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國際海運產業對全球經貿活動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為國貿供應鏈一環,形成唇亡齒寒關係。國家海運產業是否蓬勃發展,不僅象徵著國家力量是否強大,且反應該國的工業是否成熟發展。因此,各國政府皆不遺餘力制定優惠政策,以扶植國家海運產業的擴充發展,以促進經貿發展。自工業革命以降,機器取代手工,大量生產商品,尋找海外市場及進口原料,海運產業獲得重視,各典章制度因而誕生,伴隨人類文明與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海運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從全球海運產業產值占全球GDP比重超過13%可見一斑。近年來海運產業在全球化浪潮激盪下,益加蓬勃發展,儘管海運產業係屬古老傳統產業,在WTO激化下,全球經貿往來益加密切頻繁,帶動全球新興市場迅速崛起,尤其中國大陸及印度等經濟體的崛起,席捲全球原物料需求暴增,導致原物料供需吃緊,價格的飆漲,也引發物價飛漲與通貨膨脹之問題,同時,海運產業市場結構也發生極大變化,市場投資規模急速擴大,運費及船舶資產價格呈現劇烈波動。當今海運產業經營須面對科技創新及環保意識高漲,市場規模急速擴大,關聯性產業互動更加敏感,市場競爭更加劇烈,經營風險升高。自2010年後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轉型,原料需求增長減緩,船舶運力供給過剩,運費及船價崩跌,迄2016年下跌至歷史新低,船舶收入無法支應船舶管理成本。欲決戰於全球海運市場,獲取利潤,則除必須具備海運應有基本知識外,還需具備產經發展研究與投資風險分析之能力。
海運產業屬於國際性事業,其首重遵守國際社會的規範,船舶安全、環保、船員適格與勞動條件等應全力符合國際公約、船級協會暨港口國要求標準。海運產業營運完全自由,不受政治團體歧視干預,在公平競爭環境下,憑藉投資經營者實力決戰於海運市場。海運產業相較於其他產業具有優越性,不會製造國內環保、噪音、擁擠等外溢成本,可媲美於無煙囪的觀光產業,其次,帶動經貿發展,賺取外匯,增裕國民所得提高,促進消費,增加就業機會,並提高國家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香港及新加坡雖為彈丸之地,欠缺天然資源,卻在西方自由風潮的洗禮下,使兩國人民體認只有善加利用天然海洋資源,來創造財富。然而臺灣長期受到陸域思維的桎梏,與實施海禁,造成國人對海洋活動存戒慎恐懼心理,視海洋活動為畏途,如何促進臺灣海運產業的發展,政府迄今尚無法提出有效政策,所幸業者在堅忍奮鬥精神下,臺灣人船隊規模在國際舞台已佔有一席之地,在營運管理績效及信譽頗獲國際好評與尊重。筆者從事海運產業近三十餘年,有豐富實務經驗,並業餘參與海運教育傳承義工,嘉惠學子,此值政府體會臺灣四面環海擁有得天獨厚優良海洋環境與資源,開始推動「海洋立國」政策,筆者斗膽,拋磚引玉,勤奮完成本書,除讓讀者能分享寶貴實務經驗外,激勵莘莘學子對散裝海運產業有更高興趣,提升海運從業人員專業水平,引領瞭解散裝海運產業經營管理之奧妙,實乃筆者最大願望。
基於國際散裝船產業係屬完全競爭市場產業,市場投資營運交易具有國際性、標準性及多元化的特色,同時,因市場價格波動劇烈且迅速,故存在極高風險性與潛在投資高獲利機會。散裝船市場除具備傳統將船舶提供貨物運送服務與營運指揮支配權出租或租入或所有權移轉買賣等外,另值得關注者,早在1985年倫敦波羅的海海運交易所已建構散裝船海運運費指數,推廣提供衍生性商品交易,其中包括期貨(Future)契約交易(已於2002年4月關閉)及運費遠期契約(Freight Forward Agreements, FFAs)交易,因而使散裝船市場具有類似國際金融商品交易的特色,提供國際性金融資產資金的投資管道。近年來受到新興市場快速崛起,帶動全球海運貨載及船隊規模急速增長,已吸引全球投資人紛紛競相將巨額資金投入海運市場,促使國際散裝船海運市場交易規模急速擴大,使散裝船產業成為最重要國際性產業之一。
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計七章,屬於在建立與瞭解散裝船海運產業的基礎知識,以闡述散裝船經營基本觀念,說明構成散裝船業經營與管理組成要素,包括海運與貿易關聯性,船舶概要、市場管理、收益成本管理、公私法律與契約管理、船舶管理、海運保險與海運投資與營運策略管理等。第二部分計六章,以第一部分基本知識為基礎,分別闡述在散裝船實體市場及衍生性市場投資交易的評估及操作,以及如何訂定完整性交易契約,以維護自己權利及降低契約風險,以及如何執行契約等操作管理知識,包括散裝船實體交易模式之成本分配、各種租傭契約洽議程序與主要條款內容,各種租傭契約標準範本內容,租傭船契約下契約關係人的權利與義務,租傭契約履約操作技術,以及租傭船契約營運績效管理。唯從事散裝船市場投資除應具備船舶管理技術與國際海運法律相關專業知識外,尚需具備金融資產投資市場分析與商務合約議定的能力。由於市面上鮮有參考書針對國際散裝船經營理論與營運,以及投資交易操作營運管理作廣度與深度的介紹,本書目的乃為提供國貿及商業管理等相關科系,以及海運產業從業人員最佳實用參考書。
本書第一版付梓後,承蒙學界暨業界熱烈支持與賜教,筆者有感海運產業經營環境變化快速,有必要進一步充實更新內容,以求本書更具有參考價值,於是筆者戮力進行增修正,並順利完成第二版的編纂。然作者仍深感才疏學淺,恐仍有疏漏或不妥之處,尚祈海運先進不吝指教,期盼本書能更具完整性與實用性,並謹感謝現服務的中鋼運通股份有限公司的栽培。
陳永順 謹識於高雄
10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