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3 項符合

1016地球噪音日‧源自:臺灣高雄

的圖書
1016地球噪音日‧源自:臺灣高雄 1016地球噪音日‧源自:臺灣高雄

作者:王寶樹 
出版社: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6-05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1016地球噪音日‧源自:臺灣高雄

內容簡介

  垃圾車噪音問題是大眾容易忽略的問題,有民代及官員說:「垃圾車放音樂超過十年,沒有人受害,有必要取消嗎?」是的。沒有人提出損害賠償,但是「噪音就是違法行為」,不能繼續。作者堅持「守法與高品質」,一路遵守法律程序陳情。

  作者不想「暴民」抗議,全心投入心力蒐集相關資訊,運用物理、醫學、統計、教育及法律等知識,研究高雄市的垃圾車噪音問題,旁引以大高雄地區外其他縣市地區降低噪音之做法,用「理論」與「科學數據」柔性說服政府,說明垃圾車的噪音是可以消除;在文章最後,也提出如何改變之建議。為政當局若能為大眾著想,應該積極尋求改變,達成「無噪音理想社會」、「高品質又守法的高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寶樹


  1956 出生高雄市,高雄中學,省立教育學院畢業(彰化師大前身)
  1980 美和中學,舍監、導師、訓育組長、訓導主任
  1992 中芸國中,導師
  1993 中正預校,專任、導師、教師會長
  1996 教改專題研究「中正預校教育研究」
  2006 專題研究「中正預校招收女生研究」
 

目錄

自序
涂序
夏序
曾序

第壹章 緒論
  一、前言
  二、研究動機
  三、研究假設
  四、研究目標
  五、研究方法

第貳章 垃圾車噪音統計資料
 壹、測量資料方法
 貳、資料內容
  一、日間噪音統計資料(日間、晚間法條不同)
  二、晚間統計資料(日間、晚間法條不同)
  三、2013 年11 月2日寄給監察院及高雄市環保局部分參考資料
  四、結論

第參章 教育心理學分析及批判垃圾車噪音
  一、行為學習論(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二、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三、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
  四、感覺(sensation)
  五、批判

第肆章 物理學與醫療健康看噪音
  一、聲音的定義及聲音三要素
  二、噪音(Noise)定義
  三、臺灣四大噪音源
  四、噪音對身體的傷害

第伍章 法律面看環保局的違法行為
  一、人民的基本權利
  二、人民的義務
  三、垃圾車與人民的關係
  四、垃圾車的法律面
  五、結論

第陸章 鳳山、前鎮、苓雅垃圾處理現況
  一、人民倒垃圾的心態分析
  二、現行垃圾政策
  三、優缺點

第柒章 六年來的過程記錄
  一、鳳山市長時期
  二、高雄市長陳菊時期
  三、台北市環保局
  四、環保署
  五、立法委員
  六、監察院
  七、教權會
  八、里長
  九、精彩的歷史記錄
  十、結論

第捌章 「犯罪學」分析官員動機
  一、犯罪(行為)的定義
  二、分析官員動機
  三、分析垃圾車司機動機
  四、結論

第玖章 問卷調查統計資料
  一、問卷設計
  二、問卷調查過程
  三、問卷調查內容

第拾章 結論
  一、朋友常問的及民眾問卷調查中提出的問題
  二、建議改進新方案
  三、臺灣的未來與高雄的未來要如何走?
  四、結語

後記
附件一 問卷調查表
 

自序

  在臺灣所有的駕駛,除非必要,絕不亂按喇叭,這就是我們的文明表現,臺灣的驕傲;但是高雄市的垃圾車剛好相反,一定要放音樂且配合廣告聲,入」之後,高雄市儼然成為「噪音城市」。本書為此而寫,因為高雄一定要提高生活品質,不能再吵下去了!

  花費近一年的時間完成這本書,要出版時,出版社提出二個問題:

  (1)書籍內容針對讀者群是那一層級?
  (2)按編寫方式及內容來看,應該屬於「論文」,是否做為學校授課用?

  筆者當初為社會理想而寫,從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自忖:

  (1)高中、國中、國小均不會看此書,因為高中、大學聯考,從沒有考過噪音題目。
  (2)此書用學術論文方式撰寫,太剛硬了,社會大眾不太習慣接受。
   
  雖然如此,筆者願樂觀看待,列出值得推薦的十大理由:

