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是什麼
第一節 根源歐美、豐富台灣
壹、這塊土地和人心
農曆甲午特別長,因為有閏九月,發生的重大社會事件也特別多。農曆二月十八日太陽花學運開始,熱鬧了半個多月,到清明節才收尾。在小滿那天,鄭捷在台北捷運上殺人。端午節剛過,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因為向遠雄索賄被收押。在大暑那一天,颱風來襲,復興航空班機失事。七夕情人節前一天凌晨,高雄發生大氣爆。中秋節前四天,食安風暴強烈襲台。農曆九月十五寒露當天,頂新集團被確認油品混充飼料由⋯⋯。
如果你/妳稍微注意,會發現第一段所寫的不是「西元」也不是「國曆」,而是民間用的「農曆」。雖然台灣日益全球化,雖然政府及學校多數用「國曆」來規定,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還是少不了遵循「民間時間規則」。使用農曆的台灣人在社會心理方面,一定有許多與美國或其他國家不一樣之處。
但是你/妳瞭解台灣人的社會心理嗎?一定不夠瞭解!2013 年 12 月初,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離台前說:「台灣如果是一本厚厚的書,我現在只是翻到一兩頁而已。」台灣的確是挺厚的書,再怎麼努力讀,依然所知有限。即使生在這、長在這,多數人的認識都如同牛頓所說:「我只像海灘邊玩耍的男孩,偶然間發現了一粒比較圓的石頭,和一粒比較漂亮的貝殼,就覺得很愉快,但是在我前面,尚未被發現的,多如大海。」台灣四面環海,豐富如同大海,值得用盡一生心力,持續瞭解。
在空間與環境方面,紀錄片導演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如同一粒璀璨的貝殼,讓許多觀眾珍惜與感動。不過建商、觀光業者與政客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的可能是那些地方還未開發。林懷民的雲門作品《稻禾》動人,但有幾個人因此想到凋零的台灣農業?又有多少台灣人正視因為快速社會變遷所帶來的人心改變?更重要的,在人心與人際方面,無數起食品混充、食安事件、網路詐騙、各種新興的犯罪,這些在 20 世紀都罕見。
讀書不求甚解很難拿高分,台灣的政治與政治人物都不容易讀懂。社會與社會心理,更不容易懂。人脈、紅白帖、利益交換等,是任何課本都寫不清楚的。人情世故、恩怨是非、關係交情等,書中都沒寫,你我心中倒是要有個探索的方向。牛頓的一生持續在科學的大海邊撿石頭、撿貝殼。我們在台灣這大海邊,繼續撿人心人際等社會心理層面的石頭吧!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有好些認真的前輩撿了一些寶石。我國的發展,要從三位我在台大讀書時的老師開始介紹,台灣第一篇心理學研究報告為倪亮、蕭世朗、張肖松、湯冠英等教授於 1958 年所做「不適現役軍人智力及情緒失常的研究」,湯冠英老師就是我大一的心理學導論啟蒙恩師。張肖松指導國內第一篇社會心理學碩士論文則是我台大時的葉啟政老師於 1967 年所做的,他在論文題目是「不同文化對不同國家刻板印象看法差異的研究」,方法是利用語意差異法研究中國及美國學生對於四個國家,即中、美、蘇、日,以及四個名詞—女人、科學、家庭生活和藝術,在刻板式看法上的差異。在我 1989 年於東海大學通過博士論文口試時,葉老師也是審查委員。
第三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瞿海源教授(台大心理學碩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博士),是我台大碩士班時的老師。瞿老師早在 1989年出版《社會心理學新論》,是以中文撰寫本土取材社會心理學著作開創者。瞿老師在 2004 年撰寫〈台灣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詳細說明這個學門如何成為如此重要,劉惠琴教授在 2006 年撰寫〈社會心理學中的熱情傳承〉。我根據這兩份報告,再參考《應用心理研究》等期刊,進一步歸納,按照以下十個重點依序說明:
1 課程與翻譯的教科書:台大心理學系、東海社會學系、台大社會學系、師大社會教育學系等在民國四十年代陸續開辦,社會心理學都是必修課。日後,各心理、社會、社工、教育等科系,幾乎都列為必修課。
2 學系:1993 年世新大學成立社會心理學系。該系簡介稱「是台灣首創、也是目前唯一的學系」,在台灣乃至在亞洲各國設立社會心理學系實屬罕見。
3 學者:楊國樞教授是第一位獲得社會心理學博士的學者,1969 年獲得伊利諾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後來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由楊教授開始至 2003 年,博士學位論文屬於社會心理學範圍或自己明確認定為社會心理學的心理學者共計 31 位。楊教授指導的博士如余德慧、朱瑞玲、鄭伯壎、余安邦、葉光輝、黃囇莉、黃軍義、許功餘等對台灣社會心理學有極大的貢獻。他指導碩士論文的黃光國教授日後在夏威夷大學獲得博士,是危芷芬、余伯泉、鍾秋玉等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另有多位在政大經由陳皎眉或李美枝教授指導,獲得博士學位。
4 學術著作:1963 年楊國樞、李本華和余金芳三人在台大心理學系研究報告第五期發表英文論文“The Social Distance Attitudes of Chinese Students Towards Twenty-five National and Ethnic Groups”,是最早的一篇本土社會心理學研究論文。研究者編製社會距離量表,測量台大學生對二十五個國家或民族的社會距離。1964 年蘇薌雨和楊國樞合著英文論文“Self - concept Congruence in Relation to Juvenile Delinquency”,是以少年犯罪者和對照少年組進行理想自我和實際自我差距的研究。
