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加拿大籍傳播學者麥克魯漢(Eric McLuhan﹚提出「全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之後,迄今已進入21世紀,舉凡國際傳播的理論與實務都能夠與時俱進。尤其自從19世紀末,電子媒體,從電報、電話、廣播、無線、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出現之後,國際傳播又進入一個嶄新的境界。如果說電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那麼出現在21世紀的網際網路(Internet)則是讓國際傳播範圍更為廣闊、互動更為平等的全球性媒體。
除媒體與科技部分外,本書更分別從國際組織與跨文化角度來探討國際關係,同時也包括了流行音樂與廣告服務等,這些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並具文化創意的產業在內。最後國際傳播的效果為何?未來展望為何?都是本書探討的主要課題。
作者簡介:
現職: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
美國南加大安那堡傳播學院傳播管理碩士
美國史丹福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廣播電視科(五專)畢業
全國性高等考新聞行政人員及格
經歷:
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副教授兼系主任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大眾傳播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科長
台北市政電台節目主持人、記者、編輯、編採組組組長、副台長
台北國際社區電台(ICRT)新聞部國內新聞中心副主任、行政部經理、公關部協理
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處編輯
服務:
2006、2010、2014、2017年考試院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命題兼閱卷委員
2008年起迄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員
2008、2011、2013年新北市有線電視凱博獎評審
2011-2012、2017-2019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廣播事業、電視事業換發執照審查諮詢委員會委員
2011-2013、2015年扶輪社平面媒體與廣播電視媒體公益獎評審
2011年考試院公務人員地方特考(廣播新聞概論)命題兼閱卷委員
2013年廣播電視金鐘獎評審(2011年評審、2008年及2010年廣播組召集人)
2013、2017-2018年卓越新聞獎評審(2008年廣播組召集人,2010-2011年評審)
2014-2015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衛星電視台換照審查委員
2014-2019年復興廣播電台節目諮詢審聽顧問委員
2014-2017年正聲廣播公司節目倫理委員會委員
2016年客家電視台新聞評量委員會委員
2018-2019年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第三屆新聞及節目自律委員會委員
章節試閱
UNIT1─6
國際傳播主體的種類
國際傳播主體,就是國際傳播的主導者,是主權國家以及其他國際行為主體,包括:
1國際機構:如聯合國、歐盟、世貿組織等。
2地區性的聯盟組織: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等。
3跨國組織:如國際奧委會、國際紅十字組織、世界環保組織等。
另外,國際傳播是國際行為主體控制之下的訊息傳播,國際傳播就是國際政治的一部分,而國際政治突顯出的是政治關係。
UNIT 2─3
網路
1981年國際事務機器公司( IBM ) 開發出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可謂劃時代之舉。
1998年聯合國新聞委員會宣布,網際網路是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後新興的第四媒體。
網際網路(Internet)將成為全球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助推器,例如: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物聯網的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從日常的家庭個人應用,到工業自動化應用,以至軍事反恐、城建交通。當物聯網與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相連時,可隨時隨地全方位「感知」對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將從「感覺」跨入「感知」,從「感知」到「控制」。
