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最專業的醫師給您最有效的
大腸直腸癌全方位指引
․罹患大腸癌,終身都要揹著人工肛門?
․為什麼有些直腸癌需要放射治療,有些不用?
․可以只做標靶治療,不做化療和手術嗎?
․定期追蹤要多久做一次?要做哪些檢查呢?
․糞便潛血篩檢一定可以驗出大腸癌嗎?
․什麼是大腸瘜肉?需要治療嗎?
大腸直腸癌已蟬聯台灣人口死因第一名九年之久,可說是台灣惡性腫瘤之首。
每年都有近14000個新病例,並有4500餘人死於大腸直腸癌,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惡疾,您毋需恐懼害怕,而是以正確積極的態度面對。只要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就可以降低發生率。
除了家族病史之外,大腸直腸癌其他的危險因子大多數都來自不良的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現代人飲食西化,高熱量、高脂肪的精緻美食除了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外,也會讓體重上升,根據研究顯示,肥胖除了增加大腸直腸癌的罹患率之外,同時也會增加它的復發率。
本書由最專業的大腸直腸癌醫師執筆,帶領讀者深入淺出地瞭解大腸癌,從各項檢查、治療方式的介紹,到患者關心的罹病期別、是否需要化療、術後是否需帶人工肛門、飲食調整及日常生活照護方式……等問題,都有最專業的解答。
讓讀者藉由本書可以做好預防或是早期發現疾病,也讓患者能對疾病及要面對的治療有正確的認知,避免不必要的恐懼並提高治癒率。
更多有關「大腸直腸癌」的關鍵問答都在本書中。
預防‧檢查‧治療‧ 照護
你最在乎的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關鍵解答。
本書特色:
․破解面對大腸癌治療的擔心與不安
․提供多元化治療的最新觀念與醫療方法
․腹腔鏡手術和標靶治療、化療、篩檢均詳盡介紹
․最新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介紹
․瘜肉、廔管及痔瘡與大腸直腸的關聯性,一次講明白
作者簡介:
魏柏立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副院長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副院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教授
恩主公醫院直腸外科一般外科主任
敏盛醫院直腸外科一般外科主任
作者序
【再版自序】
目前坊間以大腸直腸癌治療為重心的書籍並不多見,可能是比較不討喜且讀者較少,因此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樣的書籍是非常有勇氣的,尤其是願意再版。經過這幾年,國內腸癌患者仍居十大癌症榜首,因此希望能藉此機會重新整理審視書中內容後,能傳遞一些理念、想法及新的資訊給社會大眾,也能讓現階段正接受治療的民眾更正向積極地面對這個疾病。
過去三十年,癌症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但各種癌症的發生率隨著國人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也產生了變化,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的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經連續九年高居年度新診斷癌症人數的首位,因此,大腸直腸癌的防治是衛生福利部這幾年來的重要任務之一。而近幾年來,也因多位公眾人物罹患大腸直腸癌,經媒體傳播露出及宣導,也讓國人對這個疾病的警覺性愈來愈高。
大部份疾病的防治都可以從三個階段來考量:一級防護(primary prevention)的層面上必須教育民眾遠離疾病的危險因子;二級防護(secondary prevention)的層面上必須在疾病的初期就能夠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三級防護(tertiary prevention)的層面上提供病患正確的治療,並減少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及合併症。
在一級防護方面,目前坊間已經有許多書籍在提醒民眾注意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例如:紅肉及動物性脂肪、低纖維的食物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而較高的體能活動量,已被證實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因此,藉由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應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
在二級防護方面,國民健康署也不斷的提醒民眾癌症篩檢的重要性,並把大腸直腸癌的篩檢年紀,從原本的五十至六十九歲增加為五十至七十四歲,但目前接受篩檢和進一步檢查的民眾比例仍低,因此還需要努力。至於醫生的責任則是在三級防護方面,提供病患正確的治療建議並減少治療引起的副作用,期望讓病患能從疾病中康復。
現今的醫療強調的是實證醫學(evidence based medicine),單一個案的治療經驗可能不見得適合於大部份的病患。但對於一般不具醫療背景的民眾而言,證據醫學的資料太多且艱深繁雜,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整瞭解並吸收;因此,對民眾來說,以個案的治療經驗及圖表、影像說明是比較容易閱讀的。
另外,也期望民眾不要道聽塗說,介紹他人治療方法及療效(尤其是另類療法)是不貼切及不負責的做法,因為容易造成患者或家屬的壓力。
在這本書中,我以實證醫學的基礎再利用自己治療的病患實例,去闡明在不同病況下的大腸直腸癌應該如何面對,希望能夠盡一己之力來幫助大腸直腸癌的癌友及家屬。
【再版自序】
目前坊間以大腸直腸癌治療為重心的書籍並不多見,可能是比較不討喜且讀者較少,因此出版社願意出版這樣的書籍是非常有勇氣的,尤其是願意再版。經過這幾年,國內腸癌患者仍居十大癌症榜首,因此希望能藉此機會重新整理審視書中內容後,能傳遞一些理念、想法及新的資訊給社會大眾,也能讓現階段正接受治療的民眾更正向積極地面對這個疾病。
過去三十年,癌症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但各種癌症的發生率隨著國人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也產生了變化,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的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經連續九年高居年度新診斷...
