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導論》一書,以宏大的行政治理與政策層面框架,跳脫藝術管理的專業範疇,探索從理論概念到政策面的實務議題,並集結臺藝大藝政所近年來於學術場域中,持續發展之議題紀錄,盼累積更多的研究能量。以此培育國內外文化行政、政策分析與藝術管理場域的專業人才。
全書邀集歷年來曾在臺藝大藝政所任教的專兼任教師,就其專長領域分別撰文,展現出教學、研究與實踐場域的多元繽紛。本書整體架構可區分為六大部分:
單元一、總論與理論視角;
單元二、文化政策與法規;
單元三、文化行政與組織管理;
單元四、博物館與文化資產;
單元五、藝術產業與補助機制;
單元六、創意產業文化經濟。
讓有心於相關領域學習者,得以按圖索驥,開啟學習之鑰,也期許能為臺灣相關學術研究拓展更多討論空間。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殷寶寧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現職臺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領域包含建築與文化研究、文化資產與博物館、性別研究等。
曾任職於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臺副總臺長與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等職務。2017.8至2018.7,任臺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主任。
近年出版專書:《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我城故事:大稻埕街區生活書寫》。
作者簡介(按篇章順序排列)
王志弘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殷寶寧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劉俊裕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魏君穎
現為獨立研究者及自由撰稿人
王怡蘋
現任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朱宗慶
現任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講座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榮譽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兼任教授
廖新田
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林詠能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教授、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兼任教授
賴瑛瑛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蔡幸芝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兼任於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
李乾朗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胡懿勳
現任台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
王俐容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特聘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臺灣聯合大學系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教授
林冠文
現任中華大學觀光與會展學系助理教授
古淑薰
現任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助理教授
黃光男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書畫學系兼任教授
章節試閱
對話且同行:藝術生產中的學術勞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後文略以「藝政所」簡稱)忝為臺灣第一個開設以文化政策為主題的研究所,同時設有碩士班與博士班學制,自2006 年開始招生迄今,轉眼已經十五個年頭過去。如同本所採用的簡稱「藝政所」語詞,凸顯出本所自我期許不侷限於藝術管理的專業範疇中,而能夠以更宏大的行政治理與政策層面框架,探索從理論概念到政策面的實務議題,堅持於學術上的反思,並能貫徹於實踐的理想,而以此來培育國內外文化行政、政策分析與藝術管理場域的專業人才,帶動理論與實踐的辯證。
回顧臺灣十五年前在文化行政與藝術管理的專業場域及其生態,不僅對於現實層面文化行政體系應如何建立,人才如何培育與甄補,應該具備哪些核心能力與價值,仍有許多需要審慎思考之處。但臺灣社會在解嚴後尋求本土化的迫切腳步中,對文化政策各個層面的高度期許,以及積極尋求對話的殷切期盼;加以千禧年後,隨著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思維的作用,對應著文化治理的各方龐大能量,凡此種種,時間不允許我們好整以暇地整裝備戰,總是在槍聲中且戰且走的文化藝術工作者與研究者,在各種多方議題挑戰重重(ㄓㄨㄥˋ與ㄔㄨㄥˊ皆然)襲來之際,既要實踐,也要反思。為了將本所這些年來在學術場域持續發展的議題留下紀錄,累積更多的研究能量;也讓有心於相關領域學習者得以按圖索驥,開啟學習之鑰,本所邀集歷年來曾經在藝政所任教的專兼任教師,就其專長領域分別撰文,展現出本所教學、研究與實踐場域的多元繽紛,也期許為臺灣相關學術研究拓展更多討論空間。茲就本書的構成概述如後。
本書整體架構主要區分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總論與理論性視角的建構。其次為文化政策與法規框架。第三部分聚焦於文化行政與組織管理層面的議題。第四部分為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第五部分探討藝術產業與國內的藝文補助機制。第六部分則著眼於節慶活動等創意產業和文化經濟的範疇。
對話且同行:藝術生產中的學術勞動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後文略以「藝政所」簡稱)忝為臺灣第一個開設以文化政策為主題的研究所,同時設有碩士班與博士班學制,自2006 年開始招生迄今,轉眼已經十五個年頭過去。如同本所採用的簡稱「藝政所」語詞,凸顯出本所自我期許不侷限於藝術管理的專業範疇中,而能夠以更宏大的行政治理與政策層面框架,探索從理論概念到政策面的實務議題,堅持於學術上的反思,並能貫徹於實踐的理想,而以此來培育國內外文化行政、政策分析與藝術管理場域的專業人才,帶動理論與實踐的辯證...
