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精采混搭的童話
現在的童書都像是多寶盒,裡頭藏著五花八門的物件,不再只是單純的故事,你不知道在後現代的社會,還會迸出什麼稀奇古怪的作品。
這是一場作家的實驗與考驗讀者的接受程度的比賽,彼此拉鋸,互相想像,互相創造出新奇的作品與題材,這或許是現在孩子的福氣。
作家與出版社已不滿足只是單純帶給孩子閱讀享受,他們還在思忖,童書到底還有什麼可能性?因此,各種型態的童書開始出現,熱鬧非凡。
澎維的新書《不會魔法的泰娜》也理所當然搭上這股熱潮。故事設計別具創意,以節慶作為章節,一個章節就是一個節慶,故事的走向依照著節慶鋪陳設計,相當獨特。所以,讀完這本書,讀者會有幾個收穫:第一,單純享受閱讀的樂趣,知道「不會魔法的泰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不會魔法。第二,與此同時,讀者也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節慶的緣由和節慶的習俗。這說明這本童書的基本設定裡,被同時賦予兩個功能:樂趣與學習。現在的童書,曾幾何時已變成多功能的童書,文學只是其中一個必要的元素,而附加元素變得更為重要。舉例來說,節慶就是這本書的附加價值。
我有時候在想──到底什麼是童書?想給現代兒童什麼樣的禮物?我想這個問題,澎維也在思考,或許這本書就是澎維與出版社的全新嘗試及答案。
從澎維的《大家說孔子》,以幽默對話呈現當時師生的對話,不只保留孔子的儒家思想,更讓故事有時代新意,獲得非常大的好評,以後更陸續出版類似的圖書,讓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認識這些先賢。這次,澎維更大膽了,讓東西方的文化直接對話,可以看出她求變的企圖心。
或許是時代的氛圍,迫使澎維這樣嘗試。澎維是老師的身份,在教育和文學的比例之中,想必會有掙扎與妥協,如今《不會魔法的泰娜》是新的嘗試,大膽有趣,比起之前的作品,幻想的成分更加大膽,她竟然把西方的魔法元素,加入中國傳統的節慶,以後現代流行的「混搭」技巧,創作這次的故事,力求突破。
在她的巧思之下,每個傳統節慶被重新詮釋;有趣的是,她還是在乎傳統,所以不隨便更改傳統的故事緣起,可以看見她的另類堅持──堅持要把最正確的知識介紹給小讀者。另一方面,她也深怕這些知識會使孩子怯步,所以耗費心思的把硬知識變軟,希望孩子能夠一邊享受閱讀的樂趣,一邊也能獲得知識。
現在的孩子喜歡什麼?或許是每個出版社或者兒童文學創作者,隨時在捕捉的。時代不一樣了,不會再強迫孩子去閱讀我們所喜歡的東西;反而會反過來問,孩子需要什麼?或許澎維的嘗試,除了是對自己寫作的突破,另方面也是她對於現在孩子的想像。無論如何,澎維的文字依然流暢自然,透過她的文字巧妙的融合東西方的文化。這真的是一個獨特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熱鬧有趣,歡迎大家一起來嘗鮮!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林文寶
作者序
時時有節慶、處處有神明
一直到現在,我仍然喜愛年節熱鬧的氣氛,仍然用孩子的心情期待節慶。
年糕蒸好了沒有?蒸糕的時候不許亂講話;一盒珍貴的糖,要留啊留,留著拜拜之後才能吃;香氣四溢的粽子,可以先解幾個來吃,但是等等拜拜的要,先留下來;畫著嫦娥的月餅,也總是等啊等,等到中秋拜過之後,全家坐在院子裡一起品嘗。
這些……這些沒有遠去,它年年重來。那是兒時清晰的印象,在後來我們年節團聚的時候,兄弟姐妹還會提起。年齡漸長,我也感受到了。節慶流傳下來的,不僅僅只是吃喝玩樂而已,那是慎終追遠、敬天畏神的精神。
我也承受著親友受到疾病之苦的無助,我也學會祈禱。祈禱上蒼庇佑,讓病人早日痊癒。這些……在無法為病人做什麼的時候,撫慰了我的心:神明祂一定聽到了。
學會祈禱便學會了愛人、學會相信人間處處有神明,這也許就是我喜愛節慶的理由吧。
兄弟姐妹各在一方之後,年節,更是等待歸人的時節。誰還沒有回來、誰的車幾點到、誰去接誰——我喜歡這種等待,喜歡年節的團聚。無奈的是,團聚的日子一過,時間便要歸零,重新倒數計時、重新期待下一次團圓。
默默等待遊子歸來的母親,在灶頭擺放糕果祭灶君,那種虔誠是愛;磨米蒸糕耗時費日的弄出一床年糕,背後的心意也是愛;那就更不用說——洗粽葉、包粽子、添柴加火蒸煮,用的特殊香料又是什麼了。
為摰愛的人表達一份心意,也許就是年節的意義吧。
只是我不明白的是,我們到底做了什麼?讓母親年年送灶神時,總要甜甜灶神的嘴,請祂上天庭時多說些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