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大專院校之語文教學為編寫方向,依文體性質之時代先後介紹各代文學作品。為配合時代需要,本書選文除以「文學性」、「典範性」為主要考量外,並兼顧「現代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語文表達、生活應用的能力,增進學生探索生命、關懷社會、熱愛家國的情操。
全書分為「散文」、「詩歌」、「小說與戲劇」、「應用文」四大單元,各單元包含課文若干篇。每一單元編有「導讀」,有系統地介紹各體文學的源流、特色和影響,以幫助學生對於整個文學發展的瞭解。
每課課文編有「題解」、「作者」、「注釋」、「賞析」、「問題討論」與「延伸閱讀」。「題解」說明課文的出處與旨趣,以增進讀者對課文的認識。「作者」簡要介紹作家的生平事蹟,以便讀者對課文創作時代背景的掌握,並對作家的處世風範與文學成就有所嚮往。「註釋」力求簡明扼要,以加強讀者的閱讀能力。「賞析」在闡發作品的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及藝術特色,以加深讀者的學習精神。「問題討論」配合教學目標,以啟發讀者的思考與論證,並作為評鑑學習成果。「進階書目」則提供有志者更深層地研究文學。
作者簡介:
王雪卿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1993-迄今)
王緯甄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1994-迄今)
李秋蘭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2000-迄今)
吳元嘉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1998-迄今)
廖志超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1999-迄今)
鄭雅文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2000-迄今)
劉淑娟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
學歷: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1997-迄今)
蔣妙琴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講師
學歷:文化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1987-迄今)
蕭湘鳳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講師
學歷: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1991-迄今)
陳司直
現職:吳鳳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退休講師
學歷: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吳鳳科技大學(1991-2014)
章節試閱
養生主
題解
本文選自《莊子》內篇。「養生主」有二義:一曰養生之道以此為主。養生主,即養生的原理原則。一曰養「生之主」──即精神。莊子活在動亂不已的戰國時代,思考在紛繁複雜的人間世中,如何能與世無忤,安然保全天性,保全自身地活著,故作此篇,教人養生之道。
作者
莊子(西元前三六五?─前二九〇?年),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邱縣)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孟子亦生於此時代。曾為漆園吏。
莊子個性不羈,輕視名利,相傳楚威王聞其賢,曾遣使者持厚幣往聘為相,莊子以不願為郊祀之犧牛,寧遊戲汙瀆之中以自快為喻,辭不就任。《史記》稱莊子「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在先秦諸子中,莊子與老子並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莊子》一書,《漢書‧藝文志》著錄五十二篇。今本僅存三十三篇。唐玄宗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為《南華真經》,故《莊子》一書唐以後又稱《南華經》。今本三十三篇可分為三部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內容一貫,體系完整,相傳為莊周自著。外、雜篇則各自獨立,內容不一,大抵在發揮內篇思想,應是莊子後學所作,且非出自一人之手。《莊子》古注甚多,以晉郭象注本為最古,暢達玄旨,為世所重。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先謙《莊子集解》為最詳,亦為學者所推崇。
