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一種外在裝飾的藝術形式,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活日用品及藝術欣賞品中,在世界各國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發展歷程和技術特點,其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是我國傳統手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刺繡在題材、技法、功能上都充分反映出人們在生活習俗、思想情感上的藝術創造智慧,它是人們尋求審美快感、社會化認知、精神訴求的外在表現,具有一定的符號化意義。
刺繡雖然不是人們生活的基本物質需求,卻因為人類各種精神需求而與生活緊密相關,這使我們能通過大量的出土織物中的刺繡來見證、研究歷朝歷代的生活文化。戰國時期的蟠龍飛鳳情境夢幻、漢代乘雲繡和信期繡結構浪漫,我們在感嘆針法細密的同時更多的是被遠古圖式的特殊氣息感染。魏晉、唐代畫繡自繡製佛像肇始,宋代的閨閣繡在文人的參與下造就了畫繡的巔峰,明代資本主義萌芽將刺繡變為文化商品,清代的宮廷需求加速了各地刺繡的發展,使四大名繡等繡種得以誕生。清末至民國,在戰火與硝煙中,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擴展與外來勢力的侵略,刺繡依舊粲然,出現了中西合璧的仿真繡、亂針繡等得益於西洋化的表現針法。
本書的編寫立足於刺繡文化、設計及技法的綜合層面,對手繡與機繡的共性和各自特點展開研究。圍繞刺繡文化發展、刺繡產品與生活方式的概述,深入手繡與機繡的設計分析,側重對手繡繡樣與機繡圖形設計的特點闡述,以及機繡操作流程的規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