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是前人走過所留下的痕跡,是過往人、事、物「記憶」的留存。
藉由檔案工作,連結歷史的脈絡,完整體現一件音樂文獻的珍貴價值。
音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資產,是人們對於聲音的藝術想像。它具有抽象以及稍縱即逝的特質,需要藉由符號完成樂譜,才能進行記錄流傳,人們再透過人聲或是樂器來重現音樂的美妙旋律;而留聲機的發明,更開啟了透過錄音載體進行典藏音樂的時代。在歷史的長流上,音樂文獻與檔案數以萬計,如何蒐集並妥善保存這些具有珍貴價值的史料,便是檔案工作者的傳承使命。
當檔案工作者面對堆積如山的凌亂文件時,他們首先須建立起一套具邏輯方法的處理方式,蒐集散落的資料並整合為一體,最後成為一份可供查詢與研究的歷史文獻。除了技術性的整理、分類、編目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檔案物件的歷史背景,進行深入的認識與探究。因此,檔案工作不僅是技術性的操作,也是音樂歷史根基的建構,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核心。
日新月異的資訊產業迅速擴展,藉由科技,我們可以將館藏文獻進行數位拷貝,建立一套新的搜尋管理系統,並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進行分享,為檔案工作的發展帶來劃時代的革新。本書採取多元主題的方式,以音樂文獻類別為經,國際經驗觀察與自我實踐為緯,帶領讀者理解音樂典藏之內涵。
作者簡介:
黃均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美國天主教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臺師大音樂系暨民族音樂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近年來致力於臺灣珍貴音樂文獻之保存工作,除主持臺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外,亦完成了多項大型計畫案,包括師大音樂系史典藏、奇美博物館名琴數位典藏、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等;此外並積極參與或受邀發表成果於國內外音樂典藏相關會議,以及推動國際合作計畫,是「國際音樂文獻資源總目」 (RISM) 華語區工作小組的發起人之一。2007 年獲頒臺師大優良教師獎;2011 年以推動臺灣音樂數位典藏發展成就,獲美國亞洲文化學院 (US Asian Cultural Academy) 於美國國會圖書館頒贈傑出貢獻獎;2012年評定通過為臺師大音樂學院第一位終身免評鑑教師。
章節試閱
緒
「檔案」是前人走過所留下的足印,是過往人、事、物「記憶」的存留紀錄,人類思想與經驗的過程,書寫歷史的重要根基。對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失去記憶就等於失去歷史,沒有歷史就沒有文化。
《新葛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01)在〈檔案與音樂〉(Archives and Music)辭條中提
到「檔案」(Archives)有著兩種涵義:首先它指的是個人或一個組織在行政運行與工作過程中衍生或接收的全部文件,而這些文件因為內含多種與音樂學術相關之正確詳盡資訊,諸如傳記、年表、機構或協會之歷史、音樂家在社會的地位與功能、演奏實踐等等,具有保存價值;此外,它也被用於稱呼收藏許多珍貴檔案文件的「檔案館」。從這樣的定義,我們可以歸納檔案工作包含了資料的蒐集整理、對於資料本身歷史脈絡的知識建構以及檔案管理機制的建置。
音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資產,是人們對於聲音的藝術想像,它具有抽象以及稍縱即逝的特質,需要藉由符號(樂譜)進行記錄流傳,透過人聲或樂器來傳達展現,留聲機發明之後我們可以經由錄音載體播放聆賞。在歷史的長流上,人們透過智慧與材料工法創造出許多媒介,讓音樂聲響可以重現,提供世人反覆聆聽,進而融合於人們的生命與日常生活中。
就音樂檔案本體而言,舉凡創作手稿、印刷樂譜、演出的海報、照片、節目單與影音紀錄、音樂家們往來書信與各式文件、田野採集錄音、不同年代或族群製造的樂器等等皆是。如何蒐集並妥善保存這些具有價值的史料,建立檔案目錄,提供研究查詢並加以開放應用,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文化傳承使命,也是檔案工作的核心。
一件珍貴音樂文獻的價值取決於:與歷史的連結及重要性,物件本身的年代、工藝、狀況與稀有性,以及前擁有者的身分與故事性。因此,檔案工作除了技術性的整理、分類、編目等之外,重要的是對於檔案物件本身歷史背景的認識與探究。簡而言之,檔案工作不僅是技術性操作,也是音樂歷史根基的建構。
當檔案工作者面對堆積如山的凌亂文件時,他們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具邏輯方法的處理模式,將散落的資料蒐集並整合為一體,最後成為一份可提供查詢與研究的歷史文獻。這樣的工作看似單純,卻充滿瑣碎的細節。然而,倘若不經過這樣的過程,一份檔案文獻就無法發揮其被保存的意義與功效,歷史也就無法完整地被研究與書寫。在臺灣有許多音樂前輩很早就意識到此問題的重要性,也曾經戮力於此,比如說史惟亮與許常惠等在1960年代所成立的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雖然名為圖書館,除了樂譜書籍以及唱片的閱覽聆聽服務之外,也規劃了民間音樂蒐集、整理與研究的業務。近年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以下簡稱「臺灣音樂館」)也致力於珍貴音樂文獻的蒐集、典藏與推廣,但長久以來,音樂檔案相關議題的探討在臺灣還是相當少見;因此,一本認識音樂檔案工作內容與方法的論著有其必要性。然而,像這樣的著作要有怎麼樣的內容?
