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明教授這本專書以台灣重要詩人楊牧作品的跨文化詩學為論述核心,帶領讀者全面性且細膩精讀楊牧不同創作階段的經典代表作。
全書緊扣楊牧作品出入中西文化經典追古創新的寫作特質,從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核心理論擇取洞見加以闡釋作品的主題關切與書寫策略,不僅有助於讀者深入體悟詩人淵深、巧妙的創作用心,更進一步闢拓東西方比較詩學大有可為的論述空間。
作者簡介:
黃麗明
香港大學英文系畢業,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翻譯及傳譯文學碩士,香港科技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現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以詩歌理論和比較詩學為主要研究領域。
譯者簡介:
詹閔旭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人、UCLA亞洲語言與文化系Fulbright訪問學人,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灣與文學系兼任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台灣現當代文學、華語語系研究、移民與種族研究,曾於《中外文學》、《臺大文史哲學報》、《電影欣賞研究》等台灣各大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施俊州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藝術碩士、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現任台灣文藝雜誌社主編、台南護理專科學校通識中心與中山醫學大學台文系兼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台語文學,出版著作包括《台語文學導論》。
校譯者簡介:
曾珍珍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研究領域涵蓋神話與文學、生態詩學、女性文學。教學之餘亦嘗試創作與翻譯,譯有希臘悲劇《米蒂亞》、《寫給雨季的歌──伊莉莎白.碧許詩選》、《最藍的眼睛》(獲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以及二十世紀基督教護教大師C. S. Lewis 文學性著作五種,包括《裸顏》、《詩篇擷思》和《卿卿如晤》等。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譯 序
《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翻譯自香港科技大學黃麗明(Lisa Lai-ming Wong)教授所著之Rays of the Searching Sun: The Transcultural Poetics of Yang Mu,原書由國際知名學術出版社PIE Peter Lang(Brussels, Belgium)於2009年出版。近幾年來,全球化開啟了世界文學的新視野,跨文化詩學相關議題漸受國際學界重視,但現有研究偏重西方文學,黃麗明教授這本專書以台灣重要詩人楊牧作品的跨文化詩學為論述核心,確實別開生面。她扣緊楊牧作品出入中西文化經典追古創新的寫作特質,針對其作品的主題關切與書寫策略,從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核心理論擇取洞見加以闡釋,不僅有助於讀者深入體悟詩人淵深、巧妙的創作用心,更進一步開闢、發展東西方比較詩學大有可為的論述空間。
綜觀當今國際學術界,以英文撰寫的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相當稀少,而得以專書形式出版者更是鳳毛麟角,黃麗明教授的楊牧研究英文專書無疑是國際學界研究台灣文學難能可貴的成就。我們分工合作翻譯這本書,以崇敬的心將黃教授的傑出著作推薦給華文世界的讀者/研究者,希望她播下的學術種苗能擴大影響,茁壯成蔭,恢弘台灣文學以至漢語文學的跨文化研究視野。當然,更具體的,我們相信透過書中精闢的引述,華文讀者/研究者不只能見識到近年來國際學界關於詩學研究充滿啟發性的新思維,最可貴的是,循著作者準確的背景介紹、周延的文獻耙梳、細膩而理路分明的解析,能夠窺見台灣現代詩創作巨擘楊牧詩歌藝術之堂奧。黃教授發揮靈敏的理論思維,折衝於後現代與後殖民詩學之間,一方面體認楊牧對漢語傳統文化的浸潤與質疑,另方面解析浪漫主義、存在主義、以迄當代西方解構思維對詩人的啟發,替緜亙一甲子未曾間斷的創作生命繪製知性地圖,將本書譽為楊牧研究典範,當不為過。
此翻譯計畫經原作者授權首肯,PIE Peter Lang出版社社長Emilie Menz女士無償同意,由曾珍珍教授擔任總策畫,並委由詹閔旭博士、施俊州博士二人合譯。翻譯工作分配,前言、緒論、第三章、第四章及年表為詹閔旭所譯,第一章與第二章為施俊州所譯,第五章由曾珍珍和詹閔旭合譯,最後所有章節經曾珍珍教授仔細校譯而成。
本翻譯計畫自2013年開始執行,歷經兩年漫長的翻譯、申請出版補助、校譯、及排版編修,終於在2015年面世。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完成,首先須感謝國藝會的經費補助,其次由衷感謝洪範書店葉步榮先生同意出版,以及他在翻譯計畫申請階段及後續出版過程的大力協助。最後,本書譯者也需要感謝黃麗明教授、楊牧先生及其夫人夏盈盈女士在翻譯過程當中提供的各樣支援。這本書的誕生蘊藏著文學跨世代人文傳承修懿敦實的溫度。
詹閔旭、施俊州、曾珍珍
2015年8月20日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譯 序
《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翻譯自香港科技大學黃麗明(Lisa Lai-ming Wong)教授所著之Rays of the Searching Sun: The Transcultural Poetics of Yang Mu,原書由國際知名學術出版社PIE Peter Lang(Brussels, Belgium)於2009年出版。近幾年來,全球化開啟了世界文學的新視野,跨文化詩學相關議題漸受國際學界重視,但現有研究偏重西方文學,黃麗明教授這本專書以台灣重要詩人楊牧作品的跨文化詩學為論述核心,確實別開生面。她扣緊楊牧作品出入中西文化經典追古創新的寫作特質,針對其作品的主題關...
目錄
譯序
前言
緒論:二十一世紀的比較詩學
楊牧的重要性
文化互融
理論取徑與本書結構
1.論對話式抒情聲音
自我肖像法的聲音:個人模式
「你」、「我」之間:呼格模式
頓呼格與擬人擬聲格:戲劇模式
戲劇性獨白:虛構模式
2.論互文性
文化內部的文本互涉
跨文化的文本互涉
3.論時間的多重世界
時間的同質化
時間的現象化
時間的地方化
時間的理論化
4.論歷史的另類敘述
歷史劇與紛陳歷史的共奏
書寫寓言:離散意識作為一種介入模式
從局外書寫寓言
翻譯作為寓言
5.論跨文化詩學
給濟慈的信
實作:古典與現代,中國和西方(1960-1980)
《一首詩的完成》(1989)
《疑神:論詩之歧義》(1993)
選擇或被選擇
朝向完整的寓言
年表
引用書目
譯序
前言
緒論:二十一世紀的比較詩學
楊牧的重要性
文化互融
理論取徑與本書結構
1.論對話式抒情聲音
自我肖像法的聲音:個人模式
「你」、「我」之間:呼格模式
頓呼格與擬人擬聲格:戲劇模式
戲劇性獨白:虛構模式
2.論互文性
文化內部的文本互涉
跨文化的文本互涉
3.論時間的多重世界
時間的同質化
時間的現象化
時間的地方化
時間的理論化
4.論歷史的另類敘述
歷史劇與紛陳歷史的共奏
書寫寓言:離散意識作為一種介入模式
從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