年前。
這晚不只是異鄉重逢,更像是隔世重逢。這一個人,這一個似乎早已從我生命中消失的人,原來從來沒有離開,一直潛伏在我心中的某一角落。而我,這晚明白,我還像當年那樣在意她,企盼著她的關注。
我們重新相認了。雖然,我不再是從前的我,她不再是從前的她;但是,我還是從前的我,她還是從前的她。
她找到了新的幸福。我雖喪偶,也還浸潤在幸福的餘溫中。
愛倫比當年更開朗、更溫和、更勤於寫作。從前在愛倫家,她不斷捧出美食。現在她用文字捧出一碗碗心靈雞湯。我一一看過,這都是她用生活真材實料熬出來的,又鮮又補。
我,剛剛讓自己「退休」,閒散得找不到生活重心。只想纏著她玩兒。她帶我聽相聲、看舞台劇,和我討論冷門的藝術片;但她最積極的,是帶著強迫性的威嚴,鼓勵及推動我寫作。
她從寫作中得到強大的快樂力量,一心要渡化我。我知道,寫序就是她為我安排的功課。
這樣一個朋友,這一回,我不會再放她跑開來了。
2.逮到她的失常,透徹她的開朗
文/王淑娟(演員)
啊?要我寫序?
高姐在文藝界的朋友隨便誰出手都比我有看頭,我能做的不過就是幫他們夫妻倆配了幾套老美款式的衣服嘛,謝謝他倆不嫌棄,願意穿著滿街跑!我主動幫高姐的穿著「定調」後,很多人誇他們伉儷年輕,我的確有一絲得意。
但是我還是得「強烈指出」,她那一屋子捨不得丟的衣服實在……唉!算了……隨她自由配吧!她高興就好!
認識這麼久,幾乎沒有聽到高姐說不開心的事,不過我逮到過一次她的「藏不住」;那晚吃喜酒,遇到讓她傷心的人,我和曉蘋送她回家時,車廂裡有一種失常的安靜,悶悶的……隔幾天,我找理由打電話約她出來到就近的「點水樓」吃飯,我單刀直入地說:「妳不對勁喔!臉書上貼的相片都黑著一張臉!一看就是很不開心的樣子……。」
她咕噥著:「我幫別人拍照一向個個美,我自己就從來就沒有一張好相片,拍我的都是笨蛋。」罵完,她就笑了,天氣晴了,臉也不黑了。
她說:「傷心故事是一本書,不必翻閱,不必追憶,擺在那兒當人生裝飾也不礙事。」
她的文章,總是行雲流水,詼諧有趣,但是對世間難得的良伴185吳大哥,她卻無可奈何的輕嘆「沉悶無趣」。親愛的高姐啊,您去問問有多少人希望她旁邊的那口子閉嘴~不要再念了!不要再說了!這「沉悶無趣」讓多少人羨慕,您知道嗎?
高姐的愛無遠弗屆,而且事事操心!兄姊家的事她要管,舊同事的事她也要管;文藝界的事她參與理所當然,演藝界的事她加倍關心;如今還參與電影的演出,這慧眼能看出高姐表演細胞的徐譽庭導演,也太令人佩服了!
說真的,我也很期待高姐有持續的機會在演員行列中發光發亮!因為她到哪兒都能帶動熱鬧場面,她投入影劇圈,誰敢說她不會為這個行業添些有趣活力。
3.你認識高愛倫嗎?
文/妙熙 (人間福報總編輯)
「高愛倫,你認識嗎?」
「她是……?」
「以前我們民生報的同事,後來擔任大成報總編輯、星報總監,相當有才氣。影劇新聞寫得一級棒,到現在那些被她採訪過的明星都還跟她無話不談呢!」
當我為《人間福報》要開闢一個影劇版而傷神時,副總編輯劉延青向我推薦了「我不認識的高愛倫」。
影劇新聞都只有八卦嗎?許多明星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成功之道,總是不受媒體青睞,反而都是似是而非的傳聞當道,莫怪明星都視記者如猛獸……
如果,高愛倫能和大明星們相知相惜,多年不見仍彼此聯繫,那麼她的報導肯定值得閱讀。
如果,《人間福報》想做影劇新聞,得走這條路線,發掘藝人背後的感人故事……
如果,高愛倫這麼不同,也應該認識認識。
於是,在副總編輯的引薦下我和「不認識的高愛倫」碰面了。
碰了面才知道,高愛倫這幾年走透了人生低谷,且封筆多年,如今正想轉換筆道,除了駕輕就熟的影劇,更多的是幽谷花香、風嵐清音。那不如,來朗讀生活吧!
