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非比尋常的書。我這樣說,好像我跟這本書沒有什麼關係一樣。
事實上,我所做的真的就只是把它「托出來」──問幾個問題,然後聽寫下來而已。
從一九九二年與神對話開始,我所做的就一直是如此。那一年,我處在非常的沮喪中。我不斷懊惱的問道:究竟我要如何做,才能使生活有意義?我究竟又做了什麼,才使得我的生活變得如此不堪?
有一天,我把這些問題寫在一張黃色活頁紙上,那是一封憤怒的信,寫給神的信。但讓我震驚的是,神回答了。是在我心中以無聲之聲向我細說的回答。幸運的是,我把這些話都寫了下來。
於今,我已這樣做了六年。由於我被告以這些私下的對話有一天將成為書籍,我便於一九九四年年底將這些話的第一部分交給了一家出版社。七個月後,它們就出現在各書局的書架上了。此刻,在我寫這篇序的時候,它們已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持續了九十一個星期。
第二部對話也成為暢銷書,在《紐約時報》排行榜上也好多個月居高不下。而現在,是這本非比尋常的對話的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了。
這第三部共花了四年的時間才寫成,得來不易。靈感與靈感之間的間隔,有時非常的長,有一次竟達半年之久。第一部的言詞是在一年之間口述完畢,第二部比一年略長一些。但這最後一部,卻是不得不在公開的聚光燈下完成的。因為從一九九六年以後,不論我去到哪裡,永遠有人問我:「第三部什麼時候完成?」「第三部在哪?」「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讀到第三部?」
你可以想像這對我造成何等的壓力,這對完成這本書的過程又會有何等的衝突。我感覺自己就像在揚基棒球場的投手踏板上做愛一樣。
其實,在那裡做愛可能比我寫這第三部還更有隱密性。在本書的書寫過程中,每當我一拿起筆,就感到有五百萬的人在盯著我看,在等著、在渴望著每一個字。
我寫這些話,並不是為了祝賀我終於完成了這本書,而是在解釋為什麼這第三部會來得如此之晚。這幾年來,我身體和心靈的獨處時間都非常之少,因而間斷甚久之故。
我於一九九四年春季開始啟筆寫這本書,不久中斷了幾個月,其後又跳過了整整一年,而最後的幾章,則是在一九九八年春季和夏季才完成的。
雖然這本書花了這麼長的時間,但有一點是你們至少可以信賴的,就是這本書絕不是勉強寫出來的;絕不是。它要不就是靈感清清楚楚的來臨,要不就是我乾脆把筆放下,拒絕書寫──有一次一擱就擱了十四個月。因為我下定決心,如果只是因為我說過我要寫,就非得寫不行,則我寧可不寫。這雖然使我的出版商有點緊張,可是卻讓我對我寫出來的東西有信心──儘管這信心來得較為漫長。現在,我終於可以把它呈現給你了。這本書的內容是總結了前兩部的教誨,並將它們帶到必然的,而又令人屏息的結論。
如果你曾讀過前兩部的前言,你就知道,我那時是有些害怕的。實際上是深恐那些言詞會造成什麼反應。但現在,我已不再害怕了。對於這第三部,我是什麼憂慮都沒有了。因為我知道這其中的洞察,其中的真理,其中的溫暖和其中的愛會感動許多人。
我相信這是神聖的精神訊息。現在我看出來,這三部曲的每一部都是如此,它們將會在數十年中被人一讀再讀,不斷的研究探索;甚至不只數十年,而是數個時代;甚至數個世紀。因為這三部曲涵蓋的題材非常的精深廣泛,從人與人的關係說到最終的真相,說到宇宙的結構,說到生,說到死,說到浪漫的愛、婚姻、性、為人父母、健康、教育、經濟、政治、精神與宗教、志業與正當的生計、物理、時間、社會習俗與道德、創造歷程、我們與神的關係、生態、罪與罰、宇宙中高度演化了的社會中的生活、對與錯、文化神話與文化倫理、靈魂、靈魂伴侶、真愛的本質,以及如何將我們的神性表彰出來──因為我們知道這神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我真誠的祈望你能從這三部曲中得到益處。
祝福你!
尼爾.唐納.沃許於美國奧勒岡州阿胥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