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集子文章,選摘自中時電子報浮世繪版染坊的發燒專欄「編輯室報告」。從這本書,讀者可以深入認識台灣報紙代表性藝文副刊的經營和發展歷程,更可以看到一個工作團隊細緻的用心與用情。長期關注台灣社會生命力的呈現,與讀者有極佳的互動。展現的是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對社會不公義的針貶,對台面下小老百姓的質樸與真誠的頌讚。透過浮世繪的故事,提醒我們再一次由衷尊敬這大社會中每一份工作獨特的價值與非凡的意義。
作者簡介:
夏瑞紅,需要虛張到所謂「資深編輯」的聲勢時,我就說,我是從小學自己剪貼「大同月刊」,以及幫老師刻考卷、通知單鋼板的時候,「開始研究編輯工作」的。
接下來,我一路編寫:小學、國中畢業紀念冊,高中、大學的校刊、校報、畢業紀念冊;然後,二十年來「吃的頭路」也不外乎雜誌社、報社的記者、編輯。
不過,老實說,我非「科班出身」,最初探闖新聞圈,只是混混花花世界,好儲蓄資糧回家寫小說,根本沒有認真想過什麼叫專業編輯。
關於編輯工作,我是最近幾年才若有那裡點「開悟」:喔!原來這麼回事;也才真的見識其「無中生有、有中生妙」的無限可能,和無限好玩。
今天,我之所以成為這樣一個編輯,要感謝工作歷程中所有人事因緣的造就,特別是中國時報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