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博士的愛兒偕叡廉是個優秀的說故事人,
敏銳、智慧、記憶豐富、幽默詼諧。
1950年代,他說了許多故事給一群又一群的孩子、朋友和會眾聽,
大家都渴慕多聽一點——即便只是聊天也行。
對於偉人,我們除了敬佩他們的偉大,
也想知道他們的生活點滴和他們的喜好,
他們怎麼和孩子、鄰居及同事互動,
怎麼在兩難中做出愛的抉擇。
我們也想知道偉人的子女後來的發展如何。
本書收錄了偕叡廉口述的21篇故事,再加上馬偕後代子孫彼此間的通信、偕叡廉和妻子偕仁利懷念母親張聰明的談話及馬偕博士被宣道差會和同工談論的文件,讓我們看到宣道士來台付出的身心代價,以及在困頓中彰顯信仰的榮美。白描的故事和樸素的家書,披露「義人的後代」如何生活,彼此祝福,彼此相愛;感受他們對馬偕夫婦和福爾摩沙的懷念,對生命的熱情和行事的低調。
在笑談的故事裡,我們也看到台灣的初代信徒:無論是高官陳輝、幫派領袖水益、樟腦工人阿財、五股人塔嫂,或是龍山寺的住持羅妙吉接觸信仰前後的心理轉折。他們信主以後的美好行蹤,至今仍然在向世人作見證。這些故事感動我們,因為其中洋溢著我們渴慕的愛和公義──來自上天,透過馬偕大家族和福爾摩沙人,向世人宣告。深願我們用生命把愛的故事傳講下去,也一次又一次地在故事中遇見自己!
作者簡介:
偕叡廉 口述
George William Mackay (1880-1963)
馬偕博士和張聰明女士的兒子,生於淡水。 13歲以前都在淡水成長,常陪伴父親到各地傳教旅行。 受教育於香港英文學校、加拿大多倫多聖安德烈學院及多倫多大學,在美國麻省渥契斯特的克拉克大學完成教育學碩士,並赴日本進修。是宣道士,創辦淡江中學和偕醫館的聖經中心,獲多倫多諾斯神學院頒榮譽神學博士。與偕仁利結婚生有二子三女。一生愛神、人、動物和植物,誠懇風趣,結交各方好友,喜歡運動,推動體育 。葬於淡江中學校園裡雙親墓旁。
偕瑪烈 記錄
Magaret Mackay
偕叡廉與偕仁利的三女,1919年出生於淡水,與四位兄姐快樂成長。曾就讀日本加拿大學校。1955年來到淡水,陪父母8年之久,並在台北美國學校當祕書。與母親返加拿大養病後,曾在多倫多大學擔任祕書。退休後與兩位姐姐居住安養院,仍關心台灣和淡江中學。
譯者簡介:
林一真
台南人。成長於父母林占鰲和蔡豫治創辦的興文齋書局,幼年在民族路和太平境過教會生活。台灣師大教育心理系畢業,完成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教育心理和統計博士訓練,赴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習療癒花園設計,至日本學森林療癒。在輔大、北市師和陽明大學教學後,與魏耀揮到三芝參與草創馬偕醫學院,開拓漁人村和真愛森林。著《生活彩虹探索》、《生活彩虹:全人生涯開展》和《森林益康》。期許自己持續把人帶回信仰和大自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鄭睦群 推薦序
來聽偕叡廉說故事
在今天,我們有許多途徑可以了解馬偕博士,以及他身邊的人、事、物。喜歡閱讀的可以翻翻馬偕親筆的《馬偕日記》或《福爾摩沙紀事》,愛好音樂的可以聆聽《馬偕的生命詩歌行旅》,想要視覺、聽覺雙管齊下也能選擇馬偕布袋戲、歌仔戲與音樂劇。
但其實,我們都太習慣從旁觀的視角仰望著這些「歷史人物」,但如果馬偕不是遙遠的「歷史人物」而是你的「祖父」呢?你會期待你的父親如何訴說「阿公」與「阿爸」過往的經歷?偕叡廉以一位父親的身分,向孩子娓娓道來父執輩曾經的生命腳蹤,這正是《馬偕的孩子說故事》的魅力所在,他也確實是個說故事的高手。
不過比起名滿天下的父親,或許一般大眾對偕叡廉是比較陌生的,但他可是馬偕博士最疼愛的獨子。一八七八年五月二十七日,馬偕博士迎娶五股姑娘張聰明,成為當代唯一與台灣女子結為連理的外籍宣教士。日後張聰明為馬偕博士生了三個小孩,分別是大姊偕媽連、二姊偕以利與小弟偕叡廉,共組一家五口的跨國小家庭。
