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7 項符合

當尼采哭泣:心理治療小說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9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當尼采哭泣(When Ni...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10/14
當尼采哭泣(When Nietsche Wept)讀後感--兼論尼采的邊緣性人格 德國哲學家尼采於哲學本身並不盡然較其他哲學家傑出,然而在解放人類被禁錮的靈魂、面對孤獨的心靈突破,尤其破天荒喊出"上帝已死",挑戰西方基督教文化,這位思想巨人身體力行抗拒物質誘惑,為立下典範...
當尼采哭泣:心理治療小說 當尼采哭泣:心理治療小說

作者:歐文.亞隆(Irvin Yalom) / 譯者:侯維之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2007-12-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46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當尼采哭泣:心理治療小說

本書為一本心理治療小說,揉合了真實的人物與虛構的情節,以推理小說般扣人心弦的筆法,述寫現代精神分析學萌芽之初,實習醫生佛洛伊德的老師布雷爾受託診治尼采的故事,巧妙揉合了史實與虛構,層層剝現兩人內心世界的焦慮、恐懼、執迷的愛慾妄念,以及現代心靈的困境與救贖之道。

作者簡介:

歐文.亞隆 Irvin D. Yalom

 1931年生於華盛頓,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當代精神醫學大師,與維克多.法蘭可(Viktor Frankl)、羅洛.梅(Rollo May)並稱存在主義治療法三大代表人物。

 目前擔任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榮譽教授,持續在全美各地發表演講並投入臨床治療工作,其主講的錄音帶廣泛使用於治療師的訓練工作。因其在臨床精神醫學領域的貢獻,曾獲得一九七四年艾德華.史崔克獎,這是關於美國精神醫學照護與治療所頒的獎;還有一九七九年獲得美國精神醫學會為學術研究頒發的基金獎。

 除了撰寫專業教科書如《團體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住院病人團體心理治療》,與吉妮.艾爾金合著《日漸親近》,與李伯曼和麥爾斯合著《會心團體:最初的事實》之外,亞隆也擅寫心理治療小說和故事,如《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生命的意義》、《愛情劊子手》等,多次榮獲歐美小說和非小說文類獎項,如《當尼采哭泣》榮獲1992年the Commonwealth Club小說類金牌獎。

 亞隆定居加州Palo Alto,個人網站為http://www.yalom.com/ 。


商品資料
  • 作者: 歐文.亞隆 譯者: 侯維之
  • 出版社: 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0-11-01 ISBN/ISSN:957693463X
  • 頁數:480頁
  • 類別: 中文書> 世界文學> 英美文學
圖書評論 -   評分:
  當尼采哭泣(When Ni...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10/14
當尼采哭泣(When Nietsche Wept)讀後感--兼論尼采的邊緣性人格
 德國哲學家尼采於哲學本身並不盡然較其他哲學家傑出,然而在解放人類被禁錮的靈魂、面對孤獨的心靈突破,尤其破天荒喊出"上帝已死",挑戰西方基督教文化,這位思想巨人身體力行抗拒物質誘惑,為立下典範,以幾近自虐模式,為人類在生老病死的內在焦慮中粹煉出宗教外的全新出路,沒有他在十九世紀奠定"存在"基礎,二十世紀的心理、哲學等人文發展是否如今天樣貌實難定論,封他為存在思想的頂尖英雄該不為過吧!

真理的敵人並非欺瞞,而是對事情的深信不疑!
我們對生命的責任是創造更高境界的生命,而非複製更低等的....
真理的追求者不畏狂風暴雨,只怕水域太淺.....
廣闊的視野能沖淡悲劇,當你爬得夠高,悲劇將不會再是悲劇.....

本書最值得閱讀之處是作者Irvin Yalom憑著對尼采的深厚了解,不時於書中穿插發人深省的哲思文句,仔細咀嚼這些存在思想所關心主題:孤獨、自由、死亡、老化、獨立、生命意義等現代人正陷於苦悶的人生議題,如果您正因現實生活、經濟問題而陷入心靈困境,尼采所開岀的良方,能讓焦慮的現代人得到無比慰藉.

