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織繡源遠流長,據(尚書)記載,遠在三、四千年之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二千四百多年前的長沙楚墓中已有繡品出土,並在廣州南越王墓中發掘出迄今世界上可見最早刺繡--西漢套色印染織物。對於織繡的描述,在我國歷代民間傳說和典籍中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的,中華民族對織繡確實懷有一份濃郁的鄉情。織繡以創作手法上可分刺、繡、印、染、挑、貼、紮等種,因而出現了刺繡、挑花、織綿、染印等藝術品類,這些品類,由於遷延流傳地域不同,而形成不同風格,特別在少數民族地區,更出現了特有的民族紋飾與表現方法。走入織繡繽紛多采的世界,讓人一掬中華民族獨特的生命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