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能使人幸福,還是備受束縛?
◎已無心工作,卻因安逸而不肯動作?
◎想要做的太多,但時間好像永遠不夠?
享受工作×珍惜時間×定期消遣×婚姻相伴,
從英雄出少年到生命的黃昏,成功學之父的9項人生忠告
▎早知當初──如同詛咒的「為時已晚」
「缺了一分一秒就不是一天。」
想得到愛情,已經太遲了;想受人尊重,已經太遲了;
想獲得威望,已經太遲了;想改變現狀,已經太遲了;
想獲得成功,已經太遲了……只有走向毀滅,還不算太遲。
如果不是刻意逃避、不做選擇,絕不會有人的生活毫無價值。
時間,對青少年來說是金;對成年人來說是銀;對老年人來說是鉛,
若20歲時一無所知,30歲時一事無成,那麼,40歲時將一無所有!
這難道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從現在開始別「想」,直接行動吧!
▎自我放縱──怠惰,是活人的葬禮
「不勞動的人就是強盜。」
遊手好閒者所遇到的困難,大多是由於對自身的放縱所導致;
睡懶覺者絕不會有成就,他的事業在時間的流逝中化為烏有。
其實,那些不工作的懶惰之人早已失去了享樂的能力──
他們的生命就是假期,因而體會不到工作之餘小憩的樂趣。
請抓住轉瞬即逝的時光,並利用它來創造你的輝煌!
▎所謂脫軌──偉大皆由「平凡」開始
「工作得越多,人就知道得越多。」
士兵出身的但丁、放棄法律的伏爾泰……
歷史上有許多「脫離生活常軌」的偉人,
這種所謂的越軌,可能是出於對現狀的不滿,
也可能是因為感覺到自己有從事其他事業的更大天資。
在生活之初,偉人並不比其他普通人擁有更多的靈感,
他們不過是經過多次嘗試,甚至是經歷多次失敗才獲得成功。
【想偷懶時,來點勤奮金句】
•「不勞動就無所謂閒暇。」
•「懶人的腦袋就是魔鬼的作坊。」
•「那些不勞動的人應該被送上法庭。」
•「懶人的路鋪滿荊棘;懶惰使房屋崩塌;無所事事讓茅舍傾覆。」
本書特色:本書由「西方的成功學之父」塞繆爾•斯邁爾斯所著,共分為九個章節,書中秉承他一貫的觀點──自己才是命運的主人,而所謂命運的好壞都跟努力和付出的多少成正比。全書以諸多偉人真實故事為例,並藉經典名句提出了充滿智慧的人生忠告。
作者簡介:
塞謬爾‧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西元1812~1904年),英國著名社會改革家和散文隨筆作家。斯邁爾斯自助系列叢書被認為對19世紀末盛行於美國與英國的新思潮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為此,成功學大師奧里森‧馬登曾說過小時候的理想就是成為「美國的塞謬爾‧斯邁爾斯」。斯邁爾斯一生寫過20多部著作,其中最受讀者喜愛的是關於幸福、信仰、道德、自由與責任等領域的隨筆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品格的力量》、《信仰之旅》、《儉約人生》等。
郭繼麟,英語語言學碩士,現任紐西蘭公務員。著有《權威領袖!上司仗勢,下屬重視》、譯作《長鏡頭下的喜劇人生,查理.卓別林口述自傳》、《有過財富,但都過去了》、《贏家格局》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影響你一生的性格
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對普通人而言,工作是他們最普通的生存狀態。人之為人,都應當樂意並有能力去工作。誠實勞動的人認為要生存就必須工作;其實,對於一切生存著的和處於各種社會關係中的人來說,都是如此。
當別人辛勤勞動的時候,怎麼會有人遊手好閒呢?那他怎麼能保住自己的社會地位、贏得榮譽並承擔責任呢?工作是最好的老師,它迫使每個人和其他人以及現實的社會打交道。如果我們研究名人傳記就會發現:那些最偉大的人,都是在工作中最勤奮刻苦的人;都是在科學研究中孜孜不倦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工作職位上頑強奮鬥的人。實際上,人類的知識、才幹和社會的進步、文明,都源自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