此書已問世十年以上,小說為引人入勝的虛構、修飾文體始終吸引不了我,然而當Irvin Yalom、Josef Breuer、尼采及佛洛伊德(書內為配角)等大師一字排開, 有些事形勢比人強,不讀可能是我的損失,閱畢後發現幸好當初未讀,因為以十幾年前的知識功力自認無法駕馭深邃內容.

書中主角Josef Breuer為維也納當地名醫,享有一切中年男子該有的榮華,因無法與妻子建立相知相惜之情,因此渴望出現婚外的心靈連結,另一主角尼采也同樣面臨情愛長期枯竭 ,在兩位同時迷戀內外兼具作家Lou Salome下,彼此展開一段奇幻的心靈互療,即便Yalom鞭辟入裡的將兩位孤獨的靈魂在面臨情愛時的愛恨情仇刻劃得絲絲入扣,從種種跡象顯示, 當Lou Salome之於尼采,以及貝莎(Breuer的歇斯底里患者)之於Josef Breuer的激情超乎正常情慾的互動就可能有依附關係滲入,既存在依附,不套入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解讀潛在心靈深處的情愛,就難以窺探其真相.

邊緣性人格在十九世紀尚未被發現,此堪稱心理疾病中最複雜症狀直至20世紀中業才在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首次出現,尼采自然不清楚身心受迫可能為此人格所困,診斷此症可由三方向嘗試:

一,由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5)判別:

九項診斷標準中包括:怕被拋棄、人際困擾、認同障礙、衝動行為、自殘自殺、易怒衝動、空虛孤獨、暴怒、多重性格.(三項以上為中度,五項以上為重度)

二,茁著”您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心理出版社)指出此症有五大主要因素:

三歲前未受良好照護、童年經歷孤獨歲月、幼時父母感情不睦經常吵架、父或母為邊緣人格、幼時經歷分離焦慮.

三,我在作邊緣人格心理諮商時,也發現此人格有另九大特質:

邊緣人格九特質:強勢、急躁、極端、操控、情緒、固執、嘮叨、愛面子、壓抑(邊緣人格分外放及壓抑型,外放型較不會壓抑).

尼采寫過”瞧!這個人”自傳,整本書僅交代本人其他著作大綱,未多提家庭背景及生平事蹟,因此欲藉文獻資料分析其性格有客觀難度,此外邊緣人格既複雜難懂,就很難以生硬的診斷標準界定,如試著由尼采所處成長背景、邊緣性格行為及面對情感事件(依附對象)的心理反應論斷該是另一周延方式,:

成長背景:尼采在本書末段有以下的自我剖析:自父親死後(五歲失怙),我被無情又冷漠的女性所環繞,母親、妹妹、外祖母、阿姨們,不健全的環境烙印在我身上,從那時起,我就視與女人的親密關係為畏途…

邊緣性格之行為:邊緣人格的特質之一是極端,尼采曾說:”上帝已死”,”出門跟女人會面?別忘了你的鞭子!,人際關係上的情緒反應也表現在他與音樂家華格納的愛恨情仇上,曾視他為摯友,將其偶像化,當發現華格納音樂中歌頌基督教,被視為情感上的背叛,立即與好友劃清界線.尼采反宗教同時,似乎也將反宗教本身視為個人信仰,除了極端、強勢、操控、情緒、固執的邊緣人格特質能解釋,還有什麼因素能解析此特蘇性格呢?

面對情感事件(依附對象)的心理反應: 尼采於書中說:Lou Salome不僅是我的紅粉知己,也是心靈伴侶,她了解我,為我找出新的方向,讓我邁向令人昏眩的高度……,這位自視甚高的哲人一旦被能匹配才女吸引,枯竭心靈極可能展開依附,在求婚被拒後,尋求母愛的邊緣人格原魔可能因此爆裂,於是不斷說出貶抑女性的非理性話語.

除以上因素外,根據記載,在偏頭痛、嚴重胃病、過度換氣(邊緣人格的恐慌症現象)、憂鬱、焦慮、,甚至出現強烈自殺念頭…..,皆證明尼采在情變下邊緣人格症狀.

