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輔導與諮商的學習與助人經驗中,曾經有一段話讓我深刻:
人生如同一條路
有讓我猶豫過要不要走的路
有曾經走不出的路
有曾經讓我迷路過
有讓我走過冤枉路
有曾經讓我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的路
但只要相信自己走的路是有意義
最後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要不要走是一種抉擇,
抉擇牽連到你自己的判斷與負責的態度。
走下去是一種行動,
因你決定要接受自己的抉擇!
走的甘苦與否還是要走,因為是你自己的承諾!
在走的歷程中或許有許多苦難!
有苦難中成長學習,自己找到自己繼續走的的意義,接受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
或許停下來欣賞自己走過的路的歷程。
你也可以選擇不走這條路。
或換條路走!
我們常告訴自己(self talk):「我會怎麼樣!」
我們常聽別人說(other talk):「你要怎麼做,否則會怎麼樣!」
重點是我也可以換個說法(Change talk),同時換個想法(change thinking),換個做法(change doing)!
王陽明說:「知而不行等於無知」,固然格物致知,如果只知道事物的道理,不能身體力行,卻與未知無異,因此王氏主張知行合一。他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知而不能真切篤行,便是未為真知,「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語知」,可知「行」的重要性大於「知」
如同作者所言,這是一本有實證研究為基礎的書。本書以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簡稱ACT),也就是行動的意思。這是一個新的、以科學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模式,也就是所謂行為及認知治療「第三波」模式(Hayes 2004)。本書將目的和手段小心謹慎地區分開來,你將會學到從現代心理學原理看來,許多習以為常、用來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問題解決方法,其實都是危險且不需要的。ACT提供了解決心理問題的新方法。這些新的取向可以改變心理問題的實質內容,也可以改變這些問題影響生活的程度。
接受與承諾治療的大部分內涵都與正念有關。正念療法(Mindfulness)是正向心理學當中的一種引導治療方式,正念是一種專注於當下,全然開放的自我覺察,不需要帶有自我批判的心態,改以好奇心和接納,迎接內心和腦海的每個念頭,也就是強調正視當下和正面思考。這是由卡巴金(Jon Kabat-Zinn)在20世紀70年代所提出的心理治療方法,他指出:漫不經心或是自我思考都是大腦和身心的自然狀態,但是經常會產生紛亂或是極端的想法。專注於當下的內心觀察,暫時不要對於內心的思緒做出評斷,帶著好奇心的本質,迎接每一個當下。正念有七個主要的要素:初心,接納,不評斷,自我慈悲,平等心,不刻意努力,順其自然。而ACT給傳承久遠的正念運行模式的關鍵成分帶來一些新方法,也改變了這些成分。
本書的三位譯者皆畢業於政大心理系,其中總審閱者張本聖教授任教東吳大學心理系,擔任臨床心理學多年,過去擔任過義務及專任「張老師」,也在榮總擔任過臨床心理師,並於106年為全省北、中、南區「張老師」主持ACT工作坊,兼具理論與實務。其他兩位譯者丁郁芙小姐及蘇益賢先生,皆為臨床心理師,臨床經驗豐富又對ACT有深入研究。相信在三位精彩的譯筆下,讓讀者不僅可以學習到ACT,更由其中的練習探索與選擇「自己的」價值觀,進而做出承諾,付諸行動,選擇活出有活力的人生。
本書不僅適合心理、諮商、輔導、精神科醫學、護理、教育與社工專業工作者參考應用,也適合一般民眾於探索自我價值觀,解決自我生活心理困擾的自助手冊,對於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與推廣甚具意義與功效,故樂為之序。
張德聰博士