  (1)研究垃圾車噪音的人,筆者是第一位(可能也是最後一位),類此書籍民眾應該沒看過,因為好奇,值得一看。
  (2)垃圾車音樂與大家日」相隨,卻是你我最容易忽略的噪音傷害,這是論文,也是科學知識,更是健康常識,為自己及後代健康,最好要看。
  (3)學生做科展或者寫論文報告,本書是一本容易參考的範本。
  (4)每個人都有夢想,與筆者有同樣追求夢想的人,請務必要看此書。
  (5)自然科學及環境保護老師請多參考此書,此書會提供老師們豐富資料,實用性高。
  (6)此書引用非常多的法律條文,對學生法律教育非常有用,也會引導一般社會大眾找出相關法條,是一本實用版的法律常識書籍。
  (7)對政府行政怠惰不滿人士,請看此書完整記錄,明白政府真相。
  (8)筆者是老師,用「教育心理學」觀點分析噪音污染政策,不僅是老師們要看,政府官員尤其需要研讀,國家基本政策不能兒戲。
  (9)官員說話要多懷疑,例如環保局說筆者住處是「第三類」,筆者實際查詢是「第二類」,人民的權益不能平白受損。本書告訴你自己的幸福自己找。
  (10)想要「小蝦米對抗大鯨魚」者,請詳讀此書,此書的精神就是做對的事。

  上述十點希望能吸引讀者注意,盼望社會能產生共鳴,畢竟這是一本富有理念的書。另外,白紙鉛字裝訂成冊,也是筆者多年來的夢想,不亦快哉!

  在研究過程中,有些事情值得一敘。例如:

  遇有重大事件民眾會湊熱鬧觀看,筆者也在其中,會拿著筆和分貝計,戴上耳塞,穿梭在人群中,記錄測量噪音。

  筆者每天固定時間在住家門口測量,為求差異性,會在自宅七樓高處測量比較。嫌資料不足,利用晚間探視母親時「順便」測量。除此之外,隨身攜帶分貝計,測救護車、消防車、」市廣告車、大貨車等,五花八門,非常有趣。

  曾經特別到長庚醫院附近,等候二十分鐘測救護車音量。路上遇到救護車會立即拿出分貝計,常常弄好開關準備測量時,車子已開走了,成功測量率不到10%。有二次很高興成功測量,看數據時大失所望,原來開關調錯了位置。愛惜分貝計,雨天絕不測量。冬天早晨救護車的聲音最多,雖然距離遠音量小,但是聽起來就是難過。在家中聽見垃圾車的頻率遠高於救護車,音量遠大於救護車。筆者測量所有噪音車音量超過813次,其中平地距車1.5米內測量393次,平均值超過95分貝。環保署、局會同筆者實測三次,三次均證明垃圾車音量超過標準。

  問卷調查除了請朋友幫忙外,為求客觀立場,多元化背景,儘量找出不同職業群(不找在職學生),例如:到超商購物,向服務小姐套關係,說明問卷理由後,請小姐幫忙填問卷。同樣的方式用在藥局、雜貨店、理髮店、美髮店、大樓管理員、印刷店、鄰居、合唱團、廚師等。有些人是國中、國小畢業,第一次填問卷,有點怕怕,不願意填性別資料,也有租屋者不敢填居住地。有一位里長夫人(筆者事後才知)說:「這是楊秋興叫鳳山人對陳菊不滿而做的問卷」。收集了330份問卷,頗為自豪。

  筆者在書中非常強調噪音教育,特別是談到制約。「制約(Conditioning)」是最廉價的教育政策。當刺激消失或減弱時,反應會變得很冷淡。據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日本三分之二高中生,在校外讀書時間每日平均約三十分鐘,遠低於全球高中生的三小時。日本教育改革大師佐藤學認為「學生經過考試後,對學習不再有興趣,大學生更是如此,不考試就不念書了」。筆者認為考試的刺激消失,被制約的學生不知如何是好。

  同樣道理,垃圾車用音樂「提醒」民眾,如同音樂「制約」民眾倒垃圾,時間久了就成習慣。「制約」的前提是刺激,「音樂大聲刺激」成為「制約成功」的必要條件。惡性循環使高雄市晚上成為「噪音城市」,魔音繞樑三日不絕。我們要學習「公車精神」,人民坐公車,靠自己「需求」而準時搭乘,不必「音樂制約」;人民為自己「衛生需求」而準時倒垃圾,不需「音樂制約」,更何況垃圾車比公車要準時。

  愛乾淨是人的本能,垃圾本來就該清理。只因為配合少數忘記時間的人,不惜用大音量吵醒所有人。筆者算過,人民在95分貝的音樂聲中,至少花費60~90秒,才可以完成倒垃圾的動作,音樂無異於「懲罰」倒垃圾的民眾。提前在路邊等垃圾車的人被「懲罰」最多,更何況人都已經在路邊等了,還需要噪音來提醒嗎?「送走垃圾,迎來噪音」,另一個污染的開始。

  粗糙的垃圾「制約」政策,表面上是熱情通知民眾,其實是便宜行事,偷懶的政府。「環保局依循便宜行事為主的粗糙文化,才會導致垃圾車噪音任意播放」。政府應讓人民知道「為什麼」倒垃圾,而不是讓人民注意「為什麼」沒有音樂。教育人民能發自內心的榮譽感,大聲地說:「高品質的垃圾政策是我們的驕傲」。