相較於臺灣的忽視,在西方國家,音樂檔案館的建設事實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除了積累的經驗,這項工作不僅沒有停歇過,在資訊產業日新月異的步伐下更為迅速。藉由科技,大家可以將館藏文獻進行數位拷貝並透過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建立新的搜尋管理系統,再經由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分享,或是進行創新的研究,這樣的衝擊為檔案工作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可塑性。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認識這些國外經驗會是這本書首要討論的議題。
其次,音樂檔案的工作有很大的技術層面,面對不同的媒體或載體,需要因物制宜,採用不同的策略與方法來進行編目整理或是數位典藏與應用推廣,而這些都需要依據需求與目的,逐項制定出工作流程與管理機制,了解這些技術內容與因果關係是知其然並知其所然之關鍵,也是本書討論的範疇。最後,經驗的學習與方法的認識,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在於如何學以致用。在這方面,筆者將以數典中心多年來工作上的反思以及面對過的課題來進行討論。
這是一本關於音樂檔案工作的書,也許大家在翻閱的時候,會發現裡面並沒有討論系統性的技術理論以及具體的範圍或是年代的順序,作為一本認識某個領域的專著,內容似乎稍嫌雜亂。但事實上,筆者之用意也正是如此,不將這項議題限定在某個框架之下,而是嘗試採取多元主題的方式,以音樂文獻類別(紙質與影音)為經,國際經驗觀察與自我實踐為緯,著重於檔案之人的思維與貢獻,機構建立之緣由以及經驗如何落實,從中將音樂檔案相關的歷史、內容與議題進行論述,帶領讀者理解音樂典藏之涵義。
緒
「檔案」是前人走過所留下的足印,是過往人、事、物「記憶」的存留紀錄,人類思想與經驗的過程,書寫歷史的重要根基。對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失去記憶就等於失去歷史,沒有歷史就沒有文化。
《新葛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01)在〈檔案與音樂〉(Archives and Music)辭條中提
到「檔案」(Archives)有著兩種涵義:首先它指的是個人或一個組織在行政運行與工作過程中衍生或接收的全部文件,而這些文件因為內含多種與音樂學術相關之正確詳盡資訊,諸如傳記、年表、機構或協...
作者序
1990年代筆者在美國攻讀音樂學碩博士學位期間,曾經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音樂部擔任實習生,對於該館在珍貴文獻典藏注入的關懷,並以科學理論建立完整的保存策略都留下深刻印象。基於此機緣,我接觸了整理檔案的觀念、步驟與方法,獲得參與團隊計畫的成就感,也對蒐集整理與研讀檔案產生濃厚興趣。回國後,我陸續做了幾項需要到國會圖書館進行檔案研究的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案;課堂上,也經常會向學生們分享我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經驗,強調檔案保存的重要性。
2000年我回到母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任教,協助系上陸續建立蕭滋(1902-1986)、戴粹倫(1912-1981)、張彩湘(1915-1991)、劉德義(1929-1991)與朱莉(1951-1986)等前輩教師們的紀念網站。2003年,我承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民族音樂研究所(現臺灣音樂館)的「臺灣地區民族音樂資源整合計畫」,針對臺灣各地的音樂館藏做了一次的普查,除了一般性資源外,也針對幾份較特殊的機構典藏資料做了調查,包括國家圖書館「蕭滋檔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史檔案」、「陳萬鼐圖書檔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李哲洋檔案」、南華大學「呂炳川檔案」與高雄市文化中心「黃友棣檔案」等等。在執行上述計畫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對於音樂文獻的保存工作並沒有依循的標準;前輩們留下來的史料,也沒有一套有系統的整理規範與保存機制。