說爸爸最疼愛偕叡廉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從馬偕博士的日記來看,偕叡廉出現的頻率遠遠高於媽連與以利,父子倆還會一起運動、騎馬、爬山、念書、釣魚與抓蝴蝶,這是他兩位姊姊所沒有的。偕叡廉長大後被送到香港唸中學,每次放假回來,馬偕都會親自到淡水港邊等著他親愛的兒子。有時候全家會聚一起唱聖詩,可愛的偕叡廉也會用風琴為大家伴奏,享受甜蜜的家庭時光。
一九○一年六月二日,馬偕博士病逝淡水,兩天後葬於今淡江中學內的墓園,安息在他筆下的最後住家,偕叡廉也在當年遠赴加拿大求學。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偕叡廉帶著新婚妻子偕仁利回到了寶島台灣,三年後成為淡水中學(今淡江中學)的創校校長,以教育延續父親的精神。偕叡廉日後也被選為淡水基督長老教會的長老,該教會正是馬偕博士在北台灣所設立的第一間教會,成為許多老淡水人的深刻記憶。
一九五二年,偕叡廉夫婦搬出充滿回憶的「小白宮」,在淡水教會附近的半山腰上蓋了棟小房子,過著愜意卻依舊在教會服事的退休生活。一九六三年七月二十日,偕叡廉病逝台北馬偕醫院,超過千人出席了七月二十三日在淡水教會舉辦的告別式,結束了跨越清末、日治與民國三個世代的人生。老一輩的淡水教會信徒至今對他們依舊深深懷念,只是那些曾經與偕叡廉共同生活過的長者們,如今也漸漸凋零了。
我出生得太晚,只能從文字來認識這位老校長,但卻有幸曾在偕叡廉的故居恣意玩耍著。一九八五年八月,我的父親就任淡水教會第五任牧師,全家也從桃園大溪搬來這富有山河意象的小鎮。當年我們三兄弟都還小,我只有四歲半,弟弟分別是二歲與一歲。因此每當父母有事外出或是探訪的時候,便會把我們「寄放」在教會長輩的住處,事畢後再「領回」。
淡水教會與其牧師館皆座落馬偕街上,而沿著馬偕街往坡上走則會看到一座天橋,走過天橋就會連上真理街,淡江中學、馬偕墓園、牛津學堂、真理大學都在那一帶。而面對天橋往右邊看去,則會看到一棟典雅的平房,汪宗埕牧師的兩位女兒及孫女就住在那裡,那也是我們三兄弟的「寄放處」之一。還記得三個小男生曾坐在屋外的椅子上,看山、看海、看夕陽,有一次還撿到不久前才蛻下來的蛇皮,畫面歷歷在目。
長大後才知道,這房子以前的主人就是偕叡廉,我跟他曾在同樣的地方看著相同的日落並且就坐在同一張藤椅,那棟可愛的居所在一九八八年易主,現已拆除建為高聳的住家大樓。現在除了看老照片追憶之外,那房子的倩影竟也曾入鏡一九八三年的電影《小畢的故事》,意外成為我遙想老校長的動態索引。
《馬偕的孩子說故事》的作者是偕叡廉的小女兒偕瑪烈,她記錄著父親以第一人稱所講述的許多故事,例如令人傷腦筋卻又無比忠心的小白狗、龍山寺住持羅妙吉改宗的過程,還有幾株曾經讓「小白宮」飄著咖啡香氣的咖啡樹,親切雋永亦發人深思。另外本書也收錄黎約翰牧師、牧師娘與張聰明的信件,儘管當年黎約翰夫婦與馬偕博士有些不愉快,但書信中的文字讓人再次了解了他們當下的心境,也是理解歷史事件的另一個面向。
就打開書吧,如同子女般圍繞在偕叡廉的腳邊,讓他來為你說故事。(本文作者為淡江大學歷史系與馬偕醫學院全人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名人推薦:鄭睦群 推薦序
來聽偕叡廉說故事
在今天,我們有許多途徑可以了解馬偕博士,以及他身邊的人、事、物。喜歡閱讀的可以翻翻馬偕親筆的《馬偕日記》或《福爾摩沙紀事》,愛好音樂的可以聆聽《馬偕的生命詩歌行旅》,想要視覺、聽覺雙管齊下也能選擇馬偕布袋戲、歌仔戲與音樂劇。
但其實,我們都太習慣從旁觀的視角仰望著這些「歷史人物」,但如果馬偕不是遙遠的「歷史人物」而是你的「祖父」呢?你會期待你的父親如何訴說「阿公」與「阿爸」過往的經歷?偕叡廉以一位父親的身分,向孩子娓娓道來父執輩曾經的生命腳蹤,這正是...