5 研究重點:就作者的分類來觀察,把每一篇論文歸入一個主題,自 1950 年至 1995 年,最多的社會心理研究是「婚姻與家庭」,其次是「自我」,其他較多的依序是工作、人際關係、生活適應、領導、教養和犯罪。
6 學術研討會:「中國人的性格研討會」是台灣社會科學界最早的本土學術研討會,在 1969 年至 1971 年舉辦。日後發展出以社會心理學為主所創辦的是《本土心理學研究期刊》。
7 主要學刊:最早的是 1958 年台大心理學系創辦《台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報告》,中國心理學會於 1973 年將該刊轉型為學會期刊,15 期後又改為《中華心理學刊》。第二本代表性學刊是《應用心理研究》,該刊以創新、對話、融合為核心編輯理念,希望透過不斷地創新,刺激新的思考方向,發展新的研究主題,至2014 年暑假已出版 60 期,是研究本土心理學的重要刊物。其他還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中國社會學刊》、《臺灣社會學刊》、《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等。
8 主題:依照楊國樞、余安邦和葉光輝三人所編的人格及社會心理學論文摘要來看,收入社會心理學論文共有 828 篇。按照主題來分,人際關係及互動(包含人際知覺、社會認知、歸因歷程、態度及其改變、人際吸引、親密關係、社會影響、人際衝突)最多,達 688 篇;團體動力及群眾行為 56 篇;團體間互動歷程、利他及利社會行為各 24 篇,其他 36 篇。
9 主要傳統:教育學的社會心理學最多(227 篇)、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93 篇)、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85 篇)、組織心理學(41篇)、其他心理學(45 篇)。單以本土心理學研究來分析,有 19篇論文都和文化有關,是最多的,其次是組織的研究,有 12 篇;再次為家庭研究,有 12 篇,異常行為和人際關係各有 10 篇,也是研究比較多的。總共 107 篇,占了百分之60。
10 教科書:在我國,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引進社會心理學著作。1920 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以及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譯本,中文的社會心理學著作陸續出版。
由我國學者撰寫的依照出版年代有秦汝炎等(1971);李長貴(1973);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0);鄭瑞澤(1980);董樹籓(1982);張華葆(1984);孫本文(1986);李美枝(1987);歐陽趙淑賢(1988);瞿海源(1989);張華葆(1992);劉安彥(1993);時容華(1996);徐光國(1997);林仁和(2002);陳皎眉、王叢桂、孫倩如(2003);陳昌文、鍾玉英、奉春梅、周瑾、顏炯(2004);侯玉波(2003);葉肅科(2012);林仁和(2013);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14)等。
如同劉惠琴教授所說:「回顧這些早年開創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社心學家們,當初推動他們的動力來自於他們的熱情。熱情來自於他原來的生活脈絡,熱情亦在社群團體中延續開展。這些都說明了原來的社會心理學是一個有熱情的學科。早期的社會心理學家不只是要做科學研究,更重要的是能社會實踐,影響別人。」
貳、根源於歐美
讓我們把眼光由台灣放到世界,國內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從社會學角度探討的較少,從心理學角度解釋的較多,這樣的發展與美國的背景密切相關,5 美國是研究社會心理學最多且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在歐美,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起源於 1860 年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於民族心理學的論文;1879 年馮特(Wilhelm Wundt)在萊比錫建立第一個實驗心理學實驗室,偏重研究感覺和知覺。費希納(Gustav Fechner)創立了心理物理學,提出了費希納定律,恩斯特‧韋伯(Ernst Weber)則提出韋伯定律。1879年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開始對記憶的開拓性研究,1885 年出版《論記憶》。1898 年特裡普利特進行關於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
1890 年塔爾德撰寫《模仿律》,透過模仿的思想解釋人的社會行為;1891 年西格爾寫《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陸續出版,解釋群眾是衝動、無理性、缺乏責任感、愚蠢的,個體參加群眾之時,由於匿名、感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容易喪失理性和責任感,表現出衝動、凶殘的反社會行為。艾賓浩斯和鐵欽納(Edward Titchener)注重思辨,採用內省、推理和知覺等方法。1898 年,美國崔比特(Norman Tripett)研究腳踏車選手在單獨騎或競賽騎的表現差異,這項社會助長研究被認為是早期的經典實驗。