「朗讀生活」專欄於焉展開,每月兩篇在福報副刊連載,信手拈來的愛情、心情、人性、交友、客飯、投資理財,在她來說每個角落都有可讀的故事,都有可欣賞的人生風景。
高愛倫對人生的領悟,像一陣風,吹進巷巷弄弄,把平凡的人物百態,刻畫如此鮮活。
她說:「我至少有過一百次經驗,坐在公眾場合,以完全安靜但專注的態度,聽對方說兩三個小時的話,中間我也曾想起身告辭,但是,實在找不到插嘴打斷的機會,也實在不忍拂逆很需要講話的人。」
高愛倫對自我的坦承,像鏡影,臉上坑坑巴巴,把素顏的未乾傷疤,毫不遮掩表露。
她說「在我最悲慘又想爬出黑洞的挫折生涯裡,我力圖振作的方式就是每天出門前,對著鏡子訓練自己微笑。」
兩年的專欄中,隨著她的文章亦憂亦喜。
憂的是高愛倫自我檢視時,仍有對生命流逝的感傷之情,牽動我心。
喜的是,那幽蘭花香飄逸的成熟領略,愈臻擴大,回歸本性,生活從簡,心更從簡,選擇簡單,自然端正寬大。
我認識了高愛倫,識得其人,其名,和她的臉龐。
你認識高愛倫嗎?是過去的高愛倫?還是那位在逆境中破蛹而出,翩然飛舞的高愛倫?
4.嘴巴雖硬筆桿軟,下台身影確實美
文/阮虔芷(戲劇製作人)
我喜歡看高愛倫的文章,隨著她的文章,腦袋就會直接產生畫面,她文字的牽動力,很強。
我也喜歡跟高愛倫聊天,因為她直接了當,好與不好,清清楚楚;但我絕不在她忙的時候找她,免得碰一鼻子灰。
她做總編輯時,我選在快截稿時去電,媽呀!她一句話三段落,六個字兩問號,「誰?」「什麼事?」「快說......」沒有誰比她說話更簡潔、更讓人緊張了;事情講完,我的「再見」兩字還沒說出,她已經把電話掛了。還好我們同在這個圈子,知道有幾個時段對她來說是分秒必爭,但我同時可以想像:不了解她的人,碰到這種狀況,肯定會難過甚至誤會。
但只要不是她工作的時候,高愛倫就真是個能聊幾天幾夜的朋友,我運氣好,跟她較親近的時候,她已經退休了。
她是個冷面笑匠,不說不笑時,臉上的線條繃得緊緊的,但是她的善解人意卻相當少見。她說自己平庸簡單,我看她卻處處周到;當記者時,她偏好正面報導,許多藝人會跟她說真實的生命故事,因為她嘴巴硬、筆桿軟。
愛倫是很愛工作的,她很少對人說不,也很少拒絕邀請;所以當她選擇在五十三歲退休時,這個決定令人極度不解,她以反問為答:「下台的身影要漂亮,對嗎?」
影視圈都知道,她退休的兩場歡送會,是由兩個少壯老闆分別親自規劃,而且登上了知名財經雜誌,對一位為工作鞠躬盡瘁的優質新聞工作者,這些讚譽是名實相符的。
愛倫是生活白痴,對數字完全沒有概念,也不會網路轉帳或網路購物,看到想買的東西,就截圖下來拜託我們幾個姊妹幫她訂貨投遞,真的好落伍喔!但是她對文字就非常天才,她寫出來的東西,總是易讀易懂,連一個生字都沒有,卻讓人看到可以學習的生活態度。
她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看過,寫真寫善寫美不寫人痛,這就是她歷經幾十年的文風。我們都喜歡她;因為她不會找人麻煩,卻也不怕別人給她麻煩;她要我幫忙寫序,只給我一個方向「千萬不要歌功頌德,消遣我無妨,千萬別吹捧我。」這就是她~~高愛倫。跟她相處,不費心,不操心。
5.她,怎麼會沒有仇家?