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認為年幼時遭遇的情感剝奪,正是影響人格發展和與他人社會互動困擾的最大主因, 邊緣人格者在嬰幼兒期未滿足心理依附基本需求,終其一生都可能尋覓那童年經驗中未曾吃飽喝足的心理依附,從尼采為情所困的ㄧ生該得到些許印證。
 當尼采哭泣(When Niet...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10/14
當尼采哭泣(When Nietsche Wept)讀後感--兼論尼采的邊緣性人格
 德國哲學家尼采於哲學本身並不盡然較其他哲學家傑出,然而在解放人類被禁錮的靈魂、面對孤獨的心靈突破,尤其破天荒喊出"上帝已死",挑戰西方基督教文化,這位思想巨人身體力行抗拒物質誘惑,為立下典範,以幾近自虐模式,為人類在生老病死的內在焦慮中粹煉出宗教外的全新出路,沒有他在十九世紀奠定"存在"基礎,二十世紀的心理、哲學等人文發展是否如今天樣貌實難定論,封他為存在思想的頂尖英雄該不為過吧!

真理的敵人並非欺瞞,而是對事情的深信不疑!
我們對生命的責任是創造更高境界的生命,而非複製更低等的....
真理的追求者不畏狂風暴雨,只怕水域太淺.....
廣闊的視野能沖淡悲劇,當你爬得夠高,悲劇將不會再是悲劇.....

本書最值得閱讀之處是作者Irvin Yalom憑著對尼采的深厚了解,不時於書中穿插發人深省的哲思文句,仔細咀嚼這些存在思想所關心主題:孤獨、自由、死亡、老化、獨立、生命意義等現代人正陷於苦悶的人生議題,如果您正因現實生活、經濟問題而陷入心靈困境,尼采所開岀的良方,能讓焦慮的現代人得到無比慰藉.

此書已問世十年以上,小說為引人入勝的虛構、修飾文體始終吸引不了我,然而當Irvin Yalom、Josef Breuer、尼采及佛洛伊德(書內為配角)等大師一字排開, 有些事形勢比人強,不讀可能是我的損失,閱畢後發現幸好當初未讀,因為以十幾年前的知識功力自認無法駕馭深邃內容.

書中主角Josef Breuer為維也納當地名醫,享有一切中年男子該有的榮華,因無法與妻子建立相知相惜之情,因此渴望出現婚外的心靈連結,另一主角尼采也同樣面臨情愛長期枯竭 ,在兩位同時迷戀內外兼具作家Lou Salome下,彼此展開一段奇幻的心靈互療,即便Yalom鞭辟入裡的將兩位孤獨的靈魂在面臨情愛時的愛恨情仇刻劃得絲絲入扣,從種種跡象顯示, 當Lou Salome之於尼采,以及貝莎(Breuer的歇斯底里患者)之於Josef Breuer的激情超乎正常情慾的互動就可能有依附關係滲入,既存在依附,不套入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解讀潛在心靈深處的情愛,就難以窺探其真相.

邊緣性人格在十九世紀尚未被發現,此堪稱心理疾病中最複雜症狀直至20世紀中業才在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首次出現,尼采自然不清楚身心受迫可能為此人格所困,診斷此症可由三方向嘗試:

一,由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5)判別:

九項診斷標準中包括:怕被拋棄、人際困擾、認同障礙、衝動行為、自殘自殺、易怒衝動、空虛孤獨、暴怒、多重性格.(三項以上為中度,五項以上為重度)

二,茁著”您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心理出版社)指出此症有五大主要因素:

三歲前未受良好照護、童年經歷孤獨歲月、幼時父母感情不睦經常吵架、父或母為邊緣人格、幼時經歷分離焦慮.

三,我在作邊緣人格心理諮商時,也發現此人格有另九大特質:

邊緣人格九特質:強勢、急躁、極端、操控、情緒、固執、嘮叨、愛面子、壓抑(邊緣人格分外放及壓抑型,外放型較不會壓抑).

