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此書梳理比較文學在中文世界的發展歷程,對其獨特的問題和未來之前景提出精到的意見,可供文學研究者認真參考。比較文學在中文世界已經相當成熟,世界文學研究更是方興未艾,此書為進一步推展我們的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值得强力推薦。(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 張隆溪)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跨界對話:漢學、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研究的圖書 |
![]() |
跨界對話:漢學、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研究【金石堂、博客來熱銷】 出版日期:2014-06-01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345 |
![]() |
Social Sciences |
$ 363 |
![]() |
中國文學論集/經典作品 |
$ 404 |
![]() |
中文書 |
$ 405 |
![]() |
文化研究 |
$ 414 |
![]() |
華文文學研究 |
$ 414 |
![]() |
文學作品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書所跨越的「漢學」、「比較文學」和「物質文化」三大領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漢學是當今國際學界的顯學,比較文學也是當今國際學界的顯學。橫看成嶺側成峰,漢學與比較文學,互相包容。往往在漢學界看來,比較文學是漢學的一部分,而在比較文學界看來,漢學卻又是比較文學的一部分。兩岸的漢學與比較文學,則長期以來,交錯分處在外文和中文學門中,風格傳統,互有異同。雙方雖多年來「雞犬之聲相聞」,往來不絕,卻鮮有結合「漢學」的專門性正面交流。臺灣的「物質文化」研究,在中文世界居於領先地位,在此進一步涉入「跨界」,與「漢學」和「比較文學」三足鼎立,眾聲喧嘩。
本書的主體部分,由去年四月在臺北召開的兩場會議所「催生」:一場是「漢學與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與漢學」兩岸「七人談」會議,另一場則是「新漢學視野中的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兩岸「跨界」學術交流會。這兩場會議,都是由科技部和國立清華大學的大型研究計畫合力推動的,邀請到十位兩岸相關領域的「一線」專家參與,內容涉及到「漢學」、「比較文學」和「物質文化」研究等三個大領域,產生一種名副其實的「跨界」對話。各位撰稿人都是「大手筆」,而這跨領域的十多篇文章編為一集後,竟自然構成了一個前後呼應的整體。
作者簡介:
陳玨主編
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與歷史教授。從一九九七年至二○○七年先後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專任十年(其中二○○○至二○○一學年擔任哈佛「蔣經國基金」訪問學人),在國際漢學界交遊廣闊。自二○○七年起在清華專任,歷年主持國科會(現為科技部)大型漢學圖書補助計畫、學門規劃推動計畫、整合型研究計畫、補助學者提昇國際影響力試辦方案(拋光計畫),以及國立清華大學增能計畫、主軸增能整合型研究計畫、兩岸清華合作研究計畫等大型研究計畫共九件,在海內外產生相當大的迴音。陳玨專攻領域除漢學史外,還包括唐代傳奇文,英文版The Record of an Ancient Mirror: An Interdisciplinary Reading,在二○一一年被列入有百年歷史的「德國東方學會叢書」(Abhandlungen für die Kunde des Morgenlandes)出版,有廣泛學術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