文/李艷秋(媒體人)
高愛倫和我都是新聞記者,但我們很不同。
有次邀她聚餐,同席還有幾位朋友,我問她有沒有絕不能在一個空間出現的人?我說:「幹咱們這行,江湖行走,仇家難免,但説無妨。」她淡淡地回:「我沒仇家,一切OK。」這幾個字給我極大震撼,怎麼我這個記者幹得仇家一個巴掌數不完?
她年至六十,才碰到Mr. Right,那場「甲子婚禮」,歷屆影后影帝排排坐,當家花旦們熱歌勁舞,沒有排名,不計形象,只為一名影劇記者齊賀;我坐在現場,感慨良多,如果我要辦個宴會趴,大概最後會變成辯論會吧?!
高愛倫的好人緣來自於她的好性格,她的心溫暖又寬厚,總是設身處地為受訪者想,演藝路上多少掙扎無奈,幕後多少辛酸折磨,她都用一枝筆包容撫慰了,螢幕上星光熠熠的大明星,都成了掏心掏肺的閨密,這樣的情誼不因她從線上退休而改變,她有著一海票隨時約吃飯、看表演、聊通宵的演藝圈大牌,她用真心交朋友,朋友用真心回報,他們共同建立了演藝圈和新聞界之間最美的一道風景。
高愛倫的報導在業界文風獨幟,她的文章就算不掛名,也風格鮮明得一看就知出自她的手筆;我常端著她的文章研究,她善用巧妙字彙,打破讀者對一般形容詞的認知,但又貼切穩妥地讓你拍案叫絕;作為一名說故事的人(storyteller),高愛倫是少有的高手,她說的故事總包含著濃濃的情意,厚厚的暖意。我很想學,可是,真的很難。
職場上看盡千帆,人生裡經過幽谷,愛倫的眼視野更廣,心感受更多,筆智慧更深,她開始談生活、剖人生,讀時常令我點頭如搗蒜—─妳的手,怎麼盡寫了我的心呢?
我尤其喜歡她談感情:
寫友情~朋友來家住七天,一定要離開,因為友情敵不過愛情,路遙知麻煩,別去考驗。
寫愛情~彼此完全理解對方,而且樂於取悅對方。
寫退休的心情~沒有關係這件事,對我而言,真的沒有關係。
信手拈來,都是金句。
有才情的女子不少,有才情又有溫度的女子不多,有才情有溫度又俠氣的女子更少,得識愛倫,欣賞她的才情,感受她的溫度,佩服她的俠氣。這次她將報章發表的文字,及尚未發表的新篇集結出書,囑我為文。我寫不完她的優,基於好康逗相報,就邀各位和我一起做高愛倫的粉絲吧!
6.賺到
文/林青霞
一九七八年我在拍《晨霧》,一位資深記者帶著一個瘦瘦有氣質的女孩到現場,説她是《民生報》新上任的記者。趁拍片空檔我跟她聊了一會兒,她竟能洋洋灑灑寫出七、八篇我的心路歷程,而且並不偏離事實,我非常驚訝,電話裡直誇她寫得好。
從那些篇文章之後,《民生報》有關我的新聞幾乎都出自她的手筆,她的新聞稿寫得真實,從不刻薄,甚至有點仁慈,讀者喜歡看她寫林青霞,連我自己都喜歡看高愛倫寫林青霞。
有一年除夕夜,電影公司老闆、演員和新聞界的朋友,都齊集在愛倫家賭三公,老闆把把都輸,愛倫突然大叫「不要玩了!」因為她覺得老闆故意放水。
我不相信,過去翻老闆手上的牌,果然是作弊,假裝輸錢讓大家開心。愛倫愛朋友,她隨時隨地都為朋友著想、保護朋友,所以她相識滿天下。
跟愛倫相遇相知四十年,眼看她從一個初生之犢到紅牌記者到總編輯;眼看她從幸福快樂的婚姻生活到斯人獨憔悴,再到《此刻最美好》。人生的事真是難以預料,萬萬沒想到,年過花甲的她,竟然跑去演電影。
年輕時愛倫不打扮不化妝,現在雖然是一頭白髮,卻穿著鮮豔,口紅和笑容,令她前所未有的好看。
愛倫性格剛烈,在她笫一段甜蜜婚姻的初期,我到她家去,見她家電視用布蓋著,她叫我打開看看,我一看,天呀!電視玻璃螢幕中間破了一個大洞,她說是她砸的,因為吵架。他倆倒好,雨過天晴之後互相解嘲彼此的瘋狂事蹟。她發脾氣把老公的西裝全剪破了,害得老公吃喜酒只得把西裝拎在手上;她氣極會站在街上撕鈔票;有一次吵得太厲害,老公一把剪刀挿進自己的大腿裏,血流如注,她既驚嚇又心疼,兩個人抱在一起痛哭一場,我聽得膽戰心驚,心想,這個老公千萬不能有外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沒想到事隔多年,不能發生的事發生了,但她沒有傷人,也沒有傷自己,只是極度的傷痛,得了嚴重的精神官能症。受折磨的那些年,我常寫信安慰和鼓勵她,但似乎也幫不上忙,幸虧有她姊姊一路的照顧。