尼采寫過”瞧!這個人”自傳,整本書僅交代本人其他著作大綱,未多提家庭背景及生平事蹟,因此欲藉文獻資料分析其性格有客觀難度,此外邊緣人格既複雜難懂,就很難以生硬的診斷標準界定,如試著由尼采所處成長背景、邊緣性格行為及面對情感事件(依附對象)的心理反應論斷該是另一周延方式,:

成長背景:尼采在本書末段有以下的自我剖析:自父親死後(五歲失怙),我被無情又冷漠的女性所環繞,母親、妹妹、外祖母、阿姨們,不健全的環境烙印在我身上,從那時起,我就視與女人的親密關係為畏途…

邊緣性格之行為:邊緣人格的特質之一是極端,尼采曾說:”上帝已死”,”出門跟女人會面?別忘了你的鞭子!,人際關係上的情緒反應也表現在他與音樂家華格納的愛恨情仇上,曾視他為摯友,將其偶像化,當發現華格納音樂中歌頌基督教,被視為情感上的背叛,立即與好友劃清界線.尼采反宗教同時,似乎也將反宗教本身視為個人信仰,除了極端、強勢、操控、情緒、固執的邊緣人格特質能解釋,還有什麼因素能解析此特蘇性格呢?

面對情感事件(依附對象)的心理反應: 尼采於書中說:Lou Salome不僅是我的紅粉知己,也是心靈伴侶,她了解我,為我找出新的方向,讓我邁向令人昏眩的高度……,這位自視甚高的哲人一旦被能匹配才女吸引,枯竭心靈極可能展開依附,在求婚被拒後,尋求母愛的邊緣人格原魔可能因此爆裂,於是不斷說出貶抑女性的非理性話語.

除以上因素外,根據記載,在偏頭痛、嚴重胃病、過度換氣(邊緣人格的恐慌症現象)、憂鬱、焦慮、,甚至出現強烈自殺念頭…..,皆證明尼采在情變下邊緣人格症狀.

John Bowlby的依附理論認為年幼時遭遇的情感剝奪,正是影響人格發展和與他人社會互動困擾的最大主因, 邊緣人格者在嬰幼兒期未滿足心理依附基本需求,終其一生都可能尋覓那童年經驗中未曾吃飽喝足的心理依附,從尼采為情所困的ㄧ生該得到些許印證。
 阿拉摩提-愛你的命運 這是...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0/02/01
阿拉摩提-愛你的命運

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敲醒對現在生活方式忐特不安的我

這本好書值得細細品味
 非常有趣、人性的一部小說,用虛...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09/05/07
非常有趣、人性的一部小說,用虛構的情節帶出再真實不過的問題。



書中的每之談話治療皆有驚喜。
 只是想推薦...給更多心靈需要...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06/10/03
只是想推薦...給更多心靈需要滋潤的人

這本書的精華心得,就留給文筆好的讀者分享吧.
 不知道多少人有這種感覺:關於心...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05/06/10
不知道多少人有這種感覺:關於心理分析、心理治療的題材 (意識、夢、潛意識、記憶、失憶、深度對談、自我剖析、存在、催眠…) 有時就好像身上的「癢」一樣,明明感覺得到,卻很難搔到它。 



也許正是因為難以捉摸、半夢半醒的關係,藝術家喜歡圍繞在心理分析四周來做文章。Dostoevsky 在《地下室手記》裡寫道:有些事只能說給朋友聽,有些甚至朋友也不能說,另外有些事連告訴自己都不行;西班牙導演 Pedro Almodovar 的電影 《悄悄告訴她》 (Talk to Her) 是藉著兩位昏迷不醒的女病患以及男看護士的獨白來述說現實世界的故事; 2004 年 Umberto Eco 最新的小說 The Mysterious Flame of Queen Loana 中間的主角也是一位患了失憶症的舊書商,在一場意外之後,忘記了所有情感的聯繫 (朋友、家庭、子女、婚外情) 卻牢牢記得一切跟書與文化有關的事物。可見虛構中有夢幻的成分,經常令藝術家著迷。 



