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從國家主導的計劃經濟走向新自由主義,為加入國際市場而被迫開放農產品貿易,農民在過程中受制於經濟壓力與國家制約,儘管掌握生產資源,卻被迫面臨與市場對接的困局。資本擁有者擴大規模轉向企業農,擁有技術的土地承租者往往走向專業農。看似環境變遷下的個人選擇,實為國家政策和社會結構多重力道影響下,改變了農民對於生計的規劃與選擇。
社會經濟即「社會力量驅動經濟行為」。社會經濟與臺灣農業發展的三個脈絡息息相關:受資本主義影響的農民階級、農民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連結 ;以及最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經濟發展朝向都市化及工業化形成的困局,讓農民、農業與農村處於混沌狀態,混沌看似無奈,卻隱含轉變契機,農民掌握生產工具並且尋求生計,實際行動帶來改變,擴展無限可能的逆襲。此類行動及組織型態包羅萬象,可以是國家支持長期運作的明確機制,可以是農民自主運作的產銷介面,可以是為了健康安全而發起共同行動的民間組織,可以是專業農民引領消費者以田野教育重新認識土地,也可以是自願自覺有機連結的反思與行動。
農民研究與資本力量翻轉是政治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議題,卻也無一不是社會力量驅動經濟行為的結果,是以本書從農民分析談起,再觸及農業結構的轉變,進一步聚焦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論及農產運銷類型與影響。以半公共化的高雄市美濃區農會運作為例,分析農民在菸葉契作停止之後運用地產地消、特定契作、品牌建立、體驗經濟及農產運銷建立農村產銷的轉型與突破;再者透過行動研究承載農耕、論述與行動的彎腰農夫市集,討論由生產者發起「社會整合農產運銷體系」的運作實例。生活農村思緒飛奔、參與實踐凝結為文,期待透過文字感受農民於大地上所綻放的美力。
作者簡介:
蔡培慧
成長於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鄰近農家,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博士。
現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專長為農民研究、臺灣農業政策、農業合作化、鄉村發展、社會經濟、食農教育。目前研究主題為淨零碳排的黃碳應用與農耕實務、食農教育的農民自主意識與傳統農法。
2008與農民、農村青年、社區工作者、學者、地方公務參與者共同組織「台灣農村陣線」並擔任發言人、秘書長。期待透過小農耕作、草根串連、青年進鄉、社會運動、公共宣傳、立法遊說,展開正視農村、農業、農民與永續環境的實踐行動。
2009-2016年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
秉持「有學有術、實踐基層、回歸理論、再造社會」的創所精神,以參與行動研究持續進行農民研究、合作組織研究與社區發展研究。
2016-2020、2023年任立法院第九屆、第十屆立法委員
推動《農業職災法》《食農教育法》《農民退休儲金》。擔任教委會召委,主責《教師法》、《文化基本法》《特殊教育》修訂。關注交通促成集集線連結彰化高鐵、增設東草屯休息站等建設。完善灌溉設施,推動埔里鎮大坪頂、名間鄉八卦山、草屯鎮平林里灌概用水系統重整。
2020-2022年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關注學生教育,推動行政院專案設置「班班有冷氣」。極端氣候韌性調適推動草屯鳥嘴潭人工湖設置,穩定中台灣水資源。推動國發會連結工研院輔導地方創生、中興大學進駐中興新村。
推薦序
推薦序(一)
柯志明
中央研究院 院士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特聘研究員
培慧長期以來一直關心臺灣農業轉型與糧食的議題,不只在學術研究上累積了相當的成果,也在另類農業經濟模式的可能性上進行著實踐工作。八○年代臺灣的小農經營體制面臨著內外情勢的壓力開始了結構性調整的過程,重以九○年代以來納入國際農貿市場的程度日深,進一步加深農業自由化,更擴大了調整的規模。培慧就國家介入(農民所得)再分配,農工部門關係以及農業內部生產關係三個面向探討此結構性調整所造成的變化,前此已經在博士論文(2009)裡做出深入而詳盡的討論,在此更為完整地涵蓋臺灣農業轉型的過程以及呈現出伴隨致生的問題。