事實上,勞動就是為了取得勞動價值所付出的代價。不付出勞動,就一事無成。偉人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就在於他們孜孜不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們當中或許有一些天才,這些人比別人反應迅速、思維敏捷,可是,他們也承受著長期勞動的艱辛。勞動,未必是一件痛苦的事,帶著希望去工作是一種快樂。「世界上沒有什麼比不參加勞動更累人的了。」聖.奧古斯汀說,「那些透過深思熟慮做出了明智的決定,並獻身於遠大而崇高目標的人是幸福的。」當然,勞動所產生的最大效益不在於對生活所做的崇高規劃,而在於對生活所做的最實在的打算。勤奮的人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財富,懶惰者可以在不到一半的時間內,輕易地將它揮霍殆盡。有句梵語說:「機遇只青睞那些特別努力的人,那些聽任命運安排的人是虛弱的。」
那些遊手好閒的人所遇到的困難,大多是由於他們對自己的放縱導致的。懶惰是困擾青少年最危險的敵人。一些年輕人逃避工作或任何需要付出努力和辛勞的事。一想到自己在這個世界毫無用處;或者說因為懶惰,導致自己走向毀滅,沒有人能高興起來。其實,那些不工作的懶惰之人失去了享樂的能力。他們的生命就是假期,因而他們體會不到工作之餘放鬆和小憩的樂趣。那些常睡懶覺的人絕不會成就什麼事業,他的事業在時間的流逝中化為烏有。他們也將在麻木的睡眠中變得孤立無助。克雷布.魯賓遜指出:「我們通常所說的好逸惡勞,實際上,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意識到自己的無能。」
傑勒米.泰勒(Jeremy Taylor)說:「怠惰,是活人的葬禮,一個懶惰的人,不管是對上帝還是對人類,都毫無用處。他就像個屍體,對世界的任何變化和需求都漠不關心。他活著就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像寄生蟲或狼一樣糟蹋食物。大限到來之時,他死去而朽滅,也不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任何益處。他們既不耕耘也不承擔任何責任。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是徒勞無益就是惹是生非。毫無疑問,怠惰是世界上最大的浪費。」
古希臘人特別強調勞動作為實現社會目標的必要性。梭倫曾經說過:「那些不勞動的人應該被送上法庭。」還有一位智者是這樣說的:「不勞動的人就是強盜。」勞動是遏制犯罪的良藥。正如一句古老的諺語所說:「懶人的腦袋就是魔鬼的作坊。」無所事事,人就會去做壞事。那些不勞動又自以為是的人,不僅不值得同情且應該受到譴責。極端無知而又貪圖安逸,這是最可怕的。自我放縱逐漸侵蝕了美德的基礎,摧殘了人的身體,滋長了人的不良性情,而且這種不良性情是除了死亡以外,用其他什麼方法也不可能根除的。
明智的人很清楚:魔鬼通常偽裝成天使出現,而罪惡也以最誘惑人的形式,打扮成快樂女神的形象出現。土耳其諺語對此做了最形象的詮釋:「魔鬼誘惑著懶人,而懶人也誘惑著魔鬼。」屈從於魔鬼誘惑的人,很快就會發現緊隨著自我放縱的是墮落,悲哀是享樂的不二鬼魂。畫家兼詩人馬多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在下面這首直白又有說服力的十四行詩中,為我們描述了勞動的價值和好處:
勞動!使人的額上掛滿了汗滴,
使人的肌肉強壯結實,使人把魔鬼擯棄!
勞動的神祕力量,驅走了窮苦人的邪念,
他們的睡床雖然破爛,飯菜卻很新鮮。
沒有勞動,邪惡的繩索會牢牢束縛我們,
缺少勞動,揮霍者會在狂歡豪飲中走進濟貧院。
缺少勞動,人很快就會落入魔鬼的手掌!