有一次回台灣,坐在她家客廳,見到她姊姊忙裡忙外的,我感激地對她説:「謝謝妳照顧我的朋友。」
看了〈相思至極,不敢輕提〉寫她跟父親的幾個小故事,她只輕輕一提,已是深深的父女情。讓人羨慕,讓人心疼。故在此不敢多提。
夜裡家人都睡了,我獨自閲讀愛倫寫她現任老公185個性沉默的故事,寫得幽默生趣,我一再大笑出聲,黑夜裡就只聽到我嘎嘎的笑聲,我即刻傳簡訊給她,謝謝她讓我如此快樂,也喜見她找回遺失多年的幽默感。
愛倫現在肯寫肯談她過去的痛、現在的樂,表示她已走過從前,過去的事再也傷不了她,現在她有個任她舞、愛她狂的185日日相伴。他們倆搬離巨星雲集裝滿許多人記憶的小公寓,曾經的熱鬧滾滾,曾經的傷心落寞通通放下,他們在基隆小區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愛倫寫寫文章,185做做美食,兩個人快樂得不得了。
愛倫之前看過許多醫生,最後還是靠自己寫文章、出書「字療」,才真正止痛療傷。
我曾經説過許多安慰她的話,她笑稱我是林教授,有一句話她聽進去了「到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如果快樂多過痛苦,這一生就賺到了。」
經過人生的高高低低、跌跌撞撞,陷落之後的起死回生,現在她是無欲無求、隨心所欲,達到「此刻最美好」的境界。相信她從此刻開始,一直到往後的日子都是賺的。
愛倫,祝福你!
7.她是字療師
文/秋華(正聲電台『午后兩點』主持人)
「人生苦短,要學會對自己精神喊話,讓每一段的挫折都變成養分,讓周圍的朋友都能醒心、醒目,彼此相攜,一起進步。」
以上是我的好朋友高愛倫給予的提醒並且要我傳遞給「午后兩點」的聽眾朋友。因為她瞭解一個四十多年的廣播節目是需要不停求新求變,更要給聽眾新的觀念。
愛倫的文章真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如:〈快樂不怕命來磨〉、〈朗讀〉、〈法喜〉和〈字療〉等。書中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讀者精神良藥,確實對人有療效,如果她開設《網路字療診所》,我願意毫不心虛的放膽推薦:字療師──高愛倫,治癒率百分百,因為本人經過字療,已經痊癒,她的配方只有八個字,「交新朋友」、「談新話題」。
如果人生是一張畫紙,那麼愛倫這張畫紙上絕對是五彩繽紛!幾年前,她的生命出現了真命天子,婚禮中有五位影后現身為她祝福,還有一位科技業大老闆上台致詞,他說:「我參加過很多新郎六十歲的婚禮,這次最特別,新娘也六十歲,可見新娘的魅力絕非一般!」
人與人之間若有高低之分,那絕不是金錢或學歷,而是精神富庶,這個差異性在人生的下半場尤其明顯。眼前的愛倫就是奮而再起的證人,她和定南是精神貴族的典範,他們是人生下半場勝利的組合,活在以笑、以愛為主題的生活中。
他們兩位身材高挑,髮白如霜,但是步伐健康,穿著優雅,互動之中散發出滿滿的幸福感,所到之處光彩奪目,真是令人感動又羨慕!
但是你能想像嗎?如此出色的高愛倫,剛出道時,只要採訪男藝人,就會滿臉通紅,表情羞澀;而現在的聚會場合,她的笑聲與幽默卻像一道佳餚甜點,很會帶動歡樂氣氛!