課文
吾生也有涯(1),而知也無涯(2),以有涯隨(3)無涯,殆已(4)。已而為知者(5),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6),緣督以為經(7),可以保身,可以全生(8),可以養親(9),可以盡年(10)。
庖丁(11)為文惠君(12)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13),砉然嚮然(14),奏刀騞然(15),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16),乃中經首之會(17)。文惠君曰:「譆(18)!善哉。技蓋至此(19)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20)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21),官知止而神欲行(22),依乎天理(23),批大郤(24),導大窾(25),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26),而況大軱(27)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28)月更刀,折(29)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30)。彼節者有閒(31),而刀刃者無厚(32);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33)其於遊刃必有餘地(34)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35),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36),視為止,行為遲(37),動刀甚微,謋然已解(38),如土委地(39)。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40),善刀(41)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公文軒(42)見右師(43)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44)?天與?其人與(45)?」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46);人之貌有與也(47),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澤雉(48)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49),神雖王(50),不善也(51)。
老聃(52)死,秦失(53)弔之,三號(54)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55)。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56)。是遯天倍情(57),忘其所受(58),古者謂之遁天之刑(59)。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60)。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61)。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62)。」
注釋
(1)吾生也有涯 我們的生命有限。涯,水邊,引申為極限、窮盡之意。
(2)而知也無涯 而知識心思卻無窮盡。知,知識、心思。
(3)隨 跟從。此處有「追逐」之意。
(4)殆已 殆,疲困。已,語助詞,表示果斷、確定的語氣。
(5)已而為知者 既然這樣還要向外追逐求知的活動。已,如此。
(6)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做善事不要有求名的心;做惡事不要遭受刑戮之罰。二句主旨是說:為善、為惡都是偏執,應該清虛自守,善惡兩忘。
(7)緣督以為經 順著虛而行,以為常法。緣,順著。督,身後的中脈。經,常法中道。奇經八脈,以任督主呼吸之息,比喻中虛而無所偏倚。
(8)全生 保全天性。生,同「性」。
(9)養親 保養身體精神。老、莊思想似未曾論及養親之事。「親」或為「身」的借字。
(10)盡年 享盡天年,完全享受上天所賦予應得的壽數。
(11)庖丁 廚師。庖,掌廚的人。丁,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如稱園丁、門丁;一說,廚師之名。
(12)文惠君 人名,不知何許人也。一說是梁惠王,戰國時魏國的國君。