UNIT 4─5
國家級網軍打壓、抹黑政敵手法氾濫
世界各國政府都利用網路散布仇恨以及騷擾行為,以威脅與嚇阻政治立場相反的人們,未來研究院提到,由於網際網路的規模以及便利性,導致這類網軍攻擊行為能夠輕易地執行。
經過18個月的研究,未來研究院(Institute for the Future)於2018年發表了國家級網軍攻擊正流行的報告,仇恨抹黑與匿名威脅已經成為獨裁統治以及反民主國家思想的關鍵工具。(資料來源:李建興,2018-07-23)
UNIT 6─3
美國流行音樂(American Popular Music)
19世紀的前幾十年,義大利歌劇在美國也受到歡迎,且歌劇的美聲唱法(bel canto)風格對流行歌曲的發展也產生重大的影響。
舞蹈音樂是歐洲對美國流行音樂的另一重大影響。一直到19世紀末,歐洲美國式舞蹈都仿自從英國和歐洲大陸引進的風格。鄉村舞蹈是受歡迎的。在美國,鄉村舞蹈發展出許多不同的變種,有城市的﹑鄉村的﹑精英的﹑下層社會的﹑黑人和白人的,現仍存於鄉村及西部排舞(line dance)和對舞(contradance:跳舞者排成兩排與舞伴面對面的土風舞)之中,這些舞蹈構成現代民俗音樂的一部分。
20世紀初,民間傳說研究者還能記錄下在美國流傳的許多不同版本英國老敘事歌。今天這些歌曲主要由民俗音樂愛好者保存,該傳統的核心繼續存活在當代的美國鄉村及西部音樂之中。被稱為「高又孤獨之音」的尖銳鼻音腔調,至今仍是南方白人身分的標記。
20世紀初,非美的雷格泰姆音樂(ragtime)和藍調,對美國流行音樂主流的塑成,有著深遠的影響。1920年代的「爵士樂時代」和1930、1940年代的「搖擺樂時代」(swing era),都包含對非美舞蹈音樂的重寫,為的是吸引白人中產階級聽眾。
雖然鄉村音樂通常被定位為「白人」音樂風格,最著名的歌星卻都是黑人,一些像是吉米‧羅傑斯(Jimmy Rogers)﹑漢克‧威廉斯(Hank Williams)和威利‧尼爾森(Willie Nelson)等鄉村音樂家的風格,都強烈受到非美音樂的影響。
1980年代,邁阿密之音樂團(Miami Sound Machine)創造一種商業上成功的騷沙與狄斯可音樂混合,「世界音樂節奏」(world beat)音樂家,如保羅‧賽門(Paul Simon)和大衛‧伯恩(David Byrne),開始以傳統的非洲古巴節奏做試驗。
(資料來源:美國資料中心:https://www.americancorner.org.tw/zh/american-popular-music/streams.html)
UNIT 9─4
國際合製帶來的問題
國際合製帶來的問題還不只在經濟方面,其文化意涵實更重要卻常被忽略。在這個議題上,歐洲內部主要存在著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日益增加的歐洲跨國合製活動將逐漸形成獨特「歐式美學」(European aesthetics ),或至少是帶有「歐洲特色」(European specificity)的影視工業。另有學者認為,在愈來愈形分歧的歐洲各國市場狀態下,國際合製能夠綜合各國不同文化特徵並產生各種新的混雜形式( hybrid forms),增加整體影視產品的多樣性。第二種看法較為負面,認為這種國際化的製片過程將製造出「歐洲四不像」現象(Euro-puddings)。這兩種看似相互對立的論點基本上皆部分承襲自文化全球化論點,該論點已被批評有過度樂觀或簡化的危險。
(資料來源:http://theater.nccu.edu.tw/word/7394292013.pd魏 玓,2006:136)
UNIT11─4
資訊基礎建設(NII)給美國帶來的效益
一、有效促進經濟成長及生產力
二、創造就業機會
三、保有技術領導地位
四、促進區域性、各州以及各地方的經濟發展
五、推動電子商務提升產業競爭力
UNIT 12─2
近年活動
2015年 發布「言論自由世界趨勢報告」,針對終止記者犯罪不受懲罰現象,舉辦國際紀念日。
2016年 舉辦慶祝第一屆「國際普遍獲取訊息日」的座談會。
2017年 命名中東文化名城「沙迦」(Sharjah)為2019年世界圖書之都。
2018年 命名吉隆坡為2020年世界圖書之都。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資訊整合聯盟協會http://www.ifii.org.tw/search_tag_result.php?num=166)
UNIT 12─4
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特點
一、統一了爭端處理程式。
二、設立了專門的爭端強制管轄機構(DSB)。
三、規定了爭端解決的時限。
四、確立了新的否決一致原則(Negative Consensus)。
五、增設了上訴評審程式(DSU)和上訴機構。
六、引入交叉報復權,加大了裁決的執行力度。
七、採用政治說理與法律方法相結合處理糾紛。
(資料來源:MBA智庫網站https://wiki.mbalib.com/zh-tw/)
UNIT 12─5
國際組織與國際傳播合作
1 國際組織比較像是個傳播的管道(作為跨國溝通場合)?
2 還是比較像傳播的結果(作為國際規範的集合)?