章節試閱
林一真譯者序
我們都在說故事
對於偉人,我們除了敬佩他們的偉大,也想知道他們的凡民生活點滴、他們的喜好,他們怎麼和孩子、鄰居及同事互動,怎麼在兩難中做出愛的抉擇。我們也想知道偉人的子女後來的發展如何。
馬偕博士的愛兒叡廉是個優秀的說故事人,敏銳、智慧、記憶豐富、幽默詼諧。一九五○年代,他說了許多故事給一群又一群的孩子、朋友和會眾聽,大家都渴慕多聽一點,甚至只是聊天也行。小女兒偕瑪烈做了紀錄。我常想像他氣定神閒地用台語和英語雙聲帶講故事的模樣。
這本書收錄了二十一篇故事,再加上馬偕後代子孫彼此間的通信、叡廉和妻子偕仁利懷念母親的談話及馬偕博士被宣道差會和同工談論的文件,讓我們看到宣道士來台付出的身心代價,以及在困頓中彰顯信仰的榮美。白描的故事和樸素的家書披露「義人的後代」如何生活,彼此祝福,彼此相愛;感受他們對馬偕夫婦和福爾摩沙的懷念,對生命的熱情和行事的低調。
在我心目中,偉大的馬偕博士無論出生入死,永遠都是向前看(或向前衝)、眼神灼灼發光的勇士姿態。世人也總是說馬偕「寧願燒盡,不願朽壞」。我一直以為這是指他孤身到台灣,堅毅面對宣道初期言語的隔閡、台灣人傳統信仰的堅固營壘、辱罵和潑糞,以及罹患瘧疾和喉癌的切身病苦。原來他和我們一樣,也有為人父母子女和鄰居的諸多角色,也可能腹背受敵,依然要做許多愛的割捨。
翻譯這些故事時,真叫我愛不釋卷。我很歡喜知道叡廉從香港校園的地上撿回咖啡豆,捧著給爸爸看,爸爸立刻說要在後院種植。我想像他家的狗小白不斷防衛攻擊鄰居的豬和羊,馬偕博士只好一次又一次把牠送到更遠的天邊海角,託付給善心人家照顧。
我驚訝地發現,他被加拿大婦女外國宣道會的委員議論紛紛,說他的宣道方式妨礙了同事的發展。我也驚喜看到黎約翰牧師娘安妮反省自白,在香港印發「有些事情」的小冊子,為馬偕夫婦做澄清。黎約翰牧師也為馬偕挺身直言,並且說馬偕不只被一個宣道差會不公平地對待。
是因為蘇格蘭人剛強的個性,還是因為他和所信的神有親密的關係?馬偕仍然關懷不能同步配搭的同工,繼續到窮鄉僻壤佈道探訪,回家後彎身種植花木蔬菜,又送給門徒和農民,讓寶島更美,糧食較不匱乏。有鋼鐵意志的馬偕博士,懷抱柔軟的牧者心腸。他真心愛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為陌生的「嫌犯」陳輝籌措一千銀元贖命;在眾多日本軍官怒斥之下沉著向總督仗義直言,陳述日本軍人在台灣殺人又侵占教會;他和牧師娘更同時照顧十五個生病的女學生。
我也欣喜看到叡廉像父親一樣不只愛人,也愛植物和動物。他在香港用花盆帶回一小段棕櫚樹枝,後來長成大王椰子矗立淡水家的前院。他和姊姊看到瘦弱的小白從花蓮翻山越嶺回淡水的一剎那好不驚喜,後來小白又闖禍要再被送走時,他真是無奈心碎。我歡喜知道叡廉小時候和鄰居孩子玩成一片,踢足球和打陀螺。好像聽到他們有快樂的童年,心中就得到安慰。
