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本《媒體素養教育》的主要讀者對象,是九年一貫教育站在第一線的老師,以及還在師資培育機構裡進修的準老師。當然,對一般想要瞭解媒體素養是啥麼碗糕的人,這也是一本介紹性的入門書。
媒體素養成為社會話題和教育關懷的歷史,幾乎和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歷史一樣長久,但真正進入學術領域,還是二十世紀七十、八十年代的事。我們不禁要問:七十年代之前,我們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社會不早不晚,會在這個時候開始關心媒體素養的相關問題?
正是社會大環境的變動──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不論在那一個戰場,歸結到最後,都離不開現代大眾傳播的身影。大眾傳播,或媒體,深深介入了社會,甚至如同若干理論家所說大眾傳播是促成學校體制改變的最主要力量,令我們無法忽略媒體與教育千絲萬縷的關係。媒體素養便是瞭解媒體與教育的最新觀念或途徑,在我國還不太為人所注意。這個觀念或途徑,從媒體的社會發展過程來議論媒體對教育的影響,不論深度或層面,都遠遠大過一般人的理解。
沒有人不關心教育。如果媒體素養有助於我們觀察、理解、分析教育的表相與實相,那麼,媒體素養就取得了進入學術殿堂的身分證。這正是本書間接要論證的主題。
直接的理由是為中小學教師和準教師撰寫一本媒體素養的入門教科書。坊間也有「媒體素養」或「媒體識讀」大學用書,但讀者對象是一般大學生。我們覺得,中小學教師和教育大學學生的需要畢竟不同。當然,中小學老師和教育大學學生也是公民,可以去接觸一般的媒體素養知識和技能。不過,他們是教育工作者,他們如
果想接觸媒體素養的話,一般的大學教材不但不夠,也不一定適宜。
我們無需把媒體素養「神話化」,活靈活現說它有多神奇。相關課程在國外大學的語文、社會學、文化研究的領域裡,作為人文通識教育的一部份行之有年。國外有幾所大學傳播學院系和教育學系先後開設了媒體素養的碩士學位課程,至於一般大學或研究所的課程結構中,有媒體素養或媒體研究之類的科目的,也不少見。
台灣有十幾所大學,包括高雄空中大學和九所社區大學,先後開設了媒體素養的課程。慈濟大學和世新大學甚至設計為大一新生的通識核心科目。教育大學方面,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教育科技與傳播研究所」與市立台北教育大學的「兒童發展研究所」把媒體素養做為教學重心之一,以及其他幾所教育大學的教學科技系所也有類似的計畫。姑不論媒體素養的路在台灣會如何走下去,一本專為高、國中、小學教師和準教師編寫的媒體素養教科書,似有需要。
兩位作者都在大學教書,媒體方面的。按照一般想法,我們的任務是為傳播媒體造就初級工作人才,為媒體產業所用。這些年來我們分別把六百、一千位耳提面命的學生,而且很少例外都是極為優秀的學生送出校門。學生分為兩類,一類馬上「社會化」了,同行怎麼做他就怎麼做,老闆要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從報紙新聞的署名、電視新聞記者直接面對鏡頭,看到他們在線上努力,可是他們的作為卻讓我們震驚。另一類「有感覺」──我們稱之為「有感覺」的學生,大約會在上工三個月後回校,向他熟識的老師傾吐:為什麼現實是這樣?教室與現實為什麼差那麼遠?我應該隨波逐流嗎?
