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恨天高
小時候,我個頭小,坐在第一排。
同學常笑我,人矮志小,我不服氣,可是站起來輸人家半顆頭。那時呀,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高人一等,當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為了長高,不管誰說的話我都聽。
人家說打籃球會長高,我只要一有空就抱著籃球到球場,咚咚咚,咚咚咚,籃球拍來拍去,拍了半天卻還是坐在第一排。
老師說跳繩好,下課時間我就帶著繩子跳,跳呀跳,跳呀跳,花式、交叉、蹲著跳和跑著跳,跳來跳去還是長不高。
我媽在菜市場聽人家說,烏骨雞燉中藥,孩子吃了轉骨變大人,她只要一有空就燉給我吃,吃到後來,身材沒長高,雞見了我,全都嚇得跑光光。
難道這輩子真的長不高?
我不相信,開始相信小廣告。
那時資訊不發達,有各式各樣的小道消息。
我記得有一則長高秘方,只要寄給他一百塊,包準你馬上從矮子變成竹竿。
當然要試試看。
興沖沖把撿破銅爛鐵換來的一百塊寄去。
過了快半個月吧,真的寄來了。
是個小包裹,很沉,打開一看,就兩個厚厚的塑膠片。
沒了!
說明書只有幾行字:「把此神奇樂高片塞在鞋底,立即長高三公分。」
附註一行小字:「本公司另有五公分及十公分款,歡迎洽購。」
哇哩咧!什麼跟什麼呀?
想長高的夢一直不斷,直到國中,我竟然莫名升到了第二排。
原來,除了一山還有一山高之外,一山也有一山矮呀,我矮,別人更矮,加上青春期,本來就會長高嘛。
從那之後,身高問題才沒再困擾我。
我家女兒出生後,我們搬過四次家,什麼家具都能丟,就一個三合板書架捨不得。
那上頭,刻著她從小到大的身高記錄,從八十二公分起,每隔一陣子就會幫她做個記錄,除了畫記外,她也會畫點小花小草,寫一兩句自己的心情。
有段期間,她長得慢,身高明顯比同學小,我特別擔心,出去遇到別人家的孩子,不可免的要問:「哪時生的,身高多高呀?」
遇到比她高的,就會自己嘆口氣;遇到比她矮小的,就不免心喜,讓人沮喪的是,心喜的時候少,嘆氣的機會多。
說來說去,都是天下父母心。
幸好的幸好,她五年級時,身材漸漸往上竄,總算跟上進度啦。
小朋友成長階段,總有各種問題要煩惱,身高除非特別矮小,否則--只要時間到了,就會自己長高,別擔心,這可是我們一家兩代的親身體驗呢!
推薦文1
最有趣也最重要的童年大事
文 / 楊俐容
回憶小學生活,那些佔據課表大半時間的國語數學、社會自然,恐怕多數已遭人遺忘;反倒是流動在課堂之間的友誼與競爭、愛戀和猜疑,還有讓全班萬眾一心、團結合作的大活動,或者引發強烈情緒的出糗爆笑事件,最能在腦海裡烙下深刻的痕跡。
《小女生Everyday》書裡所描述的,無論是「哦~談戀愛!」或「吵架比賽」,每個章節都書寫著對孩子來說最有趣也最重要的童年大事。
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只在外型上變得更高、更重、更強壯,還能學會許多新的知識和技能。此外,這個時期更是自我概念發展的重要階段;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觀察、內省的結果和別人給他的回饋,來為自己作評價。如果學校生活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看重、發現自己的優勢能力、知道自己可以有所貢獻,孩子就能夠在自我懷疑和自我肯定的擺盪中,逐漸確立真實而健康的自尊。
《小女生Everyday》書中的老師們,無論是阿珍老師或訓導主任,都充分展現了這樣令人嚮往的長者風範。
上了小學之後,雖然父母和家人仍然很重要,但他們的角色會逐漸退居幕後,在孩子生命舞台上取而代之、舉足輕重的人物,將會是其他的孩子。孩子喜歡和朋友在一起、珍惜親密的情誼,如果班級氣氛溫暖得當,孩子就能透過和同學的分享、比較、合作、競爭,逐漸發展出更成熟的社會性。
《小女生Everyday》的人物群像,無論是主角葉麗薇和她的密友茉莉,或者從假想敵變成好朋友的陳婷婷,甚至歡喜冤家吳禮智,不僅真實生動,而且溫暖善良。
看完王文華寫的《小女生Everyday》,我忍不住要說:王文華不只是一個懂得學生的老師,更是一位藏著童心的大人;王文華不僅有趣味橫陳的生花妙筆,更有高潮迭起的說書能力。
看完王文華寫的《小女生Everyday》,我忍不住要祈願,希望每位孩子都能擁有如書中故事這般的同儕友伴和美麗童年。
推薦文2
寫這些「孩子的事」
文 / 簡世明
想起王文華呀,嘴角不自覺的泛起微笑。就像他寫的書一樣,總是充滿陽光。
這不容易的,寫這些「孩子的事」,是很不簡單的事。
因為我總搞不懂那些小女生;搞不懂她們那些○○××的事。她們手牽著手,嘀嘀咕咕的在說些什麼呢?才笑嘻嘻的跟同學追逐遊戲,怎麼一下子卻又嘟起嘴巴生起悶氣來?她們那些縱橫交錯、瞬息萬變的「姐妹」關係;這個人跟那個人好、那個人又跟這個人結仇啦;天天上演、精采得很,大人實在很難進入她們的小小世界裡。
但是這對王文華來說,是多麼輕鬆寫意、游刃有餘。小ㄚ頭為了身高煩惱,受盡了嘲笑,也想盡了辦法。這一切讓他寫來活靈活現,就像一位五年級的「小」女生「跳」了出來站在你面前一樣。
前幾年王文華蒞臨學校演講,看著他「手舞足蹈」、「童言童語」,活脫是個孩子;原來他就是一個孩子!
王文華這人是長不大了。他真能了解孩子,真能盡潤在童真的世界裡!
想起王文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