  法律明文規定有「救災、危險、急迫」等特殊性,才能用聲響警告人民」,垃圾車符合那一項?需要如此高的分貝嗎?另外,垃圾車有2支麥克風,1支放音樂,一支放市長講話,車頭正前方的音量最大,請小心繞道。

  你可以拒絕煙火、廟會等噪音場所。但是,你不能不倒垃圾,無法拒絕隨車而來的噪音。書本封面1016地球噪音日,發生在臺灣高雄,筆者測出垃圾車噪音最大值129.0分貝,「少女的祈禱」變成「魔鬼的夢魘」。

  有個叫林楷強的學生在聯合報投書表示,在挪威散步誤入公車道,公車司機沒有按喇叭,感受到司機的文明。

  有一位山東大陸導遊說:我在觀光區解說時不用麥克風,不該吵到其他旅客,這是一種文化水平。」又說:「大陸的司機比臺灣會按喇叭,民主法治概念成長後會改善的。」

  大陸的導遊懂得反省,以臺灣為學習對象,臺灣的環保局,球員兼裁判的管理噪音,環保局反而成為噪音製造者(Noise Maker,簡稱N.M),豈不笑話?

  2013年1月7日下午5點7分,是令人難以相信的一天。筆者陳情了273天,突然有反應了。環保署會同環保局共五位官員,來到筆者陳情處公開測量垃圾車,結果證實音量超過噪音標準13.9分貝,之後如何發展,請讀者看看難以置信的對話。

  筆者問:「測量機器應該靠近垃圾車吧!這種距離是無法丟垃圾的。」
  官員答:「法律規定要三公尺距離。」
  問:「測量數據應該一份給陳情人吧!」
  答:「此數據只能看,不能帶走。」
  問:「本人測量七個月,你們今天終於知道垃圾車如此吵人,要改善吧!」
  所有官員看里長:「此事要里長協調決定。」
  里長:「環保局怎麼說,我們就配合怎麼做,與我無關。」
  官員:「星期四有市長時間,找陳菊市長才能解決,e-mail給市長沒有用。現場記錄內容看看,順便簽個名」

  內容記錄:「實際測量二分鐘均值85.5分貝,超過標準。因垃圾車在『固定點』,10分鐘內『改善』為68.5分貝,未違法,不處罰」。筆者拒簽。

  問:「法律規定在『固定點』吵人超過十分鐘才算違法,垃圾車吵人三分鐘後開走了,你們稱之為『噪音改善』,合理嗎?這樣的稽查結果垃圾車永遠『未違法』。你們聽,車子離開你們所謂的『固定點』,聲音還存在呀!到底『改善』了什麼?為何不用動特式(Fast或Slow)方式測量?政府如此執法等於在教垃圾車如何鑽法律漏洞,我保證垃圾車噪音永遠不會改變,民間車輛如法炮製怎麼辦?飆車族吵人合理化?生活品質永遠不會提升,這就是政府的公權力?」
  答:「喔……」沒有人回答。

  103年1月15日晚間7點41分,環保署再度來此地,測量值為80.2分貝,超過標準。103年1月21日晚間7點37分,環保局也來此地,測量值為77.5分貝,仍然超標,垃圾車均在十分鐘內開走,達到稽查員所謂的「改善」,稽查記錄寫著「未違法,不處罰」。

  筆者陳情垃圾車噪音七年,無效,用筆記錄所有政府稽查過程,讓歷史來評審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7485687
  • 叢書系列: 環保
  • 規格:平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早期課1有聲書第3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20-12-1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ABC懶人瘦身蔬果汁:蘋果.甜菜根.紅蘿蔔,3種食材×每天一杯,快速瘦肚、高效減脂,喝出紅潤好氣色!
作者:柳炳昱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03-25
66折: $ 238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魂永生有聲書第5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05
66折: $ 581 
金石堂 - 今日66折
神奇之道有聲書第 2 輯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9-01-23
66折: $ 66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作者:尼克.馬朱利 (Nick Maggiulli)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5-30
$ 31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白話厚黑學大全集
作者:李宗吾
出版社:普天
出版日期:2018-08-07
$ 26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山野花香(9)
作者:清風九度
出版社:北京億森同創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17
$ 29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奈奈與薰的SM日記(15)
出版日期:2025-01-20
$ 11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再見了,過去的我:本屋大賞得主、暖淚系作家小川糸滋潤心脾之作。首刷附贈{小川糸印刷簽名扉頁}
作者:小川糸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7
$ 284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舔我、咬我、親吻我-全
作者:文月くみ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4
$ 119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