3 由於其具有本體性與不完全行為者的特性,故仍可以作為傳播的對象,以及傳播合作的夥伴。
(資料來源:蔡政修,2011 https://www.pf.org.tw/files/5939/37A1ABF8-049E-4BD5-AD29-B51B79F137AF)
UNIT 13─6
LINE新服務
LINE 於2018年12月推出新的「共享內容」,所謂新服務就在每個對話視窗的右上方 「V」更多服務下拉選單之中。上方分成「照片、影片」、「連結」、「檔案」三大類,而每一類都有我們與好友曾經分享過的內容。每個欄位中更是貼心的依照日期來清清楚楚排序著,因此不管是個人對話聊天室還是群組聊天視窗,通通都能非常容易的查找到以往分享過的資料。
UNIT15─2
文化價值觀
文化價值觀是跨文化傳播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例如:東、西方對於婚姻,如離婚和再婚的價值觀。文化差異可能使跨文化傳播變得極其困難,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無法進行。例如:對於牛和豬的看法,佛教徒和回教徒之間有如天地之別。因此,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流,既要瞭解自己所屬的文化,又要瞭解對方不同的和互補的文化。
(資料來源:MBA智慧百科https://wiki.mbalib.com/zh-tw/%E8%B7%A8%E6%96%87%E5%8C%96%E4%BC%A0%E6%92%AD)
UNIT 15-4
民粹橫行與消費受眾
網路時代政治人物與人民間的距離拉近,也使得政治人物從最早期的議題領導者,轉變為議題及需求的接收者。在網路社會中,在人民「得以期待」政治人物回應其訴求的條件下,政治人物在言行最低限度上,自然須符合人民期待。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際資訊中心委託創市際公司執行的電訪資料,2018年臺灣人81%有使用社群網路,其中99%有臉書帳號、38%有Instagram帳號,而且有72%會看別人的貼文照片/影片、15%有在看直播,甚至有4.2%的人會開直播。
另方面,臺灣已經有上百位著名的Youtuber,例如:這群人已經破了280萬訂閱數,阿滴已經破200萬訂閱數、Howhow與聖結石破100萬訂閱數,甚至在2018年6月才成立的理科太太,現在也已經有近百萬訂閱數。相比之下,總統蔡英文的臉書粉絲人數是220萬人,臺北市長柯文哲的人數是210萬人、前總統馬英九的人數是180萬人。一旦使用者訂閱了Youtube頻道,當有新影片時就會透過各種方式通知粉絲觀看。
(資料來源:王宏恩2019.01.23 https://whogovernstw.org/2019/01/21/austinwang40/)
UNIT1─6
國際傳播主體的種類
國際傳播主體,就是國際傳播的主導者,是主權國家以及其他國際行為主體,包括:
1國際機構:如聯合國、歐盟、世貿組織等。
2地區性的聯盟組織: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等。
3跨國組織:如國際奧委會、國際紅十字組織、世界環保組織等。
另外,國際傳播是國際行為主體控制之下的訊息傳播,國際傳播就是國際政治的一部分,而國際政治突顯出的是政治關係。
UNIT 2─3
網路
1981年國際事務機器公司( IBM ) 開發出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可謂劃時代之舉。
1998年聯合國新聞委員...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國際傳播簡史
第三章 國際傳播與發展理論
第四章 各國傳播制度比較
第五章 國際廣播與對外宣傳
第六章 流行音樂產業與MTV
第七章 全球新聞產製與BBC
第八章 全球國際通訊社
第九章 跨國影視資源流通的主要形式
第十章 全球廣告服務產業
第十一章 網際網路與國際宣傳
第十二章 國際組織的角色:NWICO & UNESCO
第十三章 全球傳播科技與組織:ITU
第十四章 跨國媒體全球發展評估
第十五章 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
第十六章 國際傳播的效果與展望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國際傳播簡史
第三章 國際傳播與發展理論
第四章 各國傳播制度比較
第五章 國際廣播與對外宣傳
第六章 流行音樂產業與MTV
第七章 全球新聞產製與BBC
第八章 全球國際通訊社
第九章 跨國影視資源流通的主要形式
第十章 全球廣告服務產業
第十一章 網際網路與國際宣傳
第十二章 國際組織的角色:NWICO & UNESCO
第十三章 全球傳播科技與組織:ITU
第十四章 跨國媒體全球發展評估
第十五章 國際傳播與跨文化傳播
第十六章 國際傳播的效果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