身為一個牧師的妹妹, 有時我會暗自關心牧者家庭的幸福。Pastor’s kids(PK,牧者子女)這個名詞提醒我要留意不能把太多社會眼光放在牧者子女身上,期許他們都成為中規中矩的模範生。馬偕家族常常旅行。馬偕博士在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中,親近福爾摩沙人,給藥、傳道、訓練和支持學生。叡廉有父親的遺傳,上山下海走透北台灣,交朋友,也宣揚福音。他探望井上醫師,傾聽樟腦工人說故事。他們接受獵頭族後代的招待,共喝一瓶酒,開啟在當地建教會的契機。他也急公好義,愛南方澳平埔族教會的弟兄姊妹,不厭其煩地為他們爭取土地被徵收的補償。
叡廉也遺傳了母親的幽默,一趟花蓮旅行蒐集了八個笑話,包括史密斯醫師殺價半天只買到原住民衣服的兩條袖子。叡廉和菜仔到山上觀看打獵,和一群大漢同睡在一個曬茶的大籃子,默默接受熱情的主人把破舊的地毯當做珍貴的毛毯蓋在身上,還自娛這是生平第一次得到官方鋪紅毯的禮遇。在淡水,路人甲乙丙丁像上菜市場一般,自由進出牙醫診所,觀看叡廉被鑲金牙套。
叡廉在父親過世後的九年,從美國和加拿大完成學業,再回到福爾摩沙,承接衣缽繼續投入傳道和教育,創辦淡江中學。知道叡廉曾經來今日馬偕醫學院山腳下的小基隆佈道所(今三芝長老教會)傳福音,和在地農人話家常,交換咖啡和葡萄藤植栽,彷彿和我們馬偕師生跨越時空有更強的聯結。 馬偕博士第三代的孫女偕安蓮、偕明利、偕瑪烈和曾孫女萊斯禮親愛和諧。這一家族的後代也深愛植物和動物。
在笑談的故事裡,我們也看到台灣初代信徒無論是高官陳輝、幫派領袖水益、樟腦工人阿財、五股人塔嫂,或是龍山寺的住持羅妙吉接觸信仰前後的心理轉折。他們信主以後的美好行蹤,仍然在向世人做見證。
當然,我最欣賞的是張聰明女士――馬偕牧師娘的睿智、膽識、堅忍、幽默和熱情。她並不是依附在偉人馬偕身邊的弱女子。她在福爾摩沙被人丟擲燃燒的火把到臉上,在異鄉加拿大用英文演講。她氣度坦蕩、義正詞嚴地用英文寫信向加拿大外國婦女宣道會表明:福爾摩沙人不像美洲地印地安人和印度人;福爾摩沙人不那麼在意收到書籤或衣服,也不必學織絲襪,更沒有想要把東西送到加拿大販賣,珍惜的是加拿大姊妹的代禱和關心。
馬偕在世時,她照顧夫婿,一路相伴,在福爾摩沙上山下海,並且兩度遠航到加拿大,是福爾摩沙第一位環球旅行的女性。牛津學堂初創時,聰明擔任唯一的女性教師。她是女學堂的教師、舍監和負責人。她為學生縫衣服,用詼諧的語言教人改正錯誤。她開放家庭,接待各方人士,傾聽疲憊困苦人的心聲。聰明真是眾人的母親,也是台灣諮商工作者的先驅。
馬偕博士癌病過世以後,她被迫搬離小白宮,另起新居,仍然是眾多北台灣基督徒心靈想回的家。她不過問校務,但隨時準備幫忙。晚年捐獻大片土地開闢淡江中學的運動場。進退之間,氣勢磅礡。大哉聰明!我由衷地敬佩。
二○一六年七月七日,我正興致勃勃地翻譯文稿時,無意間看到二○一五年七月號的《宇宙光》雜誌,封面左下方有一個小標題「台灣的近代史中,最重要卻全被忽略的奇女子,馬偕夫人――張聰明」。林治平教授寫了一首史詩禮讚蔥仔張聰明,並在後記中呼籲,「希望有心人上山下海找材料,填補這段歷史的空缺。」
國內外已有許多學者專家談論張聰明女士。現在您閱讀的文字,不是我上山下海尋找的。感謝馬偕博士和張聰明女士的第四代曾孫女萊斯禮,於二○一四年坐著輪椅和夫婿大衛.詹金斯牙醫師千里迢迢從加拿大飄洋過海,捧來這些寶貴歷史資料的打字及手稿送給我們,還有一枚象徵馬偕蘇格蘭血統的家徽別針,並且慨允我自由運用。他們返國後,還特別再寄來一幀B5尺寸的偕叡廉長子偕威理英挺的軍服照。我趁還在馬偕醫學院的最後一年,趕緊翻譯整理,算是結束四十年教書生涯呈獻給台灣的禮物。將來這些資料會存放在馬偕醫學院的校史館。
