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本由CBT實務工作者探討ACT模式,並將ACT融合至CBT的書。讀者不需要檢核CBT或ACT的假說和信念。CBT及ACT的組合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整合模式,而非荒謬的組合。這本書的ACT或CBT極少評論孰是孰非,而是相互了解,甚至相互合作。
本書幫助ACT實務工作者在理論與實務上整合CBT及ACT,超越形式技巧,進入功能的世界,並且進一步具備創新能力,以最有效、彈性的方式,幫助個案過著更有生命力的生活。
我們相信CBT及ACT實務工作者的相似處多於相異處。其中最大的相似處可能是對價值觀的看法。將ACT的方法與傳統的CBT整合是非常可行的。本書相當有價值之處,在於幫助讀者看到這些努力,並且讓你:
確認你在治療中使用的治療歷程
認知你在治療中過度重視及過度不重視的治療歷程
大大擴張你在治療中可使用的ACT及CBT理論上相合的技巧清單
擴張你創造新練習及隱喻的能力,以便在治療中使用
作者簡介:
約瑟夫.西亞諾契(Joseph V. Ciarrochi)
澳洲天主教大學正向心理學及教育研究所教授。他所發表的科學期刊論文已逾百篇,並有許多書籍出版。這些書籍涵括了日常生活的情緒智商、正念、接受及正向心理學。
安‧貝莉(Ann Bailey)
安‧貝莉碩士,資深臨床實務工作者及督導,曾因邊緣性人格障礙症及焦慮症的接受與承諾治療獲得公共心理衛生服務獎章。她的治療模式融合了接受與承諾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及辯證行為治療。已參與合著四本ACT書籍。.
譯者簡介:
張本聖
現職: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經歷: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諮商心理組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兼任副教授、東吳大學心理諮商中心主任、台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台北榮總精神部臨床心理師、台北張老師中心專任張老師
學歷:美國艾默利大學心理學博士、密西根州立大學諮商碩士
專長領域:變態心理學、心理病理學、心理衡鑑、臨床心理治療、諮商理論與技術、情緒管理
我的諮商及心理治療經驗正好跟著認知行為治療的三波演化。21歲〜30歲,從義務張老師、專任張老師至台北榮總時期,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一波(後效管理、系統減敏法等)運用於心理諮商及治療;30歲〜60歲,從台北市立療養院、東吳諮商中心至東吳心理學系,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二波(認知行為治療)做為心理諮商、治療及教學的基礎。61歲開始,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第三波(接受與承諾治療)進行心理諮商、治療及研究。認知行為治療的三波所使用的介入策略是相容的,只是哲學觀有差異。前兩波著重於病因的探討及症狀的減輕,第三波著重功能的增進。希望我自己、我的學生們及個案們的功能都能經由ACT而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大多數心理治療工作者,幾乎都學過認知行為治療,但是在使用上總覺得有所限制,常常放棄不用;相信有了這本書,可以讓實務工作者從原本已學習的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接受與承諾治療,找到交集點,更能提升我們的治療效力。
──陳秀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以開車做比喻,本書可以讓你更明白汽車的結構及機轉、更懂得如何選車,上路時碰到各種問題,也會知道該如何應變。
──張本聖(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大多數心理治療工作者,幾乎都學過認知行為治療,但是在使用上總覺得有所限制,常常放棄不用;相信有了這本書,可以讓實務工作者從原本已學習的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接受與承諾治療,找到交集點,更能提升我們的治療效力。