群我倫理促進會理事長
推薦序二
改變大腦,創造新人生
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讓我們重新擁抱人生是有可能的。最近神經心理學家提倡大腦比我們想像的具有可塑性,且大腦具有自癒力,不過這樣的說詞,有點含糊不清,事實上神經科學實驗室的結果顯示,人們需要透過適當的身體行動(ACT),才能帶出大腦的可塑性。亦即培養良好新習慣如學習新奇的事物,你不打手遊、桌遊,若時間允許多從事這些活動,可以刺激不常被使用的腦部區域活躍;若沒計畫可以開始安排規律運動,如瑜珈、靜坐可以提升專注力,記憶力與學習成績;連改善坐姿,也可以增加能量、提振情緒和增加信心,說穿了就是鍛鍊大腦肌肉。但是人是在生活中行事,所以前面刻意的大腦鍛鍊是一回事,平日所思所想若已成慣性,對人們來說改變就比較困難,主要是因為我們常以為自己做的選擇與決定都是最好的,但是事與願違,不如意十之八九之後,感到沮喪、氣憤。《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可以找到我們原本的大腦盲點,知道如何走出迷霧、看見曙光、贏得人生。
先舉個例子,小珍是14歲的七年級生,她在完成家庭作業後,必須一直摸本子的周邊,表示要等這件事「處理好的感覺」出來,才能移動做下一件事情,否則不知道下一件事是否能做好;移動過的東西,一定要復原,要不然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情,總而言之,她在生活中要避免許多不好的事情發生,日子充滿了困惑與害怕。小珍「在自己大腦中想像生活中的戰鬥,為了預防或避免困擾,所以做出不喜歡的行動」,ACT提醒:沒有人的戰場,怎麼可能會有戰爭?這指的是人們傾向於「活在自己的大腦裡」,如果將大腦比擬為火車,它有自己的軌道,自訂規則,你必須配合規則,坐在指定的座位,駛向痛苦。「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有辦法讓我們下車,重新調整大腦的力量。
本書邀請讀者從辨識自設的陷阱與關卡開始,以作業練習、直接行動的精神(如列出因應策略工作單),探索發掘原來從過去他人那獲知或連結的情緒語言或規則。接著提供翻轉大腦盲點的方法,例如,大腦習慣想要擺脫負面的經驗,卻變成了越躲不掉的窘境,書中教導我們去擁抱大腦中出現的想法與焦慮(沉疴舊念)接受它,也願意慈悲地關懷它,練習與改變自己及想法列車的關係,不是立刻跳上車跟著跑。如果你是小珍,建議可以停一下接納自己的想法,然後列出自己所有的害怕理由與不得不找到心中感受的理由,以及工作中的因應,接著看著這表單想像是自己的想法列車,再看看現在的自己,有沒有不同的想法、情緒及感受,或是回家實驗直接做下一個作業,看情況如何。這些做法可以讓我們的負面想法從情緒中舒緩下來,觀看自己的大腦列車,然後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晰,知道之前影響我們的僅僅是纏繞的想法,現在下車後,我更有行動力,知道如何處理現在的事情,轉換成有效能的生活。你準備好了嗎?開始進行新的大腦鍛鍊吧。
陳秀蓉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英文版前言
人都有苦難(suffering)。苦難不只是痛苦(pain),苦難比痛苦強烈得多。人們在各種形式的心理痛苦帶來的苦難中掙扎,包括苦難的情緒和想法、不愉快的記憶、不想要的欲望和感受。人們想著這些苦難、擔憂著這些苦難、責怪這些苦難,帶著恐懼預想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苦難。
但人們也從苦難中展現無比的勇氣、深沉的慈悲,以非凡的能力,帶著個人最痛苦的經驗向前邁進。即便知道自己可能因為付出愛而受傷,人們依舊選擇付出愛。即使知道人生有限,還是無限地關心著未來。面對平淡無奇、毫無意義的生活,仍然懷抱理想。帶著承諾,全然的活在當下。
這本書就是關於如何走出苦難、融入生活。所謂的新生活,就是能全然的活在當下,也就是帶著過去、帶著記憶、帶著害怕及悲傷,一起活在當下,不必等到戰勝了內心的苦難後才能活在當下,更不是將它們消除後才能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