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料+精闢分析,經濟史學的經典之作】
與馬克思《資本論》並駕齊驅,深入解析資本主義精神
揭示資本主義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的演變歷程
探討農業、工業、商業、金融各方面,提供全面歷史經濟視角!
▎家庭、氏族、村落以及莊園
韋伯分析了最初的經濟組織形態,如家庭、氏族、村落和莊園制。他探討了農業組織的起源並詳細論述了農業共產主義的問題及其在不同社會形態中的變化。韋伯認為早期的農業社會基於家庭和氏族結構,逐漸演變為村落和莊園制,這些組織形態奠定了後來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
▎領主所有權與莊園制度
在探討領主所有權的起源和莊園制度時,韋伯深入分析了財產制度與社會團體的關係。他指出領主所有權的形成與中世紀莊園制度密切相關,並探討了莊園內部的經濟結構和管理方式。韋伯認為這些制度為後來的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背景。
▎資本主義之前的農民地位
韋伯進一步探討了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前,西方各國農民的地位。他詳細描述了農民在不同時期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並分析了莊園制度中的資本主義萌芽。韋伯認為雖然農民在莊園制度下受到剝削,但這一制度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早期的經濟模式和生產方式。
▎採礦業與工業經濟組織
韋伯探討了工業經濟組織的基本形式和工礦業的發展階段,並詳細論述了手工業行會的起源與發展。他指出行會制度的解體和家庭工業制度的發展為現代資本主義工業的崛起鋪平了道路。
▎工場生產與工廠的先驅
韋伯還分析了工場生產、工廠及其先驅的發展過程。他認為早期的工場生產模式和工廠制度在技術和組織上為現代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提供了雛形。這些早期的經濟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後來大規模工業生產的發展方向。
▎前資本主義時代的商業與交換
韋伯探討了商業發展的開端,並詳細描述了商品運輸的技術條件和運輸業與商業的組織方式。他指出商業企業的多種形式在早期經濟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為後來的資本主義商業模式奠定了基礎。
▎貨幣史與銀行業的發展
韋伯還深入分析了貨幣史與貨幣交易的發展過程,並探討了前資本主義時期的銀行業與利息問題。他認為貨幣和銀行系統的演變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這些金融機構為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現代資本主義的開端
韋伯詳細分析了現代資本主義的內涵和前提條件,並探討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現實。他認為早期的大規模投機危機和自由批發貿易是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些經濟現象反映了資本主義內在的動力和矛盾。
▎殖民政策與工業技術的進步
韋伯還論述了16至18世紀的殖民政策和工業技術的進步。他指出殖民政策為資本主義經濟的擴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資源,而工業技術的進步則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結構的變革。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
▎資本主義精神的進化演變
在討論市民和合理化的國家時,韋伯強調了資本主義精神的進化演變。他認為資本主義精神是西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它不僅表現為追求利潤的經濟行為,還包括一套獨特的價值觀和倫理觀。韋伯認為這種精神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並在現代社會中持續發揮作用。
本書特色:本書由馬克斯.韋伯撰寫,論述資本主義的起源與發展,並分析從原始農業組織到現代資本主義的演變。書中涵蓋了農業、工業、商業、金融等各方面,探討了資本主義精神對西方社會發展的影響。韋伯的研究細緻且資料豐富,該書與馬克思的《資本論》齊名,兩者分別從不同角度解析資本主義,為經濟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理論資源。
作者簡介: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西元1864~1920年),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以及經濟學家,是現代較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對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確立作出了很大貢獻。
李慧泉,專職譯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農業組織和有關農業共產主義的問題
對德國古代經濟組織的研究,特別是G.漢森(G. Hanssen)和馮.毛勒(G. von Maurer)的研究得出了「所有經濟發展的開端都是原始農業共產主義」這一理論,這也是這個理論第一次被提出。之後,這些人提出了古代德國農業共產主義的理論,在學術研究上,這個理論是大家共同的財產。很多地方都有和德國農業組織相似的情況,這些情況總結起來就是所有經濟發展的開端都是農業共產主義,這也是德.拉弗勒(F. de Laveleye)十分注重的發展學說。