我們曾經同意馬偕醫學院印刷三百本書,做為教材及研究之用。謝謝魏校長耀揮和卓教務長文隆的鼓勵和許多同事的協助。耀揮一如往常要做為第一個校讀者兼諮詢及啦啦隊,黃懷貞小姐啟動整理資料,陳芝妤小姐全程爬梳歷史資料和打字,好友高彩雲細心校對,李煜凱先生協助完成,蔡碧華主任和黃世豪先生陪我訪問萊斯禮伉儷。感謝台灣神學院基督教歷史資料中心爽朗允許將研究馬偕歷史的蘇文魁長老蒐集的馬偕家族珍貴照片讓我們無償使用。
為了讓更多人明白馬偕家族對台灣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及愛的行動,我們徵得萊斯禮同意委託長年以印行基督教會歷史書刊為己任的「宇宙光」出版。感謝林治平教授、盧邦賢牧師和文字部主任瞿海良先生的全力支持,金薇華姐妹慧心主編及鄭司維先生精采美編。
王美幸老師從事油畫和琉璃藝術多年,深受馬偕在台灣的事蹟感動,常以走過馬偕走過的台灣而覺得快樂。她用油畫記錄了馬偕所創辦的牛津學堂、淡江中學、偕醫館和淡水教會,也曾在台灣東北角海岸沿線的三芝和龜山島寫生,又彩繪美麗的花蓮和台東。感謝美幸老師爽朗准允我們使用她以生命熱情創作的圖畫,為這本小書增加繽紛的色彩、時間的延續和生命的輝映。
雖然小時候在台南市民族路長老教會學習過羅馬拼音的白話字,但是這次翻譯經過幾番資料搜尋爬梳,包括向台灣神學院歷史資料中心盧啟明先生請益以後,仍然有一些人名和地名還待確定。目前暫時列出原有的拼音字母和試翻的中文,歡迎讀者先進指正。︿在東海岸﹀這則故事附有一張風景照片的圖說為「哪個灣」,也直接翻譯。
原文中有「番」和「獵頭族」的用語、也有描繪獵山豬的細節、輕筆帶過清朝的司法不公和客家人與獵頭族的嫌隙,我還是忠實照翻,對各族群並無不敬的意思,只是由偕叡廉的眼中反映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
我非常希望有更多人接力探尋馬偕在台灣、日本及加拿大的後代行蹤。蘇文魁長老在︽台灣女婿黑鬚番︾書中已有著墨。期許這個家族在落腳之處扎實盤根,成為眾人的祝福。這本書的故事感動我們,因為其中洋溢著我們一直渴慕的愛和公義―來自上天,透過馬偕大家族和福爾摩沙人,向世人宣告。深願我們用生命把愛的故事傳講下去,也一次又一次地在故事中遇見自己!
林一真譯者序
我們都在說故事
對於偉人,我們除了敬佩他們的偉大,也想知道他們的凡民生活點滴、他們的喜好,他們怎麼和孩子、鄰居及同事互動,怎麼在兩難中做出愛的抉擇。我們也想知道偉人的子女後來的發展如何。
馬偕博士的愛兒叡廉是個優秀的說故事人,敏銳、智慧、記憶豐富、幽默詼諧。一九五○年代,他說了許多故事給一群又一群的孩子、朋友和會眾聽,大家都渴慕多聽一點,甚至只是聊天也行。小女兒偕瑪烈做了紀錄。我常想像他氣定神閒地用台語和英語雙聲帶講故事的模樣。
這本書收錄了二十一篇故事,再加上馬偕後代子孫彼此間的...
