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愛情在妄想世界不過是暴力的遁詞/蔡詩萍
愛情只為投緣的人溫柔。的確,你若不愛對方,對方哪怕掏出心肺,你也無動於衷。沒辦法,不愛就是不愛,世間男女或可基於功利、世俗的價值,勉強去接受一場婚姻,可是,那裡面有多少愛情成分,他們心知肚明。
愛情的互動,雙方有情有意,最美好,雖然不見得就保證一生一世。兩人之中,一人落花有意,一人流水無情,不好卻未必不美,因為單戀的苦痛,往往可激發出那人某些生命的能量或體悟,終其一生使他難以忘卻跌入愛情的苦澀美感。
絕大多數的戀人,都經歷過相近的戀愛情境。他們多數很幸運,儘管愛情在現實生活裡,會退色,會變形,會轉調,會崩壞,但人性裡那種求生存的本能,自然驅使他們適應環境,合理化自己並不滿意的現況。
我常想,人的這種調適潛能,真屬上帝的恩寵吧,不然,每個人心底都藏著那麼巨大的失落感,漫漫人生怎樣才能安然度過呢。
但上帝也不見得都很仁慈,總有些人跌落在愛情的失落裡,一蹶不振。有些則更可怕,是一頭栽進自己編織的愛情迷網裡,始終不肯或不能走出來。既傷了自己,也嚴重傷了無辜的他人。那已經不是「愛情學」的一環了,根本是精神醫學的主題之一。到了這地步,就算你對人間情愛,有再多寬容理解,對這種偏執的「戀情妄想症」患者,又能如何呢!
我一邊讀著精神醫師杜鈴‧歐林的親身恐怖經歷,一邊回想身邊許多公眾人物朋友類似的經驗。當他們被「戀情妄想症」患者緊緊釘住,被假想成一場虛擬的激情愛戀對象時,他們也曾試著去紓解對方鎖緊的眉頭,或者以為過一段時日後問題自然淡化,於是不以為意。但誰知道,戀情妄想症患者卻早已替自己寫出一幕幕戲碼,照本宣科的要當起導演,做起主角了。
戀情妄想症患者對其妄想的愛戀對象,何以會想當然爾的一節節加深愛戀深意,何以緊緊鎖定特定對象拼命糾纏,這些深層的心理結構,一定有些部分我們似乎了解,例如在妄想對象身上,投射了自己無法找到的虛幻愛情滿足感;可是,為什麼戀情妄想症患者要鎖定這個人或那個人?被盯上的人,又是如何在痛苦與恐懼中過日子?相對來說,可參照的資料就有限多了。杜鈴‧歐林醫師的切身之痛,為真實世界裡飽受戀情妄想症患者侵擾的人,提供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案例。
在人們普遍愛聽愛看八卦話題的年代,公眾人物最容易成為戀情妄想症患者緊追的「獵物」,他們被迫成為虛擬愛情的男女主角,他們莫名其妙被放在戀情妄想症患者一手操控的劇本裡。我們往往忽略他們被緊緊盯住的痛苦感受。我在這本《絕非虛構──心理醫師的驚悚之愛》裡,充分體會了被戀情妄想症患者一路追逐的驚悚,那已非愛情張力所突顯的世界,根本是另一個暴力危城吧。
序文作者簡介:
現在擔任聯合晚報總主筆,為大學講師、有線電視節目主持人。著作有:《不夜城市手記》、《三十男人手記》、《男回歸線》、《騷動島嶼的論述反抗》、《你給我天堂也給我地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