俄國、亞洲、印度這些地方的案例都可以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性,特別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然而,近來的學術研究卻非常認同一種觀點,覺得不管是在德國還是在別的經濟體系中,土地私有制和莊園經濟的發展早在我們所能追溯的最遠古的時期就存在了。
假如我們第一步先對18世紀時期日爾曼民族的農業組織進行分析,之後追溯到沒有什麼可供查閱的資料的更古老時期,那麼我們就要先看一下條頓族(Teutonen)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所以,我們不能把下面三個地區算在內:
(1)易北河(Elbe River)和薩爾河(Saare River)以東之前斯拉夫人生活的地方;
(2)萊茵地區、黑森(Hessen)地區和大概從黑森地區邊界到雷根斯堡(Regensburg)鄰近地區的一條粗略連線以南的德國南部地區,也就是以前羅馬人生活的地方;
(3)威悉河(Weser River)左側岸邊,凱爾特人原本生活在這裡。
這個原為日爾曼人居住區的定居點具有村莊的形式,而非相互獨立的農場。由於每一個村莊都經濟獨立,因此,就沒有與鄰近村莊進行交往的必要,不同村莊之間起初完全沒有道路相互連接。後來出現的道路也不是有計畫地修築的,而是被過往的路人根據習慣隨意踩踏出來的,下一年可能就會消失,然後再出現,再消失,不斷重複;就這樣過去了幾個世紀,才慢慢地有了維護道路的義務,由擁有土地的個人承擔這一義務。因此,今天這個地區的地圖全圖看起來像是一個不規則的網,村莊的位置就是上面的交點處。
在這張圖上,第一區,即最內層的區域,是居民住宅區,這些住宅位置看上去雜亂無章。第二區是用籬笆圈起來的土地,數量與村莊裡原來的住宅用地相等。第三區為耕地(見下文),第四區為牧場。每個家庭都有權利在牧場上放牧相同數量的家畜,然而牧場卻不是歸集體公有,而是被分成固定的所有權。森林區(第五區)的情況與此相同,不過森林有時並不完全歸村莊所有;在這一區,村莊居民平均分配砍伐林木、採集墊草和用作飼料的果實等權利。房屋、住宅用地與居民在園地、耕地、牧場和森林中享有的所有權合在一起組成「海得」(英語hide,德語為Hufe,與英語中的have同源)。
耕地被劃分為若干被稱為大塊(Gewanne)的部分;這些大塊又進一步被劃分成許多長條地,這些長條地的寬度並非整齊劃一,正常情況下非常窄小。每一大塊上的這樣的長條地都被分給了村裡的農民,因此耕地中的最初配額是相等的。將耕地分成若干大塊的出發點在於盡力使每一個公社成員在不同地點的土壤品質各異的土地上平等地擁有土地。這樣分配土地的情況有一個好處,出現冰雹等自然災害時,村民所遭受的損失一樣,單個農民的風險得到降低。
透過與羅馬人以方田為主的耕作習慣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日爾曼人把耕地分成長條地的做法是與他們耕種時所使用的犁的特點有關係的。犁是像耨一樣的工具,起初都是由人用手操作或由畜力拖動的,僅能用來刨土或者是在地面挖溝。為了疏鬆土壤,所有處在耨狀犁階段的民族都不得不在土地上來回耕作。由於這個原因,最合適的土地劃分方法是把土地分成方田,就好像在凱薩時期之後,我們所看到的義大利,和在義大利臺伯河(Tevere River)東南大平原的全圖以及個人所持份地的外部邊界至今所展現出的樣子一樣。
但是日爾曼人的耕種用犁則不是這樣,據我們所知,它是由一把豎著挖土的犁刀、一個橫著挖土的犁頭和右邊一塊用來翻土的犁板組成的。這種犁讓人們不再需要縱橫耕作,並且使用這種犁的時候,長條地是最方便耕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頭牛在一天內,不至於非常疲勞的情況下,所能耕作的土地量決定了長條地的大小──因此日爾曼人將其稱為「莫根」(英語Morning,但是等於英畝)或「塔格韋克」(Tagwerk,一天的工作)。由於這種犁右邊安裝了一塊翻土犁板,在耕地時就會時常向左偏,時間長了,長條地的邊界就會變混亂。犁溝慢慢也就不整齊了,每一塊長條地之間並沒有田埂,至少最初是這樣,僅有邊界犁溝隔開各地,這樣就會經常把別人家的長條地犁過來。因此,「田地審查員」就用桿,後來用所謂彈簧尺恢復原有地界。
由於沒有道路讓各份地之間相通,只能在同一時間根據同一計劃耕作所有份地。耕作的時候一般採用三圃制。在德國,這種制度並不是存在最久的,但這是應用最廣泛的農耕方式。在萊茵地區洛施修道院(Lorsch Abbey)一份大約西元770年的檔案中,三圃制已被認為是當然的事了,因此可以說這一制度的採用應至少可以追溯到8世紀。
三圃制耕作是指把整塊耕地劃分成三個區:在一定的時間內,第一區種植冬季穀物,第二區種植夏季穀物,而第三區實行休耕,還要為其施肥(至少歷史上曾經有此類事情)。三區土地每年輪換,因此如果在今年一個地區種植了冬季穀物,明年就種植夏季穀物,後年則休耕,其他區作相應輪耕。家畜冬天在畜舍中餵養,到夏天他們會在牧場上放牧。在這樣的農耕制度之下,任何個人都不可能與公社其他成員所採用的耕種方法有任何差異;集體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村長決定播種、收割時間,並且指揮大家用籬笆圍起已播種穀物的耕地,這樣做以便和休耕地隔開。收割一結束,籬笆就會被拆除。在共同收割日,那些沒有把莊稼收割完的人,其莊稼最後的下場就是被放出去吃農作物殘株的家畜踐踏。
第一章 農業組織和有關農業共產主義的問題
對德國古代經濟組織的研究,特別是G.漢森(G. Hanssen)和馮.毛勒(G. von Maurer)的研究得出了「所有經濟發展的開端都是原始農業共產主義」這一理論,這也是這個理論第一次被提出。之後,這些人提出了古代德國農業共產主義的理論,在學術研究上,這個理論是大家共同的財產。很多地方都有和德國農業組織相似的情況,這些情況總結起來就是所有經濟發展的開端都是農業共產主義,這也是德.拉弗勒(F. de Laveleye)十分注重的發展學說。
俄國、亞洲、印度這些地方的案例都可以證明這...