作者序
蘇文魁推薦序
馬偕家族的台灣鄉愁
這是一本馬偕家族的故事書,由於「馬偕學」是當今顯學,坊間出版了不少馬偕相關的書,但不論以何面貌介紹馬偕,都是以豐富又精采的故事來吸引人。讀者看過此書,就會知道馬偕家族真的很會說故事,而且充滿台灣鄉愁。
看過《馬偕博士日記》和他的著作《From Far Formosa》,或是直接看他宣教書信報告,就可知道馬偕博士的一生就是一本精采的故事書,而且他還真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相信馬偕在台灣三十年不到的時間,有如此豐盛的宣教成果,和他傳奇性一生和善於講故事,有一定的關聯;即使回國述職期間,在家鄉引起那麼大的迴響,應該也是人人著迷於他動人的故事有關。
至於「二世馬偕」偕叡廉說故書能力更是名聞遐邇。我家的歸主是偕叡廉夫婦晚年在淡水所結的果實:父親常說很喜歡聽「偕先生」講道,他喜歡用「例」,那時的概念「例」就是故事了。我小時偕叡廉年事已高無緣聽他講故事,只記得一個晚上聚會在今天淡水教會禮拜堂樓下副堂,久不出戶的偕叡廉夫婦坐中間發表談話,按老社會方式,男人圍坐內圈,婦女在外圍或坐或站,那天下雨我們小朋友出不了門只在旁邊遊蕩。他講道中引來笑聲,我們就由人牆外企踵觀看。他聲音很小,除了聽眾陣陣笑聲實在聽不出甚麼。忽然大家安靜了,我們知道這是大人在禱告,最後大家齊聲應答:「這是阮的心所願。」當時台灣已經和國語教會一樣改「阿們」了,偕叡廉還是保有馬偕家族的死硬個性講「心所願」。
我過完青少年、中年時代後,再次和馬偕家族相遇,那是在二○○○年時。當時淡水鎮與牛津郡締結姊妹市,我有幸隨團到嚮往已久的加拿大馬偕原鄉,神遊他成長的環境,體會他的加拿大鄉愁,也終於見到偕叡廉的三個女兒。在煙布羅(Embro)的高地運動會上,我看到她們穿著客製化的T恤,每人開心的挑一張老照片印在上面,看到我好奇地瞄著看,她們非常得意,一個說「淡水」、一個說「觀音山」、一個說「大屯山」。原來馬偕家在加拿大也有台灣的鄉愁。
我在青年時代,還聽過馬偕家族一個最會講故事的人,那就是馬偕博士唯一見過的外孫柯設偕。沒有人不會去喜歡他那生動又活潑的故事,雖然那些故事聽了又聽,但卻百聽不厭,今日很多馬偕的故事流傳到今,都是來自於他。這本故事書的出版,會聽到不少新故事,可填補現今馬偕學的不少空白處,可說是絕佳的口述歷史。筆者在淡水從事文史工作一段時間,驚訝於書中描寫淡水相關的人事地物,竟然是那麼樣的精準榫合,相信此書在馬偕的研究上必將有所助益。
馬偕博士獨特的行事風格和宣教策略,一直在宣教史上有相當的爭議。而他的公子偕叡廉的身世,又是一個活在夾縫中的宣教士,父子宣教的過程並不順遂,書中所蘊含的台灣情,就是馬偕家族宣教的動力,讀者由書中應可感受那份濃醇的鄉土情懷。
記得二○○一年馬偕逝世百週年時,偕叡廉次子偕約翰博士代表家族來台參加紀念活動,他回到父親所創辦的淡江中學校園,當時學校的原住民石板屋正屆完工。他參觀時提起他一九二七年時,兄弟兩人和父親到太魯閣,他們由原住民身上買下四把「番刀」,是他們家藏和台灣的記憶,他表示這四把刀該還給台灣,就擺在校園配合石板屋展出。回國不久,這四把刀就託人帶回淡江,他一直強調,這些刀不是他的,是他們兄弟所擁有的,若展出時也要如此註明。他哥哥威理二戰時為國捐軀,他們家人的感情是如此的濃厚,乃是因宣教士的家庭聚少離多,他們在台灣享有愉快卻短暫的童年,但青少年後都離家出外求學,這些在家族團聚在餐桌上、壁爐前或旅店裡說的這些故事,或許就是團結這個家庭的要素吧。