本書更重要而引人興趣的地方是,培慧基於她長期以來的研究還進一步發展出一套替代性的農業發展模式。誠如「糧食主權」一詞所示,各國有自主於國際農糧體制(international food regime),追求滿足自身生存安全及尊重在地社會生活方式之另類多元農業經濟的權利。正如Karl Polanyi 因應資本主義經濟的市場宰制而倡議的社會自我保護,培慧提出在地經濟模式,探尋另類的可能性,點出社會經濟與臺灣農業的連結。與其被動受制於國際一元農貿市場的力量,不如由關心社會生存及其生活型態的在地集體力量主導,發展出更能呼應地方需求的多元經濟方式。築起抗拒國際農貿體制宰制的社會防護網,並不僅止於抗拒商品化,特別是以單一國際市場為依歸的全面商品化,更在於運用社區集體的力量於農產品交易及生產上。
培慧重申市場的社會性,點出市場鑲嵌於社會的事實。她強調在地經濟小農生產與交換過程的社會基礎,適足以讓小農生產發揮小企業靈活彈性的特性,並善用社區連帶合作性質的產銷組織,以滿足在地市場多元性的消費需求。從另一面來看,這也有助於支持小農抗拒一元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及外來資本的宰制。不僅於此,小農生產的在地經濟模式從事永續經營,還兼顧了生態環保的需要。就此替代性的農業發展模式,培慧擁有他人所無的寶貴實踐經驗。就多年來累積的豐富觀察與深刻的實作體驗,她正是討論此議題的不二人選。
推薦序(二)
蔡宏進
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名譽教授
蔡培慧博士以其認真研究社會經濟發展原理及臺灣農業的心得,寫成這本極富特殊創見,內容踏實的專書。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見解特殊創意,內容豐富踏實。過去研究臺灣農業的人很多,但使用「翻轉資本」與具有特殊「社會經濟意涵」的觀點與理念加以闡釋者,她是第一人。她會這樣寫,因為她甚了解其闡釋的概念,也因在高等教育的階段接受社會發展學、鄉村社會學與農學的學習與研究的洗禮,又是身為農家子女,自小參與採茶等農活,過去在大學教學研究與從政階段有豐富經驗,深知臺灣小農經營的辛苦特性,又深入研究過高雄美濃農會輔導下的農耕,與彎腰市集的實際資料,作為分析論說的基礎,甚為實際難得。
本書名所含社會經濟的特殊意義是指「社會力量驅動經濟行為」之意,這力量與行為關係臺灣的農業發展至巨。而所指「翻轉資本」是指早期由政府支撐的製糖與菸酒專賣的政府資本與地主資本的消失,與後來的養豬企業資本與進口農產品的外國資本等介入,都不如本地小農經營的普遍重要與珍貴,雖然外在的資本使小農的農業與社會經濟力量與行為有所調適,但都打不敗小農的堅忍與持久永續。
社會經濟一詞中的社會力量包含農民之間的互助合作、農會組織的輔導、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與互動與農民運動等,這些力量與政治力量相距不遠,容易受政治力量的干擾,也可能變成政治力量,這些力量織成臺灣農業的主要經濟行為與文化特質。使用這種理解與概念闡釋臺灣農業是最真實貼切,也最能把農業與人、地與自然的密切複雜關聯展現出來。
這本書的出版可使世人讀者對臺灣農業會有更深層的認識與了解,也能寄予更多的體貼與同情,會是農民與農業生存的福氣,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幸運。
蔡宏進 謹識於臺北
2024 年10 月
推薦序(一)
柯志明
中央研究院 院士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特聘研究員
培慧長期以來一直關心臺灣農業轉型與糧食的議題,不只在學術研究上累積了相當的成果,也在另類農業經濟模式的可能性上進行著實踐工作。八○年代臺灣的小農經營體制面臨著內外情勢的壓力開始了結構性調整的過程,重以九○年代以來納入國際農貿市場的程度日深,進一步加深農業自由化,更擴大了調整的規模。培慧就國家介入(農民所得)再分配,農工部門關係以及農業內部生產關係三個面向探討此結構性調整所造成的變化,前此已經在博士論文(2009)裡做出深...