2004年初,在某一次師生聚餐上,一位在課堂上聆聽過我國會圖書館經驗的研究生李婉淳向老師們提議:「師大有這麼多珍貴的音樂史料檔案,是不是應該成立一個專責單位,像國外一樣進行妥善的整理與保存?」在場的師長們,包括民族音樂研究所許瑞坤所長與音樂系錢善華主任也都認同這項提議,因此我們很快達成了推動這項工作的共識,並在系所行政會議上提案,由我負責執行。9月開學前,我們整理出一間辦公室,在校園中成立了一個以保存珍貴音樂文獻為目的的單位—「音樂數位典藏中心」(Digital Archive Center for Music, 以下簡稱「數典中心」)來肩負系史保存之使命,也期盼將留學時期所體會的美好經驗與感動在這塊土地上實現,並藉此推動國人對於此方面工作的重視。
數典中心成立是大家共同的期待,但對我來說,接下來面對的卻是一連串的挑戰。首先,對於檔案典藏工作,雖然我有國會圖書館的實習經驗,但也僅止於完成指導館員交辦的資料整理與研讀,知其然卻不知其所然,對於整體檔案工作的內容與項目並不是全盤了解;此外,也沒有接觸過所謂數位化的議題,數位典藏是我回國之後才開始迅速發展,因此許多知識與觀念須重新學習;再則,我當年的經驗是處於一個已有完善機制的環境,而數典中心卻如同盤古開天,一切得從頭開始。
面對隨之而來的挑戰,我的生活從此陷入排山倒海的忙碌之中。數典中心成立的初衷之一,是系史檔案的蒐集與整理工作。成立於1946年的師大音樂系是臺灣戰後第一所培養音樂專材的高等院校,在日治時代結束,戰爭的紛擾使得音樂資源匱乏之際,培育出第一代專業音樂人才。幾位資深教師與早期系友如李金土(1900-1979)、蕭而化(1906-1985)、林秋錦(1909-2000)、戴粹倫、高慈美(1914-2004)、張彩湘、史惟亮(1926-1977)、吳漪曼(1931-)、李淑德(1929-)、許常惠(1929-2001)、盧炎(1930-2008)⋯⋯等等,皆是臺灣近代音樂發展上開疆闢土的先鋒。師大音樂系也是臺灣中等學校音樂師資培育的第一學府,數十年來,畢業系友遍及全島;除了師資培育外,師大音樂系的專兼任教師與系友們在展演或是音樂專業領域的學術研究上,都有傑出的表現;在全國各大學院校、交響樂團與音樂文化機構,都有師大人的足跡。這些前輩老師與系友們畢生戮力留下的檔案,無疑都是重要的臺灣音樂歷史文獻。那麼,如何蒐集與妥善保存,是一項極其重要且嚴肅的課題。
許常惠擔任系主任(1991-94)期間,曾經蒐集史料,重新組織系友會正式成立「師大音樂系系友聯誼會」,編撰出版系友名錄,並在音樂系館四樓闢出一間系史館來存放相關史料。2 不過在他任內尚未來得及擬定永續機制,卸任之後也就未能持續推動。因此當我成立中心準備啟動工作時,發現手邊的資料其實極為有限。所謂系史館所存放的資料,主要是畢業紀念照、一些公文以及舉辦活動留下的文件與照片,稱不上是一份完整的系史檔案,也缺乏經費與人力來繼續蒐集往下推進。2005年,適逢師大音樂系即將邁入一甲子的前夕,我們向當時國科會進行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提出《師大音樂六十年數位典藏計畫》獲得通過,開啟數典中心推動系史典藏工作的新契機。
計畫通過令人振奮,但馬上也面臨很大的壓力與考驗。「數位典藏」對當時的我以及團隊成員們來說,都還在懵懂學習。在計畫書中,我們很勇敢地提出了三大願景:首先是將過去60年來師大音樂系的重要系史檔案進行數位化;再來,建構一個具有影音多媒體功能的系統,此系統可以處理原始檔案之壓縮、轉檔、保存、資料庫管理等工作,並提供外界搜尋、下載、瀏覽、線上收聽等服務;最後,架設一座具經營管理機制的虛擬音樂數位博物館。期許自己這不僅是音樂系本身的歷史回顧,更具有橫跨傳統與數位時代之指標性意義。然而,再偉大的願景還是得經過現實的考驗。計畫開始正式執行之後,我們發現,在有限的時間與經費下,要達成這些願景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光是將「重要系史檔案進行數位化」,就遭遇到重重的阻礙與問題,諸如原始資料的蒐集是否要有方向與保存機制?資料的篩選、整理與編目是否有參考規範?數位化的方式與規格要如何因應未來使用上的需求?要把這些問題一一釐清與解決,不僅需要整體的考量,更是一件艱鉅的工程。
