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樂山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2015 年由原旅遊與經濟管理學院分拆而設。經過原旅遊與經濟管理學院升本後十餘年的沉澱,以及2015 年經濟與管理學院成立後廣大教師的努力,目前該學院已有6 個本科專業。在學校爭創省屬一流高校的關鍵時刻,學院教師教學改革積極性明顯提高。近十年來,教師們將教學、科研融為一體,銳意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做好專業建設和綜合改革,明顯提升了教學質量,形成了一批優秀的教學改革成果。這些不同時期的教學改革論文留有相應的時代烙印,和教育部、省教育廳的指導密切相關,也和社會的需求相吻合。通過對近十年來的教改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的匯總,我們梳理出了一條和時代發展相吻合的、能體現學校和學院應用型教學改革探索的主線,這對學院未來教學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支撐,對新進教師逐漸走上教改的道路是一個啓發,對推動學院提升教學質量、進行應用型綜合改革發展也能起到一個承前啓後的作用。特別是超過一半的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對建設新的課程體系、探索新的教學理念、順應新的教學革新、使用新的教學工具、助推學院實踐和實訓教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對教學管理研究進行系統總結,可以使未來教學管理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時代性和前瞻性,真正體現教學的中心地位。基於此,我們將經濟與管理學院老師們的教改思維、思路、成果匯編成本書。此次編寫選用的教改論文,涵蓋目前學院所有專業,大部分是本校的教改項目的相應成果,和學院的專業和相關課程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本書提出的觀點和理論,對學院的教學管理、教學模式與方法、試驗實訓實踐教學、專業建設等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針對性強,和學院專業發展思路相匹配,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創新性和前瞻性,對學院的教學管理和專業發展也具有指導意義。
本書按照改革視角的不同,分類整理,擇優提煉,全體參與,集體負責,薈萃教改理論與實踐精華;旨在以教學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成才為目標,以專業綜合改革為指導,推動學科建設、專業建設、教學管理、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課程體系優化等工作的健康發展;主要內容包括近十年來在課程改革、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實踐教學改革、專業綜合改革、案例教學、公共藝術教育、專業發展、學科發展、課程體系建設、學生思想品德建設、教學管理、素質教育等方面得出的研究理論和實踐成果。
本書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小川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彭巧胤副教授擔任主編,由學生管理科科長南麒、實驗管理科科長王付軍、工程造價專業負責人陳松、海歸專職骨幹教師劉遠、政治經濟學在讀博士曲玲玲擔任副主編。本書分為六個專題,專題一「教學管理與綜合改革」由楊小川編寫,專題二「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由彭巧胤編寫,專題三「教學法探析」由曲玲玲編寫,專題四「虛擬教學與模擬操作」由劉遠編寫,專題五「試驗實訓實踐教學改革」由王付軍、陳松編寫,專題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由南麒編寫。全書由楊小川、彭巧胤統稿並修改。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匯聚了學院教師們長期以來在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中的教學心得體會、專業改革思路精華,並得到了老師們的授權。同時,本書的編寫也得到了樂山師範學院科研處、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項目立項過程中,本書還得到了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鄧健教授、副院長胡亞會副教授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於時間緊張,論文採編週期跨度大,部分研究成果具有時代局限性,書中難免存在偏頗、遲滯、疏漏之處,誠請同行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