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教育學、文獻學、歷史學等不同學科的綜合研究,是中國教育史的「教材史」領域的一項嶄新成果,對傳統語文教材和先秦儒學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全書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前者通論先秦儒家教材的早期發展和作用,以說明以《詩》、《書》為中心的儒家教材的形成和發展的真實狀況。後者對不同階段和不同主題作出深入探究,包括:一、西周時代的官學教育;二、孔子與前六藝──《論語》摘錄;三、春秋時代的詩樂教育;四、孔子對《詩》的整理;五、孔門詩教的最終完成──《孔子詩論》;六、戰國以前《(尚)書》的流傳;七、原始儒家語文教材的形成──以《詩》、《書》為例;八、六經及相關文獻的編定;九、出土文獻與先秦儒家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