作者序
來自土地的力量源遠流長
前幾天天氣熱,當我拿出冰箱的製冰盒,使勁力氣仍無法鬆動冰塊,一旁的小姪子看到,淡淡的說,用水沖一下;果然,用水沖一下,冰塊就輕鬆滑落。當我們討論農民、農業與農村,若只硬梆梆的看到規模、利潤、資本,大致上已經陷入對立的論辯;若我們稍稍衡量現實情況,看到彼此的相對位置與行動彈性,或許論辯之際,介入的論點與行動方法有其多元的可能。
農民研究從經濟發展階段農民的屬性談起,小農、家庭農場、原始積累、無產階級化、資本集中⋯⋯彷彿資本擴張將襲捲農業生產摧毀傳統農村。這是現實卻不是「必然」,原因在於生產基礎的差異。臺灣是以農立國的小農國家,但是臺灣小農卻不是第三世界國家自給自足的生存型態。臺灣的農業生產從清朝、日治乃至當代都是商品化為基礎,早期茶、糖、米的出口奠定了小農生產、多樣化商品的基礎,歷經國民政府土地改革確立「最適規模」的土地所有制,同時重整日治時期所創建的信用社、合作社等機制成為基層農會、農田水利會及各地農改場,達成了國家支持農民生產系統半公共化的農事服務業。此一體系縱因政治改革多有調整,然而臺灣已然形成最適規模多樣化生產的專業農體系。
此一基礎促使本書由農民的屬性談起,第1 章以政治經濟學概念進行農民研究並導入社會經濟,直指社會經濟路徑取代資本積累的想像。社會經濟的重點在於「社會力量驅動經濟行為」,個人可以在生產與交換過程得到合理回饋,而不只有資本家賺取超額利潤。本書定義五點農耕實踐社會經濟之核心要素:農民、社會基礎、跳脫擴大再生產、在地經濟及整體取向。
第2章為本書研究重心: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小農是生產組織,更是在歷史占有重要位置的社會實體。農民耕作與農村社會的存在,與已在歷史上占據一百多年主導位置的資本主義社會形成共生;所謂共生機制,視國家、資本及社會力量影響其運作的模式不盡相同。論述之外,筆者更依整合權力不同提出臺灣現行農產運銷體系的類型討論,並且強調由民間力量社會網絡形成的「社會整合農業產銷體系」運作模式及其社會基礎。
第3章探討臺灣農業結構的轉變歷程。臺灣從國家主導的計畫經濟走向新自由主義,為加入國際市場而被迫開放農產品貿易,農民受制於經濟壓力與國家制約,儘管掌握生產資源,卻與市場對接形成困局。擁有技術及農地(或承租土地)者走向專業農,資本擁有者可擴大規模轉向企業農。這不是偶然,而是受到國家政策和社會結構多重力道影響,農業結構決定了農民可以擁有的選項。
以政府為中介力量,臺灣農業形成計畫經濟、以農養工、農林漁牧的多軌路徑。農耕及近海漁業為多樣商品化生產的最適規模專業發展;畜牧及遠洋漁業與國際接軌,朝向中大規模企業經營發展;林業則以生態保育為主,經濟林及竹林的價值長期不受重視。
本書第一、二、三章以政治經濟學為主要分析架構,同時導入社會經濟概念,因為筆者認為社會經濟與臺灣農業發展,有三個息息相關的脈絡:受資本主義影響的農民階級、農民生產端與消費端的連結;以及最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經濟發展朝向都市化及工業化形成的困局,讓農民、農業與農村處於混沌狀態。然而混沌是改變的契機,混沌激發想像與行動,造就逆襲的可能。
農民與消費市場連結的模式具有多元而複雜的社會連帶,其經濟行為蘊含的社會價值與文化意義,已是臺灣社會的一部分,農民自主運作的產銷介面,可以是為了健康安全而發起共同行動的女性組織,可以是專業農民引領消費者以田間為教育場域重新認識土地,也可以是自願自覺有機連結的反思與行動。前述思維與關懷是政治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議題,卻也無一不是社會力量驅動經濟行為的結果,也促使筆者在臺灣農業產銷體系研究的分析上,更進一步聚焦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
本書第4章以高雄市美濃區農會運作為例,分析農民在國家計畫經濟菸葉契作停止之後的農民的轉型與突破,同時凸顯美濃農會作為生產端與消費端節點所形成的農業專區、特定農產品契作、建立品牌的策略,米存摺的創新更試圖輔導農民成為自產自銷的農產經銷商。此一案例為臺灣農會承載半公共化農事服務業的運作典範,美濃農會與農民、地方組織共同使力形成的社會經濟網絡值得持續深探。
本書第5章則以透過社會參與承載農耕、論述與行動的彎腰農夫市集為例。農夫市集是土地到餐桌最近的距離,一把菜、一杯飲料、一份料理,一聲親切問候「吃飽沒?」、「怎麼煮?」都是日常不過的市集互動。連結消費者的農夫市集,可以看到農民自主的力量,也可以看到消費選擇的多元。農夫市集是市場、是教室,更是當代社會文化的有機展現。
本書第6章以「農食互惠是一場厚實的社會關係之旅」為結論,強調改變正在行動中。現代經濟行為不可避免資本,但是社會力量驅動的經濟行為,從生產到消費,從藝術美學、媒體平臺到生活態度,生機蓬勃、野地花開,形成一場農村美學鑲嵌社會經濟的饗宴。
專書出版以農為本,筆者在論述耙梳與行動研究中,看見在地經濟小農體制多元實踐的豐厚樣態,是以「農食互惠:社會經濟與臺灣農業的可能性」為書名。筆者來自農村,長期參與農村工作,深知土地的力量如何支持農業、農民與農村,來自土地的力量源遠流長滋養每一個透過三餐飲食與農產生關係的消費者。這樣的網絡成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之間的互相與行動。「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其華」取自道德經,深厚與樸實的力量,恰如其分的展現「農」的核心價值,支持筆者以及每一位同行的夥伴。行動是改變的起點,參與農業有千百種可能,跨出腳步行動吧!