老實說,做為老師,我們也有難處──有許多許多的難處。我們多半只能傾聽,跟這些過去的學生一同哀嘆為什麼媒體那麼爛、環境那麼壞,互相取暖,說最壞的已經過去了。
偶爾在餐館吃頓飯,聽見隔桌客人指著電視新聞質問:「你看,那麼爛的新聞,不曉得他們學校老師怎麼教的!」我們都習慣低著頭,默默扒飯。媒體真的很爛,我們知道。我們又能說什麼呢?那位正在E N G 上「重建現場」的過去學生,在校時是何等優秀。
這種恨不得隱名埋姓的場合,多到無法一一列舉。這幾年為了推展媒體教育進入學校,只要有機會去校長或教育行政人員研習的場子,我們南北奔波,幾乎無役不與。不論是國中校長的研習或國小校長的演講,在侃侃大談媒體教育對當代學生的重要性之後,校長們最後的發問都只有一種問題:「教授,可不可教一下,當我們的權利被媒體侵害了,該如何因應?」
有次國中校長研習中有位校長說起自己學校的慘痛經驗,大意是:學校營養午餐有剩餘的飯菜,校方好意將未食用過的白飯與未經烹煮的新鮮青菜贈予遊民與低收入戶,此事在媒體上披露的內容卻變成「學校將餵食豬隻的餿菜給遊民食用」,看了報導的校方氣急敗壞地要求媒體更正,對方卻表示「學校將餵食豬隻的餿水給遊民食用」這樣的內容才有效果與賣點,更正後就沒什麼可看性!學校的形象大受打擊,校方卻無能為力。
國小校長的演講也聽到不堪聞問的例子:校內一位體重過重的學生,放學途中被媒體尾隨跟拍,途中媒體記者購買炸雞、速食等高熱量食品,接著要求學生「吃給媒體拍」,更要求學生解開衣扣,讓鏡頭特寫臃腫身體,因為這樣比較「有畫面」。
面對著上百位的校長望著你,尋求解鈴還需繫鈴人的解答時,心頭頓時湧起陣陣心酸。
這些年我們的教書生涯充滿了類似的挫折。老實說我們比那些回校哭訴的學生更需要被輔導,因為不知為何而戰──姑且套用電視政論節目的流行語。我們不禁抱怨為什麼大眾居然這麼不瞭解教傳播的大學老師淌著血淚的心。
作者之一某天不小心坐在某著名投顧公司高階主管身邊吃飯。又來了,那些陰魂不散的電視新聞。要來的,總是逃不掉,他開始指著電視罵;至於作者,許久之前已經學會了不向陌生人表明身分了。
他說:「我每天工作累得要死,回到家想看看電視新聞,可是轉來轉去每一台都一樣!我怎麼看得下去!」
作者一時愣住了,手拿著碗筷僵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甚至記不清楚有沒有當場掉淚。
他說得沒錯,「轉來轉去每一台都一樣(爛)」。這是個人的經驗。可是整體來看,電視上近百個基本頻道,不算自行額外訂閱的頻道,每天播出這麼多的節目,其實當中有不少好節目,只是它們在茫茫大海裡浮沈,等待著被發現。台灣的電視生態,一句話:爛戰一場。除非有閒人、除非專家,否則隨機選台,你很難不看到貌
似重複的爛節目。
這就說到重點了:民眾需要被教導在資訊之海裡的求生術──需要學會與媒體共處,也需要學會如何尋找自己需要的內容,善用媒體,做積極的用途。換句話說,民眾需要具有「媒體素養」。不是沒有好節目與有用的資訊,而是沒有知識去找到好節目、好資訊。
看電視需要以「知識」(常識)為前提,就像買股票需先做功課,才不至於落得血本無歸一樣。前面提到的那位投顧專家,在電視機面前,顯然是廣大未做功課的觀眾之一。
當然,媒體素養的教育工作需從小開始──或者,從工作流程來看,先從青少年的老師開始。
幾場偶遇,竟使我們過去的工作有了意義。本書是過去十年作者兩人參與媒體素養教育工作的學術記錄和工作反省。第一章的開頭真實故事,應該可以回答為什麼這個教育工作如此迫不及待的問題。
撇開學位、學程的課程結構不談,像媒體素養這樣的新領域,一本專為教育工作者寫的入門教科書,我們覺得應該滿足下列的條件。
第一,適合第一門課使用。像所有高等教育領域或學科一樣,一般認為學科的主要組件是本體論、知識論、方法論、價值論。反映在入門課各章節的內容,實際操作上應該要方方面面,簡要地涉及這個領域的知識歷史、基本概念、重要主題或理論之類的實質內容、思想方法、價值判斷等等。探討媒體素養的由來、意義以及媒
體素養如何走進教育學,是本書第一部份的主要內容。
第二,入門課最要緊的,是強調周全。雖然掛一漏萬在所難免,但情有所鍾式的一家之言,針對少數主題絮絮不休,卻不見得是好的入門教科書。媒體素養的林林總總,一般認為問題源自媒體(這是道德家的歸因。學術上,公平地說,問題源自媒體與社會的互動),所以研究媒體是無可迴避的。媒體研究因而構成本書的第二部分內容。一般討論媒體素養,通常假定學習者具有媒體方面的先備知識。傳播科系學生也許如此,教育科系學生並無媒體研究的相關背景。既然本書將用在基礎科目的課堂上,教育科系背景者瞭解媒體的知識、媒體形式、媒體體制等內容,無疑是基本修練的一部份。
第三,入門課重在綱舉目張,為後續科目畫出眉目,暫時不問過多的細節才是正道。所以,本書的每一章節,從整個課程結構來看,或多或少是後續科目的導言。每一章節,如資源許可,可單獨成課。第三篇談到媒體素養的教育哲學、教學策略、教材教法,是教育工作者最關心的部分,也是學術上值得依循在地的實踐狀況而
