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佛教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記載於明清之際已在臺灣建立佛寺。其實,以佛教在大陸的悠久歷史和普及程度,早於彼時赴臺的漢族移民中肯定不乏佛教信眾,佛寺之建,只是反映了當時臺灣的政治經濟狀況和佛教傳播態勢已經達到了設立正式活動場所的條件。近代以來,臺灣經歷了極其劇烈的社會震盪,宗教領域也呈現出紛繁複雜的局面,但是在外來宗教包括新興宗教逐漸占據一定「市場份額」的同時,中國傳統信仰形態(包括生長在中國傳統文化根基上的某些「新興民間宗教」)的優勢地位依然得以保持。
臺灣佛教界雖然曾在日據時期遭到日本佛教系統的強制收編,但與中國佛教法脈的聯繫始終沒有割斷。可以說,在臺灣光復及大陸江浙佛教力量湧入臺灣並取得某種主導權之前,福建佛教對於臺灣佛教的影響一直以所謂「地方性」、「草根性」的形式存在著,給中國佛教系統迅速替代日本佛教系統提供了思想準備,且至今不僅未嘗消失,還有波濤再起之勢。而伴隨20世紀前期世界社會主義思潮的高漲,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的佛教,內部都掀動著「改造」、「改革」的聲浪,在這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下所出現的星雲法師、證嚴法師等「市民社會」宗教家和印順法師那樣直言「不反對共產主義理想」的佛學大師,特別是他們以「人間佛教」為標誌的創新性佛教理論和實踐能夠被臺灣社會人群廣泛接受的事實,都是在借助臺灣這個特殊的舞臺,證明著傳統文化在實現現代化轉化中所具備的活力,表現出古老的中國漢傳佛教在對社會多層面的適應性中所蘊藏的潛能。從學術角度而言,也為當代臺灣問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發人深省的課題。在臺灣的社會政治生態、思想文化生態面臨前所未有的裂解與整合、重構與復歸之衝激動轉的今天,臺灣宗教研究課題的現實意義就顯得更加突出。
筆者忝為較早接觸到包括佛教研究在內的臺灣宗教研究、較早意識到其中意義所在的大陸學人之一,卻由於種種原因(主要是主觀努力不夠),長年來愧無多少公開成果問世;僅有的一些發表出來的文字,被後來的某些著述者不加引注地抄來抄去,已經成了老生常談,了無新意。在不免慨嘆大陸學術界對當代臺灣佛教的研究仍然比較薄弱的時候,去年,筆者有幸看到了揚州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李尚全博士的專著《當代中國漢傳佛教信仰方式的變遷——以江浙佛教在臺灣的流變為例》,雖覺個別地方猶可討論,但仍感興奮不已。及至如今,又得以先睹福建廣播電視大學何綿山教授大作《臺灣佛教》定稿,再次受到巨大鼓舞,竊以為大陸學者對臺灣佛教研究的局面正在打開,一派喜人的前景開始展現在我們的視野之內。
綿山教授長期從事閩臺宗教文化的研究,已出版專著多部,以取材豐富、論據充實見稱。不到5年當中,綿山教授數次親赴臺灣調研,走訪了眾多臺灣佛教界、學術界人士,獲得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並從歷年積累和最近收集的大量書面材料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集中用於支撐本書的框架結構和觀點立論。以40多萬字的篇幅:勾勒出當代臺灣漢傳佛教8個方面的代表性特點。其中關於臺灣佛教人才教育和社會教育、關於臺灣佛教寺院經濟運作模式、關於臺灣佛教藝術創作情況的系統描述和研究,是以往大陸學界很少乃至幾乎不曾觸及的內容,為我們詳盡瞭解臺灣佛教的面貌、開闢了新的途徑。作者最後關於臺灣佛教現實走向的若干探討,立足於深刻變化的臺灣社會政治文化環境和世界佛教發展狀況,提示了臺灣佛教整體的多元化變遷與臺灣漢傳佛教自身多元化變遷的同步態勢,不知不覺把人們的思路引向觀照宗教理性和權力秩序的文化基礎之維。我想,這應該也是綿山教授所期望的一個結果吧!當然,就像任何人為的事物都不可能絕對「完美」一樣,《臺灣佛教》一書限於篇幅,還有一些言猶未盡之處,如對臺灣佛教歷史的敘述尚可有所加強,對佛教與臺灣政治的重要複雜的關係著墨較少,對臺灣佛教體系結構中的一些新興因素宜再進一步重視,等等。但作為主要是為觀察認識當前臺灣漢傳佛教內部宏觀形態提供指南的一本學術專著,其初衷已經基本達到,其餘的自可俟諸來日。順便提一句,綿山教授的這部成果順利透過了國家社科基金組織的通訊鑑定,得到5位評審專家不約而同的高度評價,應該說這是非常公允的,沒有任何偶然性的作用。
綿山教授與我相識有年,他的敦厚樸實、勤奮刻苦和對國家、對事業的強烈責任心令我縈懷不置。本書付梓之時,他執意邀我為序,我不敢違命,勉力從之,心裡在不斷為他道賀和加油。臺灣宗教研究的範圍十分廣闊,在兩岸學術交流和宗教交流繼續得到推進之下,還有許多題目值得我們大陸的學者去發現、去探究。願綿山和更多學界同仁一道,在這個領域作出更大的貢獻!
張新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