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是許多少年向往的地方,也是許多已經畢業的青年無比懷念的地方 。 教室裡的凝神思考,講臺上的高談闊論,草坪上的促膝談心,書桌旁的技藝切磋,小路邊的朗朗晨讀,球場上的酣暢揮汗……都是大學裡最難忘的回憶 。 在這裡,他們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他們從不諳世事的孩子成長為社會中的一員;在這裡,他們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純粹的歲月,不像高中生活那樣充滿了升學的壓力,可以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地遨遊,可以跟同學盡情歡笑;在這裡,他們伸出了自主探索社會的觸角,大學校園已不是封閉的象牙塔,外面的世界以各種方式在大學生的心裡激盪起陣陣漣漪 。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中華民族已踏上偉大復興的徵程,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必然,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幸福進取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 。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國家未來人才的主力軍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保證 。 大學生正處於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轉變階段,處於逐步走向成熟 、 獨立的時期,一系列的人生課題需要去解決,如專業知識的儲備 、 智力潛能的開發 、 個性品質的優化 、 擇業的選擇 、 為將來的家庭生活做準備等 。 由於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強,在處理學習 、 社交 、 愛情 、 擇業 、 挫折等複雜問題時,常常會內心矛盾衝突,出現煩惱 、 焦慮 、 苦悶等消極的情緒 。 加之大學生是社會生活中最敏感的群體,時代的變遷和衝擊在他們的心靈中引起的激盪最為明顯 、 最為強烈;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各種文化思潮的衝擊 、 多種價值觀念的衝突,使大學生需求過高但滿足相對不足,心理壓力大但排遣心理能力不足,心理刺激集中但轉移空間不足,這些矛盾都可能使他們產生心理問題或心理困擾 。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率為 10% ~ 30%,心理障礙已成為大學生休學 、 退學 、 死亡的主要原因,心理健康問題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障礙之一 。
2004 年,雲南大學校園發生了轟動全國的馬加爵殺害 4 名同學的刑事案件 。 此案件由於作案者為大學生且出身卑微 、 手段殘忍,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 馬加爵曾被評為 「 省三好學生 」, 於 2000 年就讀於雲南大學生化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其殺人的起因是打牌爭執 : 打牌過程中馬加爵認為同學的話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 轉而動了殺機, 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先後殺害了 4 名同學, 而後逃竄, 最後被抓捕 。
2013 年 3 月,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2010 級碩士研究生林森浩將其做實驗後
剩余在實驗室內的劇毒化合物帶至寢室, 注入飲水機槽, 室友黃洋早上起床後飲水中毒, 10 天後醫治無效死亡 。 經警方查明, 林森浩因生活瑣事與黃洋關係不合 、 心存不滿, 林森浩對黃洋的不滿日積月累以致最後做出瘋狂舉動 。林森浩最終於 2015 年被判處死刑 。
以上大學校園的悲劇案例令人扼腕嘆息 ! 另外,全國範圍內各學校每年因為各類心理原因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自殺學生人數一直不容小覷 !每位大學生都會經歷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 挫折與成功 、 悲傷與喜樂 、自卑與驕傲 、 苦楚與歡笑 、 酸澀與甜蜜,情緒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 情緒是個體行為的重要驅動力,它影響著人們認知活動的方向 、 行為的選擇 、 人格的形成以及人際關係的處理 。 處在青年期的大學生,心理上正經歷著急遽的變化,情緒起伏波動大,情感體驗豐富 、 複雜,容易陷入情緒困境 。
這一特點必然會影響到大學生學習 、 生活等各個方面,長期持續的情緒不良會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
國務院印發的 « 2010 — 2020 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 中明確提出 「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 體魄強健 、 意志堅強 」,各高校都專門成立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諮詢老師,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 。 從政策文件的頒發和各高校的行動中,不難看出國家及相關部委 、 各高校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視,力圖大力推進心理健康工作,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
因此,本研究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以情緒管理能力為切入點,構建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結構維度,力求編製出符合大學生實際情況,具有較高信效度的情緒管理能力測量問卷,以考察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現狀 、 存在的問題 、 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並提出相應干預對策,同時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探討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這對於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極為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