繼續發展的領域。
第四,概論課一方面要掌握全貌,另一方面要能指出這個領域的遠景。本書作者稱之為「媒體素養教育學」的東西,實際上是相當新的一個教育議題,學者之間見解殊異,地區之間需求不同,所以在教育上有多種可能。作者在第四篇交代了變動中的媒體素養教育,內容包括了健康素養、傳播權利、二十一世紀的素養觀。
素養是困而知之、從學習與行動中得來的,其養成過程就如民主素養、資訊素養一樣,需有一定的內容、方法、步驟,並在現實世界裡得到實踐和歷練。媒體素養種種議題,不會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尤其跨國比較時得到的共相與殊相,只有放在該國特定的社會時空下來瞭解才有意義。寬鬆來講,媒體素養已經成為一個學術的
新領域,但它的內涵還在發展之中。
實踐和關懷不是媒體素養這個領域所獨有,但媒體素養終究需要經由「教育」的途徑來實踐,這一點,可以說相當深刻地切割了當前媒體素養相對於其他學科或領域的學術位置。換句話說,媒體素養教育的重心,在於在地的教育實踐和行動,不在知識的傳授。矛盾的是,作者不能免俗地只能以文字(一本書)來溝通有關媒體素養的事。這樣的文字建構過程,充其量只是在召喚「人」這個「媒介」出來行動,不是行動本身。這些「人」,就是本書設定的目標讀者中小學老師和準老師。
《媒體素養教育》一書完稿,剛好總結了作者兩人在這個領域的十年學術生涯。1 9 9 6 年開始,作者先後投入媒體通識教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政大「通識教育」開課,並在1 9 9 9 年規劃完成大學的媒體素養通識教育課程,確定以「媒體素養」一詞取代媒體教育、媒體識讀教育。在此期間,作者兩人推動成立「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規劃富邦文教基金會的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工作,為在職教師舉辦研習課程,參與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的討論與撰寫,以及加入日本東京大學「情報學環」的媒體素養五年工作會議。
令人極端難堪的是:這段期間恰是台灣民眾見證了媒體集體嗜血、集體抓狂、集體反挫的荒謬年代,此時談媒體素養,真叫人有不知人間何世之嘆;更令人不解的是,立法院在少數立法委員堅持之下,刪去教育部所有有關媒體素養教育的業務經費,致使教育部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委員會工作完全停擺。而刪除的理由竟然是:
教育部推動的所謂媒體素養教育,背後的真正目的是要教導民眾不要收看在野黨人士的節目!
想起由來已久的一個現象:政治才是媒體的亂源,因為有些政治人物就是處心積慮要搞臭媒體,好從中漁利。看來,困難才剛要開始。
還好有你們同行,使媒體素養教育之路走來不寂寞。作者由衷感謝政大的工作伙伴馮建三、郭立昕、盧非易、方念萱、陳百齡、林芳玫、孫秀蕙,媒體素養研究室助理研究員鄭如雯、張雅嵐、陳人和,以及多年來擔任助理工作的諸位研究生。也感謝在第一線推動媒體素養教學實驗的台北縣永定國小團隊,尤其是郭正雄校長和
潘葉棻老師,還有政大實小退休教師張麗華、北新國小張嘉倫老師、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許多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所擔綱的推廣活動、教材製作與教案編寫工作,是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藹玲多年來所關心與挹注的,而公共電視也製播11 7 集「別小看我」媒體素養教育節目,我們也應用節目內容,出版二冊媒體教育教師手冊。東京大學「情報學環」的媒體素養教育工作,包括以水越伸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小組,以及當時還是博士生的劉雪雁小姐,對我們啟發很多。聯廣公司名譽董事長賴東明先生,提攜作者之一前往日本近距離觀察日本媒體界積極參與媒體素養在中小學的推廣,令人大開眼界:原來,媒體素養教育也是媒體企業的事,不只是教育界的事。
當然,在媒體素養教育這件事上支持過我們的,還有不少人與學生,無法在此一一列舉芳名。我們的感謝,一樣言不盡意。
最後要感謝兩家人的支持。他們始終如一,無怨無悔。也許只是冬夜裡一盞熱茶,一通催促早些休息的電話。平淡至極,溫馨至極。
吳翠珍、陳世敏 於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
2006年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