打扮時髦的漂亮女孩,如果痴迷於一隻色彩斑斕的小狗,
最終只會成為一個衣衫襤褸、遭人唾棄的馬路天使。
不接受勞動的薰陶,
他們的境況必然淒慘,
或成為沿街乞討的乞丐,
或成為夜間入室的盜賊。
亞里斯多德強調:「幸福是一種能量。」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幸福、健康與懶惰風馬牛不相及;當然也與追逐時尚、安於享樂的浮華生活格格不入。大多數人都有無數獲得幸福的機會。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時間,那些零零碎碎的時間,假使能得到有效利用,完全可以結出豐碩之果。這些零星的閒置時間中所能做出的成就,可能會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驚訝。我們要善於抓住轉瞬即逝的時光,利用它來創造輝煌。
時間,對於青少年來說是金;對於成年人來說是銀;對於老年人來說是鉛。一個人如果在20歲還一無所知,30歲還一事無成,那麼,到了40歲他會一無所有。義大利有句諺語:「一無所知的人盲目自負。」拉斯金則索性將人類分為三種:「一般說來,人可以分為三等:最低下的人,他們卑鄙、自私、短視麻木;第二種人,高尚、富有同情心,但如果他們不計劃、不行動,也一樣短視麻木;第三種人是最高尚的人,他們緊盯目標,忘我工作。」
敏捷、果斷和守時,對於幸福舒適的生活來說必不可少。若是缺少這些品格,哪怕最偉大的人物,也會遭遇失敗。克朗曾經對格拉頓說:「格拉頓,如果你買幾尺紅絲帶,綑紮你那些票據和檔案,你就會成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守時的確是成功的不二法門。我們再來看兩個例子,他們就因為對待守時的態度不同,而導致截然不同的命運。麥金托什儘管天賦很高,但由於缺乏正確的做事方法和嚴格守時的品格,他最終還是個失敗者。加富爾是最嚴格守時的人之一,所以他能不受繁文縟節的干擾,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在生意場上還是職場上,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我們都必須重視時間的價值,珍惜時間,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要守信準時。倘若不嚴格守時,我們就容易時時處在焦慮、煩躁和憤怒的狀態中。據說,「準時」曾被視為國王們的禮貌,事實上,它也是臣民們的禮貌。有一次,一位貴族和喬治三世會面,這位貴族遲到了。喬治三世對他的不守時提出了批評。對此,這位貴族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回答:「偶爾遲到總比每次都遲到要好。」「不,」國王說,「這是一種誤解。我告訴你,絕不要遲到。」
「為時已晚」就像一個詛咒。人們常在心裡嘀咕:想做一個恭順的人,已經太遲了;想得到愛情,已經太遲了;想受人尊重,已經太遲了;想獲得威望,已經太遲了;想改變現狀,已經太遲了;想獲得成功,已經太遲了。只有走向毀滅,還不算太遲。
如果不是我們刻意逃避,不做選擇,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會毫無價值。我們可以提升自己,也可以幫助提升他人。我們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也可以使別人生活得更好。然而,這一切只有充分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才能實現。朱麗亞.韋奇伍德小姐說:「在所有精神方面的天賦中,既理智又耐心是最為寶貴的。人類文化中最重要的一課,就是要相信世間總存在那些看不見的困難。」
許多人生來就有很高的稟賦和潛能,只有透過持之以恆的勞動才能使它們充分發揮出來。培根、牛頓、瓦特、皮特、威靈頓、帕默斯頓.司各特、拜倫和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他們一生中,都像一名普通的技工一樣在辛勤工作。事實上,凡是在科學、政治和文學領域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持之以恆、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勞動者。
布豐一語道破真諦,偉人的不同凡響之處,在於他們具有超越常人的毅力。他們無所畏懼,不知疲倦,分秒必爭。這就應了阿佩利斯那句名言:「缺了一分一秒就不是一天。」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一生都生活在不斷地觀察和實驗之中。瓦特說:「我們透過發現什麼不能產生作用,來判斷什麼能產生作用。」
第一章 影響你一生的性格
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對普通人而言,工作是他們最普通的生存狀態。人之為人,都應當樂意並有能力去工作。誠實勞動的人認為要生存就必須工作;其實,對於一切生存著的和處於各種社會關係中的人來說,都是如此。
當別人辛勤勞動的時候,怎麼會有人遊手好閒呢?那他怎麼能保住自己的社會地位、贏得榮譽並承擔責任呢?工作是最好的老師,它迫使每個人和其他人以及現實的社會打交道。如果我們研究名人傳記就會發現:那些最偉大的人,都是在工作中最勤奮刻苦的人;都是在科學研究中孜孜不倦的人;...
目錄
第一章 影響你一生的性格
第二章 從平凡到偉大
第三章 英雄出少年
第四章 大器晚成
第五章 神祕的家族史
第六章 生命在於運動
第七章 鄉村走出的紳士
第八章 獨身者與已婚者
第九章 生命的黃昏
第一章 影響你一生的性格
第二章 從平凡到偉大
第三章 英雄出少年
第四章 大器晚成
第五章 神祕的家族史
第六章 生命在於運動
第七章 鄉村走出的紳士
第八章 獨身者與已婚者
第九章 生命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