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
「四書」——國學經典入門書
每一個生活在當代的人,不管願不願意承認,也不管是不是喜歡,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中,並以自己的言談舉止顯示著這個傳統的或優或劣的特色。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三千多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寶貴的遺產,值得學習和繼承,使之轉化為當代的資源。例如關於天人合一的觀念,關於憂國憂民的情操,關於尚善的態度和透過修身養性以達至高尚人格的追求,關於敬業樂群的意識,關於「先天下之憂而
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準則,以及關於整體思維的思想方法等等,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思考。此外,還有豐富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可以給我們深刻的啟示;還有眾多美不勝收的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淨化我們的心靈。
對待民族的傳統文化,也許有人會問:「傳統文化究竟有什麼用?」要說沒用也真沒用,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資賺錢。但其精華部分能開啟我們的智慧,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指導我們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促使我們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術用到造福於人類的道路上,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無用之大用。
試想,如果我們的心靈少了詩意、記憶缺席了歷史、思考沒有了哲理,生活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若能將古人的智慧、古人的知識、古人應對各式各樣問題的辦法延續下來,就一定會在現實生活環境中走得更順暢,更容易實現人生的理想。
從文明傳承的角度上講,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特別是青少年的歷史責任和義務。那麼,青少年該如何做才能使傳統文化薪火相傳呢?我們都知道,書籍是文化傳承的載體,青少年要想涉獵傳統文化,就要從學習國學經典開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總是讓青少年學生圍著考試和教材轉,卻很少接觸國學原著。殊不知,優秀的教材固然有重要參考價值,不可不讀,但要提高人文精神的素養,必須直接閱讀國學原著。
我們所推出的《我的第一本論語讀本》、《我的第一本孟子讀本》《我的第一本大學、中庸讀本》系列叢書,閱讀對象就是以青少年為主,引導他們國學入門。為了青少年更好的認知,本書在編排上,採取了將原文、注釋、翻譯和有趣的故事融合在一起的方式。青少年不僅可以結合注釋和翻譯完整地閱讀原文,還可以閱讀與之相關的故事。用這種輕鬆愉悅的方式來瞭解儒家經典,並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穫,這也正是編者的目的。
孔子說過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進而道出了學習的三個層次:「知之者」,是獲得知識的層次;「好之者」,是從學習中引發了興趣,激發出研究的動力:「樂之者」則更進一步從學習和探討中實現思想的昇華,產生高度愉悅的心情,或對研究「欲罷不能」的迷戀狀態。希望讀者在閱讀本系列叢書時,可以達到「樂之者」這一境界。
前言二
讀《大學》,定其規模
讀《中庸》,求古人微妙處
在四書編排的時候,文學界有一個固定的排列,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樣的順序。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語類》中解釋得很明白:「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由此可見,《大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給我們的人生規劃了一份藍圖;《中庸》是總結性著作,是對儒家思想核心精神的提煉和昇華。
自從朱熹為《大學》和《中庸》做了章句,分了段,並加入了標點,然後又將二者和《論語》、《孟子》一起做了集注。《大學》、《中庸》做為儒家經典中的經典,就成為了指導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世界觀和行為準則。
在《大學》、《中庸》中,處處洋溢著古人對人生的哲學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旨在於引導人們修身養性,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青少年經常讀這兩部文章,相信每讀一次必有感悟。比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句話強調了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礎,「定、靜、安、慮、得」五字概括了做好一切事的基本順序。學習和工作如果按部就班的話,就可以事半功倍,遊刃有餘。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告訴了我們學習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則要求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只有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生活中,我們最難把握的恐怕是對人對事的分寸,怎樣才能不偏不倚呢?這就需要我們具備「中庸」的思想,克己、慎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閱讀的時候,初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讀《中庸》卻不一樣,感覺很迷茫,不知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而是意思很難理解。這也是二者之間最直接的區別。
考慮到大部分青少年對於古文的隔閡感,為了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大學》、《中庸》的原意、思想,並能與現實發生聯想,指導價值判斷與行為準則,本書在引用《大學》、《中庸》全文外,還對一些難以理解的詞句逐一進行了注釋,並用白話文譯解全文。在此基礎上,在每一章的末尾採用故事加論評的方式,總結每一章最核心的思想,用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來幫助讀者理解,希望能給讀者帶來通俗愉悅的閱讀體驗。
前言三
修身養性讀《大學》和《中庸》
《大學》、《中庸》出自《禮記》中的兩個篇章,《大學》是第四十三篇,《中庸》是第三十一篇,宋朝學者先後將這兩篇文章從《禮記》中抽出,詳細注解,單獨成書。南宋朱熹則將《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撰寫了《四書章句集注》,使其成為最重要的儒學經典,也成為教化百姓的最重要典籍。
《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行、完善人格的過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為「內修」。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修身的目的,為「外治」。而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內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向內,就是獨善其身;向外,便是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便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一代又一代知識份子的生命歷程。
可以說,中國人的精神內核、文化特點、民族性格,也都由此鑄造。
時至今日,不管是否意識明確,不管積極還是消極,「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觀念總是或隱晦或明顯地在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我們的人生歷程最終仍然是在這儒學的進修階梯上或近或遠地展開。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西元前四八三~西元前四二)之手。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後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為「述聖」。《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之意,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範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以及朋友之間的相處交往規則和智、仁、勇三種重要的德行等。《中庸》強調「誠」,認為「誠」是實現中庸之道的關鍵。
《中庸》內容豐富,不僅提出了「中庸」做為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而且還以此為基礎討論了相關的問題,涉及到儒家學說的各個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為「實學」,也就是對人生有實際明確的指導作用,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
如今,中國人經歷過對物質與西方文化單純強烈的嚮往與追求之後,傳統文化經典與精髓對社會整體的意義,對每一個個體人生的意義,已經重新得到越來越普遍的認可與重視。中國人開始迫切地渴望重新建立起與傳統文化的續接。
《大學》、《中庸》這兩部文化經典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比較理想的人格,幫助我們抵抗人生中的黑暗與虛無。這一點對於青春成長期的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