目錄
Unit I 總論與理論視角
Chapter 1 理論文化治理
1 治理與治理性:從公共行政到權力網絡
2 文化治理:意識形態、經濟成長、社會區辨與反身性、公共領域
3 文化治理場域的構成與動態
4 文化治理的多重衝突與政治協商
5 結語:從治理到生活⸺ 文化生態與文化基礎設施化
Chapter 2 從文化研究到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理論視角之建立
1 前言
2 文化研究理論發展概述
3 重要理論概念概述
4 文化研究到文化政策的理論框架
5 結語:文化政策研究理論視角與展望
Unit II 文化政策與法規
Chapter 3 再論《文化基本法》:一份學界參與國家文化治理與文化立法的紀實及反思(2011-2021)
1 《文化基本法》的立法背景與緣起
2 立法目的與核心文化價值
3 《文化基本法》與文化權利的保障
4 國家文化政策的重要方針與基本範疇
5 國家文化行政與治理的體系
6 全國文化會議、《文化基本法》及其後續追蹤:翻轉文化治理?
7 結語:學界參與文化治理的反思
Chapter 4 軟實力、文化外交與交流政策
1 軟實力
2 文化外交與交流
3 結語
Chapter 5 智慧財產權與藝術生產
1 概論
2 著作權的保護要件
3 讓與契約與授權契約
4 權利限制
Unit III 文化行政與組織管理
Chapter 6 表演藝術機構的營運與管理
1 表演藝術的特質、環境與生態
2 表演團體的開創與永續經營
3 劇場的品牌形塑與經營管理
Chapter 7 博物館領導與危機管理
1 博物館的組織與運作
2 博物館領導與管理
3 博物館領導中的風險與危機管理
4 博物館領導和文化行政
5 結語︰博物館時代
Chapter 8 文化統計與文化指標
1 緒論
2 UNESCO文化統計的發展與架構
3 歐盟文化統計的發展與架構
4 文化指標的意義與價值
5 結語
Unit IV 博物館與文化資產
Chapter 9 藝術管理新思維⸺全球化與市場化的挑戰.
1 為何藝術需要管理?
2 博物館與藝術家進駐
3 超級特展與文化創意產業
4 藝術補助與募款⸺臺北故事館
5 藝術管理與藝政所的課程
6 結語:藝術治理之可能性與未來性
Chapter 10 博物館教育與公眾服務:論觀念的變革
1 博物館教育的迷思與辯駁
2 博物館不只是教育理論的直接應用,而是涉及跨學科理論的轉化運用
3 博物館教育不只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延伸,而是向所有人發出的邀請
4 博物館教育必須與展覽共同發展,並且整個博物館都是教育的體現
5 博物館不是傳遞意義的單向過程,而是詮釋意義的對話過程
6 結語:傾聽公眾心聲的博物館教育
Chapter 11 臺灣古蹟保存維護之思辨
1 關於保存思維
2 關於古蹟維護相關做法
3 結語
Unit V 藝術產業與補助機制
Chapter 12 藝術經濟與市場
1 藝術資本對藝術經濟的作用力
2 藝術品貿易
3 新興藝術市場交易型態
Chapter 13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藝文補助機制
1 前言:政府為何要補助藝術文化?
2 文化部的角色
3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設置與發展
4 國藝會補助的特色與方向
5 國藝會的定位問題
Unit VI 創意產業與文化經濟
Chapter 14 節慶活動、盛會行銷與文化觀光
1 節慶活動
2 盛會行銷
3 文化觀光
Chapter 15 文化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生態體系的永續
1 前言
2 文化經濟的興起
3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脈絡
4 文化生態體系的永續思考
Epilogue 總結:文化政策與人才培育之時代意涵與價值
1 文化法規與實施
2 執行的現場與專案
3 選才與職責
Unit I 總論與理論視角
Chapter 1 理論文化治理
1 治理與治理性:從公共行政到權力網絡
2 文化治理:意識形態、經濟成長、社會區辨與反身性、公共領域
3 文化治理場域的構成與動態
4 文化治理的多重衝突與政治協商
5 結語:從治理到生活⸺ 文化生態與文化基礎設施化
Chapter 2 從文化研究到文化政策:一個批判性理論視角之建立
1 前言
2 文化研究理論發展概述
3 重要理論概念概述
4 文化研究到文化政策的理論框架
5 結語:文化政策研究理論視角與展望
Unit II 文化政策與法規
Chapter 3 再論《文化基本法》:一份學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