高愛倫不只是才華洋溢,更是媒體界的風雲人物,但是退休甚早,在人生歷練及智慧爆發力最強的時候,她竟然跟新聞界說掰掰,真是不可思議。但是,瞭解她的人就不難明白,她早已決定要去跟文字談戀愛!
愛倫要我為新書寫序文,我告訴她,我擅於說,不擅於寫,她說:「那妳就把想說的寫出來就可以了!」
以上,我是用說的,不是用寫的!
8.給愛倫的長訊
文/張艾嘉(電影工作者)
愛倫,如果不是妳捨棄不了那些演藝圈的陳年舊事,我幾乎忘了妳曾經是「名記」。這個頭銜絕非奚落,當年的妳就是有一身讓人無法拒絕的魅力,妳是一個比許多明星還有名氣的記者。
當然説實話在任何行業及圈子,寫的人和被寫的人都是有互惠的價值,我們當年都似乎明白而且極有智慧的對待了這微妙的關係。那個年代娛樂記者和藝人是可以成為好朋友;在沒有簡訊的日子,半夜談心電話中悄悄私語無話不說。可以發洩一下拍戲的辛苦,罵一罵討厭的人,八卦圈內的熱門話題,探聽一下别人的袐密。大家可以一起出去宵夜,喝酒打牌,甚至跟誰拍拖也可能是記者第一個知道,藝人幾乎透明,而替我們守祕的應該就是我們的記者好朋友。
「嘿!咱們友誼都到了這個地步,這事情妳一定不能寫!」
多麼聰明的作法。相信妳經常下筆時會被自己的良心,彼此的情義,做人的道德,職業的精神壓到手軟,其實妳知道妳面前的都是天天在演戲的演員,會編故事的編劇,控制大局和劇情發展的導演,但是妳絕對知道的比妳寫出來的更多更深入更精彩。所以到我們現在可以以旁觀者角度看著今天娛樂圈和新聞媒體的變化,嘆息這美好的關係方式已成過去式,我們多麼慶幸曾有過像你們這樣懂得做人處事有尊嚴的記者,而且當各自離開崗位後友誼仍不減,成為單純的真朋友。
身為真朋友,我就必需說實話:
「高愛倫,妳這一生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軟硬兼施讓185娶了妳。」
吳大哥是一位一百八十五公分高帥兼有「定」力的好「男」人。他把所有的空間給了妳,任妳又說又鬧,笑著看妳一會兒黑髮變紅髮又決定改白髮;今天寫劇本,明天演戲去了,還要做節目。My God! 請妳務必感恩,上帝疼愛妳,因為祂知道妳的善良,派來185 做妳終生的守護天使!
每一次妳出書總是逼著我回首往日,而我又極為不喜歡回憶,所以我還是要選擇忘了妳曾經是記者這回事,我和妳就是朋友,而且是老朋友。為什麼會繼續關心對方,彼此包容,真心相待?我也説不上來,反正就是自然地延續下去,讓我們珍惜這份長長久久,也祝福妳和185。
艾嘉
9.溫馨待人藏真愛,妙筆生花守常倫
文/彭雪芬(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
愛倫是我三十五年的朋友。
年輕時,她很愛叮嚀周圍每一個人,小心翼翼的,就怕任何一個朋友在人生路上跌倒;結果,大家沒事,她卻一個跟斗翻出雲端。
好好一隻活潑好動的孫猴子,有很多年時間,靜默的像塊啞木頭……,那種什麼都不說的肅殺氣息,讓人緊張,令人揪心。
然後,她復原了,但沒有沿襲潑猴本色。
她的口才少了從前話不落地的伶牙俐齒,但笑容全面取代以前那些婆婆媽媽、未雨綢繆的囉嗦;而且一向彼此戲謔的交鋒語言,也因為她的改變,大家就同時進化到老文青的模式中。
這二十年,她從來沒有主動跟我聯絡過,我問她為什麼?她跟我耍高深,說:「人要知所進退,不要攀強附貴。」我只能用四個字回敬她:「莫名其妙。」
妳不來找我,我來找妳。
我和妹兒常常臨時起意急呼愛倫,我們當然明白她依然人緣鼎盛非常繁忙,但是她幾乎從不拒絕我們,一旦出現了,也絕少談自己,還一副從容就義,隨便我們折騰都無所謂。
跟愛倫在一起最大的自在,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完全的自己,從認識以來,沒有聽過她批評任何人。