(13)踦 音ㄧˇ,同「倚」,用一隻腳站立。指解牛者用膝蓋抵住牛身。
(14)砉然嚮然 砉,音ㄏㄨㄛˋ,皮骨相剝離的聲音。嚮,同「響」,聲音。
(15)奏刀騞然 用刀切入,發出騞然的聲音。奏,進。騞然,動刀時皮骨分離的聲音。騞,音ㄏㄨㄛˋ,同於「砉」,或說聲大於「砉」。
(16)合於桑林之舞 像是桑林曲的舞蹈。桑林,相傳為商湯樂曲名。
(17)乃中經首之會 又像是經首曲的節奏。經首,相傳為堯咸池樂章名。會,韻律、節奏。
(18)譆 同音ㄒㄧ,同「嘻」,讚歎聲。
(19)技蓋至此 技術為何如此高明呢?蓋,音ㄏㄜˊ借為「盍」,為何、何以之意。
(20)道也,進乎技 指形而上的真理。技,指形而下的普通技術。兩者相對而言,層次不同。
(21)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用精神去體會,而不用眼睛去看。神,精神。遇,體會、接觸。
(22)官知止而神欲行 感官的作用停止,全靠心神活動。官,五官。知,主掌、主持。神欲,即精神活動。
(23)依乎天理 順著牛身上的自然紋理。依,順。天,自然。理,指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和皮膚的紋理。
(24)批大郤 劈開筋肉間的縫隙。批,擊。郤,音ㄒㄧˋ,同「隙」,間隙、縫隙。
(25)導大窾 順著骨節空虛處下手。導,循順。窾,音ㄎㄨㄢˇ,空處、孔竅。
(26)技經肯綮之未嘗 連經絡和筋骨,都沒有碰到。技,音ㄓ,當作「枝」,同「支」,指支脈,是由經脈分出呈網狀的大小分支,古代醫書稱為「絡」。經,指經脈,即人體內的縱行血管。肯,著附於骨上的肉。綮,音ㄑㄧㄥˋ,筋肉連結的部分。嘗,碰觸。
(27)大軱 大骨。軱,音ㄍㄨ。
(28)族庖 一般的廚師。族,眾也。
(29)折 斷也,指以刀折骨。一說,折猶「斫」,砍也。指用刀砍骨頭。
(30)新發於硎 剛用磨刀石磨過。硎,音ㄒㄧㄥˊ,磨刀石。
(31)彼節者有閒 牛的骨節間有空隙。彼,指牛。節,骨節。閒,音ㄐㄧㄢˋ,當為「間」字,間隙、空隙。
(32)無厚 沒有厚度,很薄。形容極為鋒利。
(33)恢恢乎 寬廣的樣子。乎,形容詞語尾,用法與「然」相同。
(34)遊刃必有餘地 一定有多餘的地方讓刀刃運轉自如。
(35)族 指筋骨肌肉交錯盤結之處。
(36)怵然為戒 驚懼而心生警惕。怵然,懼怕的樣子。怵,音ㄔㄨˋ。
(37)視為止,行為遲 眼神集中,行動緩慢。止,集中、專注。
(38)謋然已解 骨肉迅速的分解。謋,音ㄏㄨㄛˋ,同「砉」。謋然,骨肉剝離聲。
(39)如土委地 好像泥土散落在地上。
(40)躊躇滿志 從容自得,心滿意足。躊躇,音ㄔㄡˊㄔㄨˊ。
(41)善刀 擦拭刀子。善,通「繕」,拭也。
(42)公文軒 複姓公文,名軒,宋國人。
(43)右師 官名。
(44)惡乎介也 為什麼只有一隻腳呢?惡,音ㄨ,為何。介,單獨,指一足。
(45)天與?其人與? 是天生的呢?還是人為的呢?其,猶「抑」,還是。與,同「歟」,音ㄩˊ。
(46)天之生是使獨也 自然生來就只有一隻腳。當是「天之生使是獨也」的倒裝。是,代名詞,指右師。獨,一足。
(47)人之貌有與也 人的形貌都是上天所賦予的。
(48)澤雉 水澤畔的野雞。澤,水聚匯處。雉,鳥名,鶉雉類,形似雞,棲平原草叢間,食榖與蟲,善走,不能久飛。
(49)不蘄畜乎樊中 不期望被養在籠子裡。蘄,音ㄑㄧˊ,期也。畜,音ㄒㄩˋ,養。樊,關鳥獸的籠子。
(50)神雖王 精神看起來雖然旺盛。王,音ㄨㄤˋ,同「旺」,旺盛。
(51)不善也 不喜樂。原因是「不能自遂」,不自在。
(52)老聃 即老子,春秋苦縣人,著《道德經》五千餘言,為道家鼻祖。
(53)秦失 人名,事跡不詳。失,音ㄧˋ,一本作「佚」。
(54)號 大聲地哭。音ㄏㄠˊ,有聲無淚之謂號。
(55)始也三句 剛開始我以為他是世俗之人,現在才知道他不是。其,指老聃。人,一般世俗之人。秦失起初以為老聃為世俗之人,所以用世俗之禮弔祭他,後來意識到老聃非世俗之人,已回歸自然,故何必用世俗之禮哭之?
(56)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 不預期說話卻說話了,不預期哭卻哭了。指說或哭皆非自主,而是在外在情境影響下,情緒所受的感染。蘄,預期、期待。
(57)遯夫倍情 逃避自然,違背實情。遯,逃。倍,同「背」。
(58)忘其所受 忘記我們所稟受的生命本有長短。
(59)遁天之刑 違背天理、逃避自然所受到的刑罰。
(60)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 夫子偶然而來,乃應時而生;夫子偶然而去,乃順理而死。適,偶然。來,生也。去,死也。
(61)帝之縣解 自然解除倒懸著的束縛。帝,指天、自然。縣,音ㄒㄩㄢˊ,即「懸」的本字。言人生在世,必有生死哀樂的繫累,其痛苦有如倒懸,惟能生死哀樂不入於胸次者,則繫累自然解開,所以說懸解。
(62)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塗了脂膏的薪柴雖會燃燒完畢,但是火卻可傳續下去,沒有盡頭。指,借為「脂」,即脂膏,動物的脂肪。薪,柴。古時,以薪材塗脂燃燒。全句以薪喻形體,火喻精神。形體雖滅,而精神不死。