這本書在二○○二年時就已經到了淡江中學,當時的姚聰榮校長,原本想把它當成雙語班的閱讀教材,也曾經把〈白狗的故事〉譯出刊登在淡江中學第49期的《淡江中學通訊》中,那年八月學校還辦了一次旅遊活動,讓全校老師登上龜山島,體驗白狗的故事情境,當時就有人建議該把它翻譯成中文,讓更多人直接去讀。
真要感謝林一真老師,她親自訪問馬偕博士的曾孫女萊斯禮女士,用心找回馬偕家族留在加拿大的台灣情,讓譯文中多了那份一般馬偕相關書籍中難得的情感,也補充了一些史料,讓人對馬偕多了一份了解。相信這本令人引頸企盼的作品,必將掀起另一波馬偕研究的熱潮。(本文作者為淡水長老教會長老)
蘇文魁推薦序
馬偕家族的台灣鄉愁
這是一本馬偕家族的故事書,由於「馬偕學」是當今顯學,坊間出版了不少馬偕相關的書,但不論以何面貌介紹馬偕,都是以豐富又精采的故事來吸引人。讀者看過此書,就會知道馬偕家族真的很會說故事,而且充滿台灣鄉愁。
看過《馬偕博士日記》和他的著作《From Far Formosa》,或是直接看他宣教書信報告,就可知道馬偕博士的一生就是一本精采的故事書,而且他還真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相信馬偕在台灣三十年不到的時間,有如此豐盛的宣教成果,和他傳奇性一生和善於講故事,有一定的關聯;即使回國述職...
目錄
蘇文魁推薦序 馬偕家族的台灣鄉愁
鄭睦群推薦序 來聽偕叡廉說故事
偕瑪烈作者序 聊天也好:來看偕叡廉
林一真譯者序 我們都在說故事
第一篇 聊天也好:來看偕叡廉
1 五個最早的信徒
2 淡水宣道園區
3 植物
4 博物館
5 白狗的故事
6 葡萄藤
7 咖啡
8 做陀螺
9 文旦
10 八里坌
11 太魯閣
12 在東海岸
13 日本人來了
14 井上醫師
15 頭目的矛
16 在牙醫診所裡
17 野豬菜仔
18 龍山寺的住持
19 阿財兄
20 陳輝,陳協台
21 樟腦工人
第二篇 彼此相愛:馬偕子女談話和通訊
偕叡廉的孩子們
馬偕媳婦說婆婆
我的母親張聰明
《白旗幟》
給親愛的萊斯
賀姪女夫婦赴台欣賞馬偕博士的歌劇
第三篇 有一些事情:加拿大婦女外國宣道會的女士應該知道
有一些事情:加拿大婦女外國宣道會的女士應該知道
對馬偕博士牧師是否不公平?
兩封婦女外國宣道會的回信
馬偕牧師娘信函全稿
黎約翰牧師澄清函
附錄 不了情緣
接力尋根:與馬偕曾孫女萊斯禮伉儷談家史
誰來薪傳:記馬偕博士第四代曾孫女萊斯禮伉儷參加馬偕醫學院二○一六年畢業典禮
為什麼別人失敗,馬偕博士會成功?大衛.詹金斯於馬偕醫學院二○一六年畢業典禮致詞
延伸閱讀
出版同意書及信函
蘇文魁推薦序 馬偕家族的台灣鄉愁
鄭睦群推薦序 來聽偕叡廉說故事
偕瑪烈作者序 聊天也好:來看偕叡廉
林一真譯者序 我們都在說故事
第一篇 聊天也好:來看偕叡廉
1 五個最早的信徒
2 淡水宣道園區
3 植物
4 博物館
5 白狗的故事
6 葡萄藤
7 咖啡
8 做陀螺
9 文旦
10 八里坌
11 太魯閣
12 在東海岸
13 日本人來了
14 井上醫師
15 頭目的矛
16 在牙醫診所裡
17 野豬菜仔
18 龍山寺的住持
19 阿財兄
20 陳輝,陳協台
21 樟腦工人
第二篇 彼此相愛:馬偕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