一個知名影劇記者,跟當紅明星的命運差不多,難免會有耳語的困擾,但她從來不刻意解釋,又耍高深地對我說過:「生命是部紀錄片,答案不在一瞬間。」
果然,在光陰的故事中,愛倫的人格跟風格,越來越顯出一股不亢不卑的神氣勁兒。
愛倫看起來剛毅難馴,卻是朋友最愛取笑的羅滿史小說受害人,但虧得她個性如此,對人的專心專情才會充滿少見的專注,因而有了讀心的「特異功能」,從新聞報導到生活隨筆,她的文章,讀來自然,易於入心。
我們甚少聯繫的那段日子,她的e-mail倒是從來沒有斷過,所以我永遠知道她的「文風」,也永遠透徹她喜怒哀樂的起伏線。
為了寫序,我把愛倫近期文章再讀一遍,我也學她耍高深的這麼說:「如果她不能成為暢銷作家,至少,她是一個值得學習的生活實踐家;她從不掩飾自己曾經困頓挫折過,看得出來,她是多麼想透過自己經歷的坦白,幫助摔跤的人拍拍身上的灰塵重新站起。」
1.妳不再是妳,妳也依然是妳
文/王美娜(聯合大地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我們結識在三十年前,那時,我們都還年輕。
當時的愛倫已經是影視圈裡的明星記者,身邊總是星光熠熠。
我的朋友帶我進了他們這個死黨圈,那真是一個時代的夢工廠啊!穿梭其中的男男女女,都是大眾的夢中情人,我一加入就上癮了,心裡暗許要成為「黨」員。他們的聚會,我從不缺席。從飯局、唱歌、看電影、宵夜、喝酒、聊天,只要有愛倫在,無人不自在;尤其到愛倫家吃火鍋……,真是熱鬧。
當時我剛從英國回來,對國內情況有些脫節,難免特別認生多心,老覺得愛...
目錄
第一章 人生下半場,可以重新計分
1. 字療:心在流淚時,寫信給自己
2. 從編輯部寫到編劇界
3. 關於關係這件事
4. 我只想管好自己
5. 這輩子只做對一樁事
6. 再度開始寫日記
7. 我愛蠢笑,我不蠢
8. 喜歡和沉默的人聊天
9. 從不捨得讓誰難過
第二章 有一種漂亮叫活出自己
1. 你笑,你就漂亮
2. 黃豆芽都不黃了
3. 驚嚇也是一帖藥
4. 來我家「客」飯唄!
5. 只要沉溺,就該戒癮
6. 禮貌是心靈的微笑
7. 幫我買打八折的金條
8. 有些事我真不害羞
第三章 愛讓生命時時喜樂
1. 白髮招運故事多
2. 心中有愛嘴會甜
3. 默劇人生的濃情
4. 關於愛情誤語
5. 如果少了溫柔
6. 65歲的獨立宣言
7. 相思至極,不敢輕提
8. 你是標本情人?
9. 玩笑不可有絲毫惡意
第四章 朗讀日子,點滴是滋味
1. 憂鬱是可以被點亮的黑暗
2. 為何被鎖在玻璃牆裡?
3. 大非大與小非小
4. 名聲值不值錢?
5. 文字可玩可相贈
第五章 心德樂名單,瀏覽人我之間
1. 你有心德樂名單嗎?
2. 不評朋友品朋友
3. 我是密醫
4. 廢話裡暗藏今玉良言
5. 青衫之交窮非窮
6. 老派人談閨密
7. 點個讚不如說句話
8. 新朋舊友都如茶酒
9. 就是在寫你
第一章 人生下半場,可以重新計分
1. 字療:心在流淚時,寫信給自己
2. 從編輯部寫到編劇界
3. 關於關係這件事
4. 我只想管好自己
5. 這輩子只做對一樁事
6. 再度開始寫日記
7. 我愛蠢笑,我不蠢
8. 喜歡和沉默的人聊天
9. 從不捨得讓誰難過
第二章 有一種漂亮叫活出自己
1. 你笑,你就漂亮
2. 黃豆芽都不黃了
3. 驚嚇也是一帖藥
4. 來我家「客」飯唄!
5. 只要沉溺,就該戒癮
6. 禮貌是心靈的微笑
7. 幫我買打八折的金條
8. 有些事我真不害羞
第三章 愛讓生命時時喜樂
1. 白髮招運故事多
2. 心中有愛嘴會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