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是隱喻,也是事實,說是隱喻,「再生」一詞就如「慾火的鳳凰」、「大死一番而後甦」這些說法一般,帶著些許生命的體驗、些許夢想,期盼一個歷經錘鍊的生命,再度發揮它的動能和光熱。
文藝復興既是古典的再生,也是人的再生,使希臘羅馬的古典思想及人文精神由強勁的詮釋和創新,再度活現。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2 項符合
傳統的再生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值得珍貴的傳統,這個源頭活水在今天卻因著社會的變遷,而失去自覺,闇然不彰。
本書試圖透過創造性的詮釋,再度喚醒中國人內心這珍貴的力量和觀念的泉源,使之在現代脈絡中獲得張舉,進而成為現代文化中的活力。
作者簡介:
沈清松
台灣雲林人,民國三十八年,輔仁大學哲學系、哲學研究畢業,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