目錄
推薦序 破解民眾對大腸直腸癌的迷思—認真面對,積極治療 陳瑞杰
推薦序 大腸直腸癌不可怕—預防重於治療 連吉時
推薦序 這是容易理解,有助於醫療的一本書 彭汪嘉康
推薦序 讓大眾深入瞭解腸癌的一本好書 吳志雄
再版自序
Part 1 破解大腸直腸癌治療的擔心與不安
1得到大腸直腸癌,終生都要揹著人工肛門?
2大腸癌、結腸癌、直腸癌都一樣嗎?
3確定罹癌後,為何還要做一堆檢查才能治療?
4大腸直腸癌治療前各項檢查的目的?
5大腸直腸癌的癌症分期怎麼分?
6大腸直腸癌不管什麼期別,治療模式都一樣嗎?
7大腸癌要怎麼治療?
8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和大腸癌有何不同?
9為什麼有些直腸癌需要放射治療,有些不用?
10 放射治療會掉頭髮或皮膚潰瘍嗎?
11 前導性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怎麼做?要住院嗎?
12 直腸癌已接受完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可以不手術嗎?
13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對排便有什麼影響?
14 八十多歲老人家得到大腸癌,有必要開刀嗎?
Part 2 關於大腸直腸癌的多元化治療
15 用微創手術就可以把癌細胞切乾淨嗎?
16 大腸直腸癌的腹腔鏡手術怎麼執行?
17 機器人幫我手術?醫生操刀比較安全吧?
18 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可以保留更多的直腸 ?
19 手術後腫瘤已清除,可以不接受化學治療嗎?
20 化學治療怎麼做?
21 什麼是標靶治療?
22 可以只做標靶治療,不做化療和手術嗎?
23 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一定會掉頭髮嗎?
24 化學治療有哪些副作用?
25 標靶治療有哪些副作用?
26 有肝臟或肺部轉移,就是末期了嗎?
27 發現癌症有其他器官轉移,我該先化療還是先開刀?
28 量身訂做的個人化治療可提高存活率?
29 只吃中藥及生機飲食排毒就可抗癌嗎?
30 治療期間出現的噁心、嘔吐等不適,可透過飲食改善嗎?
31 治療結束時,我要怎麼保養才不會復發或轉移?
32 定期追蹤要多久做一次?要做哪些檢查呢?
33 罹患癌症,需每年做正子攝影檢查確認癌細胞是否轉移嗎?
Part 3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34 定期做篩檢就可以提高治癒率?
35 什麼是大腸直腸瘜肉,需要治療嗎?
36 瘜肉切除後還要做完整腸道手術嗎?
37 免費糞便潛血篩檢一定可以驗出大腸癌嗎?
38 大腸鏡檢查真的很痛嗎?可用抽血檢測大腸癌指數代替嗎?
39 無痛大腸鏡檢查是否有風險?
40 哪些人容易罹患大腸直腸癌?
41 家人罹患了大腸癌,我一定要每年都做大腸鏡檢查嗎?
Part 4 遠離大腸直腸癌有撇步
42 「蔬果579」到底該怎麼吃? 吃全素是否更好?
43 抽菸者更容易罹患大腸直腸癌嗎?
44 長期坐著不動的人,容易得到大腸直腸癌?
45 少吃紅肉就能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罹患率?
46 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腸道保健?
47 患有慢性廔管,可以不治療嗎?
48 糞便顏色、粗細或排氣臭味改變,可能都是腸道出狀況的警訊?
49 排便常常有血,會不會就是大腸癌?
50 後記:關於痔瘡的一些小問題
推薦序 破解民眾對大腸直腸癌的迷思—認真面對,積極治療 陳瑞杰
推薦序 大腸直腸癌不可怕—預防重於治療 連吉時
推薦序 這是容易理解,有助於醫療的一本書 彭汪嘉康
推薦序 讓大眾深入瞭解腸癌的一本好書 吳志雄
再版自序
Part 1 破解大腸直腸癌治療的擔心與不安
1得到大腸直腸癌,終生都要揹著人工肛門?
2大腸癌、結腸癌、直腸癌都一樣嗎?
3確定罹癌後,為何還要做一堆檢查才能治療?
4大腸直腸癌治療前各項檢查的目的?
5大腸直腸癌的癌症分期怎麼分?
6大腸直腸癌不管什麼期別,治療模式都一樣嗎?
7大腸癌要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