賞析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養生主〉這篇文章是《莊子》一書內篇的第三篇,談莊子人生哲學中的養生之道。什麼是莊子的養生呢?莊子的養生是要養我們的精神,而不只是形體。養生之道何在?簡單來說就是要順應自然而不滯情於萬物,與時推移而不違反天則。只要能順應自然,放下我們執著的心,那麼不論生與死,生命都會是一個大自在。
本文為展示這個主旨,採用「總提分敘」的佈局,共分五段:首段總提養生的基本原則──「緣督以為經」,此為全篇之總綱領。指出人在生有涯知無涯及善惡糾葛中,當循順中虛之道,順應自然以保養精神。二段以下連採五則寓言,從不同面相來說明養生之道。「庖丁解牛」是莊子著名的寓言,這一段告訴我們在複雜的人間世中求生存,而生命不受傷害之道在順應自然,多用精神體會。這個寓言背後的寓義,筋骨盤結交錯的牛,其實是比喻複雜的人間世,而刀刃是比喻我們的生命。以刀刃解牛而不使刀刃受傷,說的是我們如何在複雜的人間世中求存而不使生命受傷。庖丁解牛告訴我們的養生之道是──養生要「依乎天理」,凡事順其自然,勿強行妄為。「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看事情要有「觀照」的智慧,不要只相信肉體的眼睛,要多用精神去體會。此外,要保持心理上的警覺(「怵然為戒」),還要有行為上的收斂,勿鋒芒外露(「善刀而藏之」)。
第二個寓言「公文軒見右師」一段的主題,告訴我們養生要破除對外形殘全的執著,要達觀形體的殘缺,樂天安命,無所怨尤。通常「介」──一足,是犯罪遭刑罰的結果,問題是人間世如一複雜的刑罰,所以被罰之人也不一定真犯罪,所以我們不要以貌取人。兩隻腳自然,一隻腳也自然。所以當只有一隻腳時,就不要執著一定要有兩隻腳。何況有些人形體雖殘缺,心靈卻完善;相反的,有些人形體雖美好,心靈卻殘缺,前者毋寧是更可貴的。所以莊子要我們養生不要把太多心思放在形體上,因為有比形體更可貴、重要的東西存在,那就是我們的「精神」。
第三個寓言「澤雉不入樊中」,是以澤雉寧可十步一啄而不入樊籠,比喻養生之人不應陷溺物質欲望中而喪失自由。我們常因物質的享受與誘惑而桎梏我們的心靈,一輩子汲汲營營,就好比澤雉為了吃喝而入樊籠。而澤雉為何不入樊籠?因為牠清楚的知道,如果為了物質享受而入樊籠,那麼牠就會喪失更寶貴的東西──自由,除了喪失精神的自由,最後的下場一定是被殺,連生命也沒了。
第四個寓言「老聃死,秦失弔之」一段,在說明養生之道以達觀生死為最高境界,安時處順,如此一切痛苦皆可解脫。對生的依戀和對死的恐懼,是人類的最大欲望。但死亡卻是人類無可避免的路,因此莊子要我們以達觀的心情、灑脫的心境,來化解對死亡的恐懼,視死亡如來去,靜觀生命在我們身上所發生的一切,順其自然,不執著,不強求,如此就可以養生。
第五個寓言「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薪,木柴,比喻我們的形體。火,比喻我們的精神。薪燒盡了,火繼續傳下來,比喻形體毀滅了,精神卻不死。乃是以薪盡火傳說明形滅神生,養生不必執著於形體之生。
莊子的文章,以寓言著名。寓言是有所寄託的言論──假借一則故事,表達一個觀念,透過比喻的陳述,使文章多一層曲折和意味,和更豐富的想像空間,這是高度的文學藝術,也是莊子文章魅力之所在,令人忘記他其實是在訴說著嚴肅人生哲理。文中「庖丁解牛」、「薪盡火傳」等成語,「生有涯,知無涯」等名句,更是膾炙人口的傳世之寶,令人印象深刻。
問題討論
一、養生主全篇的主旨為何?
二、分析「庖丁解牛」一段中所用的象徵的表達手法,並說明其中所蘊含的養生之道。
三、由「澤雉不入樊中」一段,談論莊子在物質欲望與精神自由之間如何取捨的智慧。
四、由「老聃死秦失弔之」一段,談論道家哲學中的生死觀。
延伸閱讀
一、《莊子今註今譯》(新版):陳鼓應註釋,臺北:臺灣商務,二○一一年。
二、《莊子哲學》:陳鼓應著,臺北:臺灣商務,二○一○年。
三、《莊子四講》:畢來德著、宋剛譯,臺北:聯經,二○一一年。
四、《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王邦雄著,臺北:遠流,二○一三年。
五、《莊子解讀:新世紀繼往開來的思想經典》:傅佩榮著,臺北:立緒,二○一二年。
養生主
題解
本文選自《莊子》內篇。「養生主」有二義:一曰養生之道以此為主。養生主,即養生的原理原則。一曰養「生之主」──即精神。莊子活在動亂不已的戰國時代,思考在紛繁複雜的人間世中,如何能與世無忤,安然保全天性,保全自身地活著,故作此篇,教人養生之道。
作者
莊子(西元前三六五?─前二九〇?年),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邱縣)人,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孟子亦生於此時代。曾為漆園吏。
莊子個性不羈,輕視名利,相傳楚威王聞其賢,曾遣使者持厚幣往聘為相,莊子以不願為郊祀之犧牛,寧遊戲汙瀆之中以自快...