Irvin D. Yalom 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教授。在《當尼采哭泣》(When Nietzsche Wept) 這本小說裡,他虛構奧地利心理分析之父 Josef Breuer 與德國哲學家尼采1882 年年底在維也納相遇的一段故事。 



當時尼采由於情感受挫,臨床上有貧血、嘔吐、偏頭痛、妄想、憂鬱症的跡象,不但精神狀態低迷,甚至嚴重到有自殺的傾向。在故事裡,Breuer 受尼采前女友 Lou Salome之託,決心要治療尼采的心理與身體病痛。但是尼采並非普通病人,他的自尊心與哲學體系強烈到視痛苦 (misery) 為人生的試金石,再大的病痛也沒有治療的必要。尼采和 Breuer 在私人診所見過幾次面之後,拒絕接受 Breuer 進一步的建議,住進療養院接受專業的治療,因為他認為 Breuer 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自己,他不可能成為任何人的棋子。不得已,Breuer 在尼采即將離開維也納以前,想出了一個妙計,他請尼采用他的哲學訓練當他的心理治療醫師,而他負責治療尼采的身體。兩個人各有專長,各有需要治療的地方,可以算是立於平等的地位,尼采考慮了一下,答應了這樣的安排。 



原來,Dr. Breuer 當時是人人稱羨的名醫,家世顯赫且美艷無比的妻子為他生育了五個小孩,表面上看來一切順遂,但是他內心深處從父母、家庭到事業都有外人不知道也無從紓解的遺憾與壓力。透過和尼采真誠的對話與殘酷的回應,他最後終於跳出束縛,得以選擇 (而不是被人選擇) 他自己的人生。而他也回過頭來幫助尼采暫時放下超人的面具、吐露出心裡的鬱卒,從而緩解身心的病痛。 



經驗告訴我,透過學者或專家所寫的故事,讀者比較容易理解一些比較艱深而且沒時間多接觸的主題。這本小說也不例外,除了專業素養使得場景對話逼真寫實以外,書中有許多作者熟讀各種著作且仔細研究以後插入故事中間的思想名言。透過兩位主角的深度對話,導引出追求生命意義與淬煉思想人格的一些準則,例如:

Whatever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凡是沒讓我掛掉的,都讓我更堅強。 

If you kill God, you must also leave the shelter of the temple. 

如果你殺了上帝,你當然也要離開教堂的保護。 

Not to take possession of your life plan is to let your existence be an accident. 

一個人不掌握生命就是讓他的存在變成偶然。 

If one does not live in the right time, then one can never die at the right time. 

如果我們不能生得其時,那麼我們也永遠無法死得其時。 



這些話假使是放在一本哲學或心理學的專論作品的話,讀者可能會感到比較沉重的負擔。透過小說的鋪陳,我們好像身歷其境一樣隨著故事的節奏、對話的張弛而起伏,不知不覺就吸收很多臨床與心理分析治療相關的知識,順帶將尼采的重要哲學思想也一併咀嚼。 



作者說故事的功力令人相當驚訝。實際上 Breuer 並沒有見過尼采,但許多週邊的人物與背景都有歷史根據。兩位開啟時代的巨人心靈之間的對話與角力能夠引經據典寫到合情合理可以算是難能可貴,雖然最後的轉折 (twist)稍微有一點突兀,我想也沒有更合理的安排了。 



1882 年 Dr. Breuer 正屆不惑之年,1894 年他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Studies on Hysteria)開啟了二十世紀心理分析學科的先河。尼采當時也已經接近四十歲,三年以後尼采完成了《查拉圖斯特如是說》 (Thus Spoke Zarathustra)。尼采曾說他的書要等一百年以後才有人讀,又說:Hegel lamented on his deathbed that he only had only one student who understood him, and even that one student misunderstood him! I am unable to claim even one misunderstanding student. 



