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是快速的,近十年來不僅是在知識方面有多元的發展,而且社會工作也受到社會科學知識的發展,在理論知識跟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品質上均有相當多的討論和更開展性的觀點出現。傳統上,社會工作被視之為社會控制的工具,尤其是常將個人和家庭適應不良的因素歸諸於個人的因素或家庭的病理因素,因此,處遇之重點常放在有問題的個人身上,造成一種責備受害者的現象,在這一階段中,社會工作主要處遇觀點都是探究個人問題之起因,而處遇重點也都放在個人心理社會因素上。
這種處遇的觀點隨著生態學概念的引進以及對於人權觀念的重視,社會工作從過去人在情境中的觀點擴大成為人在環境中的觀點,開始關注個人需求發生的原因,也對個人偏差行為產生的原因有了更全面性的觀點作探究,舉例來說,過去對於少年偏差行為產生的原因在少年的個人身上,作為處遇之焦點,如今則關注在個人因素之外,也會重視他所處的環境對他的行為或內在心理認知所產生的影響,而導致於其可能發生這些行為的原因;再者,如外籍勞工在台灣社會適應出現問題時,過去會認為勞工個人有問題,現在我們會關注是否外籍勞工的環境和資源之不足,甚至是提供不良的社會環境使其產生問題或需求,因此我們社會工作者稱我們的案主為弱勢者,因此,社會工作者開始重視案主的復原力或韌性、優勢,以及增權,關注個人在生活環境中社會制度法規下所提供的資源是否對他們社會適應產生不良的影響,導致他們無法做良好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