然而另一方面,萬事起頭難,藉由這樣的考驗,我們看清楚自己的不足,以及實際需要面對的問題與挑戰何在。就這樣,我把可以挪出的時間全部給了數典中心,帶著幾位助理與一批批研究生們,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之下,逐步實現無限的夢想。
數典中心是以執行計畫案爭取校外經費為主要的運作方式,成立以來完成30多項典藏計畫,包括15項國科會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案,處理超過20萬筆資料,合作對象涵蓋許多音樂前輩以及兩岸三地許多代表性的典藏機構。為了充實自我並借助他山之石,我們加入國際音樂典藏相關學會,並藉由參加年會的機會發表階段性成果,多方學習與交流參訪。
在打造計畫成果的同時,我們也逐步規範出一套針對不同音樂史料文獻,遵循國際標準的處理流程與數位化規範,並搭建起區域合作網絡。2016年底,筆者受時任中時集團趙靜瑜記者之邀,在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發行之《樂覽》雜誌開闢「音樂祕密檔案」專欄,兩年下來累積了逾10篇文章。今年,數典中心將歡慶第15周年,為此特殊時日,筆者決定以主題的方式彙整之前寫過的相關文章,再加上自己多年之見聞與觀察,期盼能將經驗分享與傳承,帶領大家深入了解音樂檔案工作,為臺灣的音樂文獻保存帶來助益,讓更多珍貴史料受到完善的保護。
感謝所有曾經參與數典中心工作的師長與工作夥伴們!
1990年代筆者在美國攻讀音樂學碩博士學位期間,曾經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音樂部擔任實習生,對於該館在珍貴文獻典藏注入的關懷,並以科學理論建立完整的保存策略都留下深刻印象。基於此機緣,我接觸了整理檔案的觀念、步驟與方法,獲得參與團隊計畫的成就感,也對蒐集整理與研讀檔案產生濃厚興趣。回國後,我陸續做了幾項需要到國會圖書館進行檔案研究的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案;課堂上,也經常會向學生們分享我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經驗,強調檔案保存的重要性。
2000年我回到母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任教,協助系上陸續建立蕭滋(1902-1986)...
目錄
前言
緒
第一章 從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音樂檔案工作談起
第一節 國會圖書館的音樂館藏
第二節 《莫登豪爾檔案》
第二章 全球珍貴音樂文獻的「存在」與「所在」—「國際音樂文獻資源總目」(RISM)的緣起與建置
第一節 國際音樂文獻資源總目的緣起
第二節 浩劫之後再啟新頁
第三節 探索音樂研究文獻的數位願景
第三章 蒐集、流傳與上線:兩則音樂檔案的故事
第一節 巴赫手稿的旅程
第二節 從無到有—卡內基廳檔案館的典藏故事
第四章 在大學校園中守護有聲遺產
第一節 留聲機的發明
第二節 認識維也納留聲機檔案館
第三節 歐洲經驗前進美國
第五章 充滿機會的世界:影音典藏的時代挑戰
第一節 影音典藏的時代挑戰
第二節 如何建立國家影音遺產的保存政策
第六章 聚焦世界影音遺產日:文化遺產永續發展
第一節 民歌採集50週年
第二節 在國家級博物館建立民俗檔案的永續發展機制
第七章 ATM前奏曲
第一節 華歐學社的未完成樂章
第二節 數典中心的經驗與挑戰
第三節 展望ATM
參考文獻
前言
緒
第一章 從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音樂檔案工作談起
第一節 國會圖書館的音樂館藏
第二節 《莫登豪爾檔案》
第二章 全球珍貴音樂文獻的「存在」與「所在」—「國際音樂文獻資源總目」(RISM)的緣起與建置
第一節 國際音樂文獻資源總目的緣起
第二節 浩劫之後再啟新頁
第三節 探索音樂研究文獻的數位願景
第三章 蒐集、流傳與上線:兩則音樂檔案的故事
第一節 巴赫手稿的旅程
第二節 從無到有—卡內基廳檔案館的典藏故事
第四章 在大學校園中守護有聲遺產
第一節 留聲機的發明
第二節 認識維也納留聲...