20 世紀上半葉,實驗心理學與行為主義緊密聯繫,特別在美國,諸如思維、記憶和注意的話題,刺激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由於實驗方法盛行,多位學者用實驗測量小型團體的現象,主題有:社會促進、社會抑制、順從、團體凝聚力、團體領導、團體思維、團體決策、團體極化等。有四位代表人物:
1 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在 1908 年出版的《社會心理學導論》中提出社會行為本能理論,以人有加入群體的本能來解釋人們何以組成團體,進而說明模仿、個性消失、群眾極端化等觀點。
2 社會測量學是由莫雷諾(J. L. Moreno)所倡導,著重測量團體成員之間情感面的關係,以及個人對團體其他成員的肯定評價或否定評價。
3 小團體研究中的社會學派,代表人是梅奧(Mayo)。他在霍桑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人際相互關係理論。分析小團體中的正式結構和非正式結構。
4 團體動力學派,代表人是勒溫(Lewin)。他把場域論應用於小團體研究,認為團體所具有的某些特徵並不是各部分之和。團體不是人們的簡單集合,而是一個動力整體,是一個系統,其中某一部分的變化會導致其他部分的變化。因此,無法藉由分析團體中的個體情況來推論出對整個團體的分析。他也提出個人生活空間和場域的概念,認為行為是個人特點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數。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Allport)和德國一些心理學家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實驗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主流。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問世, 1928 年瑟斯頓(Thurston)提出〈態度可以被測量〉的專論,因而發展出態度測量法。1934 年莫雷諾以測量法研究群體內人際吸引和排斥問題,1936 年謝里夫(Sherif)出版《社會規範心理學》,說明團體規範的發展。1943 年,細科姆(Newcomb)在班寧頓大學進行研究,探討來自保守家庭的女性如何面對校園裡的自由主義。20 世紀 40 及 50 年代,團體影響和態度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
希特勒的崛起及展現權力的手段刺激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許多學者都好奇:「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會順從希特勒?」1950 年代,阿什(Asch)等人開展順從的研究。以霍夫蘭(Hovland)為首的耶魯學派則發表了一系列有關說服的研究。
費斯廷格(F-estinger)提出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成為 1960 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 1970 年代,海德(Heider)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使歸因理論成了研究重點。1980 年代以來,認知社會心理學和應用社會心理學日益受到重視。此外,隨著醫療科技和實驗方的進步,例如 EEG(腦電圖)和 MRI(磁共振成像)等技術的出現,幫助認知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等研究領域。
自60年代初起,蘇聯比較重視團體心理學研究。在社會主義國家以團體生活為主,政府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團體問題就成為社會心理學中獨特主題。強調研究實際生活中的團體,而不是去研究人為的實驗室團體,需透過現實社會關係的背景上去分析,而不應孤立進行研究。分析團體從事的活動及群眾心理,探討依從於團體共同活動的關係進展情況。團體心理學理論出發點是:團體共同活動的目的、價值、內容、內部的過程、相互作用、人際關係。透過共同活動,團體才得以形成、發展、產生大量的人際關係現象。
20 世紀下半頁,具有社會學背景的幾位學者提出對社會心理學影響甚大的重要觀點。例如:
1 特諾(R. Turner)與齊爾廉(L. Killian)認為群眾的集體行為,是面對新情勢或新環境時,個人行為傾向與新社會規範相互作用下的反應。特諾與羅森伯格(M. Ros enbe rg)合編的 Social Psycholog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一書是從社會學角度探究社會心理學的重要書籍。
2 史梅塞(N. Smelser)認為群眾的集體行為,是對經濟蕭條與自然災害等壓力情境的異常反應,像暴動、恐慌與革命行動等集體行為,可能是為了重建社會價值與社會結構的努力。
3 麥克菲爾(C. McPhail)認為集體行為與其他的社會行為並沒有根本差別,只是聚集在一起的行為組合而已,研究時應特別注意導致集體行為的線索。
90 年代,歐陸開始出版「批判社會心理學」(critical social psychology)的書籍,美國則出版「應用社會心理學」(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的書籍。無論是「批判」或「應用」,都希望能持續這個學術領域原有對人及社會的熱情,走出一條具人性且對社會有幫助的路。近年來,愈來愈多學者認識到實驗方法的局限性,逐漸重視現場研究,強調應用。對實驗室研究所得的理論,加以檢驗、修正、補充和發展。實驗室研究與現場研究相互論證,電腦的廣泛使用有助於處理大量材料,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也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