──陳秀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以開車做比喻,本書可以讓你更明白汽車的結構及機轉、更懂得如何選車,上路時碰到各種問題,也會知道該如何應變。
──張本聖(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推薦序
CBT與ACT合體的力量
陳秀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是張本聖老師投注在ACT翻譯的第二本書,感謝張老師文化的出版。我覺得這本書結合《ACT一學就上手》,可以讓國內的心理治療實務工作者能更有效掌握ACT的應用。因為大多數心理治療工作者,幾乎都學過認知行為治療,但是在使用上總覺得有所限制,常常放棄不用;相信有了這本書,可以讓實務工作者從原本已學習的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接受與承諾治療,找到交集點,更能提升我們的治療效力。
「整合」的英文字根是integral,指的是「構成整體不能少的」,而衍伸出integrity代表「完整」,integrate代表成為「一體」,本書對CBT與ACT的統整,即期望更整體性與實用性地構築有效的治療程序與實務原則。全書分成八章,點出CBT與ACT在特定主題概念上的整合價值、實際理念及對案主的行動作法。
本書的最大特點在於閱讀作者的整合論述時,也是幫助讀者澄清與學習理念的時刻。例如,作者提到「認知改變」是CBT的主要技巧,但是當CBT實務工作者卡住時,ACT可以讓他們從另一個觀點考量,而不必在一個陳腐的議題中打轉,「接受」就是其一。ACT與其他CBT取向的治療師對「接受」的重視程度不同,ACT更傾向「全然接受」,但是它並非是消極的接受如「我是個失敗者」,而是積極地經驗當下的事物,如接納「自己當下有一個我是失敗者的想法」。透過篇章中的論述,讀者可以澄清CBT與ACT的觀點,修正CBT的作法,讓案主不用改變認知,而是改變與認知的關係。這樣概念上的洗練,讓讀者對兩種取向有更清晰的理解與整合。
本書另一特點是學習者學會彈性應用,例如,作者不是一味偏袒ACT。CBT是減少困擾模式,是我們常用的習慣模式,雖然它讓我們陷入痛苦之中,而ACT的彈性模式不是用來取代它,回歸到功能實用主義,作者提到:我們不認為彈性模式永遠都是最好的,實務工作者可能也希望從彈性模式中所習得的技巧,能夠使用在減少困擾模式中,比如ACT中有價值的行動或承諾,可以用重視目標達成的減少痛苦模式來實踐。只要注意到模式的轉換,以及技巧功能(或結果)的改變,實務工作者就可以這麼做。
本書另一特點是為實務工作者所寫,書中有許多寶貴的錦囊等著我們去取。其中各單元步驟都有概念性的辯證與澄清,並且加入貼近個案的協助技巧、評估工具、家庭作業表格,非常實用;另外,運用插畫、隱喻傳遞概念,這些都能幫助治療師與案主工作時,帶出更多當下體驗與覺察,協助案主接納自己、體驗生活中有用的價值與行動,更彈性地面對生活,找到每個時刻的快樂。
CBT與ACT合體的力量
陳秀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是張本聖老師投注在ACT翻譯的第二本書,感謝張老師文化的出版。我覺得這本書結合《ACT一學就上手》,可以讓國內的心理治療實務工作者能更有效掌握ACT的應用。因為大多數心理治療工作者,幾乎都學過認知行為治療,但是在使用上總覺得有所限制,常常放棄不用;相信有了這本書,可以讓實務工作者從原本已學習的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接受與承諾治療,找到交集點,更能提升我們的治療效力。
「整合」的英文字根是integral,指的是...
作者序
一次了解CBT及ACT
張本聖
讀一本書同時了解CBT及ACT,很賺!這是我對本書的簡短評論。
對我而言,愛上ACT是件那麼自然的事情。1970年代,是個將實驗室的行為理論用在諮商及心理治療的時代,我也順應潮流,學習運用後效管理、系統減敏感法等學習理論在諮商機構的個案及醫院的焦慮、憂鬱及精神病人的治療上。1980年代,認知行為治療成為台灣臨床心理治療的主流,我在進行心理治療、被督導或督導別人也都很自然地應用此模式。如何讓個案的症狀(焦慮、憂鬱等)或與症狀有關的負向想法減少或消除的策略,是讓個案適應變得更好的重要心理諮商或治療策略及目的。經驗告訴我,無論用什麼介入策略,能夠讓個案的功能增加,他們的適應就會更好。例如,一個兒女都長大的空巢期的媽媽,晚上一個人吃飯時或和兒女爭執時,有被拋棄的孤單感。讓她看到兒女愛她的證據,不如讓她尋求更有自我價值感的生活,以及與此有關的想法;她若能接受兒女長大的事實,就更能開創造更有意義的新生活。當我在2010年代接觸到以功能脈絡為本的「接受與承諾治療」時,內心不禁吶喊:「這就是我要的心理治療取向,這就是幾十年來我覺得該這麼做會對個案最有幫助的介入策略」。