作者序
凡例
一、本書是以大專院校之語文教學為編寫方向,依文體性質之時代先後介紹各代文學作品。
二、為了配合時代需要,本書選文除以「文學性」、「典範性」為主要考量外,並兼顧「現代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語文表達、生活應用的能力,增進學生探索生命、關懷社會、熱愛家國的情操。
三、本書分為「散文」、「詩歌」、「小說與戲曲」、「應用文」四大單元,各單元包含課文若干篇。每一單元編有「導讀」,有系統地介紹各體文學的源流、特色和影響,以幫助學生對於整個文學發展的瞭解。
四、每課課文之前編有「題解」、「作者」。「題解」說明課文的出處與旨趣,以增進讀者對課文的認識。「作者」簡要介紹作家的生平事蹟,以便讀者對課文創作時代背景的掌握,並對作家的處世風範與文學成就有所嚮往。
五、課文後面附有「注釋」、「賞析」、「問題討論」與「延伸閱讀」。「注釋」力求簡明扼要,或疏解字詞用意、典故,或標示生字疑詞之注音,以加強讀者的閱讀能力。「賞析」在闡發作品的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及藝術特色, 以加深讀者的學習精神。「問題討論」配合教學目標,以啟發讀者的思考與論證,並作為評鑑學習成果。「延伸閱讀」則提供有志者更深層地研究文學。
六、本書係由前吳鳳技術學院通識中心周虎林主任規畫,中文領域國文教師參與編纂,請鄭雅文、蕭湘鳳、王緯甄、廖志超四位教授組成編輯小組,並推舉周天令教授為召集人。在編纂過程中,經彼此相互審閱稿件,並召開多次會議,將各種問題逐一討論,斟酌再三,才正式定稿。惟疏漏之處,必難倖免,尚祈賢達先進不吝指正,俾再版修正,無紉感荷。
凡例
一、本書是以大專院校之語文教學為編寫方向,依文體性質之時代先後介紹各代文學作品。
二、為了配合時代需要,本書選文除以「文學性」、「典範性」為主要考量外,並兼顧「現代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培養學生文學鑒賞、語文表達、生活應用的能力,增進學生探索生命、關懷社會、熱愛家國的情操。
三、本書分為「散文」、「詩歌」、「小說與戲曲」、「應用文」四大單元,各單元包含課文若干篇。每一單元編有「導讀」,有系統地介紹各體文學的源流、特色和影響,以幫助學生對於整個文學發展的瞭解。
四、每課課文之前編有...
目錄
凡例
散文篇
散文導讀
養生主/莊子
秦晉殽之戰/左傳
垓下之圍/司馬遷
母者/簡媜
詩歌
詩歌導讀
關雎/詩經‧周南
將進酒/李白
沈園/陸游
定風波/蘇軾
四塊玉‧閒適/關漢卿
一笑/胡適
教我如何不想她/劉半農
如歌的行板/瘂弦
會笑的蓮/蕭湘鳳
小說與戲劇篇
小說戲劇篇導讀
錯斬崔寧/宋人話本
齡官畫薔/曹雪芹
牆頭馬上(第三折)/白樸
同姓之婚/鍾理和
應用文篇
應用文導讀
公文
書信
讀書報告
專題寫作
履歷自傳
凡例
散文篇
散文導讀
養生主/莊子
秦晉殽之戰/左傳
垓下之圍/司馬遷
母者/簡媜
詩歌
詩歌導讀
關雎/詩經‧周南
將進酒/李白
沈園/陸游
定風波/蘇軾
四塊玉‧閒適/關漢卿
一笑/胡適
教我如何不想她/劉半農
如歌的行板/瘂弦
會笑的蓮/蕭湘鳳
小說與戲劇篇
小說戲劇篇導讀
錯斬崔寧/宋人話本
齡官畫薔/曹雪芹
牆頭馬上(第三折)/白樸
同姓之婚/鍾理和
應用文篇
應用文導讀
公文
書信
讀書報告
專題寫作
履歷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