來自土地的力量源遠流長
前幾天天氣熱,當我拿出冰箱的製冰盒,使勁力氣仍無法鬆動冰塊,一旁的小姪子看到,淡淡的說,用水沖一下;果然,用水沖一下,冰塊就輕鬆滑落。當我們討論農民、農業與農村,若只硬梆梆的看到規模、利潤、資本,大致上已經陷入對立的論辯;若我們稍稍衡量現實情況,看到彼此的相對位置與行動彈性,或許論辯之際,介入的論點與行動方法有其多元的可能。
農民研究從經濟發展階段農民的屬性談起,小農、家庭農場、原始積累、無產階級化、資本集中⋯⋯彷彿資本擴張將襲捲農業生產摧毀傳統農村。這是現實卻不是「必然」...
目錄
推薦序:柯志明
推薦序:蔡宏進
作者序:來自土地的力量源遠流長
第1章 臺灣農業與社會經濟
一、前言
二、社會經濟支持臺灣農業
(一)社會經濟路徑取代資本積累的想像
(二)農民研究及臺灣農業產銷體系
三、農耕實踐社會經濟之核心要素
第2章 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
一、農民研究(peasant study)的軸線差異
二、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
三、以農耕為本,擴展社會整合
(一)日常經驗與農食相關
(二)小農維生之道與農村文化
第3章 臺灣農業結構與政策脈絡
一、臺灣農業發展:政府中介力量
二、雙重再分配農貿結構
(一)臺灣的農業結構調整
(二)臺灣的自由化特徵與自由貿易的後果
第4章 美濃農會的社會經濟實踐
一、國家計畫經濟的解除與調適:美濃農民從契作到農產自主
二、在地經濟網絡交換、互惠與再分配
(一)從專賣到市場─菸葉改進社、美濃農會的競合
(二)冬季裡作之白玉蘿蔔現身
(三)美濃米高雄147
三、農會組織型態的轉變與調適
(一)農業生產專區
(二)新世代專業農:青農自主與地方奧援
四、社會權力集結運作與權衡
第5 章 彎腰農夫市集
一、農夫市集:土地到餐桌最近的距離
二、協力互惠的社會鑲嵌:以彎腰農夫市集為例
三、農民自主運作
四、從土地到餐桌真實交流
附錄一、彎腰農夫市集的運作機制(2014年)
一、市集運作機制
二、市集申請書
附錄二、彎腰農夫市集現場活動列表(2011.9-2015.12)
第6章 社會經濟驅動臺灣農業
一、社會經濟翻轉資本導向農業
(一)社會經濟導向
(二)「農」的美學與生活實踐
(三)小農產消連結的另類實踐
二、農食互惠展現社會經濟
(一)農食互惠是一場厚實的社會關係之旅
(二)社會權力的基層改革
參考文獻
推薦序:柯志明
推薦序:蔡宏進
作者序:來自土地的力量源遠流長
第1章 臺灣農業與社會經濟
一、前言
二、社會經濟支持臺灣農業
(一)社會經濟路徑取代資本積累的想像
(二)農民研究及臺灣農業產銷體系
三、農耕實踐社會經濟之核心要素
第2章 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
一、農民研究(peasant study)的軸線差異
二、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
三、以農耕為本,擴展社會整合
(一)日常經驗與農食相關
(二)小農維生之道與農村文化
第3章 臺灣農業結構與政策脈絡
一、臺灣農業發展:政府中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