ACT是認知行為治療不斷演進的第三波,也就是以關聯框架理論(也就是,語言及想法是經由學習而得來,往往對語言本身的過度解讀形成的框架造成了我們的困擾)為其理論基礎,並以功能脈絡為其哲學基礎。除了認為一個人的想法、信念是不可能用另一個想法、信念取代的概念與認知行為的策略有所不同之外,所有行為策略(後效管理、自我肯定訓練等)、認知策略(問題解決、情境-想法-情緒的認知策略)都被包容進ACT的「承諾行動」或「脫離糾結」的歷程中。ACT的心理諮商或治療是個增進個人「心理彈性」的歷程,也就是讓個案更能「活在當下」、「自我為脈絡(成為觀察的我,不帶任何評價地觀察困擾的我在想些什麼、有些什麼情緒、期望是什麼等)」、「脫離糾結(放下糾結的評價想法、發展出朝理想生活邁進的想法)」、「接受(接受要過著自己重視的生活《成就、好的人際關係等》必然會經歷焦慮、憂鬱等感受及其他苦難)」、「價值觀(釐清自己重視的生活價值)」、「承諾行動(依據價值觀設定生活目標,並且逐步實踐)」。
如果你常用的心理治療模式是認知行為治療(CBT),或者你同時想了解CBT及ACT,《ACT實務工作者手冊》是本相當適合的書。這是我翻譯的第二本ACT專業用書。《ACT一學就上手》邊看就可邊用的書,就像學開車有個好教練很快可以讓你有信心地上路。「ACT實務工作者手冊--認知行為治療及接受承諾治療的結合」是本讓你知道ACT及CBT的原理、哲學觀及策略上的相同及相異之處。以開車來做比喻,這本書可以讓你更知道汽車的結構及機轉,讓你更知道如何選車,並且上路時碰到各種問題會知道該如何應變。我建議讀者可以先閱讀附錄一及二,先在腦中有CBT及ACT的輪廓,再從頭讀這本書,相信你很容易就可以融合CBT及ACT。
ACT的協會(Association for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ACBS)推薦的一般ACT專業級圖書有十本。我覺得《ACT實務工作者手冊》是其中講解ACT理論及哲學觀最淺顯易懂的一本(如果你念過ACT創始者史蒂芬•海斯的專業書籍,或是關聯框架理論的相關書籍,就知道我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
一次了解CBT及ACT
張本聖
讀一本書同時了解CBT及ACT,很賺!這是我對本書的簡短評論。
對我而言,愛上ACT是件那麼自然的事情。1970年代,是個將實驗室的行為理論用在諮商及心理治療的時代,我也順應潮流,學習運用後效管理、系統減敏感法等學習理論在諮商機構的個案及醫院的焦慮、憂鬱及精神病人的治療上。1980年代,認知行為治療成為台灣臨床心理治療的主流,我在進行心理治療、被督導或督導別人也都很自然地應用此模式。如何讓個案的症狀(焦慮、憂鬱等)或與症狀有關的負向想法減少或消除的策略,是讓個案適應變得更好的重要心理諮商...
目錄
原版序 CBT至ACT的首航導覽 史蒂芬•海斯
推薦序 CBT與ACT合體的力量 陳秀蓉
譯者序 一次了解CBT及ACT 張本聖
第一部 克服有意義(價值)生活的認知障礙
第1章 邁向「接受與承諾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的整合
第2章 逃脫語言的陷阱
第3章 加強傳統CBT技巧的能量
第4章 「放下自我」邁向「發現自我」
第二部 邁向接受及行動
第5章 哲學假說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
第6章 全然接受的可能性
第7章 價值觀與承諾
第8章 提升情緒智能
後記
附錄一 治療師自我探索工作手冊
附錄二 ACT及CBT的行為根基
參考文獻
原版序 CBT至ACT的首航導覽 史蒂芬•海斯
推薦序 CBT與ACT合體的力量 陳秀蓉
譯者序 一次了解CBT及ACT 張本聖
第一部 克服有意義(價值)生活的認知障礙
第1章 邁向「接受與承諾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的整合
第2章 逃脫語言的陷阱
第3章 加強傳統CBT技巧的能量
第4章 「放下自我」邁向「發現自我」
第二部 邁向接受及行動
第5章 哲學假說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
第6章 全然接受的可能性
第7章 價值觀與承諾
第8章 提升情緒智能
後記
附錄一 治療師自我探索工作手冊
附錄二 ACT及CBT的行為根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