黑格爾臨終時感嘆只有一個學生了解他,而且還是誤解。我卻連一個能誤解我的學生都沒有。這句話其實過於悲觀。憑著悍然面對生命的態度,追根究底的勇氣,他也已經成為影響深遠的哲學家。 



故事到最後,Breuer 邀尼采留在當地體驗家的溫暖,尼采卻執意要到義大利放逐自己。在冰天雪地的維也納冬季裡,兩個人因為推心置腹而建立的友情太令人不捨,讀者可能會私自希望「故事不要這樣結束」。以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這本小說應該算是成功了大半。
 在自我追尋的過程中,如果你曾經...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04/12/30
在自我追尋的過程中,如果你曾經問過自己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那麼,這本書顯然沒辦法提供你答案;但是,它能給你的,卻是一份更好的禮物:一種幫助你追尋的「力量」。

誠摯的希望大家來讀這本好書!!
 本來是要去借有關心理治療理論的...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04/02/20
本來是要去借有關心理治療理論的書,卻被這個奇特的標題將我的目光吸引住了。說實在的,我對尼采並不太熟悉,對心理治療也是剛入門。但是當我一頁頁進入布雷爾醫師跟尼采教授的會談過程時,我覺得我不是在讀一本書。而是潛意識中的小矮人與我自己的對談。尼采的"超人"跟"上帝以死"的哲學觀,已經耳聞以久,但是藉由這本書的會談過程中。更輕易的感受到尼采想要表達的意志。或陪霅鞎勿疚L本書的我,還談不上獲益良多,但是這樣一本難得的好書,卻是會讓我再三賞玩的好書。看來還要把家中那本塵封已久的"查拉特拉圖如是說"拿出來重讀了!
 好令人感動的一本書,什麼是精神...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01/03/19
好令人感動的一本書,什麼是精神分析?什麼是談話治療?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擁有一座「秘密花園」,端看您是否肯花時間去灌溉它、整理它;又是否願意開放它,或容許別人進入它!

書中布雷爾的真性情與尼采的孤獨、絕望,都給人很深的感觸與省思。在誠摯的兩造對話中,誰是醫生?誰是病患?激盪著的不僅是心靈,更是人性與真理。

逃避、不真實面對,只會將所有問題堆積成難解的心結,並將自己推落至無底的痛苦深淵;坦然面對自己並接受自己,才是治癒自己心靈傷痕的唯一處方。

懂得自我分析,懂得與自己心靈做真誠的溝通與對談,人生便不至於會淪為孤寂或無助!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細讀的心理分析叢書,不管是對自己的瞭解,或對他人的幫助。它讓人透徹的看清楚人性的脆弱與茫然,也更讓人體認到強者與弱者不過是存在著人類思維的一念之間與一線之隔罷了!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您珍藏的好書,在深思與反思的交鋒中,它可以讓您在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每個不同的階段,擁有不同的體會與領悟。

買下它,並典藏它吧!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遇見賽斯﹝有聲書﹞
66折: $ 85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健康之道有聲書第7輯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1-4集套書
66折: $ 929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童年情感障礙療癒系列套書(三冊):《大腦依戀障礙(二版)》+《童年情感忽視(二版)》+《童年情感忽視2》
作者:史丹.塔特金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4-05-20
66折: $ 89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奈奈與薰的SM日記(13)
作者:甘詰留太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11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博客來獨家書封版】
作者: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4
$ 33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作者:杉井光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4-09-30
$ 284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危險便利商店5+6特裝版完
作者:gusao(945)
出版社:平心出版(欣燦連)
出版日期:2025-01-16
$ 118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我愛IVE:出道即巔峰!大勢完顏女團
作者:Miss Banana
出版社:大風文創
出版日期:2024-12-05
$ 22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學校沒教的事】性別教育:引導孩子建立正確性觀念,談性也能大方又自在!
作者:髙橋怜奈
出版社:小光點
出版日期:2025-01-16
$ 26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這些話,為什麼這麼有哏?!──名人毒舌語錄1200句
作者:艾瑞克.格茲莫考斯基
出版社:本事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5
$ 31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ChatGPT 萬用手冊 2025 春季號:GPT-4o/o1、GPTs、Canvas、DALL-E 3、Copilot、Claude 3.5、Gemini 1.5、NotebookLM
作者:蔡宜坦
出版社:旗標
出版日期:2024-12-20
$ 537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