推薦序
前言
《世界經濟簡史》一書是由德國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著。西元1919至1920年,馬克斯.韋伯應學生的熱烈呼聲,在慕尼黑大學講授「普通社會經濟史概論」。1920年夏季,學期還沒結束,韋伯不幸病逝於德國慕尼黑。他的遺孀瑪麗安妮.韋伯邀請著名學者西格蒙德.赫爾曼和麥爾齊.帕爾伊將講座的筆記整理成書,即《世界經濟簡史》。這本書目前有多種中文譯名,《經濟通史》、《社會經濟史》、《世界經濟史綱》等。
《世界經濟簡史》可以說是馬克斯.韋伯在經濟史方面的盛名之作,西方知識界一直將它與馬克思(Karl Marx)的《資本論》(Das Kapital)相提並論。兩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深刻譜寫了資本主義的精神實質,各有千秋,可謂是同一時代的兩本經濟名著。
本書論述了原始的農業組織形態──家庭、氏族、村落和莊園制,以及前資本主義等各個時期的經濟形態,最終落腳到試圖解釋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本書中,作者遵循了由工業到商業再到金融貨幣的論述順序,還用大量篇幅論述了之所以資本主義發生在西方,不僅僅是得益於地中海沿岸那優越的地理環境,還因為其具有內在動力──資本主義精神。全書內容詳實,資料豐富,涉及從原始社會至現代社會的歷史、經濟、宗教等各個方面。
前言
《世界經濟簡史》一書是由德國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所著。西元1919至1920年,馬克斯.韋伯應學生的熱烈呼聲,在慕尼黑大學講授「普通社會經濟史概論」。1920年夏季,學期還沒結束,韋伯不幸病逝於德國慕尼黑。他的遺孀瑪麗安妮.韋伯邀請著名學者西格蒙德.赫爾曼和麥爾齊.帕爾伊將講座的筆記整理成書,即《世界經濟簡史》。這本書目前有多種中文譯名,《經濟通史》、《社會經濟史》、《世界經濟史綱》等。
《世界經濟簡史》可以說是馬克斯.韋伯在經濟史方面的盛名之作,西方知識界一直將它與馬克思(Karl M...
目錄
韋伯的生平
前言
第一篇 家庭、氏族、村落以及莊園
第一章 農業組織和有關農業共產主義的問題
第二章 財產制度與社會團體
第三章 領主所有權的起源
第四章 莊園
第五章 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前西方各國農民的地位
第六章 莊園中的資本主義發展
第二篇 現代資本主義發展之前的採礦業
第七章 工業經濟組織的基本形式
第八章 工礦業的發展階段
第九章 手工業行會
第十章 歐洲行會制度的起源
第十一章 行會的解體與家庭工業制度的發展
第十二章 工場生產、工廠及其先驅
第十三章 現代資本主義發展之前的採礦業
第三篇 前資本主義時代的商業與交換
第十四章 商業發展的開端
第十五章 商品運輸的技術條件
第十六章 運輸業與商業的組織方式
第十七章 商業企業的各種形式
第十八章 商人行會
第十九章 貨幣史與貨幣
第二十章 前資本主義時期的銀行和貨幣交易
第二十一章 資本主義時期之前的利息
第四篇 現代資本主義的開端
第二十二章 現代資本主義的內涵和前提條件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現實
第二十四章 早期大規模投機危機
第二十五章 自由批發貿易
第二十六章 16至18世紀的殖民政策
第二十七章 工業技術的進步
第二十八章 市民
第二十九章 合理化的國家
第三十章 資本主義精神的進化演變
韋伯的生平
前言
第一篇 家庭、氏族、村落以及莊園
第一章 農業組織和有關農業共產主義的問題
第二章 財產制度與社會團體
第三章 領主所有權的起源
第四章 莊園
第五章 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前西方各國農民的地位
第六章 莊園中的資本主義發展
第二篇 現代資本主義發展之前的採礦業
第七章 工業經濟組織的基本形式
第八章 工礦業的發展階段
第九章 手工業行會
第十章 歐洲行會制度的起源
第十一章 行會的解體與家庭工業制度的發展
第十二章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